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按照《禮記》規(guī)定,只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shè)宗廟祭祀祖宗,平民只能在家中祭祖。直到明代才開始允許老百姓建造祭祖的家廟。家廟即祠堂,其首要功能當然是祭祀祖先,達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在鄉(xiāng)村,祠堂一般也是私塾學堂或是家族聚集議事、進行娛樂慶典的地方。到清代,民間祠堂開始大量出現(xiàn),幾乎村村設(shè)祠堂,有的村甚至有家祠、宗祠、神祠等幾個不同的祠堂。祠堂一般是村鎮(zhèn)中最高大華麗的建筑。
摘于《中國古鎮(zhèn)游8--廣東》
[轉(zhuǎn)于磨房]
7、胡氏宗祠
胡氏宗祠建于乾隆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歷史,比陳家祠還要早一百多年。胡姓祖籍福建崇安,其祖先到南雄保昌縣,南宋時從南雄珠璣巷遷到廣州濠畔街,后遷至黃埔村。祠堂不大,占地約500平方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但在黃埔村中算是保存得不錯的了。堂門前石雕龍、鳳,祠堂內(nèi)有陳列館,隨時開放、免費。
胡氏宗祠前的池塘.意為以水聚財(有防火作用)。
家族議事大廳
中堂里懸掛所復原的"欽命新加坡領(lǐng)事胡璇澤"和"欽點翰林院庶吉士胡棟朝"兩塊匾額.
牌匾,字體鏗鏹有力!站在中堂里就充滿威嚴感!
祠堂頂部歷經(jīng)百年的木雕
守護祠堂的老人,在他口中更是詳細得知胡氏祠堂的歷史和故事
老人拿了一些祠堂里種植的花卉照片給我們看,尤其這種珍稀的花,它只在夜晚開放,氛香撲鼻,盡情施展著美麗嬌艷,但太陽一出,便枯萎凋謝.....
老人說這花今晚就會開,可惜無緣欣賞,只能在此YY. [Nicole攝]
其他小組同志也來到了這里,祠堂頓時熱鬧起來!
老人可忙乎了,一次又一次重復祠堂的歷史和故事。[KAO攝]
而我們就揸緊時間到處捕捉這座比陳家祠還早一百年的祠堂。[KAO攝]
明哥撩小朋友去了。[Nicole攝]
合影是自然少不了的。[Nicole攝]
這么特別的門口和精致的磚雕更是少不了的![Nicole攝]
[轉(zhuǎn)于磨房]
9、馮氏化隆公祠
黃埔村一共有三種姓氏,即馮、梁、胡,以馮姓居多。因此馮氏公祠也最多,以化隆的歷史最悠久,相傳化隆公祠建于同治13年。
典型的嶺南建筑特色----鑊耳封火山墻
祠堂內(nèi)
祠堂內(nèi)
祠堂大門對著的瓦當“壽”字影壁。
影壁主要用于遮擋對面房屋和不甚整齊的房角檐頭,使經(jīng)大門外出的人有整齊美觀愉悅的感受。
5、主山馮氏公祠 (必做題,5分)
主山馮氏公祠,是村中現(xiàn)存19座宗祠之一。青磚砌筑,花崗巖墻裙,風火山墻;正脊上多為灰塑花鳥、博古文飾;中堂臺基、石柱、石枋上的石獅子,雕刻風格粗獷;梁架上精雕細刻的花鳥、人物文飾豐富。
據(jù)載,黃埔村有馮、梁、胡、羅四大姓,還有關(guān)、黃、衛(wèi)、陳等小姓。村中曾經(jīng)出過眾多官宦、商人,這些人衣錦還鄉(xiāng)后,捐錢建了不少祠堂。鼎盛時期宗祠達99座。
要求:請在馮氏公祠前合照,照片中要出現(xiàn)“馮氏公祠”牌匾
很可惜主山馮氏公祠大門緊閉,只能從門縫里向內(nèi)窺探。 [Nicole攝]
唉,一世英名就這樣被Nicole秒殺掉了,好奇心害S人啊~~ [Nicole攝]
當然,英名不打緊,重要的是的確發(fā)現(xiàn)了與別不同的祠堂,可惜大門緊鎖,沒法進去一探究竟,實在遺憾!
P.S.最里面的墻上是文革時期宣傳畫的痕跡。
[轉(zhuǎn)于磨房]
2、左垣家塾(必做題,5分)
左垣家塾是“十三行”之一天寶行行主梁經(jīng)國生活過的地方,由梁經(jīng)國號“左垣”得名。梁經(jīng)國19歲加入馮氏洋行做幫工,由于他執(zhí)掌的洋行生意紅火而得馮氏洋行資助,出任天寶行的行商,他和兒子梁倫樞都成為廣州行商的巨擘。
要求:請在左垣家塾門前合照,照片中出現(xiàn)“左垣家塾”四字
左垣家塾也是大門緊鎖,巨大的木門上還殘留著門神的痕跡和畫在上面當年文革時期的“公”“忠”字樣。歷史更替的痕跡在這道木門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Nicole攝]
只能靠門縫向內(nèi)窺探了~~
梁氏大宗祠,雖然這次發(fā)現(xiàn)廣州的題目上沒它,但它古樸的外表還是吸引了很多人。
鐵門上的蘭桂騰芳,很多人看成蘭桂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