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曰:
《傷寒論》曰:“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如發(fā)寒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息必鼾,言語難出。”此仲景論溫病之提綱也。不可用桂枝湯。而宜用麻杏石甘湯。此誠為治溫病初得之矣。然張錫純于發(fā)表藥中,不用麻黃,而用薄荷、蟬蛻者,曾用葛根黃芩黃連湯。
一、春溫
病證:因冬月,少受外感,不至即病。所受之邪,伏于膜原之間,阻塞脈絡,不能宣通,暗生內熱。到春日陽生,內蘊之熱,原有萌動之機,而復薄受外感,與之相觸,則陡然而發(fā),表里俱熱,《內經》所謂“冬傷于寒,春必病溫”者是也。治宜涼解湯。或和解湯。
如病發(fā)于暑月,名為暑溫,其熱尤甚。初得即有脈洪長,渴嚐涼水者,治宜大劑白虎湯,或仙露湯。
二、風溫
病證:為外感之風寒也,時令已溫,外感之氣,而名風溫,故不名曰傷寒、傷風,而名風溫。即《傷寒論》中所謂風溫之為病是也。其病有得之春初者,有得之春暮者,有得之夏秋者,當隨時序之寒熱,參以脈象,分別論治。
如當春初秋末,時令在寒溫之間,初得時,雖不惡寒,但脈浮而無熱象者。治宜:清解湯,加麻黃3-6克,或用仲景大青龍湯。
如有汗者,治宜:和解湯,或酌加生石膏。
三、濕溫
病證:此證多得于溽暑。陰雨旬,濕氣隨呼吸之氣,傳入上焦,窒塞胸中大氣。因致營衛(wèi)之氣,不相貫通,其肌表有似外感拘束,而非外感也。其舌臺白而滑膩,微帶灰色。治宜解肌利便之藥,使?jié)駳庥珊古c小便而出。方用宣解湯是也?;蛴弥倬柏i苓湯,去阿膠,加連翹亦可用。如濕熱蓄久,陽明腑實。
治宜白虎湯,加蒼術者,其方亦佳。而張錫純則用白虎湯,以石膏易知母,有或不用粳米,而用生薏米代之。
至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內經》雖有明文,其證即寓于風溫、春溫之中。蓋內虛之人,易受外感,而陰虛蘊熱之人,尤易受溫病。故無論風溫、春溫之,凡兼陰虛者,當其發(fā)表,清解、降下之時,皆宜佐以滋陰之品。如生山藥、生地黃、玄參、阿膠、生雞子黃之類,均可酌用?;蛞思嬗醚a氣之品。如白虎湯之家入人參,竹葉石膏湯之用人參,誠以人參與涼潤之藥并用,不但補氣 ,實大能滋陰也。
或問:外感于太陽則惡寒,中于陽明則不惡寒而發(fā)熱。時至春夏,氣候溫熱,故外感之來,不于寒水相感召,而于燥金相感召,直從身入陽明經絡,襲入而為溫病。后世論溫病者,多是此說。而《傷寒論》溫病提綱,冠之以太陽病者何也?答曰:溫病初得,亦多在太陽,特其轉陽明甚速耳。
四、秋溫兼伏氣化熱
醫(yī)案:天津徐姓婦,年五十九歲,于中秋上旬得溫病,帶有伏氣化熱。周身覺微發(fā)熱,酸懶不舒,過午陡覺表里大熱,且其熱浸增。到晚四時,臥床閉目,精神昏昏,呻吟不止。診其脈 左部沉弦,右部洪實 。數近六治。家人曰:秉性偏急,恒多憂思,易動肝火。舌上似無苔,而又腫脹之意,大便言素恒干燥。
診斷:左脈沉弦者,知其肝氣郁滯,不能條達,呻吟不止是欲借呻吟以舒其氣也。其右脈洪實者,知此證必有伏氣化熱,竄入陽明,是為外感之溫,溫病發(fā)展之快是為特點,當用白虎湯以氣陽明之熱,以調氣舒肝之藥為佐之。
處方:生石膏60克(研)知母24克、生萊菔子9克(研)、連翹9克、甘草6克、粳米12克。煎湯分兩次溫服。
方解:萊菔子善化郁氣之藥。其性善升亦善降,炒用則降多于升,生用則升多于降。凡肝氣之郁者宜升,是以方中用生者。連翹具有透表之力,用此方中,取其透表,其性又善舒肝,凡肝氣之郁不舒者,連翹皆能舒之。連翹一味,既可佐白虎,以清溫熱,更可輔萊菔子以開肝氣之郁滯。
復診:將藥兩次服完,周身得汗,熱退十之七八,精神驟熱清爽。左脈仍有弦象而不沉,右脈已無洪象,而仍似有力,至數亦減。心中仍有熱感,知腹中饑而懶于進食,此再用涼潤滋陰之品清其余熱。
處方:玄參30克、沙參15克、白芍12克、生麥芽9克、鮮茅根12克、滑石9克、甘草6克。煎湯分次溫服。方用滑石者,欲其余熱自小便瀉出也。
效果:將藥連服兩劑,大便通下,其熱全消,能進飲食,脈象 亦和平矣。而至數仍有數象,再用玄參45克,黨參9克,煎服數劑,以善其后。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