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著名醫(yī)家張仲景有一本著作,叫《傷寒雜病論》,其中的雜病部分獨立成章,就是《金匱要略》,里面有記載:“虛勞里急,悸,衄,腹痛,夢失精,四肢凌疼,手足煩熱,咽于口燥,小建中湯主之。”說的是什么意思呢?久病之后,勢必出現(xiàn)虛弱,所謂虛勞虛勞,乃虛極致勞,然后氣血被傷,損及臟腑陰陽。當氣血陰陽都虧虛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里虛攣急,具體表現(xiàn)就是小腹隱痛;
如果心血不足,就會出現(xiàn)心悸;
陰虛之后,會出現(xiàn)血氣虛熱,熱傷脈絡,就是衄血;
臟腑的陰陽失和,則下焦的腎臟精關不固,心腎不交就會夢遺;
氣血虧虛不能榮陽全身,那么筋脈失少濡養(yǎng),就會發(fā)生四肢疼痛的狀況;
陰氣虛,則手足心熱,陰液虧虛不能上潤咽喉,則口干舌燥;
以上諸癥,建中湯可主之。
后世“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醫(yī)李東垣創(chuàng)立了“脾胃論”,他認為脾胃處于中焦,是五臟六腑互為相通的要塞之地,四通八達,脾胃和,則氣血陰陽共調。《心典》有云:“欲求陰陽之和者,必于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span>自古以來,歷代醫(yī)家對脾胃的重要性的認識,都是相似的。講完了方子的背景出處,我們來看一下小建中湯的組成:飴糖30克(融化沖服),芍藥18克,桂枝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棗6枚。我們知道,中醫(yī)基礎理論中,五臟分別有其所對應的五色、五液、五竅、五味、五行等。酸甘苦辛咸,按照順序,分別入肝脾心肺腎,也就是說,甘甜之味,入的是脾臟。所以,方中的飴糖,分量最大,甜甜的,正好用來滋養(yǎng)脾胃。說的是,用藥的時候,辛味藥材和帶甘味的藥材一起配伍,可以化生陽氣,而酸味的藥,和甘甜的藥材一起,則可以化生陰液。回到我們這個小建中湯來看,桂枝味辛,芍藥味酸,甘草自帶甘甜,更何況還有飴糖這個甜甜蜜蜜的大塊頭,所以說,溫經散寒的桂枝和飴糖甘草一起,就能助陽化氣;而酸澀柔肝的芍藥,和飴糖甘草配伍,則可以化生陰液。陰陽共補,助益中焦脾土運化之力,則后天氣血生化之源得力,氣血虧虛也能得到糾正。
生姜和大棗,大家比較耳熟能詳,是平時接觸最多的藥食同源的藥材,這里我們就不贅述了,全方合用,起的就是“建中緩急,溫補里虛”的神效。這里要說一下,這個方子,適用于脾胃虛寒較輕的癥狀,或者存在肝脾不和的脘腹痛,此方可以很有效的緩急以止痛。這個問題,張仲景也早就想到了,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每一味藥增加三分之一的劑量,再加一位黃芪,就是赫赫有名的黃芪建中湯了。方子組成:飴糖50克(融化沖服),黃芪15克,芍藥15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大棗10枚。好了,今天一口氣講了兩個方子,我們來看一個實際病案,來對方子的實際療效做一個佐證。胡希恕醫(yī)案記錄:某男性,42歲,就診時,胃院隱痛反復發(fā)作已5年,經檢查診斷為“胃粘膜脫垂”。
胃皖痛常發(fā)生在饑餓的時候,并伴有惡寒怕冷,有渴感但不想喝水,大便稍浠,每天兩次,兩腿酸軟無力。
望舌苔,見舌質淡紅苔薄白,先判為里寒實證,予以附子理中湯,治之無效。
再追問病史,有汗出惡風,按脈緩,以表虛中寒之證治之,投以小建中湯: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飴糖45克(分沖)。
服6劑后,胃脘痛止,但餓時仍有不適,稀便消失。
由此可見,中焦虛寒、胃絡失煦之胃脘痛,治宜溫中寒、緩里急。附子理中湯雖能溫中,但無緩急之功,故而用之無效。小建中湯辛甘化陽而溫里,酸甘化陰而緩急,正中病機,溫里行之有效,緩急立竿見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