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傷寒論條目及學習筆記-74
74、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簡句: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主

(1)山田宗?。核媸酒洳∫蛑~,義與火逆同,注家皆因其吐水,故名水逆,果然,若火逆之證為吐火乎?
(2)、陳慎吾《傷寒論講義》:五苓與豬苓兩證大同小異,五苓挾表證,豬苓無表證?!酗L表證不解,內煩復見,此皆水毒在表里為患,氣化不行之證?!惨磺兴【植坑袩嵴撸ニ畡t熱自除,五苓散為表里行氣行水,解郁除熱之主方也。
(3)、吳洛儀:若津液損傷,陰血虧損之人,作渴而小便不利者,用本方劫陰利水,則禍不旋踵也。
(4)、趙凌云《簡明傷寒雜病校注及臨床應用》:水逆為蓄水重證,可能有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水入即吐,頭目昏眩等癥。水飲上逆,還可壅遏肺氣而現(xiàn)咳喘胸悶,上冒清陽而見頭目昏眩。
(5)、柯琴:即不能外輸于玄府,又不能上輸于口舌,亦不能下輸于膀胱,即水逆之所由名也……
(6)、姜春華《傷寒識義》:水液不能轉輸者,即今水液代謝功能障礙也。
(7)、李翰卿《傷寒論講義集要》:水入即吐——喝水就吐,不喝就不吐,所吐的都是水,不想吃東西,即便少吃些反不至吐出,……蓄水證的主要證狀之一,其關鍵是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不一定是蓄水,但蓄水者沒有一個小便通利的。
(8)、倪海廈《人紀》:胃里面的水,發(fā)表發(fā)到表面以后,陽往上沖,陽被發(fā)到皮膚上去,陽就居上居外,下面的水就往吸,下焦的水應該小便小掉的,結果虹吸原理被往回頭走,這樣就有間隙,有表里證,喝水就吐出來了,下面的水往上走,胃又沒有辦法蒸發(fā)掉,喝進來的水,就不能受,所以用豬苓、茯苓、澤瀉,把下焦的水利掉,又健脾整胃,恢復脾胃的功能,所以用五苓散。臨床上??吹接行┎∪艘驗楹人鹊锰嗵?結果水停在中膈,也變成五苓散證。五苓散里面用到少量的桂枝,配伍非常精妙,桂枝有溫陽化水的功能,這溫化的功能是溫胃,如果五苓散少了桂枝,像溫病派那樣不敢用桂枝,那么效果就差多了。
(9)、聶惠民《聶氏傷寒學》:
眩暈綜合征(鏈霉素中毒):某,因坐骨神經痛用激素青霉素鏈霉素治療,幾日后自覺口周發(fā)麻,持續(xù)性頭暈,伴輕度惡心,日漸加劇,行走不穩(wěn),坐、站立尤甚,視物旋轉,起則頭眩,平臥時癥狀消失,隨之聽力減退,精神萎靡,語言流暢,用維生素C、康得靈、羚羊、犀角、安宮牛黃丸等效果不顯,改用養(yǎng)陰清熱,平肝潛陽,仍未效。
刻診:頭暈目眩,坐立尤甚,視物旋轉,如坐舟車,行走不穩(wěn),步履蹣跚,精神倦怠,喜臥休息,坐立眩甚,時時惡心,口干欲飲,飲食一般,二便尚可,面色虛浮且白,脈沉緩,苔薄白而滑。痰濕內阻,水氣上沖,治以化氣利濕,方:茯苓15豬苓9蒼術12桂枝6甘草6葛根15澤瀉9生地12川芎6,六劑好轉,服24劑,眩暈消失。
謝映廬醫(yī)案:幼,4歲,時當夏季,煩渴吐瀉,視其汗出煩躁,飲水即吐,泄瀉迸迫,小水短赤,舌干芒刺,中心黃苔甚厚,時時將舌吐出,“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但此癥煩熱蓄盛,三焦有火,宜加苦寒之品,引之屈曲下行,妙在劑中之桂,為膀胱積熱化氣之品,又合熱因寒用之旨,庶其小便通而水道分清也,豬苓茯苓澤瀉肉桂白術黃連梔子,二劑。
(10)、程郊倩:通調水道,培助土氣,復有桂枝宣通衛(wèi)陽,停水散,表里和,水熱自化,津液得全,煩與渴不必治,而自治也?!遘呱⑴c桂枝麻黃二湯,一則解肌發(fā)汗以治表,一則利小便滲熱而治里,標與本所主各有別也。
(11)、金鑒:飲熱相格于上,水無去路于下,故水入即吐,小便必不利也。
(12)、冉雪峰《冉注傷寒論》:利水重劑,重在上滋,而不在下泄,不曰小便利愈,而曰汗出愈,其義深也?!粚幱欣镒C,且有表證,不寧水停于下,且有水逆于上,
(13)、劉紹武《傷寒論闡釋》:五苓散癥狀,里證是欲得飲水者,煩躁不得眠,表證是脈浮,微熱。
(14)、張正昭《傷寒論歸真》:“有表里證”意在“有表證”
(15)、舒氏:此條非太陽腑證,不當用五苓散,法當桂枝以解其表,石膏以除其煩,水逆者,加砂仁、半夏降逆止嘔,五苓散可取乎?若太陽經邪傳腑,是必口渴而小便不利,方可用五苓散,否則非法也!
(16)、《傷寒論解讀與臨床運用》:對于太陽蓄水重證,尤其是“水入即吐”,要變通陽化氣行水法為解毒利水、降逆止嘔法,方:法夏15生姜30茯苓60竹茹15豬苓30苡仁30金錢草30……
(17)、湯本求真:方中桂枝由汗腺排出水毒,抑制水毒之上沖,澤瀉以治煩渴,得豬苓白術茯苓之助,由泌水器驅逐之,故胃腸之停水消失……
(18)、王占璽《傷寒論臨床研究》:用大青龍有中風汗出;用白虎加人參又非大汗出后,脈也非洪大;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因該方寒熱往不,日發(fā)數(shù)次有異。
(19)、趙桐《傷寒述義》:壺水盈盈,再加水豈不溢乎?……食入即吐,用大黃甘草直折火逆法,與此大相徑庭也?!蚬鹑ス鸺榆咝g是汗下不解,心下微滿痛,小便不利,為飲蓄中焦,此未經汗下,有表有里,故彼利即所以解表,此則須表里雙解也。
(20)、新世紀《傷寒論學》:小便不利往往伴有少腹部硬滿而脹急不舒的感覺……口渴喜飲而飲不能化津解渴,徒增水濕……同為汗后心煩、口渴,卻有津傷與蓄水之不……水邪自下而上逆于胃,胃失和降……
驗案:濕疹瘙癢——某,50歲,全身瘙癢兩年,診時兩大腿內側紅斑丘疹,糜爛滲出,邊緣無明顯界限,伴頭痛發(fā)熱,渴煩欲飲,飲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脈浮,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兼有表邪,利水滲濕,溫陽化氣,1劑癢減輕,滲液少;2劑癢消失,滲液大減,3劑愈。(五苓散)對酒精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
傷寒論古今研究:詞解:有表里證:表為太陽證,里為蓄水證。水逆;指胃有停水,水氣不化,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的病變,是蓄水重證的一種表現(xiàn),
