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人“道”的精深玄妙就在于與人為善——聊《道德經(jīng)》
正因為老子感覺到“善”是人“道”的集中體現(xiàn),所以,《道德經(jīng)》在此段中進(jìn)一步講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神明?!币虼耍ト私?jīng)常施善心救眾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jīng)常施善意用眾物,所以沒有被廢棄的東西;這就叫做“神明”。因此,在此處的“善”更應(yīng)該是“善心”“善意”的解釋。而不應(yīng)是“善于”。只要與人為善,人都是有用之人,物都是有用之物。由此,想到當(dāng)今的罪犯改造與廢物利用。我們中華民族的先賢真是看透了人類,由此,提出“善”的思想光照時空。
正因為:此處的“善”更應(yīng)該是“善心”“善意”的解釋。所以“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所以善人,可以做為不善人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施教的對象。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可施教的對象,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最大的糊涂。這就是人“道”的精深玄妙之處。人“道”的精深玄妙就在于與人為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