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引導人民》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里突出地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特征。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本畫取材于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國王查理十世取消議會,巴黎市民紛紛起義。27至29日為推翻波旁王朝,與?;庶h展開了戰(zhàn)斗,并占領了王宮,在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在這次戰(zhàn)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征法蘭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萊爾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橋頭時,中彈倒下。畫家德拉克洛瓦親身經歷了這場斗爭,創(chuàng)作了這幅作品來歌頌人民爭取權力和自由的斗爭。
《希阿島的屠殺》是德拉克洛瓦的第一幅成名作品.
《希阿島的屠殺》描繪的是希阿島剛剛被土耳其人劫掠過后的情形。一個土耳其騎兵拉起了馬的韁繩,準備用鞭子抽趕無辜的平民,馬的后面還拖著劫掠來的女人。在這個騎兵的斜下方,手無寸鐵、備受蹂躪的島上居民們與他形成了三角形構圖。一個老婦人抬起頭仰望蒼天,向上帝發(fā)出求助和控訴。有人認為這個老婦人的形象就是畫家當時的精神形象。一群手無寸鐵的男女老少,已經失去反抗的能力,他們和自己的親人依偎在一起,神情疲憊而絕望,一個土耳其士兵拿著槍站在這群人身后的陰影里。畫面右下方橫躺著一個已經不醒人世的年輕母親,她胸懷袒露,她的孩子卻饑餓地爬在她尸體上尋找乳房。這一部分初稿是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定稿改成孩子爬在死去的母親身上嗷嗷待哺。遠處焚燒村落的煙火和被士兵驅趕的人群依稀可辨,天空云彩看似寧靜卻有壓抑、沉重的感覺。為了加重這幕悲劇的色彩對比性,有些形象是以半裸的人體來表現(xiàn)的。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描繪的是11個在被烈日炙烤得焦黃的河岸上拉纖的纖夫。這11個人可以分為3組,第一組是前面的4個人。領頭的名叫岡寧,他原是個神父,后來被教會革職,一度充任過教堂唱詩隊的指揮。他深陷的眼睛似乎訴說著對這種沉重負擔的無力承受和對殘酷生活的無奈。列賓在他的頭上添畫上一塊包頭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臘哲學家的樣子。在他右邊的一個是身材壯實的農民,他赤著腳,滿臉濃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岡寧絮叨著什么。這個形象起到了襯托岡寧前傾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個細高個,他頭戴麥稈帽,叼著一只煙斗,他挺直著身子,沒有用力拉纖,似乎在思考。他的左側,則是一個躬背彎腰的纖夫,他原來是個水手,叫伊卡爾。他的眼神直視著前方,顯得茫然而倔強。
在列賓的2幅最大的歷史畫便是《查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的信》與《伊凡雷帝和他的兒子》。該畫選擇了伊凡四世在日常生活中的暴行,在一與兒子的的爭吵中,伊凡四世用笏杖擊中兒子的太陽穴,這一偶然的沖動致使兒子喪命。伊凡頓悟這絕后的可怕舉動,立刻上前摟抱垂死的兒子,睜大恐怖、悔恨交加的雙眼。他想求兒子饒恕,獸性和人性同時顯在他身上。為了增強畫面的恐怖感,畫家有意采用了深重的紅色調。該畫集中刻畫伊凡的瘦臉,瞪著兩只大眼珠,那種不可逆轉的殺子之痛預示著伊凡統(tǒng)治將臨滅亡。
庫茵芝在1880年舉辦了一次只展出一幅畫的展覽會,展出的作品是他的名作《第涅伯河上的月夜》,轟動了彼得堡城,每日參觀者擁擠不堪。一年后庫茵芝又舉辦了一次只展出獨幅作品的展覽會,這幅作品便是《白樺林》。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樸樹的校園民謠《白樺林》,或許就是從中獲得靈感呢?
蘇里科夫畫中的莫洛佐娃是個真實的人物,她是顯赫的波雅爾,又是舊禮儀派的忠實信徒,曾向舊禮儀派領袖阿瓦庫姆提供物質幫助,1671年根據(jù)沙皇的命令被逮捕,最后死于被幽禁的修道院中。蘇里科夫所描繪的是這位女貴族被押解通過莫斯科大街的情景。畫面上的莫洛佐娃纖巧動人,她的面部既因為激動而顯得很美,又由于狂熱的目光和苦修造成的癟陷和灰白而顯得可怕。畫家通過這樣一個歷經苦難但仍堅信自己是在為俄羅斯斗爭的人物形象,再一次出色地表現(xiàn)了俄羅斯民族精神和俄羅斯歷史發(fā)展中的悲劇。
《麥田》又叫《鄉(xiāng)村小徑》,是畫家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幅畫。畫里的情節(jié)有當?shù)厝说纳钋槿ぃ阂蝗貉蛘诰G樹蔭蔭的小路上走著,后面跟著一條牧羊犬。身穿紅背心的放羊少年因為太渴了,就趴在池塘邊喝水,他把帽子放在手邊,這樣隨時都能抓起來趕路。池塘邊的土坡上大樹林立,雜草叢生,還夾著芳香的野花。土坡下的樹影里,有一大一小兩頭毛驢在吃草。小路延伸的方向,是一大片等待收割的金色麥田,一個農夫正從麥田走來。天空翻滾著大朵的白云,陽光透過云層灑滿大地。
