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暖的家”是中小學生心目中排在首位的期待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基礎是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的中心是親子互動。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通過互動增強家庭關系、完善家庭功能。家庭教育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家庭生活的問題。
但是,目前許多家庭正忽視家庭關系和幸福生活的發(fā)展,家庭教育出現知識化和學校化的誤區(qū)。
2017年中國兒童中心編寫的《中國兒童參與狀況報告》顯示:“從家庭中親子溝通的內容來看,48.4%的中小學生每天都會跟父母談論學習,34.5%的中小學生每天都由父母輔導學習?!笨梢?,父母和孩子溝通最多的是學習以及與學習成績相關的事宜。
當孩子本該自然而豐富的家庭生活逐漸被作業(yè)、考試、輔導班、興趣班所侵占,家庭教育也成為單一的知識教育。
縱然,學習是兒童發(fā)展的天職,也是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并非唯一重要的內容,過分偏重學習和培養(yǎng)技能會嚴重弱化家庭的教育功能對于孩子成長的作用。
2018年,北京師范大學對全國18萬中小學生的大型調查顯示:中小學生最需要的是“有溫暖的家”。 “有溫暖的家”排在學生心目中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無論是四年級還是八年級學生,在他們的觀念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均為“有溫暖的家”,其選擇比例分別為39.3%和49.4%,遠高于對其他價值追求的選項。八年級選擇“有溫暖的家”的人數比例比四年級高10.1個百分點,表面上看,青春期的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明顯減少、渴望獨立,與家長的溝通和相處時間減少,但實際上家庭在他們心中地位反而變得更加重要。
家庭關系的好壞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敗,也關系著家庭的和諧與幸福。親密和諧的家庭關系對孩子來講尤為重要。
家庭關系中,最核心的就是夫妻關系,父母關系越好,孩子越有安全感;反之父母關系越差,孩子越有危機感。夫妻關系對孩子的影響也最為深刻,父母時刻在以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如何對待父母、對待他人。在親子關系方面,家長們要尊重兒童的各種權利,包括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等。通過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才能促使家庭生活教育形成最具穩(wěn)定性的內在教育影響力和向心力。
好的家庭教育應有豐富的生活內容
其實,家庭生活的內容豐富多彩,不僅包括日常生活,還有非日常生活;不僅有外在的生活,還有內在的精神生活。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美好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一個在家里從來沒有勞動崗位或任務的孩子,難以有責任感,生存能力也難以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研究顯示,童年養(yǎng)成勞動習慣的孩子,長大后更有可能具有責任心,也更容易適應家庭生活和職場的工作;反之,他們更有可能成為生活和職場的失敗者。勞動教育既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自立的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因此,勞動教育是家庭生活教育的必修課。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孩子認識勞動的價值并且有勞動的體驗,更要注重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因為習慣才是穩(wěn)定的、自動化的行為。
父母要充分發(fā)揮家庭生活教育的優(yōu)勢,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以身作則激發(fā)孩子對勞動的熱情,鼓勵孩子自覺參與、掌握家庭生活中的幾項勞動技能,并進行具體的訓練,長期堅持以養(yǎng)成習慣。
在家庭生活教育中,應該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文化生活。
和諧的家庭關系、積極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各種各樣的家庭規(guī)則等都會形成一種獨特的家庭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同時孩子也會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汲取營養(yǎng),滋潤心靈和精神。例如,可以構建學習型家庭,進行閱讀、音樂繪畫欣賞;建立家庭檔案,逐步積累家庭文化成果;注重挖掘、利用傳統家訓家規(guī)中的優(yōu)秀資源,制定符合時代需求的家規(guī),形成良好的家風文化;進行親子游戲互動,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生活中成長。高質量的文化生活,努力向上充滿活力的家庭文化,不僅能夠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還能夠塑造孩子對美的感知和體會。
此外,家庭生活教育也應包含有意義的家庭閑暇生活。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明確指出: “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和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和藝術活動的權利?!眱和碛虚e暇生活的權利要求我們要尊重和保障兒童的閑暇生活,家庭生活教育也應該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旅行可以開拓孩子的眼界,藝術可以熏陶心性,家庭游戲和運動能夠增進親子關系,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同伴交往可以滿足情感上的需求等。
許多家長對于家庭閑暇生活的價值認識并不到位,導致兒童的閑暇生活大量被課外班興趣班所擠占。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設備成了兒童閑暇生活的主要選擇,這在很大程度削減了孩子在閑暇時間與父母、朋友之間的交往。安排好家庭閑暇生活,提高閑暇生活質量,才能讓孩子有充足自由的時間進行創(chuàng)造、探索,這也是家庭生活教育不可忽視的內容。