【釋義】本條示蓄水重證而致水逆的證治。
本條是補敘蓄水證的另一種臨床表現(xiàn)——水逆證,較上二條病情為重。太陽中風六七日,惡寒發(fā)熱,脈浮等表證不解,而又現(xiàn)心煩口渴,小便不利等里證,故曰有表里證。嘔吐清水,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謂之水逆。系水熱互結于下焦,膀胱氣化不行,水停不化,甚者上干于胃,胃失和降,故所飲之水,不能下行,格拒上逆,隨飲隨吐,吐后又欲飲,因或水入即吐的水逆證。飲而渴不解,吐而水不除,此為蓄水重證,當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以治本。
【選注】成無己:中風發(fā)熱,至六七日,則當解,若不解煩者,邪在表也??视?br>飲水,邪傳里也。里熱甚則能消水,水入則不吐,里熱少則不能消水,停積不散,飲而吐水也。以其因水而吐,故名水逆。與五苓散和表里。散停飲。
喻昌:傷風證原有汗,以其有汗也。延至日久不行解肌之法,汗出雖多,徒傷津
液,表終不解,轉增煩渴,邪入本腑,飲水則吐者,名曰水逆,乃邪熱挾積飲上逆,以致外水格而不入也。服五苓散后頻溉熱湯,得汗則表里俱解。蓋表者陽也,里之屬腑者亦陽也。故一舉而兩得然。然亦未經誤治,邪不內陷,故易為力耳。
張志聰:此言不因發(fā)汗,若欲作再經而煩渴者,亦主五苓散,以別上節(jié)發(fā)汗而渴之意。中風發(fā)熱至六七日不解,夫六日一周,七日未復,而不解,將隨陽明主氣之期。煩渴者,胃絡不上通于心則煩,風熱交熾于內則渴。發(fā)熱不解,表證也??视嬎鵁镒C也。水入則吐者,胃氣之不舒,名曰水逆。夫胃既不能游溢精氣,上輸于脾。仍借胃氣之散精,通調輸布,五苓散主之,是其義也。376
柯琴;表熱不解,內復煩渴者,因于發(fā)汗過多,反不受水者,是其人心下有水氣。因離中之真水不足,則膻中之火用不宜,邪水凝結于內,水飲格拒予外,既不能外輸于玄腑,又不能上輸于口舌,亦不能下輸于膀胱,此水逆之所由名也。勢必借四苓輩味之淡者,以滲泄其水。然水氣或降,而煩渴未必除,表熱未必散,故借桂枝之辛溫,入心而化液,更使暖水之多服,推陳而致新。斯水精四布而煩渴解,輸精皮毛而汗自出,一汗而表里頓除。又大變乎麻黃桂枝葛根青龍等法也。暖水可多服,則逆者是冷水。熱淫于內,故不受寒,反與桂枝暖水,是熱因熱用法。五苓因水氣不舒而設,是小發(fā)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氣,不是利水道。
程應旄:太陽一經,有標有本。何謂標,太陽是也。何謂本,膀胱是也。中風發(fā)
熱,標受邪也。六七日不解而煩,邪標轉入膀胱,是謂犯本,犯本者,熱入膀胱,其人必渴,必小便不利,是為太陽經之里證。有表復有里,宜可消水矣。乃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緣邪熱入里未深,膀胱內水邪方盛,以故外故而不入也,名曰水逆。水逆則以導水為主,而導水中須兼散布和胃之義。五苓散能通調水道,培助土氣,其中復有桂枝以宣通衛(wèi)陽,停水散,表里和,則水熱自化,而津液得全,煩與渴不必治,而自治矣。然猶多服暖水,今汗出者,上下分消其水濕也。是則五苓散與桂枝麻黃二湯,雖同為太陽經之藥,一則解肌發(fā)汗而治表,二則利小便滲熱而治里,標與本所主各有別矣。
黃元御:中風發(fā)熱,六七日經盡不解,而且煩渴喜飲,外而發(fā)熱,是有表證,內而作渴,是有里證。而水入則吐者,是有里水淤停也,此名水逆。由舊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濟水,正其所惡,兩水莫容,自當逆上也。五苓桂枝行經而發(fā)表,白術燥土而生津,二苓澤瀉行水而泄?jié)褚病6喾粜蛊っ?,使宿水亦從汗散表里皆愈矣?br>魏荔彤:經者表也,腑者里也。此時腑之邪雖已傳,而經之邪尚耒盡。故曰有表里證。里證何?即此條所謂煩渴飲水,水入即吐也。表證何?即前條所謂頭項強痛而惡寒發(fā)熱汗出是也。若非表里兼治,無良法矣。于是用桂枝以驅表邪,佐以術苓澤瀉以固土逐水,加以多飲暖水使汗出而表解,水既不逆,小便利而里解,而病有不愈者乎?
【討論】本條是論述蓄水重證——水逆證的病機和治法,其病機和證情與前述蓄
水證的基本相同,只是病勢更甚耳。綜合上述數(shù)條內容(71、72、73),概括了蓄水證的全貌。脈?。ɑ蚋?shù)),微熱(或發(fā)熱),汗出,小便不利,消渴(或煩渴),渴欲飲水,水入則吐等,系表邪入腑,水熱互結,水停下焦,氣化不行所致,這是五苓散的主要證情,也是辨別蓄水證的主要關鍵。
關于水逆證的形成大致有如下幾種看法:
一謂里熱少不能消水,因水而吐。如成無己云:“里熱少則不能消水,停積不散,飲而吐也。以其因水而吐,故名水逆?!?br>一謂邪熱挾飲上逆。如喻昌謂:“乃邪熱挾積飲上逆,以致外水格而不入也?!?br>一謂胃氣不舒,游溢轉輸失職。如張志聰日:“水入則吐者,胃氣之不舒……夫胃不能游溢精氣,上輸于脾?!?br>一謂心下有水氣。如柯琴云:是其人心下有水氣。因離中之真水不足,則膻中之
火用不宣,則邪水凝結于內,水飲格拒于外,既不能外輸于玄腑,又不能上輸于口舌,亦不能下輸于膀胱”所致。
一謂里水淤停,以水濟水,格拒上逆。如黃元御云:“水入則吐者,是有里水淤停也…舊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濟水,正其所惡,兩水莫容,自當上逆也?!?br>“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金匱要略))水氣內停,不能輸
化,既不能上滋,又不能下滲,水無出路,故飲入之水,反而格拒上逆,所謂以水濟水,正其所惡,兩水莫容,自當上逆也?!?br>呂志杰《傷寒雜病論研究大成》:苓散證“水逆”病機不同見解剖析
“水逆”病機為何?據(jù)原文所述是“有表里證”。其主癥為何?原文曰是“渴欲飲水,水則吐”。表證是太陽表證,這沒有爭議。而對于里證的認識,古今注家見解不一,分述如下,并加以剖析。
1、里證的病位在膀胱
程應旄曰:“中風發(fā)熱,標受邪也,六七日不解而煩,標邪轉入膀胱矣,是謂犯本。犯本者,熱入膀胱,其人必渴,必小便不利,是為太陽經之里證。有表復有里,宜可消水矣,乃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緣邪熱入里未深,膀胱內水邪方盛,以故外格而不入也,名曰水逆。”持此見解的還有汪苓友等注家。劉渡舟先生也持此說,認為“有表里證”,是太陽表證不解,“邪氣隨經入腑,以致經腑俱病”,并分析說:“這一條提示我們,水性潤下,火性炎上,是事物的普遍性。 但是,當膀胱蓄水、小便不利、下竅不通之時,水邪也可犯于上而發(fā)生種種上逆的病證,是事物的特殊性?!保ā秳⒍芍蹅撝v稿》第79頁)
