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證明彼此之間的友誼,安徽某小學五年級的四名女生相約赴死,在服用了100片安眠藥后一起前往學校,所幸被校方發(fā)現(xiàn)并及時送往醫(yī)院,目前已全部脫離生命危險。昨天出現(xiàn)的這則新聞,實在令人震驚。教育專家們當然可以借此提醒家長,十來歲的孩子,尤其是女孩,正是最需要獲得同齡人認同的時候,這個年齡段的同伴教育非常重要,等等。但我認為更值得追問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四個小女孩認為,友誼和愛,是一種需要“被證明”且是“能夠被證明出來”的事物呢?
這當然首先是因為她們還太年輕,還不知道為朋友兩肋插刀絕不是這么個做法。此外我們不難推測,她們跟不少其它孩子一樣,并沒有從父母那里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不管十來歲的孩子有多么重視友誼,如果她能從家庭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她應該不會如此輕率——至少她可以先跟父母談談自己的困惑。
十來歲的孩子,在剛開始有意識的社會交往時,難免會帶著各自家庭教育的印記。那么,在這方面,我們普遍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呢?“如果你愛媽媽,就趕緊把飯吃完”、“如果你是個好孩子,下次考第一名給爸媽看看”、“如果你在乎父母的感受,就不要繼續(xù)跟那個男/女孩子來往”——幾乎每個中國孩子從小到大,都無法避免會聽到父母類似的訴求??嗫谄判暮?,傳達出另一種訊息:父母對你的愛,需要用你的乖巧努力作交換;你如果不聽我們的話,那我們就不愛你了,或者會愛你少一點。也許父母本身并沒有真的這么想,但他們的話聽到孩子耳朵里,往往會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
從小接受這種教育的孩子,當他去面對朋友時,下意識地就會采取同樣的做法:如果你是我的朋友,你就必須跟我一樣!如果你是我的朋友,那就證明給我看!事實上,有些成年人也是如此要求朋友的——你居然不借錢給我買房子,真不夠朋友!你居然不把晉升機會讓給我,真不夠朋友!
在討論中式家庭教育弊端時,很多教育專家都不約而同地指出,有些父母需要突破那種 “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如果你不聽我話,我就不愛你”式的“狹隘的愛”。在我看來,正是因為這種家庭教育中“狹隘的愛”,造就了很多不缺吃穿不缺金錢、唯獨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為什么十來歲的小孩有心事卻不對父母說?因為父母可能會說“你整天東想西想這么多干嘛,你還不去做功課”。為什么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因為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而選擇輕生?因為他認為父母可能不會接受一個失敗的孩子……
相比之下,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為兒子寫下的這段散文,我個人認為是對“博大的愛”的最好定義——“我愛你,我答應你,永不在我對你的愛里摻入不純潔的成分,你就是你,你永不會被我們拿來和別人比較,你不需要為滿足父母的虛榮心而痛苦。你在我們眼中永遠杰出,你可以貧窮、可以失敗、甚至可以潦倒。詩詩,如果我們驕傲,是為你本身而驕傲,不是為你的健康美麗或者聰明。你是人,不是我們培養(yǎng)的灌木,我們決不會把你修剪成某種形態(tài)來使別人稱贊我們的園藝天才。你可以照你的傾向生長,你選擇什么樣式,我們都會喜歡——或者學習著去喜歡。 ”(劉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