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后,河北地區(qū)出現(xiàn)三大藩鎮(zhèn),即魏博、成德以及盧龍,人稱“河朔三鎮(zhèn)”。唐朝朝廷多次派兵征討,但都未能將其徹底解決。在“河朔三鎮(zhèn)”之中,魏博鎮(zhèn)的實力最為強悍,因為這里有一支非常強悍的軍隊,即牙兵。然而,到了唐朝末年,朱溫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徹底解決了唐朝朝廷一百多年都未能搞定的魏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牙兵稱雄
763年,作為安史叛將之一的田承嗣向唐朝軍隊投降。唐代宗下旨赦免其罪過,并任命田承嗣為魏博節(jié)度使。自此,田承嗣就開始割據(jù)一方,他“重加稅率,修繕兵甲;計戶口之眾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壯從征役,故數(shù)年之間,其眾十萬”。與此同時,田承嗣還挑選了“魁偉強力者萬人以自衛(wèi),謂之牙兵”。
田承嗣對牙兵們很好,“皆豐給厚賜,不勝驕寵”。而這些牙兵們各個勇武過人,且世代從軍,就成為了魏博鎮(zhèn)的支柱。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牙兵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他們結(jié)成死黨,“其兇戾者,強賈豪奪,逾法犯令,長吏不能禁”。他們還經(jīng)常廢立魏博鎮(zhèn)的節(jié)度使,“變易主帥,有同兒戲”,“優(yōu)獎小不如意,則舉族被誅”。
二、藩帥軟弱
888年,魏博鎮(zhèn)的牙兵又一次作亂,殺死了節(jié)度使樂彥禎、繼任留后趙文建,推舉推立羅弘信為留后。唐昭宗對此無可奈何,只得予以承認(rèn),任命羅弘信為魏博節(jié)度使。之后的這段時間里,羅弘信曾與朱溫交戰(zhàn),結(jié)果五戰(zhàn)五敗,只得向朱溫求和。898年,羅弘信病死,他的兒子羅紹威被推舉為留后。
不久,唐昭宗下旨予以承認(rèn)。羅紹威雖然做了魏博節(jié)度使,但他頗為年輕,且性格較為懦弱,所以無法有效的控制牙兵。另外,羅紹威“伏膺儒術(shù),招納文人,聚書至萬卷”,身上散發(fā)著一股文人氣息,因此對這些驕橫跋扈的牙兵非常厭惡。然而,羅紹威懦弱無能,且手中的力量有限,根本不是這些牙兵的對手,于是他想到了一個人!
三、鑄成大錯
那個人就是朱溫!于是羅紹威給朱溫寫了一封信,“密以情告全忠,欲借其兵以誅之”。朱溫當(dāng)時正在圍困鳳翔,所以雖然答應(yīng)了,但并未立即用兵。905年,發(fā)生了一場未遂的兵變,羅紹威更害怕了,“遣使告太祖,求為外援”。朱溫這次決定行動了,他利用女兒喪禮的機會,“遣長直軍校馬嗣勛選兵千人,伏兵仗于巨橐中,肩舁以入魏州”。
第二年正月,朱溫親率大軍渡過黃河,“聲言視行營于滄、景”。之后,朱溫與羅紹威里應(yīng)外合,進行了一場十分血腥的突襲,“宿于牙城者千余人,遲明盡誅之,凡八千家,皆赤其族,州城為之一空”。接著,朱溫又用半年的時間,將那些在各地反叛的牙兵全部誅殺。事后,羅紹威十分后悔,因為自此魏博就完全落入了朱溫的手中。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資治通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