2、里證的病位是中焦
邵仙根說:“水逆者,其人必素有水氣,中宮之陽氣不宣,邪水凝結于內,水飲拒絕于外,既不外輸元府而為汗,又不上輸于口舌而渴飲,亦不下輸膀胱而小便不利,此水逆所由名也?!?。黃元御說:“渴欲飲水而水入則吐者,是有里水瘀停也,此名水逆。由舊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濟水,正其所惡,兩水莫容,自得逆上也?!保ā秱畱医狻肪砣?br>3、里證的病位含糊不清
尤在涇的注解就是如此。還有成無己、柯韻伯、吳謙等注家的注釋,都是對里證的病位含糊其辭。
以上哪種見解更符合仲景本義,更切合臨床呢?分析如下:《金匱婦人雜病》篇第19條講得是腎虛而膀胱蓄水證,名曰“轉胞不得溺”,即尿潴留而小便不通。其水氣不能下行,濁氣上逆的表現(xiàn)是“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并未“水逆”證候,還特別說明“飲食如故”。而本條講的“有表里證”,其表證是新感,而里證很可能是宿疾,即邵氏說的“其人必素有水氣”;黃氏說的“舊水在中”,由于新感引動宿疾,而表現(xiàn)“水逆”證候。更為有意義的是,明確了“水逆”證之病位,對于我們認識五苓散的功效及中宮停飲嘔吐的治法頗有啟發(fā)。我們會由此領會到:五苓散化氣利水的功效不僅主治太陽病邪隨經入腑、膀胱蓄水的經腑俱病證,并且可治療中焦素有水飲,復感外邪的“水逆”證以及暴飲傷中證,詳見下列驗案。
【驗案精選】
1.水逆證何某某,男,54歲,農民。春季復修江堤,氣候甚暖,上午勞動口渴,肆飲涼水;下午天氣驟變,又冒風雨,旋即發(fā)熱汗出,口微渴,肢軟神疲,延醫(yī)診治,與銀翹散加減,表熱稍減,渴反轉增,口不離杯,猶難解渴。醫(yī)又與白虎湯加生津藥等,非惟口渴不減,且見飲水即吐,胸閉氣喘。遂更他醫(yī),與行氣寬 胸、清熱止吐之劑,仍無寸效。如期六七日,乃邀余治。脈微浮有力,舌苔微黃而潤,身熱不揚,面容暗淡,氣促胸閉,隨飲隨吐。詢其二便,小便短赤,大便如常;詢其飲食,稍進干食,尚不作嘔。細推此證,雖似實熱,實為蓄水,否則干食何由能納?《傷寒論》“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正屬斯病。且《內經》云:“勞則氣耗,熱則氣散”,其始勞動口渴,大飲涼水,體內氣化,先已有虧;繼而保護失宜,更冒風雨,體表欠和,致使元真之氣不能化水成津,故渴欲飲水,飲不解渴,更以舊水不行,新水難入,故水入即吐而干食能納。前服銀翹疏解,辛涼散熱,有傷體氣;白虎生津,甘寒膩滯,抑遏胸陽;行氣清熱,苦辛開泄,耗損中氣,俱非中的之方,無怪愈醫(yī)愈變。此際化氣行水,自為正法,然身熱不揚,猶有表濕,擬五苓散改白術為蒼術,表里兼顧,處方:桂枝6炒蒼術9豬苓6澤瀉9云苓9。一服即瘥。《湖北中醫(yī)醫(yī)案選集》第一輯,第17頁)
按:患者初因勞作傷陽,暴飲留中,繼又觸冒風雨,新涼外加,致使體熱不得泄越。銀翹白虎俱與病機不合,故藥效難期。五苓化氣行水,兼能解表,切合病機,故效如桴鼓。135
2、煩渴吐瀉胡永隆之子3歲,其弟久隆之子4歲,時當夏季,患煩渴吐瀉之癥,俱付幼科醫(yī)治,病勢轉劇,惟永隆求治于余。視其汗出煩躁,飲水即吐,泄瀉迸迫,小便短赤,舌干芒刺,中心黃苔甚厚,時時將舌吐出。細為思之,與仲景所謂太陽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治與五苓散者相符。但此癥煩熱蓄盛,三焦有火,宜加苦寒之味,引之屈曲下行,妙在劑中之桂,為膀胱積熱化氣之品,又合熱因寒用之旨,庶幾小便通而水道分清矣。以豬苓、茯苓、澤瀉、白術、肉桂、黃連、梔仁。二劑而愈?!吨x映廬醫(yī) 案》
3、“水逆”嘔噦(慢性胃炎)何某某,男,27歲,北京某大飯店汽車司機。臨床表現(xiàn)為每早晨起床后嘔噦難忍,但無吐物,涕淚俱下,平時胃脘部滿悶不適,口渴飲后易嘔噦,食后胃脘不適加重,曾在某醫(yī)院做胃鏡檢查,診為“慢性胃炎”,服用西藥無效,改用中藥香砂養(yǎng)胃丸、疏肝和胃丸均罔效。余診之,詢知小便不利,嘔噦之物以水為主。查其舌淡苔滑,脈沉弦。投以五苓散加生姜、半夏。7劑后諸癥若失,調理10余劑停藥?!秱撆R床應用五十論》第80頁
曹穎甫《傷寒金匱發(fā)微》:中風證發(fā)于陽。血分熱度本高。故未有不發(fā)熱者。六七日則已過六日一候之期。不解而煩。有表里證。則已由太陽而傳陽明。故有渴欲飲水之證。然水入則吐。則水氣內阻。津液不生。非由胃中燥熱所致。故名水逆。水逆者。下流壅塞也。故必利其水。然后陽氣始得外散。不復如從前郁熱之不解矣。
陳慎吾《傷寒論講義》:【征引】
魏荔彤:有表里證,表證指頭項強痛、惡寒發(fā)熱、汗出是也。里證即煩渴飲水,水入即吐是也。用桂枝以驅除表邪,多飲暖水,使汗出表解,小便利,水不逆而里解。
山田宗?。捍顺猩现T條,略諸脈證,舉異示治,水逆示其病因之詞,義與火逆同。注家皆因其吐水,故名水逆。果然,則火逆之證為吐火乎。(后學按:書讀至此,正值“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對日人之恨尤重,然日人之解,又不得不嘆其秀。)
按:五苓與豬苓兩湯證大同小異,其所異者,但由五苓挾表證,豬苓則無表證也。
方有執(zhí):伏飲內作,故外者不得入,飲水入則被拒,謂之水逆。
吳儀洛:五苓散,逐內外水飲之首劑。若津液損傷,陰血虧損之人,作渴而小便不利者,用本方利水劫陰,則禍不旋踵矣。
【講義】中風是表證而汗出者,發(fā)熱是肌不解,表氣郁滯,六七日是里傳之期。中風表證不解,內煩復見(里氣郁滯),此皆水毒在表里為患,氣化不行之證??诮虿幻?,故渴欲飲水,胃已蓄水不能復納,故水入則吐,名曰水逆證。五苓散 者,治水逆之主方也。108
【附注】71、72、73三條皆言五苓散證為汗后之病變,本條雖未言汗出而冠以中 風,當亦有汗。有汗之表不解,故不可以表實發(fā)汗之法治之。71條治驗中有疫病不可汗一則,是不可以表實之法汗之,固不禁用桂枝也。71條示水不行、津不布。72條示氣郁滯,熱必生。73條示五苓散功在利小便而解內熱。凡一切水病局部有熱者,去其水則熱自除。本條乃示五苓散為表里行水行氣、解郁除之主方也。
【習題】何為水逆證?五苓散證水在何處?五苓散證屬何病因?五苓散與苓桂術甘湯證治之區(qū)別?