七種方法引領家庭生活向上發(fā)展
改善家庭教育需要從改善家庭生活開始,如何讓家庭教育根植于家庭生活并引領家庭生活向上向前發(fā)展?根據家庭生活教育的情感性、體驗性和潛移默化性等特征,我總結了七種家庭生活教育的方法。
★榜樣教育法
在生活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父母做什么比說什么更加重要。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注重自己的思想言行,做到知行合一。其次,父母要尊重、引導孩子進行多樣化的榜樣激勵選擇。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關于兒童的偶像與榜樣的研究表明,小學五年級階段,榜樣的影響力達到高峰;初中二年級階段,偶像的影響力達到高峰。父母要認識這一規(guī)律,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這種行為,并引導孩子進行多樣化的榜樣與偶像的選擇。
★情感熏陶法
孩子對家庭具有很強的情感依賴,是對社會、他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動力來源。家庭教育的情感性特征要求家長要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注重家庭關系的維持,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強調家庭成員的尊重與平等,在語言和情感上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感受到家人之間的關愛、理解和信任。
★實踐體驗法
家庭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孩子在分擔家務勞動,參與家庭活動決策的時候可以體驗到為建設家庭幸福生活的責任;在親子游戲、親子運動中感受到家人之間的情感和互動的快樂;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時,體驗個人與自然的關系,感悟生命的奧秘和自然的規(guī)律;在閱讀、影視欣賞中可以體驗更廣闊的世界,在一個個小小的成功體驗中不斷獲得自信和力量。
★因材施教法
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了解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在孩子成長道路上保持平常心態(tài),不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漸進。其次,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通過觀察、溝通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尊重、接受孩子的情緒、感受,再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成長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此外,父母要減少比較之心,減少與“別人家孩子”攀比情況的出現,要在生活中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發(fā)揮其優(yōu)勢,讓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習慣養(yǎng)成法
家庭生活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人格,重要途徑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習慣養(yǎng)成一般需要六個步驟:一是提高認識,激發(fā)動機,引導孩子對養(yǎng)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二是明確規(guī)范,要讓孩子對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明白清楚;三是通過榜樣示范引領,讓孩子對養(yǎng)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向往的感情,并且獲得精神動力;四是通過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持之以恒,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yǎng)成某個好習慣;五是及時評估,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六是形成環(huán)境,讓家庭生活、家庭環(huán)境成為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支持力量。
★家庭契約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能會經常遇到一些令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孩子無節(jié)制看電視、玩手機,父母說了很多遍的話,孩子也不為所動等。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規(guī)則意識。行事前約定,按照約定執(zhí)行是家庭生活教育的有效手段。通過制定合理的規(guī)則,從約束性到自覺性再到習慣性的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和養(yǎng)成好習慣。
★家校協同法
家校協同育人推進家庭教育現在已經成為共識。但家校協同育人的方向不是把家庭變成學校,而是讓家庭更像家庭,要積極促進家庭建設,發(fā)揮家庭生活教育的功能。學校應該在家庭教育中承擔指導責任,開展家庭生活教育指導活動。在家校協同育人推進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家庭的傳統與個性,注意發(fā)現和總結家庭的成功經驗,而不是忽視個性強求一致。
總之,改善家庭教育要從注重生活教育開始,讓家庭教育回歸美好生活,給家庭生活以教育,在家庭生活中進行教育。家庭教育要為兒童的幸福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兒童在家庭生活中擁有走向獨立與幸福的能力,從內心生發(fā)出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撐,一種讓家庭生活與個人發(fā)展更富有魅力的生命力量。
作者:孫云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編輯:極米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