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是我國歷史上游牧民族第一次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權的時期。
公元304年,益州內(nèi)亂,氐族人李雄起兵攻占成都,稱成都王,兩年后李雄稱帝,國號“漢”。
幾乎與此同時,匈奴人劉淵趁八王之亂在并州起兵,自稱“漢王”,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同時建造兩漢皇帝的神位進行祭祀,308年劉淵正式稱帝。
李雄建立成漢
這是五胡十六國的開端,而兩個政權的國號都是“漢”,均自稱繼承了漢朝正統(tǒng)。
匈奴人劉淵和氐族人李雄的起兵都在晉朝版圖之內(nèi),一個并州,一個益州,這絕非異族入侵可以解釋。
1、漢~晉的崩潰之源
漢王朝走向滅亡,其原因主要有二:
世家大族的形成對兩晉南北朝的影響甚大,但對于秦漢崩潰和隋唐形成而言,內(nèi)附游牧民族的崛起顯然更為重要。
就內(nèi)附游牧民族而言,魏晉只是東漢的延續(xù),其實就統(tǒng)治階層而言,也只是皇帝改了一個姓而已。
東漢時期,由于漢軍的持續(xù)打擊,南匈奴內(nèi)附,北匈奴西遁。由于對游牧民族有了絕對的優(yōu)勢,于是東漢開始將降服的匈奴、氐族、羌族等內(nèi)遷長城以內(nèi)。
三國時期,魏國和蜀漢競相拉攏這些游牧民族,為己所用,魏國甚至將氐、羌等族遷至關中。
西晉時期江統(tǒng)在《徙戎論》中曾言,關中百萬人口一半為戎狄,這絕非虛言。
對于關中的氐、羌和并州的匈奴,江統(tǒng)認為他們“居分域之內(nèi),無障礙之隔“,假如一旦起兵,必然“為禍滋蔓,暴害不測”。
所以江統(tǒng)力主將他們遷回塞外,不可“憚暫舉之小勞,而忘永逸之宏策”。
江統(tǒng)寫《徙戎論》的時間是公元299年,而劉淵和李雄的起兵不過在5年之后。
2、五胡的起兵與漢晉豪族的壓迫關系很大
東漢在民族關系上的矛盾,被魏晉兩朝完全繼承,雖然不斷有有識之士對這一狀況感到憂慮,但西晉本身的混亂卻加速了五胡起兵的進程。
胡族內(nèi)遷,但這并不意味著胡漢雜居之后便是夷夏平等,對于華夏民族而言,我們記住的更多的是華夏族的苦難,可是胡人內(nèi)遷后被壓迫而導致叛亂其實并非直到晉末才發(fā)生。
東漢初期,史學家班彪就曾指出,那些利用語言、風俗不同而對胡人進行欺壓和剝削的“小吏”“黠人”才是羌族叛亂的真正原因。
胡族內(nèi)遷自然是想過安定的日子,不安定才會起兵,而這種不和諧的民族關系一直持續(xù)到了魏晉時期,至晉朝八王之亂終于爆發(fā)了。
3、劉淵和李雄的起兵并不是單純的民族之爭。
劉淵和李雄起兵后建立的政權國號都是“漢”,說明他們對漢朝有認同感,也說明他們已然有了不同程度的漢化,已經(jīng)習慣了與漢民族雜居的生活。
所以,他們沒有立國于塞外,而是建國在了中原地區(qū),他們建立的政權依然要跟漢族共存。
一方面他們的政權確實是異族所建,另一方面又必須使自己成為中原的正統(tǒng),很矛盾,所以很混亂。
劉淵和李雄稱帝,與西方查理曼稱帝其實是一樣的,查理曼原本是羅馬人鄙夷的蠻族——日耳曼人,但最終接過西羅馬皇位的卻是這最終滅了西羅馬的日耳曼蠻族。
想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后來魏孝文帝為何要漢化了。
4、民族融合——隋唐帝國的起點
假如以189年群雄共討董卓開始算起,至589年楊堅滅南陳一統(tǒng)天下,整整四百年的混亂,這在我國古代絕無僅有。
所以,晉朝是我國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雖然它名聲極差。
是晉朝的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導致了五胡十六國的出現(xiàn),而五胡十六國最終在公元439年被北魏統(tǒng)一,從此我國北方歷史的車輪進入北朝時期。
如果說隋唐兩朝源于北魏,大約沒有什么疑問。
簡單地說,北魏一分為二——西魏和東魏,西魏被北周取代,東魏被北齊取代,北周滅北齊,隋朝取代北周,之后滅南陳重新一統(tǒng)華夏。
那么北魏演變?yōu)樗逄频年P鍵在哪?
一是魏孝文帝漢化改革
二是六鎮(zhèn)起義
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很重要,但它并沒有完全成功,六鎮(zhèn)起義便是北魏北族的反漢化運動。
六鎮(zhèn)起義,最終演變?yōu)檎麄€北魏的內(nèi)亂。
在動亂過程中,爾朱榮、宇文泰、高歡紛紛崛起,這其中包括漢人中的貴族鄉(xiāng)黨軍隊。
也就是說,動亂使?jié)h族勢力從魏孝文帝時期在名義上居高位的狀況開始向?qū)崣嗳宋镛D(zhuǎn)變,最終,宇文泰和高歡分別在關西和關東建立了西魏、東魏。
西魏和東魏,以及后來的北周和北齊,都是鮮卑人與漢人真正的合流的政權,北周統(tǒng)治階層是鮮卑人,但漢化更明顯,北齊統(tǒng)治階層是漢人,但高歡更希望自己是鮮卑人。
因此,魏孝文帝的改革使鮮卑族與漢族形式上得到統(tǒng)一,但六鎮(zhèn)起義的混亂才是鮮卑與漢族真正的合流的開始。
所以,到了隋唐時期,鮮卑與漢族的民族區(qū)別已經(jīng)不是一個問題了,或者說,“新華夏族”形成了。
李世民甚至還把胡漢一體的原則推向塞外,并贏得了“天可汗”的稱號。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安史之亂前的大唐確實有這個底氣。
總結,五胡十六國的出現(xiàn),是東漢~魏晉在民族關系上矛盾的總爆發(fā),而五胡之一的鮮卑最終一統(tǒng)北方,其經(jīng)歷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和六鎮(zhèn)起義的混亂,最終與漢民族融合為“新華夏族”,而這便是隋唐帝國的來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