《晨間散步》是庚斯博羅晚年的名作,畫家以柔和的筆觸、淡雅的色彩來描繪人物輕松悠閑的心情。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發(fā)現(xiàn)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人物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
《九級浪》是一幅表現(xiàn)驚心動魄的海上巨大風浪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海浪,一層高過一層,充分顯示出人們與大自然英勇搏斗的壯烈場面。從畫面的構圖安排上看,畫面中的中下方是一根被暴風吹倒、并且被卷入海中的一根巨木,巨木上坐著幾個體格健壯的人,他們正在與海浪坐著頑強的拼搏。畫面的中下方是一層層波濤洶涌的海浪,正在試圖吞沒掙扎中的人們。畫面的上方是昏沉沉的暖紅色,陽光被濃云所遮擋,只顯示出一片眩暈的白光。整個畫面以暖紅色為主色調,充分顯示出慘烈及驚心動魄的視覺效果。
這幅畫描繪的是海上驚濤駭浪的險惡場面,既充滿著恐懼,又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像一首情緒高昂的詩。這是畫家靠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和對海的深刻理解而完成的。因此他所有的海景大多是真實與想像相結合的產物。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一個怵目驚心的瞬間:《肯特的海灘》描繪的是在狂風暴雨的海浪中即將傾復的帆船,人們紛紛逃離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濤洶涌,人們在掙扎。在黑白兩色的對比中,表達的是生命與意志的不可戰(zhàn)勝。
1879年8月23日,維蘇威火山爆發(fā)。畫家以強烈的明暗對比手法,刻畫了維蘇威火山爆發(fā)瞬間人們的驚恐與絕望。遠處是黑暗中爆發(fā)的火山,滾滾的塵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著白衣逃難的女性。這幅作品運用古典的手法,刻畫了女人們的表情與神態(tài),體現(xiàn)出古典式的理性與嚴謹。
這幅作品在當時是一幅引起強烈轟動的風景畫作品?!栋鬃禅B飛來了》在第一次巡回展覽會上展出時,引起了觀眾極大的興趣和反響,成為當時畫壇議論的中心。畫面中所展示出來的分為三重景色,近景部分是幾棵哦娜多姿的樹木,在樹木上棲息著幾只白嘴鳥,中景部分是幾間農舍,農舍的外邊是一圈圍著小屋的柵欄,整片房屋布置錯落有致,有著一種濃濃的鄉(xiāng)村味道。畫面的遠方是一望無際的田野,讓畫面更有一種廣闊、空靈的視覺效果。從畫面上的色彩來看,畫面上方談藍色的天空飄著一層淡紅色的薄云,淡紅色的薄云帶來一絲絲暖意,近景部分的雪地正在悄悄的融化,顯示著春天已經來臨??傊_符拉索夫的《白嘴鳥飛來了》這幅作品不管是從構圖上、還是從造型以及色彩表現(xiàn)上都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
勒帕熱畫中描繪的是貞德正在父親的花園中游玩,突然聽到上帝啟示她的情景。畫面上貞德在側耳傾聽神示,背后隱約可見上帝和天使的形影。
《垛草》是勒帕熱的一幅代表作。1973年3月,這幅畫與《法國19世紀農村風景畫展》一起曾在我國展出,也許看過畫展的人們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因“垛草”而勞累過度躺在草地上酣睡的農夫,他好像剛剛吃過妻子送來的飯,用草帽蓋著臉正在享受著這片刻的輕松;年輕體壯的少婦默默的坐在丈夫的身邊,長期生活的艱難使她顯得疲憊不堪,神色已變得象老年人一樣呆滯而默然……
《盲人引路》是16世紀歐洲繪畫頂峰作品之一。畫中描繪了這樣一幅生動的場面:六個瞎子互相扶持著,沿著畫面對角線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動,卻不知已陷入險境:領頭的瞎子已跌入壕溝,緊接著的一個被牽動著失去了平衡,等待其他瞎子的將是同樣的命運。畫中滲透著畫家對尼德蘭革命的失望和對人類命運的哲學思考,具有人生和社會的普遍意義。
《1808年5月3日的槍殺》以令人震驚的真實性展現(xiàn)了當時發(fā)生的一切。茫茫夜空下,在馬德里皇宮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國士兵正在處決被他們抓來的起義者。躺在地上的鮮血之中的,是已經被處決的起義者。而法軍拿槍對著的是正要被處決了的另一批起義者。這些正在面對死亡的人是畫面的焦點,他們跪在地上,等待著死神的降臨。一個身穿白色上衣黃色褲子的男子舉起了雙手,即將到來的死亡讓他感到有些驚恐。白衣男子旁邊的農民,有著飽經風霜的面孔,他神情堅定地望著夜空,無懼無畏。農民旁的一位起義者,則在做最后的祈禱。這樣赤裸裸地面對死亡讓一些人已經不能承受,他們只好痛苦地用雙手遮住眼睛。地面上的燈籠使一部分光由下向上照射著,造成一種動蕩不安的氣氛。執(zhí)行槍決的法國士兵只露出背影,他們端著槍正在瞄準。遠處在黑暗中的馬德里,既是現(xiàn)實情況的真實寫照,又象征著當時的西班牙正處在黑暗統(tǒng)治之中。
進入晚年的畢沙羅經常從旅館上居室的窗口俯視描繪街景,這幅《蒙瑪特大街》便是畢沙羅在1897年養(yǎng)病期間完成的作品。
最初的印象派畫家的生活都非常窘迫,因為他們的畫作不被世人承認,無人購買。畢沙羅的生活也是如此,他的家庭負擔很沉重,子女又多。為了糊口,他只得不斷地去求助畫商,一家家跑。盡管身體極度疲乏,也不肯去花錢搭公共汽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