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錢氏在近現(xiàn)代出了10位院士和學部委員,他們分別是臺灣中研院院士錢穆,中科院院士錢偉長、錢鐘韓(錢鐘書堂弟)、錢臨照、錢令希、錢逸泰、錢保功,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錢穆長女)、錢鳴高,中科院學部委員錢俊瑞。
那么,這一家族是如何培養(yǎng)出如此眾多一流人才的呢?錢氏家族有哪些成功的秘訣呢?在高考季節(jié)里討論這一問題,或許更有意義。
自魏晉以來,江南多望族。無錫錢氏就是文化望族,文人名士輩出,到了近現(xiàn)代鼎及一時,誕生了錢基博、錢鐘書父子和錢穆三位影響深遠的國學大師。
無錫錢氏分屬堠山、湖頭兩大支,先祖同為五代時的吳越王錢 。錢基博(字子泉)、錢鐘書(字哲良、默存)父子為吳越國開國之君錢 的第三十二、三十三世孫;錢穆(字賓四)則是第三十四世孫。因此,錢穆與錢基博、錢鐘書若按輩分,錢基博長錢穆兩輩,錢鐘書長錢穆一輩;而按年齡,錢基博(1887-1957)長錢穆(1895-1990)8歲,而錢穆又長錢鐘書(1910—1998)15歲,可謂相差無多。正如錢穆所言:“江浙錢氏同以五代吳越武肅王為始祖,皆通譜。無錫錢氏在惠山有同一宗祠,然余與子泉不同支。年長則成為叔,遇高年則稱老長輩。故余稱子泉為叔,鐘書亦稱余為叔?!?/p>
家訓引領
錢氏家族盛產名人,在不大的無錫城同時期產生三位國學大師,除了與江南經濟富裕、文化發(fā)達有關,錢氏家族還有其成功的秘訣。
一是世代相傳的家訓引領?!跺X氏家訓》從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層面,為子孫訂立了詳細的行為準則。
錢 是錢氏后人發(fā)奮學習的榜樣。他出身貧寒,卻從小酷愛讀書,直到晚年還堅持閱讀,并立下家訓“子孫雖愚,詩書須讀”。錢氏子孫一直秉承這樣的家學淵源。錢 在臨終前,曾向子孫提出了十條要求,被后世稱作《武肅王遺訓》。家訓規(guī)定,“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饑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從宋代開始,錢氏家族就形成了族內相互扶攜的風氣。為了讓族中的貧困子弟有書可讀,各地的錢家都設立義田、義莊、祭田,并明文規(guī)定其中一部分田產或盈利必須作為教育經費。
崇文倡教
第二個秘訣就是崇文倡教。
錢基博、錢鐘書的祖上幾代都是文人。
錢基博的祖父錢維楨,是清朝的廩貢生,曾創(chuàng)辦江陰全縣義塾,大伯父錢福煒是清朝的舉人,選授蘇州府長洲縣學教諭;二伯父錢熙元是廩貢生,江南鄉(xiāng)試副舉人,設私塾授課40多年;其父錢福炯20歲中秀才。錢基博四歲起就由其母教識字,五歲便與孿生兄長錢基成一起讀書,十歲就會做策論。
錢鐘書更有曠世才學,據(jù)說他的名字就與書有關。在他出生的那天,有人送他家一本《常州先哲遺書》,大伯父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即仰望先哲之意;而錢鐘書一周歲抓周那天抓的又是一本書,全家都很高興,于是正式起名鐘書。錢氏家族學風綿長,不論是錢基博、錢穆還是錢鐘書,都文史兼治,學貫古今,淵博會通,錢基博、錢穆兩人均愛自修苦讀,憑此彌補了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虧欠,確立了他們在中國近現(xiàn)代國學領域大師的地位。
在錢鐘書故居大門上有錢基博親撰的一副對聯(lián):“文采傳希白,雄風勁射潮”。告訴錢家后人,文采要緊追北宋文學家錢易立馬千言援筆就成;武略要承繼吳越王強弩射潮的氣概。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偉長是錢穆的侄子,也生于無錫,他在回答為什么錢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時說:“我們錢家人喜歡讀書,書讀多了容易當官,當官的容易出名?!北M管語帶調侃,卻道出了錢氏家族讀書的動力和成功的秘訣。
“優(yōu)化組合”
錢氏家族還有一個秘訣,就是“優(yōu)化組合”的婚姻原則。
錢氏子孫的婚姻觀,相對于家世、財富,更看重配偶的家庭教養(yǎng)和個人素質,“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細數(shù)近現(xiàn)代錢氏家族的配偶身份,大多遵循這一原則。如錢穆先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早逝,第二位夫人叫張一貫,知識女性,曾做過蘇州北街第二中心小學校長,她為錢穆生有三子二女,并一手帶大。
再如錢鐘書,他的夫人楊絳出身名門,父親楊蔭杭是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志士、美國大學的法學碩士,曾擔任過浙江省高等審判廳廳長和京師高等檢察長。
錢偉長的夫人孔祥瑛,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孫,清華大學高材生,曾任清華附中校長,與錢偉長相濡以沫61年,在錢偉長最落魄的日子里仍然不離不棄。
錢氏子孫的配偶大多德才兼?zhèn)?,正是這樣的“優(yōu)優(yōu)聯(lián)姻”,使得錢氏家族的基因不斷得到優(yōu)化。
無錫錢氏有句老話:“東有七房橋,西有七尺場”。七房橋是指錢穆和錢偉長的祖屋,2012年由地方政府在原來“五世同堂”的舊址上進行重建并對外開放;七尺場是錢基博和錢鐘書的祖屋,今為錢鐘書故居,在祖屋的基礎上經過風波之后才得以保留下來的三分之二部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