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上至王孫貴族的王位、爵位,下至大戶人家的財產(chǎn),繼承人的選擇都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正妻生的兒子稱"嫡子",其他人生的兒子為“庶子”,一般情況下,繼承人只能從嫡子中選,而且嫡長子擁有絕對的優(yōu)先權,不管他多無能,除非死了,才會輪到其他人,如果嫡子全部死亡,庶子才可能通過正常的手段獲得繼承權。
明朝以及以前,皇帝選擇繼承人也都是依據(jù)這個原則,到了清朝,這一規(guī)矩被打破,而且打破的很徹底,滿清一朝,只有同治一人是以皇長子的身份成為繼承人,同治繼承皇位還是在沒得選的情況下,因為咸豐皇帝只有兩個兒子,次子出生后不久便夭折,清朝皇長子繼承不了皇位一事,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歷史上,不可謂不奇葩。
清朝自努爾哈赤之后,共有十一任皇帝,這十一位皇帝分別是皇太極(老八)、 順治(老九)、 康熙(老三)、雍正(老四)、乾?。ɡ纤模?嘉慶(老十五)、道光(老二)、咸豐(老四)、同治(老大)、光緒和宣統(tǒng)都不是皇子,不在討論范圍。
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沒有入主中原之前,他們不講究立長、立嫡那一套,長子禇英能力超群,本來很有機會繼承汗位,但他自持功高,完全不把兄弟和大臣們放在眼里,激起了眾怒,結(jié)果被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和五大臣(費英東、額亦都、扈爾漢、何和禮、安費揚古)以“不恤諸弟、多占財物”為由告發(fā),禇英不僅失去繼承人的身份,還被被努爾哈赤處死。
皇太極有11個兒子,長子豪格自幼跟隨父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功顯赫,由于皇太極突然去世,生前也為留下遺囑,皇位爭奪在豪格與多爾袞之間展開,雙方相持不下,他們都各自擁護支持的團隊,實力不相上下,如果大動干戈,必然兩敗俱傷,還是多爾袞聰明,在這樣的形勢下,他鼓動大家立年僅6歲的福臨為皇帝,此舉得到絕大部分人同意,福臨登基后,他大有為君的氣勢,沒多久就找機會把豪格關押起來,死于獄中。
順治皇帝有8個兒子,皇長子名叫鈕鈕,1651年正月初一生,但鈕鈕命不好,只活了89天就夭折,連思考立與不立他的機會都沒給順治帝。
康熙皇帝有24個兒子,可謂子嗣眾多,皇長子是胤禔,因康熙皇帝對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十分寵愛,她的兒子胤礽(皇七子)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其他人就沒了機會,但身為皇長子的胤禔不死心,暗地里魘咒太子胤礽,企圖謀奪儲位,結(jié)果被康熙皇帝下令削爵囚禁。
雍正皇帝有16個兒子,皇長子是弘暉,但他也死的早。
乾隆皇帝有17個兒子,皇長子永璜,乾隆十三年,孝賢純皇后駕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喪,但其間因與三弟永璋表現(xiàn)得不夠傷感,被乾隆皇帝斥責二人不合體統(tǒng)、不懂禮節(jié),就因為這一件事被取消立儲資格。
嘉慶皇帝有5個兒子,皇長子還沒來及取名就夭了。
道光皇帝有9個兒子,皇長子奕緯,他是清朝死的最憋屈的一位阿哥,道光皇帝年輕時不育,好不容易生了奕緯后,后面生的老二老三都夭折,所以不得不重視奕緯,可奕緯性情頑劣,道光一怒之下,竟踢死了奕緯,奕緯死后,道光皇帝又生了幾個兒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