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時期天子漸漸式微,于是又慢慢一分為二,先春秋,后戰(zhàn)國。
那么這個春秋時期為何會被喚作“春秋”呢?有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儒學經(jīng)典《春秋》,也就是被孔子整理過的《春秋》。當真有關(guān)系嗎?有,但稍微差那么點意思,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來源于未經(jīng)孔子整理之前的《春秋》。
這里的《春秋》實際上是由魯國的史官所編撰的,主要記載了當時各國發(fā)生的大事兒,因為該書目錄是按照年、季、月、日來編寫的,同時又將一年中發(fā)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分為了春、夏、秋、冬四季來記錄,所以就簡單地將該書取名為了《春秋》。
春秋時期的“春秋”便是來源于該書。
那么為何非要取“春秋”呢?有人說“夏冬”難道不成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周朝,禮樂制度那是非常的講究,大家伙兒對祭祀都是十分的重視,尤其是對天地、山川以及社稷的祭祀,我們熟知的青銅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干這事兒用的。而祭祀的時間往往就是選在春天和秋天。
因為春天需要“春耕播種”,而秋天則是五谷豐登的時候,你告訴我整個夏天和冬天祭祀啥?
此外,周朝對于分封制也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規(guī)定:各路諸侯定期覲見周天子的時候,也是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天。
有人又疑問了,你說祭祀我可以理解,可為何諸侯覲見也要選春秋兩季?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春季是一年的開始,各路諸侯可以完整地向周天子陳述過去一年發(fā)生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方法。其次,就是我們上一段說到的,春季象征著一年全新的開始,而秋季則是豐收的季節(jié),此時諸侯來覲見周天子,手里有糧,心中不慌啊,有東西可以朝貢啊,整個夏天和冬天來覲見,空著手嗎?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春秋時期大概存在了三百年,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而魯國史官編寫的《春秋》所記載的時間是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二者時間基本吻合。
這或許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吧。
對此,各位小伙伴有啥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