李翰卿《傷寒講義集要》:[煩]是心煩,即胃脘部麻煩。
[表里證]表證指發(fā)熱、脈浮等證而言,里證指小便不利而言。
[水入則吐]言喝水就吐,不喝就不吐,所吐的都是水,這種證當然也不想吃東西,即便少吃些反不至吐出,這所以名之為水逆。
【按語】水入則吐,也是蓄水病的主要證狀之一,其關鍵也是小便不利,當然小便不利證,不一定都是蓄水,但蓄水病沒有一個小便通利的。
倪海廈《人紀》:胃里面的水,發(fā)表發(fā)到表面以后,陽往上沖,陽被發(fā)到皮膚上去,陽就居上居外,下面的水就往吸,下焦的水應該小便小掉的,結果虹吸原理被往回頭走,這樣就有間隙,有表里證,喝水就吐出來了,下面的水往上走,胃又沒有辦法蒸發(fā)掉,喝進來的水,就不能受,所以用豬苓、茯苓、澤瀉,把下焦的水利掉,又健脾整胃,恢復脾胃的功能,所以用五苓散。臨床上??吹接行┎∪艘驗楹人鹊锰嗵?結果水停在中膈,也變成五苓散證。五苓散里面用到少量的桂枝,配伍非常精妙,桂枝有溫陽化水的功能,這溫化的功能是溫胃,如果五苓散少了桂枝,像溫病派那樣不敢用桂枝,那么效果就差多了。
聶氏傷寒學:本條和71、72條都是討論蓄水證,雖表現(xiàn)不同,但內容相符,病機一致。本證的辨證要點以小便不利、消渴、水逆等為主。
一般是水性潤下,火性炎上,是事物的普遍性。但當膀胱蓄水,小便不利,下竅不通時,水邪也可犯于上而發(fā)生種種上逆的癥狀,這是特殊性。如水逆上犯肺,胸悶而喘,上犯淸陽則眩,如苓桂術甘湯證的起則頭眩,證候雖異,而病因相同。如《金匱要略》用五苓散治癲眩,就是水邪上逆,冒蔽清陽所致。
醫(yī)案選錄
醫(yī)案一:眩暈綜合癥(鏈霉素中毒)
劉X,賀,40歲。干部,漢族,入院日期:1975年7月7日。121
主訴:眩暈2個月?,F(xiàn)病史:該患由四月初因坐骨神經痛,曾用激素,青霉素,鏈霉素治療,幾日后自覺口周發(fā)麻,共用鏈霉素14克,而后出現(xiàn)持續(xù)性頭暈,伴有輕度惡心,血壓上升150/100,經服降壓藥,血壓恢復正常,但眩暈不止,且日漸加劇,行走不穩(wěn),坐、站立時眩暈尤甚,視物旋轉,起則頭眩,平臥時癥狀消失,隨之聽力減退,而入院治療。查體:扶入病房,走路不穩(wěn),精神萎靡,語言流暢,心肺聽診未見異常,腹部平坦而軟,肝脾未及。神經系統(tǒng)檢査,顱神經:眼底正常,眼球活動良好,震顫(-),四肢無癱瘓及不自主運動,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眼瞼震顫(+),閉目難立,輕微不穩(wěn),走路蹣跚,指鼻、對指試驗良好。經神經科及耳鼻喉科會診。診斷為;眩暈綜合癥(鏈霉素中毒)。經用維生素C、B族、輸液康得靈(后學按:即硫酸軟骨素。)治療,及服用中藥羚羊、犀角,安宮牛黃丸,效果不顯。改用中藥養(yǎng)陰清熱,平肝潛陽之方,均未見效,而請余會診??滔掳Y:頭暈目眩,坐立尤甚,視物旋轉,如坐舟車,行走不穩(wěn),步履蹣跚,精神倦怠,喜臥休息,坐立眩甚,時時惡心,口干欲飲,心煩,飲食一般,二便尚可,面色虛浮且白,切診其脈沉緩,舌苔薄白而滑。觀其脈證,此乃痰濕內阻,水氣上沖而致眩暈,治以化氣利濕,宗五苓散化裁:處方:茯苓15克、豬苓9克、蒼術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葛根15克、澤瀉9克、生地12克、川芎6克。水煎溫服。進藥六劑,諸證好轉。服藥24劑,眩暈消失而出院。追訪一年,健康工作。(聶惠民醫(yī)案)
醫(yī)案二 :水逆證
胡永隆之子三歲,其弟久隆之子四歲。時當夏季,患煩渴吐瀉之癥,俱付幼科醫(yī)治,病勢轉劇,惟永隆求治于佘。視其汗出煩躁,飲水即吐,泄瀉迸迫,小水短赤,舌干芒刺,中心黃苔甚厚,時時將舌吐出。細為思之,與仲景所謂太陽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治與五苓散者相符。但此癥煩熱蓄盛,三焦有火,宜加苦寒之味,引之屈曲下行,妙在劑中之桂,為膀胱積熱化氣之品,又合熱因寒用之旨,庶幾小便通而水道分清矣。以豬苓、茯苓、澤瀉、白術、肉桂、黃連、梔子,二劑而愈?!吨x映廬醫(yī)案》
冉雪峰《冉注傷寒論》:成無己曰:中風發(fā)熱,至六七日,則當解。若不解,煩者,邪在表也??视嬎霸诶镆?。里熱甚,則能消水,水入則不吐。里熱少,則不能消水,停積不散,飲而吐水也,以其因水而吐,故名水逆,與五苓散,和表里散停飲。
魏荔彤曰:表里證,里證何,即所謂煩渴飲水,水入即吐是也。表證何,即前條所謂頭項強痛,而惡寒,發(fā)熱汗出是也。于是用桂枝以驅表邪,佐以朮苓澤瀉,以固土逐水,加以多飲煖水,使汗出而表解,水既不逆,小便利而里解,而病有不愈者乎。
程郊倩曰:太陽一經,有標有本。何謂標,太陽是也。何謂本,膀胱是也。中風發(fā)熱,標受邪也。六七日不解而煩,邪標轉入膀胱,是謂犯本,犯本者,熱入膀胱,其人必渴,必小便不利,是為太陽經之里證。有表復有里,宜可消水矣。乃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緣邪熱入里未深,膀胱內水邪方盛,以故外格而不入也,名曰水逆。水逆則以導水為主,而導水中須兼散表和胃二義。五苓散能通調水道,培助土氣,其中復有桂枝以宣通衛(wèi)陽,停水散,表里和,則水熱自化,而津液得全,煩與渴不必治,而自治矣。然猶多飲煖水,今汗出者,上下分消其水濕也。是則五苓散與桂枝麻黃二湯,雖同為太陽經之藥,一則解肌發(fā)汗而治表,一利小便滲熱而治里,標與本所主各有別矣。181
金鑒曰: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者,是有表證也??视嬎雱t吐者,是有里證也。若渴欲飲水,水入則消,如前條之胃干,少少與飲,令胃和則愈。今渴欲飲水,水入不消,上逆而吐,故名曰水逆。原其所以吐之之由,則因邪熱入里,與飲相搏,三焦失其蒸化,而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致飲熱相格于上,水無去路于下,故水入則吐,小便必不利也。宜五苓散辛甘淡滲之品,外解內利,多服煖水,令其汗出尿通,則表里兩解矣。
冉雪峰曰:按此條乃推闡五苓證的變化,和推廣五苓方的功用。五苓散雖為利水正劑,但重在上滋,而不重在下泄,方注不曰小便利愈,而曰汗出愈,義可深思。五苓散證欄內。計有方者四條;前二條:“七十一七十二”是言五苓方治,后一條:“七十三”是言五苓方治精意。五苓散為桂枝湯的變相,茯苓甘草湯又為五苓散的變相,本條則為由里連外,由虛及實,此可看出五苓散可治里,并可治表,可治虛,并可治實,以補上各條未備未盡意義。五苓證是得在發(fā)汗后,發(fā)汗已、汗出、大汗出。汗則表當解,故前各條,并無不解字樣。即熱衹微熱,亦并無發(fā)熱字樣,本條則明標出發(fā)熱不解,又明標出有表里證。五苓散證是氣隨汗泄,氣不化水,上條少少與水愈,本條則欲飲不飲,格拒不納,明標出水入則吐, 又明標出名曰逆。由這兩項看來,不寧有里證,且有表證,不寧水停于下,而且水逆于上。所以說是推闡五苓證的變化,仍用五苓散主治,所以說是推廣五苓方的功用。要之五苓散證,是里證,不是表證。五苓散方,是治里方,不是治表方。然表氣化則里氣化,里氣化則表氣化,氣化水行,水行熱去。是方也,可以治里,可以治表,可以治里虛,可以治里實,且可以治表里虛實相乘。五苓散證, 是由生理轉變。五苓散方,是由病理轉變來。本節(jié),又是方藥合生理病理轉變來,會而通之,頭頭是道,學者對此,須猛下一參。
成友仁《傷寒論闡釋》:【實例】①友人王曉同寓云中,一仆十九歲,患傷寒發(fā)熱,飲食下咽,少頃盡吐,喜飲冷水,入咽亦吐,號叫不定,脈洪大浮滑,此水逆證,投五苓散而愈〈《名醫(yī)類案》卷一〉。
劉紹武《傷寒論闡釋》:說明用五苓散要有五苓散證的癥狀,里證是欲得飲水者,煩躁不得眠,表證是脈浮,微熱。上條已敘五苓散證是因腸道吸收水濕不利。水停胃腸,故飲水利吐,各為水道證,仍以五苓散治之。
張橫柳《傷寒論解讀與臨床運用》:《康平本》“有表里證”與“名曰水逆”為小字旁注。
