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欽慕,便召李白進宮,“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diào)羹”,并令其供奉翰林,隨侍左右。但天寶三載(744年)春天,李白就被疏遠,不得不離開了長安。
那他被逐出長安的原因何在呢?歷來說法不一,有的好事者傳說李白和楊貴妃不清不楚,惹怒了唐玄宗;也有人說李白恃才傲物,因脫靴一事惹怒了高力士,因此被讒言離間,那真實情況是什么呢?
李白和楊貴妃不太可能傳緋聞
在世人的猜測中,李白和楊貴妃一位是擅長歌舞、精通音律的美人,一位是才華橫溢、名滿天下的詩仙,兩人彼此間一定會有惺惺相惜之情。但是并沒有任何史料有這方面的記載,所以關(guān)于兩人的感情糾葛,僅僅只能停留在傳說和臆測當中。
實際上,李白入長安時已經(jīng)42歲,而楊貴妃年僅23歲,兩人幾乎相差了一代人的年齡,況且楊貴妃在宮中受到唐玄宗專寵,不是冷宮怨婦,很難對李白感興趣!
而李白呢?在他的眼中,楊貴妃就是帝王的玩物,甚至有些禍國殃民的意思,這從他后來奉詔作的《清平調(diào)詞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等詩句就可以看出。尤其是“可憐飛燕倚新妝”一句,已經(jīng)拿趙飛燕來比喻了。
高力士本人難以趕走李白
在《新唐書?李白傳》中,李白被逐出長安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是高力士看他不順眼,總是借機詆毀誹謗李白。但是唐玄宗在最初的時候,還是很禮遇李白的,而宦官高力士為了主子能夠開心,就更不可能掃皇帝的興。
另外,高力士雖然深受唐玄宗寵愛,但畢竟還是一名太監(jiān)。他從小到大干的都是伺候人的差事,不要說幫人脫靴更衣,即便是侍奉飲食、牽馬墜蹬之類的事情也都是家常便飯,所以,因為脫一次靴就心懷怨恨而進讒言的說法有些偏頗。
唐玄宗從未重視和重用李白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入宮之后,雖然經(jīng)常被唐玄宗召見相伴左右,但大都是玄宗攜楊貴妃出游之時,以便讓其吟詩助興。
史料記載,天寶元年十月,唐玄宗攜楊貴妃在驪山泡溫泉,李白跟隨并寫了《侍從游宿溫泉作》等詩;次年初春在宮中玩樂,李白奉詔作《宮中行樂詞十首》;仲春游宜春苑,李白奉詔作《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暮春賞牡丹,李白奉詔作《清平調(diào)詞三首》;人夏,玄宗泛舟白蓮池,李白作了《白蓮花開序》,如此種種,終日都是為玄宗和楊貴妃寫些玩樂的詩篇。
因此,真正趕走李白、又有能力趕走李白的還是唐玄宗。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白自己的政治抱負一直未能實現(xiàn),其作品如《玉階怨》《怨歌行》中逐漸流露出了一種惆悵之情。這樣的作品當然不是唐玄宗所需要的,因此李白很快就被迫離開了長安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