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沖
最近我在準備學佛沙龍的分享,主題是人生五大問題之一《我是誰》,想先在愛人面前試講一下。
“我執(zhí)……痛苦……無我……解脫……”
對方聽不下去了:“我覺得人還是要自私一些,怎么可能無我呢?如果沒有我,所有人都一樣,那我存在的意義在哪?我跟你在一起,我希望你只愛我一個人……”
一來二去,針尖對麥芒,差點吵起來,很明顯,試講失敗。
瞬間挫敗感涌上心頭:“作為我的愛人,你口口聲聲說愛我,可為什么不理解我?為什么不包容我?為什么要跟我對著干?”……腦補了一段瓊瑤男主式咆哮劇情。
煩惱和情緒爆炸了,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的我像著了火一樣,好在通過兩年半的修學,關鍵時刻正見彰顯出力量,下一秒我就意識到自己陷在了“我執(zhí)”的凡夫心中。
“我執(zhí)”痛苦不痛苦?當下就是一個例子。
我趕緊止語,冷靜下來。首先懺悔,與人激辯,嗔心已起,功德全無;推己及人,愛人也不好受;用正見觀照檢討自己,找到錯誤的心態(tài)和觀念:
?。ㄒ唬┼列摹R驗閷Ψ讲煌馕业目捶?,我不被認可,就生氣了,加上給對方貼了個“我的愛人”的標簽,我就更生氣,一生氣就進入不管不顧的戰(zhàn)斗狀態(tài)了。
?。ǘ┴澬?。對方愛我,為我付出,對我包容,我貪戀這種愛,貪心地希求他無時無刻不在愛我;還貪戀被人欣賞,被人認可的虛榮感。
?。ㄈ┌谅?。佛法是講苦和苦的止息,是世間的真相,其他一切都是不究竟的。本來傳播佛法智慧是一件有功德的事,可我卻給自己戴上了“傲慢”的枷鎖,無形中與人對立,拒絕聽取別人的觀點,因傲慢而無禮,忘記了每個人對佛法的接受、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
學佛是生命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的過程。找到不良情緒背后的原因,我們就能正視自己的不良心態(tài),并用佛法智慧指導改正,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所以,我們應做到:
?。ㄒ唬├斫?,接受。人的認識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感覺基礎上,因不同的角度、條件作用而產生不同的看法,包括我自己的認識也是這樣,我不理解別人,別人也不一定能理解我。如果執(zhí)著于我,并一定要對方理解我,那一定會產生對立的痛苦。而改變別人是很難的事情,所以還是要先改變自己,從理解對方的處境,接受緣起做起。愛人是接受唯物主義教育長大的,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他一下子很難接受佛法是很正常的,但他并沒有否認佛法智慧,只是沒有正確理解“無我”,“無我”并不是否認存在,而是通過對“我是誰”的思維,一步步推理,從而發(fā)現:痛苦產生的原因是我執(zhí),佛法的“無我”是教導我們去除“我執(zhí)”,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二)陪伴,關愛。其實愛人不止一次表達了擔憂,擔心我不愛他了。現階段我沒辦法解釋清楚佛的大愛是什么,描述清楚佛的大愛能讓所有人感覺得到愛的美好。但我堅信:清凈無染、不執(zhí)著的愛才能讓他快樂,并且我也要向這個目標努力。世間親密關系的緣分是很深的,珍惜愛人親人朋友的善緣,如果連愛他們都做不到,那就很難去愛眾生,學佛修行也只是一句空話了。
通過這次試講,我觀察到自己的內心依然存在諸多煩惱和不良情緒,這些煩惱和不良情緒直接導致了痛苦,痛苦又進一步產生不良情緒。為了不讓自己的生命被痛苦主宰,我必須保持覺知,勇敢面對不良心態(tài),并用佛法正見改變觀念、心態(tài),從而擁有更美好的生命品質。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