本條為水逆證證治(稱之為“太陽蓄水證重證)
此條系承第71、72條補充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申明太陽腑證不單是誤治(以71條“太陽病發(fā)汗后”、第72條“發(fā)汗已”)得來,表證遷延日久不愈,也可出現(xiàn)蓄水證(第74條);二是說明太陽腑證除第71、72條的脈證以外,尚可見到“水入即吐者”之證(又稱為蓄水之重證),“六七日不解”,其義有二:一是說明不因誤治也可成為太陽腑證的原因;二是說明下焦停水的時間太長,因水勢過盛,可能會有“水入即吐”的太陽蓄水之重證,為本條文辨證的難點之一。
《康平本》“有表里證”、“名曰水逆”是小字旁注,“有表里證”,表證指是表邪內陷而表未解,里證是指下焦膀胱停水。五苓散是表里兼治的方劑,但用此方的目的是透解表邪,故方后有“多飲暖水,汗出愈”的叮囑。
第71、72、74條互參,結合臨床實際,筆者體會有三:一是上述二條原文記述的脈證,充分揭示太陽蓄水的病因、病位、病機、脈證及其立法組方煎服法之妙;二是根據(jù)其脈證表現(xiàn)不同而有太陽蓄水輕證(第71、72條)與太陽蓄水重證(第74條)之分,但其治法、方藥相同,在臨證之時,要靈活變通,隨證加減五苓散,勢必療效更佳;三是對于太陽蓄水重證,尤其是出現(xiàn)“水入即吐者”的患者,要變通陽化氣行水法為解毒利水,降逆止嘔法,處方:法半夏15克,生姜30克,茯苓60克,竹茹15克,豬苓30克,生薏苡仁30克,金錢草30克,水煎內服。此外,尚可用雞蛋花、槐花各30克,大黃30克,積雪草60克,地膽頭60克,大青葉30克,水煎至500~1000毫升,用法:保留灌腸。
承淡安《傷寒論科學化新注》:湯本氏曰:「謂之表裏證者,有脈浮,發(fā)熱,汗出而惡寒,頭項強痛,『桂枝證』之表證,又有胃內停水之裏證。此胃內生停水者,由小便不利,則腎臟機能障礙之結果,排泄阻止,水毒充滿於胃腸之內,而此水毒與熱毒結合,故渴欲飲水,然嚥下之,則水毒充填之胃腔再無容受之餘地,勢必不得已而吐出之也,是師所謂『水逆』也。此際若用本方,則方中之『桂枝』由汗腺排出水毒,同時發(fā)揮解熱作用,且抑制水毒之上衝,以資他藥之活動,故以『澤瀉』為君,以治煩渴,又由『豬苓』、『茯苓』、『白朮』之援助,則水毒與熱毒由泌水器而驅逐之,故胃腸內之停水消失,而吐自鎮(zhèn)矣。此古方之神妙,至足嘆服也?!?br>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舌。
本條之針法:中脘Τ、氣海Τ(后學按:臍下1.5寸)、陰陵Τ(后學按: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取該穴道的時候,患者應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內關Τ、合谷Τ、外關Τ。
取「中脘」以利上下樞機,且可止嘔吐;「氣?!?、「陰陵」引水下達;「內關」解胸脘部神經之緊張:「合谷」、「外關」引血向外奔放,以解表邪。
邢錫波《傷寒論臨床實驗錄》:【提要】本條論述蓄水證另一辨證方法。88
【闡述】本條是承前幾條,而重申其意,所以條文中不舉主證,但舉水入則吐之異證——表里證、表證,即前條所說的頭項強痛,而惡寒、發(fā)熱汗出的太陽表證。里證,是煩渴飲水,水入即吐之里證。太陽中風,發(fā)熱汗出,已經過六、七日之過程,病不解而煩渴,乃因表邪循經入府,影響膀胱排水之功能,致水停下焦,氣化不行,津液不升,而現(xiàn)煩渴之證。由于下焦水氣之停潴,影響中焦水氣之運化。水飲停滯于胃腸之間,不能四布,而再飲入之水,無法容貯,必至格樞上逆,故現(xiàn)渴欲飲水,水入即吐之證候。這種證候,在蓄水的辨證中,應列在首要地位。本方用桂枝以宣表邪,佐茯苓、白術、澤瀉以培土利水,使表邪外達,水飲下行,表里俱解,而證自愈。如此證不行水,而但宜表,表邪受水氣之阻滯,往往表而無功,必須表里雙解,方為治療之上策。
王占璽《傷寒論臨床研究》:本條為補充蓄水證的水逆證狀。
“中風發(fā)熱”應加入汗出惡風,六七日不解說明還有表證;“而煩”因其未經汗吐下,可知是內熱?!坝斜砝镒C”,“渴欲飲水”是里證。是否可以用大靑龍?因此證是中風有汗出故不能用。是否用白虎加人參湯?亦不可用,因不是大汗之后,又不是脈洪大。是否能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因該方寒熱往來,日發(fā)數(shù)次有異。到底是何方證?“水入則吐”,津不足而渴者,飲后應愈,此入水則吐是內有水氣,名為“水逆”,水入則吐者,亦有小便不利。旣然有水,水在何處?在太陽府,膀胱水不化氣,津不上升故“渴”,飲水不愈而吐,是否病高一點?茯苓甘草湯不行,因茯苓甘草湯是不渴的,水在心下為主,五苓散是水在膀胱為主。故用“五苓散主 之”。116
71條至74條都是討論五苓散證。要點:都是太陽病,稍有表證不解,或用發(fā)汗藥,或不用到時而向里傳入太陽府的膀胱,則同時出現(xiàn)小便不利口渴,飲水不解渴,是因為“水入則吐”,所以用五苓散治療?;蛐跋蚶?,水在心下,心悸者,用茯苓甘草湯主之。苓桂棗甘湯:是汗傷心陽,腎水上逆,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苓桂朮甘湯:因吐下傷了上中下三焦之陽氣,水寒邪上逆沖。苓桂姜甘湯(茯苓甘草湯)是汗出不渴(心下悸)胃陽虛而水停于中。
五苓散:水在膀胱。以上各條均為蓄水證。
已故朱顏老醫(yī)師,曾用五苓散治療過糖尿病的驗案:糖尿病,本應尿多,反小便不利,口渴,用五苓散好轉,小便亦利,渴亦好轉。
陳亦人《傷寒論譯釋》:本條蓄水證的病機與以上三條一樣,也應具有汗出,小便不利,脈浮或浮數(shù)等脈證,未提屬于省文,“有表里證”,就是這些脈證的概括。本條與以上幾條不同之處,一是說明蓄水證并非一定由發(fā)汗過多而致,太陽中風證未能及時病解,在發(fā)熱未退的時候,也可自然產生;二是補充出蓄水證不僅是小便不利,消渴、煩渴,嚴重時則會飲水即吐,這種吐是因里有蓄水所致,所以稱為水逆,以別于其他嘔吐。盡管病勢較重,但是病機仍是蓄水兼表,所以治療同樣使用溫陽化氣利水和表的五苓散。蓄水去,發(fā)熱解,則吐自止?!陨蠑?shù)條都是討論蓄水證治,將數(shù)條內容綜合,就是蓄水證的全貌。
邊正方《傷寒論譯注》:陳修園:“中風發(fā)熱六日,是六經已盡,七日而又來復于太陽,而其發(fā)熱不解而煩,謂之表癥。而何以又謂之有表里證,以渴欲飲水為里癥,合而言之,名為表里癥也。蓋風為陽邪,陽熱甚則渴,不關于發(fā)汗亡津液所致也。《內經》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今脾不能散精歸肺, 以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謂水逆于中土而不散也,以五苓散主之,助脾氣以轉輸?!⒁蕴枮楸?、為標,膀胱為里、為本,此證名為犯本,又名為表里傳,反多歧節(jié),與本論之旨不合”。
山田正珍:“此上承上諸條,只略諸條脈證,以從簡省,特舉其異者,以本其治也。表,指脈浮、頭痛、發(fā)熱、惡寒等而言;里,指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及小便不利等言也。言太陽病,發(fā)汗汗出,至六七日仍不解,反加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水入則吐之證者,此以汗后有微渴,飲水過度,水停不行之所致,故用五苓散,以發(fā)未盡之表,且利其停水則愈。謂之水逆者,示其病因之詞,義與火逆同矣。注家皆謂因其吐水,故名水逆;果然,則火逆之證,為吐火乎?可謂不通矣!按表里證者,以表有太陽證,里有停水,或下利,或嘔逆、干嘔,或心下痞鯁等證言之,如桂枝人參湯表里不解,十棗湯表解里未和類,可以證矣。方有執(zhí)以經府言之,王肯堂以太陽陽明言之,惟忠、劉棟以為少陽柴胡證,皆非也。又按,五苓散、豬苓湯,其證大同小異,其所異者,但由挾表證與否已。故於五苓散條,則冠以太陽病,或發(fā)汗已,或傷寒,或中風等之文,且稱有表里證,於豬苓湯條,則未嘗冠以此等文,其靡有一表字也。是以二方皆雖具小便不利,發(fā)熱消渴脈浮之文,其辨在惡寒、惡風、頭痛項強等上而判矣。不可不審也。”        〔邊按〕五苓散為逐內外水飲之首劑,《金匱》治心下支飲眩冒,用澤瀉湯亦此方之化裁耳。夫水逆,乃水飲阻隔,惡其復入,化氣行水,不治吐而吐已。
