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里的員工越來越沉默,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更不是一種趨勢和規(guī)律。不否認,在一些企業(yè)存在員工較為沉默的現象,但不能以偏概全,以此來判定職場的普遍性。
一個企業(yè)單位的員工越來越沉默,其主要問題可能出在領導本身、制度的執(zhí)行、管理的不當,導致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受到極大的挫傷,從而出現題主所說的這種狀態(tài)。
1. 企業(yè)領導武斷的管理行為,壓抑了員工的活力與激情
很多時候領導都喜歡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拒人于千里之外,無論他們說話做事,都充滿著武斷的行為,沒有給員工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
這無形之中就壓抑了員工交流的欲望,也傷害了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導致他們變得越來越沉默。
2.員工的積極建議不是被竊取就是被擱置
我有一朋友,初到職場時,總是積極建言,一副愛廠如家的姿態(tài)。許多奇思妙想報給上司時,不是不被理睬,就是被嗤之以鼻,但這也并沒有打消他的積極心。想不到的是,在之后的某一時間,他的上司卻堂而皇之地把他當初的建議推了出來,受到了老板的贊賞,卻和他一毛錢關系也沒有,幾次三番之后,我朋友作起了啞巴,有個什么好創(chuàng)意即使爛在肚子里也絕不說出來。
3.閑暇時間調侃玩笑的話,常常會成為有心者抹黑的證據
所謂言多必失,人與人相處久了,同事之間總會開一些玩笑,但有時候你無意間的一句玩笑或者一個調侃,被有心人抓往“小辮子”,告到領導那,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嚴重時還影響后期的收入和前途。
有些同事就是充當領導的“眼睛”和“耳朵”,伺機觀察一切,隨時準備著撲上去咬你一口。
4.企業(yè)畫大餅次數太多,導致員工對企業(yè)單位已經感到麻木,無話可說
很多時候,領導只是在臺面上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這些話只能是聽聽而已,當不了真,因為很多話都是說過以后,根本就沒有實現。
因此他們唯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薪資待遇,只要能保障自己那份收入,則心滿意足,不再奢望什么其他的想法,從而給員工造成的一種心理上的傷害,對企業(yè)單位心已死,不再抱有任何的期望。
1.職場職業(yè)的生存特點,不允許員工過度沉默
從技能角度說,溝通是職場生存和工作開展的必要條件。一個人的溝通能越好,溝通技巧越強,越能夠適應職場的發(fā)展。
從團隊角度來說,一個員工的團隊融入能力越強,團隊事務的參與度越高,越能夠取得團隊的認可。
從管理的特點來看,跨部門協(xié)同的要求越來越高,跨專業(yè)的技能要求越來越普遍。這要求員工不但多學習理論知識,更是要積極從工作中獲取經驗和心得。
如果一個員工越來越沉默,等待他的是逐漸被職場淘汰,而不是越來越適應職場的發(fā)展。
2.從個人利益角度來看,沉默不是金
都說沉默是金,但是在職場上并非如此。一個員工過度沉默,意味著自己對于職業(yè)的參與感越來越差,意味著不能夠為了自身發(fā)展和績效積極爭取,意味著對于環(huán)境與工作麻木不仁,自己的利益如何能得到保障?要成長沒成長,要積極性沒積極性,這樣的員工基本上就是自甘墮落。
其實,不少企業(yè)在員工的利益分配方面做的確實不好,包括他們采用的一些績效機制,都是弊大于利,打擊人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但是,越是這種情況,越需要員工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1.寬嚴相濟
一味的寬松,必然導致執(zhí)行力差;一味的嚴管,必然導致逆反。
只有實行寬嚴相濟,對于原則問題、核心問題,要嚴厲。
對于非原則問題,普通問題,應通過面對面溝通來當場解決。
2、良好的溝通
何為溝通,人與人之間思想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的目的。
這一點很重要,企業(yè)的各級之前,最重要的便是溝通,缺乏溝通,互相都不了解對方的想法,自然不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溝通是手段,完成好工作才是目的。一旦溝通無效,必然會導致離職和員工沉默的現象發(fā)生。
2、建立有效的發(fā)泄渠道
魯迅曾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如果一個公司沒有給予員工話語權,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就會阻礙個人能力的發(fā)揮,更損害團隊績效。
因此,建立發(fā)泄渠道,不僅是改善不合理現狀的催化劑,還可以了解員工的需要和情感,從而加以疏導和牽引。
以上。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