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必讀《道德經(jīng)》
觀百家講壇“姚淦銘教授談老子與人際關(guān)系的智慧”而寫
卡耐基說過:“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只有15%是靠專業(yè)技術(shù),而85%要靠人際關(guān)系、處事技巧。”這足可以見得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性。
第一篇、老子與人際關(guān)系的智慧
“天網(wǎng)(人生下來就注定有的關(guān)系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jīng)》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道德經(jīng)》
意思是:道就是萬物的奧秘、主宰、庇蔭,所以我們要把握好人際關(guān)系的處理。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道德經(jīng)》
意思是:你用道來修身,那么最后你的德就達(dá)到了一個真誠、純真的的境界。
“大丈夫處其后而不居其薄”——《道德經(jīng)》
意思是:大丈夫應(yīng)該處在厚(忠厚、醇厚、厚實)的交際地位,不要處在?。ㄝp薄、不講信用、不厚道)的交際地位。
意思是:在人際交往當(dāng)中你要處在實處,不要虛浮、虛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jīng)》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道德經(jīng)》
“善用人者為之下”——《道德經(jīng)》
“上善若水”——《道德經(jīng)》
“夫唯道善只有貸(付出、給于)且成”——《道德經(jīng)》
“善之去惡,相去若何”——《道德經(jīng)》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保”——《道德經(jīng)》
“天道有三善,善勝、善應(yīng)、善謀。”——《道德經(jīng)》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jīng)》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jīng)》
“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jīng)》
“無執(zhí)故無失”——《道德經(jīng)》
第二篇、人際交往中的心靈淳樸
“大丈夫處其后而不居其薄”——《道德經(jīng)》
意思是:大丈夫應(yīng)該處在厚(忠厚、醇厚、厚實)的交際地位,不要處在?。ㄝp薄、不講信用、不厚道)的交際地位。
意思是:在人際交往當(dāng)中你要處在實處,不要虛浮、虛華。
老子在這里所說的敦厚老實,其實就是要以誠信為本。山西商人門匾上寫著“學(xué)會吃虧”,李嘉誠說:“做生意,你要知道生意是別人給你的。” 這都說明了忠厚、醇厚、厚實,都是商人應(yīng)該要具備的誠信之本。
第三篇、為人處世從善出發(fā)
“上善若水”——《道德經(jīng)》
水的“七善”:
●善于定位
●善于靜而深
●善于仁和愛
●善于言而有信
●善于無為而有為
●善于發(fā)揮能力
●善于行止有時
“夫唯道善只有貸(付出、給予)且成”——《道德經(jīng)》
意思是:只有道在善于付出、給予,所以能夠成就別人,同時在成就別人的時候也就成就了自我。
“善之去惡,相去若何”——《道德經(jīng)》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保”——《道德經(jīng)》
“天道有三善,善勝、善應(yīng)、善謀。”——《道德經(jīng)》
牛根生先生他不貪財,奉行“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經(jīng)營哲學(xué),始終過著普通人的日子,剛剛實現(xiàn)“從無到有”的跨越,在財富風(fēng)馳電掣般向他沖來的時候,他連手都沒沾,就把價值數(shù)億的股份悉數(shù)捐出,轉(zhuǎn)眼間完成了“從有到無”的回歸。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這個世界不是有權(quán)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錢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牛根生先生說過這樣兩句話,就這樣兩句話泄露了??偟慕?jīng)營秘密:一個是“德”,一個是“心”。
錢多的時候散財,難;錢少的時候散財,更難;勒緊褲帶散財,尤其難。
正是這些使得牛根生先生成就了蒙牛的霸業(yè)。
第四篇、人際交往中的識人
姚淦銘教授在百家講壇主要說了以下一些:
1.認(rèn)識別人是一種智慧
2.要通過細(xì)節(jié)識人
3.知人者智,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
4.晉商識人之道:遠(yuǎn)、近、易、繁、危、卒、雜。
5.莊子寫在《列御寇》里面的九征: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jīng)》
7.“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危險)”——《孫子兵法》
8.人際關(guān)系是不斷變化的,要在變化之中認(rèn)識、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
第五篇、人際交往中的定位
1.人際關(guān)系中的“處下”理念
2.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政策留人,感情留人
第六篇、人際交往中的競爭
一、競爭中的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jīng)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善若水”——道德經(jīng)
二、“不爭而善勝”——道德經(jīng)
不跟別人爭,但跟自己較勁,在不爭中獲勝。
“與自己較勁”是蒙牛文化的精髓之一。
牛根生先生是這樣闡釋“與自己較勁”的:發(fā)生任何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改變自己容易,改變別人難。假使矛盾雙方的責(zé)任各占50%,那么,你先從改變自己開始。當(dāng)你主動改變后,你會發(fā)現(xiàn),對方也會跟著改變,而且這種改變不是同比例的,往往你改變10%后,他會改變30%,真所謂“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萬一你改變了50%以后,對方還是一點不變,怎么辦呢?你還是要堅持“與自己較勁”。因為95%的情形不是這樣的。當(dāng)你無數(shù)次地“與自己較勁”后,回頭再看,“大數(shù)定律”的效能就顯現(xiàn)出來了:你通過改變自己而改變了世界!
“與自己較勁”與“與別人較勁”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觀,前者的著眼點是提升自己,后者的著眼點是遏制對手;一個好的品牌,不是它消滅對手的結(jié)果,而是消費者選擇的結(jié)果。牛根生很推崇一句話:沒有任何借口!出了問題,不要怨天尤人,一切原因從自己身上找;兩軍對壘,不要期望對手失分,要設(shè)法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別人打你一巴掌,先不要忙著聲討“打你的手”,而要反省“挨打的臉”。
“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jīng)》
“無執(zhí)故無失”——《道德經(jī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