李克紹《傷寒論語釋》:【提要】蓄水重證水逆的證治。
【語釋】前兩條蓄水證,是由太陽病發(fā)汗所導致的。而本條是說太陽中風不發(fā)汗也能形成蓄水證。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之久,雖未發(fā)汗,但由于不斷的自汗,使津液不斷的上行外泛,其下輸膀胱的功能就會逐漸減弱。尤其是平素三焦功能本來就 不十分健全的患者,就更容易導致水飲內停,形成蓄水證。“有表里證”,就是既有脈浮,微熱的表證,又有煩渴欲飲水的里證。尤其是水入則吐,這充分說明內水停蓄已達到外水不能再入的程度。所以也以五苓散主之。
趙桐《傷寒述義》:此水逆證也。中風,陽邪也。六日行本經盡,七日當愈。茲不解而煩,審非(二十二)服桂經熱之反煩(后學按: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非(四十二)陽盛目瞑之衄煩(后學按: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fā)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fā)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非(八十四)欲解邪正之戰(zhàn)煩(后學按: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反(凡)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fā)譫語;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shù)而反不數(shù)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乃有太陽之表,復有蓄水之里也。水蓄則不化,不化則汗不作,汗不作則煩,水漬脾亦煩。津不生而渴,渴則引水自救。因飲停蓄,如壺水盈盈,再加之水,有不外溢者乎?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五苓散發(fā)汗利水,利水即以止吐也。食入即吐者,用大黃甘草直折火逆法,與此大相徑庭矣。學者能辨于同異疑似之間,則近道矣。夫桂去桂加苓術是汗下不解,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為飲蓄中焦。此未經汗下,是有表有里。故彼利水即是解表,此則必用表里兩解也。
程昭寰《傷寒論心悟》:【提要】本條論太陽蓄水的水逆證治。
【心悟】上下文各言一語而其義互相具備的修辭手法,叫做互備。本條即屬互備之法。如舉“有表里證”,聯(lián)系71、72兩條則知太陽蓄水的脈浮,發(fā)熱、煩渴、小便不利,脈浮數(shù)諸證俱在。若再三深入研究,本條的辨證眼目又在于“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從發(fā)展變化的時間上來看,太陽中風等表證已有六七天了,不但表證不解,反而增加心煩,邪氣隨經入腑,經腑俱病,太陽蓄水表里之證俱存。但不是“消渴”,而是“渴 欲飲水”,“水入則吐”。因為水蓄于內,膀胱氣化不行,水津不能上承,故渴欲飲水。因為水蓄于內,飲入外水,以水濟水,證其所惡,飲入之水與內停之水兩不相容,故上逆而吐。這里 “水入則吐”,即說明飲水則吐,且隨渴隨飲隨吐,故稱為“水逆:但納食不吐,此水逆的特點。由此可知,水逆為蓄水的一個見證。其證情較為前述均重,但蓄水機轉則一,故仍以五苓散解表利水為治。
理解本條的精神實質,在于重點常握“水逆”為病的特點;應與論中有關水逆諸條共讀。由于水逆犯上,可見種種不同病證,諸如眩暈、癲眩、胸悶而喘等,所以論治時抓住水蓄于下的本質,采用滲利轉輸通氣諸法一爐共冶的五苓散,皆能取得較好效果。
以上數(shù)條皆論太陽蓄水之證。合而觀之,則可見全貌。但歷代醫(yī)家對五苓散證有無汗出的問題,頗有爭議。爭論焦點在于五苓散方后注有多服煖水令汗出愈之囑。且汗出小便利,則不會形成水蓄之證。我們的粗淺看法是,其一從經文本身來看,73條明言“傷寒汗出”,74條言“中風發(fā)熱”,汗出自寓于其中;其二 “多服煖水令汗出愈”,是指前后多服熱開水,以助其陽氣宣行作汗,“汗出愈”,故能說明汗出可以幫助利水,但并沒有排除服藥前既無汗出。其三征之臨床,五苓散可用于有汗的蓄水, 也可用于無汗的蓄水,所以有如此機轉,是因為汗出乃水蓄郁遏陽氣,陽氣不能散布,皮毛開泄而汗出。正如桂枝湯既能止汗又能發(fā)汗的雙向作用一樣,所以五苓散有汗仍可用之。因此,不必絕對化,而有汗者更為多見。175
案例:曾治河北晉縣一王姓男青年,患癲騎,雖屢用苯妥英納等抗癲癎藥物,不能控制發(fā)作。自述發(fā)病前,感覺有一股氣從下往上沖逆,至胃則嘔,至心胸則煩亂不堪,至頭則暈絕,人事不知,少傾則甦醒,小便頻數(shù),但排尿不暢,尿量甚 少,脈沉滑,舌質淡嫩,苔白。遂辨為太陽膀胱蓄水,水氣上逆,冒蔽淸陽之證,擬利水通陽,溫養(yǎng)心腎之法。方用澤瀉18克,茯苓12克,豬苓10克,白術10克,肉桂3克,桂枝10克(后學按:二桂皆用。)。連服九劑(后學按:非一劑知,二劑已。),癲癎發(fā)作競得以控制。臨床實踐證明,對于陽虛水泛型的癲癎病,有時亦可用真武治療?;蛭遘呱⑴c真武湯合方使用,皆有良好的療效。《傷寒論詮解》
新世紀傷寒學:上述三條論述:太陽蓄水證的病因病機、脈證、治法。不同的是71條、72條論述的是 蓄水輕證,74條論述的是蓄水重證。
根據(jù)71條“太陽病,發(fā)汗后”,72條“發(fā)汗已”,74條“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說明太陽蓄水的病因病機是太陽病汗不得法,表邪循經入腑,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所致。內經靈蘭秘典“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由于膀胱功能被邪氣侵擾,以致形成水氣內停的基本病機。綜合71條、72條,太陽蓄水證的主要脈證有小便不利,消渴或煩渴,微熱,脈浮或浮數(shù)。太陽表邪隨經入腑,阻礙膀胱之氣化功能,氣不化則水不出,因而小便不利;水邪內停太陽之腑,膀胱居于下焦,故小便不利往往伴有少腹部硬滿而脹急不舒的感覺。膀胱氣化不利,水道失調,水蓄于內,陽氣不能化氣升津故口渴喜飲。由于口渴并非體內津虧,而是因為水飲內阻,津液不能上承所致,故口渴喜飲而飲不能化津解渴,徒增水濕,飲后反覺不舒或更有心煩不安,口渴不解。太陽蓄水證是由太陽表證汗不得法,外邪內陷所致。表證不除,故仍可見微熱、脈浮之癥狀。表邪未盡,往往發(fā)熱惡寒并見,故微熱可引伸為病人微發(fā)熱,惡風寒。表證不除、表里之邪相爭,因而脈浮或浮數(shù)不靜。太陽表證以汗法為正治,倘若汗不如法,可使表邪循經入腑。若汗出過多,也可能傷及胃中津液,出現(xiàn)煩躁不眠,口渴欲飲的病證。71條前半段“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至“令胃氣和則愈”,敘述了太陽病過汗,耗傷津液,使胃中津液一時性不足,胃中不和則煩躁不能安臥,并且時欲飲水自救的病證。對此,只需頻頻少量給予湯水,以滋胃燥,待津液慢慢恢復,胃氣調和,可不藥而愈。仲景將此證與太陽蓄水證在條文中并列提出,意在指出同為汗后口渴、心煩,卻有津虧與水蓄的不同病機,應當審證求因、區(qū)別對待。74條在71、72條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述了蓄水證的病因病機,并且補充了蓄水重證的表現(xiàn)?!疤栔酗L,六七日不解而煩”,指出太陽表證雖經六七日,然病證不解并增一“煩”,其“煩”既可指心煩一癥,也可理解為因外有表邪,里有蓄水,經腑同病,諸證不除。致于蓄水重證,不僅水蓄膀胱,氣化不利,津不上承,表現(xiàn)有小便不利,口渴欲飲,而且由于水邪自下向上逆于胃,胃失和降,使所飲之水,隨入隨吐,仲景稱之為“水逆”,是蓄水重證的一種表現(xiàn)。
