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鳥籠,恐怕您的記憶仍舊停留在過去的老北京城里,那時候“提籠遛鳥”的場景很常見。遛鳥人是北京人里起得最早的一撥,他們或者手提鳥籠安閑地散步,或者將鳥籠掛在近旁的樹杈上自顧觀賞。似乎鳥籠的存在就是為了供鳥來棲息,一旦離開禽鳥,鳥籠便失去了原有的價值。
曾經(jīng)勤于遛鳥的人們,眼瞅著如今養(yǎng)鳥之風(fēng)不再盛行,作為昔時掌中寶的鳥籠,也漸漸如同壓箱底的老物件一樣,成了名副其實的收藏品。如果沒有他的獨家創(chuàng)意,我們很難想象這些連機(jī)器都無法制成的“鳥籠”,竟然能夠重新風(fēng)靡起來!
而這種“微鳥籠”的“誕生”,卻是他用了將近五十年歲月打磨出來的結(jié)果。
小編好像已經(jīng)聽見您在心里默默地問:
這人是誰???
看樣子得趕緊請出咱們今天的主人公——
老北京人,劉子元老先生
“微鳥籠”的“微”是怎么做到的呢?
據(jù)說需要六個賊難的步驟才能換來一個小鳥籠。首先鳥籠又分竹籠和木籠兩種,且多半是選用金絲竹或是紫檀木。所以這第一步,“選”好木是關(guān)鍵。
在木料選好以后,一個“微”字就要求籠柱須得“磨”的比針還細(xì)。如今每根木頭的直徑在劉老先生的不斷挑戰(zhàn)下,已經(jīng)從80毫米縮小到了15毫米,這可真應(yīng)了只要功夫深,籠柱也能磨成針。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籠柱自然要配好籠圈。如果說上等的籠柱是磨出來的,那么這上等的籠圈便是“煨”出來的。所謂“煨”,是指通過對材料的加熱,使其逐漸彎曲成圓形的過程。往往一個“煨”好的籠圈,是用幾大麻袋殘品換來的。尤其是木制的鳥籠,因為木料怕火,再加上小而薄,以致于“煨”起來難度更大??赡苌砸蛔呱駜?,想想中午吃什么的功夫,殘品堆里就多了一個“難友”……
看過了“磨”和“煨”,下一步該是哪個字了呢?感覺說出來不是那么文雅——“拉”,該反復(fù)在拉絲板上拉伸竹條或木條了。且每一次的拉伸,都得拉上幾十次,甚至是上百次。而這僅僅是拉伸一根的次數(shù),如果每天要拉伸十根、一百根、一千根呢?如果日復(fù)一日都要如此呢?您能堅持多久?
有了“磨”出來的籠柱,“煨”出來的籠圈和“拉”出來的籠絲,若想將它們重新組合成一個完美的鳥籠,就得看“鉆”的功夫怎么樣了。雖說這“劉氏微籠法”的工具都是劉老先生依照鳥籠大小特制的,但由于籠圈極小,鉆頭極細(xì),且底圈和頂圈的孔又必須嚴(yán)格相對,因而每增加一個孔的難度可想而知??杉幢闳绱耍粋€原本四十孔的鳥籠,愣是被打出了四十八個孔。加了孔的鳥籠也的確顯得愈發(fā)細(xì)致、愈發(fā)精巧了。
最后,基本大功告成的鳥籠經(jīng)過“拋”(拋光)的“洗禮”,于它而言是更具光彩了,于您呢?是更愛不釋手了!
若是讓時光回溯到十七年前,那時候劉子元老先生只是萌生了一個制作“微鳥籠”的想法。若是將時間再往前推,十三歲的他就可以有模有樣的學(xué)著父親的動作,自己制作鳥籠了。這么算來,從起初嘗試做一個普通鳥籠,到醞釀著一個新興鳥籠,再到“微鳥籠”的風(fēng)靡,他不禁感慨這看似彈指一揮間的幾十年里,一直做下來的,只有自己。
從兒時沒錢買鳥籠只能自己做,到逐漸喜歡上做鳥籠,覺得它就像如影隨形的老伙計一樣割舍不下,再到對它極致的追求和熱愛,以及將這一技藝傳承下去的決心,劉老先生說,技藝好學(xué),難的是耐得住那份寂寥。
如今,“微鳥籠”制作技藝已經(jīng)被納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可以說每一個越做越小的鳥籠,已然成了一件件不忍把玩的工藝品。這是屬于鳥籠的“重生”,也是屬于我們的幸運(yù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