太陽蓄水證是因太陽表邪不解,隨經入腑,致使水蓄膀胱,氣化不利,證屬表里同病,而以里之膀胱氣化不利為主要病機。治宜通陽化氣利水,兼以解表。方用五苓散。130
五苓散由豬苓、澤瀉、白術、茯苓、桂枝組成。制成散劑,取其發(fā)散之義。豬苓、茯苓、澤瀉,導水下行,通利小便;白術健脾氣,助脾運濕;桂枝辛溫,通陽化氣以行水,并兼以解表。五味合方,外解表邪,內通水腑,助膀胱氣化,使水有出路,對于水濕內停而病證兼表者,可加減使用。本方既可用作散劑,也可作湯劑服用。臨床應用時須注意在服藥期間,應多飲曖水,以助藥力,散水邪而行津液。服藥后若水道通調,則下竅得利,外竅得通,故曰“汗出愈”。
【辨證提要】
辨證要點:太陽蓄水證是由水蓄膀胱,氣化不利和表邪不解兩組癥狀組成。辨證要點是小便不利,小腹硬滿或脹滿,渴欲飲水但飲后欲吐,或兼發(fā)熱惡寒,苔白滑,脈浮或浮數(shù)。
病機:水蓄膀胱,氣化不利,兼有表證未除。
治法:通陽化氣利水,外散風寒。方用五苓散。
【醫(yī)案選釋】
案:濕疹瘙癢
汪某,男,50歲。全身瘙癢兩年余,抓破血溢,隨破隨收。曾用氯化鈣針劑注射,口服息斯敏、賽庚啶等藥罔效。曾診為急性濕疹,用硼酸液濕敷,氯化鋅油外涂4天皆無效。診時兩大腿內側分別有7X8,8X9紅斑丘疹,呈糜爛滲出,邊緣無明顯界限,伴頭痛發(fā)熱,煩渴欲飲,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證屬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兼有表邪。治宜利水滲濕,溫陽化氣,用五苓散。豬苓、茯苓、白術各9,澤瀉15,桂枝6,3劑。每日1劑,水煎服。1劑后,瘙癢減輕,滲液減少;2劑后,瘙癢消失,滲液明顯減少;3劑痊愈。隨訪未再復發(fā)。(徐振華等,國醫(yī)論壇,1995.6.20)
辨治思路:本案為濕疹瘙癢,似與太陽蓄水證相去甚遠。但究其病機,均為水濕不運,停蓄體內。況且本案還具備五苓散證之小便不利,渴飲而吐,膀胱氣化不利的主證,皮膚又為太陽膀胱之外應,故使用五苓散化氣利水,使水濕之邪有出路,而不致外犯皮膚,方合病機,故3劑而愈。
【現(xiàn)代研究】
五苓散通陽化氣,淡滲利水的作用顯著,是治療水濕內停之證的常用方劑。現(xiàn)代臨床多用于治療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功能性尿潴留、急性膀胱炎、早期腎功能不全、絕經期水腫、產后癃閉、羊水過多癥、腸炎、小兒秋季腹瀉、慢性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腹水、關節(jié)腔積液、中耳炎、青光眼等病證。此類疾病多與現(xiàn)代醫(yī)學水液代謝障礙、炎癥、胃腸功能失調等有關。臨床辨證只要有水濕內停,膀胱氣化不利者,均可斟酌使用。
實驗研究表明,五苓散水煎劑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與呋喃苯胺作比較,其利尿作用緩和,維持時間長。本方對正常小鼠血漿心鈉素有明顯升高作用,由于血漿心鈉素具有明顯的排鈉利尿作用,故推測血漿心鈉素是五苓散利尿作用的物質基礎。該方對酒精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并可使實驗性急性腎型高血壓大鼠的血壓明顯地降低。
高級傷寒學:【釋義】本條為蓄水重證,其證候及病機當與71、72條合看。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惡寒、脈浮等表證,經過六七日之久,尚未解除,此即有表證。又因病邪循經入腑,膀胱氣化不利,水飲停蓄,故小便不利,乃必有之證,本條未言者,是省文之法,此即有里證。口渴如前所述,乃氣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所致,且因蓄水較重,既不能趨之于下,則逆而上犯,胃腑受其沖激,故飲水則吐,名曰水逆。
本條與蓄水證之脈證病機基本一致,僅增嘔逆一癥,故治法與蓄水證相同,主用五苓散?!驹u述】諸注皆以表證未解,水飲內蓄而上逆作解,尤其《金鑒》指出,本證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下無去路,故水入則吐,小便不利;柯氏謂水邪凝結于內,拒絕于外,既不能外輸玄府,又不能上輸口舌,亦不能下輸膀胱,皆精要之言,汪注略同。然則《金鑒》及汪氏均認為熱邪深入下焦,與水相結則欠妥??率现^心下有水氣,固無不可,蓋水逆證,乃下焦水逆犯胃,是心下可兼有水氣,而探其原因則云"離中之真水不足,膻中之火用不宣",則離題甚遠。方氏將本條病機釋為"亡津液"及"伏飲內作",更為無據(jù)。
陸淵雷《傷寒論今釋》:魏氏云:表里證,里證何?即所謂煩渴飲水,水入即吐是也;表證何?即前條所謂頭項強痛,而惡寒發(fā)熱汗出是也。
淵雷案:此亦承前數(shù)條而言,故不舉主證,但舉水入則吐之異證也。腎臟炎糖尿諸病,多并發(fā)續(xù)發(fā)于他種急性傳染病,故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者,多有五苓散證。
北山友松《醫(yī)方口訣集》云:予治平野莊一民,傷風發(fā)熱,口燥而渴,與水則吐,后服湯藥亦吐,諸醫(yī)袖手,請治于予。脈之,浮數(shù),記得《傷寒論》曰:中風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遂以五苓末,白飲和服,一匕知,三匕已。
李心機《傷寒論通釋》:本條論述太陽中風經過六七日的自汗,表證未解,水停三焦,水入則吐的證治。
前述第71條、第72條、第73條的五苓散證,都是太陽病或傷寒經過發(fā)汗導致氣津紊亂,津液輸布失調而引發(fā)的,本條所述之五苓散證卻是太陽中風,經過六七日的發(fā)熱、自汗出而引發(fā)的。可見,不論是發(fā)汗還是自汗,都有導致津液輸布失調的可能。
本證太陽中風經過六七日的自汗,不僅其發(fā)熱、汗出、惡風等表證仍在;而且由于自汗綿綿,持續(xù)至七八日之久,從而引致氣津升散紊亂,津液輸布失調,水停三焦;癥見渴欲飲水,水入則吐,故文曰“有表里證”。水逆,是仲景書的專用術語,指水停三焦,津液不能正常輸布,雖渴欲飲水,但水入,機體卻不受納,隨即為宿水排斥,格拒于外,即水入則吐。
本條文曰“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注家們都把“煩”講成煩渴而滑過,實際上,條文中此處只言“煩”而未言“渴”,因此不同于第72條之“煩渴”。即使是煩渴也不是因渴而煩,而是言口渴嚴重、苦惱難忍貌。本證水逆之“煩”是太陽中風歷經六七日之郁熱與三焦之停水互結,水熱蘊蒸而擾心所致。心煩不寧,并伴水入即吐,顯現(xiàn)出本證雖然也選用五苓散治療,但在病機方面,表現(xiàn)出比此前的五苓散證更為深重。
【啟示與范例】
(一)馬某,男,體健碩。因外出飽食歸家,嘔吐狼藉,旋而頭痛寒熱,心煩作 渴,飲后復吐,氣逆上沖,徹夜無眠,初服成藥,繼而延醫(yī),醫(yī)迭更而病日甚,水藥皆不能入口,坐臥不寧,歷四、五日,精神委頓不堪。(后學按:父親膽管切除術后之水米不進,入口隨吐豈不是此證?)
診之,其氣咻咻,舌上黃燥(后學按:以舌象推之,燥熱無疑矣?。?,腹微滿,膀胱苦急,小便不利,脈浮,斷其為水逆證。該證寒熱頭痛,仍屬太陽范圍,氣咻由于腹?jié)M,腹?jié)M由于小便不利,無非水氣不能敷布所致。即以五苓散與之。無何,急足至,謂所服之藥仍不納,奈何?余悟此間五苓散雖對,但屬湯劑,湯,蕩也。既為水逆,以水濟水,安得不拒?即著將藥研細末,以白飲和服,由3g而至6~9克,服后令飲暖水以助其四布,如法以施,其氣漸降,汗稍出,小便稍利,寒熱暫退,表里之癥俱除矣。(馬云衢醫(yī)案)
(二)丁某,女,60歲,1954年4月某日患感冒,發(fā)熱惡寒,稍有頭痛,飲食欠 佳,當時未予治療。10日余,心下飽悶,大吐兩次,吐極汗出,頭痛惡寒止,但口燥咽干,渴欲飲水之癥隨之而生。詎料飲水即吐,咽干不巳。時飲時吐,晝夜不停,已達2日。當時診脈浮大,舌苔白淡而燥,小便不利,少腹稍滿。因悟《傷寒論》“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遂用此方煎服,1劑后,吐水之癥竟止,煩渴亦消,咽喉隨潤。(王與賢醫(yī)案)
劉渡舟《傷寒論講稿》:這一條論述太陽蓄水而致.水逆.的證治。
太陽中風,寒熱、頭痛,六七日表不解,邪氣隨經入腑,以致經腑俱病,故稱.有表里證.??诳誓茱?,飲不解渴,即所謂消渴,是太陽蓄水見證之一。若口渴能飲,水入則吐,吐后仍渴,再飲再吐,則稱為.水逆.。水逆即水邪上逆作吐之意。其臨床表現(xiàn)特點是飲水即吐,進食卻不吐,一般吐水而不吐食。病因非痰、非火、非食、非郁、非寒,而是由水邪上逆所致,故以.水逆.命名。由于此證為水蓄膀胱,氣化不行,所以在渴飲的同時必見小便不利一證(后學按:有醫(yī)案證此證未必小便不利。)。此證水遏于下而氣化不利,上迫于胃而胃氣不降,故見吐水;津不上承,故見口渴不止,從而形成再飲再吐,而渴仍不解之證。吐水而飲不解,我們簡稱之謂.水吐.。治療用五苓散解表利水,俾小便利,則氣化行,津液通達,胃氣因和,而口渴自止,水逆自愈。
這一條提示我們:水性潤下,火性炎上,是事物的普遍性。但是,當膀胱蓄水,小便不利,下竅不通之時,水邪也可犯于上而發(fā)生種種上逆的病證,是事物的特殊性。水邪上逆,不但可形成水逆證,若影響肺氣不降,也可見胸悶而喘;影響頭目清陽之氣不利,還可見眩暈(后學按:難點:誰為主證?)。證候雖異,原因卻同。《金匱要略》用五苓散所治之癲眩,就是水邪上逆,冒蔽清陽所致。我曾治河北晉縣一王姓男青年,患癲癇,雖屢用苯妥英鈉等抗癲癇藥物,不能控制發(fā)作。自述發(fā)病前感覺有氣從下往上沖逆,至胃則嘔,至心胸則煩亂不堪,至頭則暈厥,人事不知,少頃則蘇醒。小便頻數(shù),但排尿不暢,尿量甚少。脈沉滑,舌質淡嫩,苔白。我辨為太陽膀胱蓄水,水氣上逆,冒蔽清陽之證,以利水通陽,溫養(yǎng)心腎之法治療。方用澤瀉18g、茯苓12g、豬苓10g、白術1Og、肉桂3g、桂枝1Og(后學按:肉桂與桂枝同用。一得。)。連服九劑(后學按:頑證九劑而愈,確是神效,然以病人觀之,一二劑不知其效如何,如一二劑未效,早遠遁矣。),癲癇發(fā)作競得以控制。臨床實踐證明,對于陽虛水泛型的癲癇病,還可用真武湯治療,或以五苓散與真武湯合方使用,皆有良好的療效。
胡希恕《傷寒論通俗講話》:他說“六七日不解而煩”,原起這個人得的是中風證,中風沒有不發(fā)熱的(后學按:此“發(fā)熱”不知何指,是體溫上升,還是病人自覺發(fā)熱?),在六七日這么一個過程,當然是暗中就是說已經服過桂枝湯了,還不解,這個人啊反而煩。不解指著表不解了,“有表里證”,表證就是上面說的不解,還是中風發(fā)熱那種證,里證就指著下面這個水逆,飲水則吐這個水逆。他說“有表里證”,這也是倒裝句,先把結論擱頭前了,底下詳細解釋?!翱视嬎?,水入則吐者”,這五苓散證就渴,渴,喝還渴,這叫消渴嘛,你怎么樣子喝,也不吸收,這胃停水多了就要嘔吐,所以“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吃東西不吐,就是水在胃停多了,水下不去,那么專吐水,可是渴,一喝就吐,那么這叫作水逆證,當然也用五苓散治之。開始是消渴,小便不利,有發(fā)熱,微熱,那么這個時候就吃五苓散就好了,不至于得水逆,這個時候再延遲,不利小便,一直喝,這個水喝到相當程度,再喝就要吐了,這叫做水逆。這個水逆還是五苓散證的繼續(xù),所以仍然用五苓散。
張長恩《傷寒論臨證指南》:本證的辨證要點以小便不利、消渴、水逆為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傷寒雜病論》五苓散方證辨析——趙國平 等
傷寒論太陽篇之蓄水證
夜讀傷寒-74
《傷寒論》第28條“去桂”應理解為減桂之量
傷寒53:五苓散證可以出現(xiàn)那些癥狀?五苓散治療哪些疾???
經典背誦班《傷寒論》第四十六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