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涼解表是針對的外感風熱或風溫初起,那這個病邪,和外來寒邪不同,由于這個風寒風熱病邪差距很大,所以首先要了解,這種溫熱病邪侵犯人體的時候的特點,這特點掌握了,可以指導后面的具體方劑,辛涼解表的具體方劑,也就是一些共性。
第一點,相對風寒表證來講,風熱表證發(fā)病急,傳變快。因為我們不是完全在講《溫病學》,這又是一門課了,但這里涉及到這一類的,風熱病邪侵犯人體的相應的這類治法方劑,要了解這樣的特點,才能夠理解方中的一些結構。特別是一些動態(tài)性。發(fā)病急,傳變快,很多主治里邊描述,反映出一種動態(tài)性。你看好多方,包括銀翹散,麻杏石甘湯這些,有的同學一看,有汗或無汗,口渴或不渴,他覺得很奇怪,人除了出汗就是不出汗,這不大實話嗎?除了口渴就是不渴,這不全寫上去了嗎?很多他寫一個動態(tài)過程。因此你配方的時候,它靈活運用,不是死背上去的。方義分析就更復雜了!
風寒相對來說,它是進度慢,所以為什么第一條強調發(fā)病急,傳變快呢?病人開始來的時候,醫(yī)生望聞問切,開了方,回去了,那可能開始他沒有出汗,初起時外邪束表無汗,他回家熬了藥,服后突然在出汗,發(fā)熱在升高,他說剛才醫(yī)生問我出汗沒,我說沒出汗,現(xiàn)在吃過藥出汗,這藥還能吃嗎?就趕快找醫(yī)生,如果挶限于靜止的看的話,醫(yī)生要給他調整藥了,醫(yī)生問過口干不干,他說不干,現(xiàn)在又口渴想喝水,他又是一種動態(tài),就是發(fā)病急,傳變快,由衛(wèi)分到氣分,由表入里的過程比較快,所以這一類辛涼解表劑,治療外感風熱或風溫初起,很要注意的。很要注意這種動態(tài)性使用。
第二點,溫熱病邪侵犯人體,容易搏結氣血,蘊結成毒。最早期出現(xiàn)的熱毒見證,常見的比如說咽喉腫痛。有的簡稱咽痛,雖然癥狀上這樣,實際上臨床一檢查,都有紅腫疼痛,不同程度的紅腫疼痛,我們前面講清法的時候曾經(jīng)講到過,熱毒的概念,程度可以不同,但是它紅腫疼痛,是反應出溫熱病邪搏結氣血的開始。熱毒的開始,所以在這類方劑中雖然以辛涼透表為主,但是很多都開始要配有不同量的,有的很輕,有的稍微重一點,清熱解毒之品,苦寒清熱解毒的。這些開始要用。
第三點,溫熱病邪侵犯人體,從溫熱學派來說,強調從口鼻而入,傷寒強調寒邪從皮毛而入。實際上外邪侵犯人體兩個途徑,一個皮毛,一個口鼻,指呼吸道,指呼吸道的這一點,其中一個它是從癥狀出發(fā),就很容易出現(xiàn)比如說咳嗽、口渴;咽痛這類,從肺向上是氣道,氣道到咽喉,喉為肺之門戶,鼻子是肺之外竅,這構成縱向的肺系。肺系癥狀出現(xiàn)較早,比較突出,這是提到一個口鼻而入。口鼻而入還有一個概念,這類病相比風寒,傳染性明顯。通過呼吸道傳染性明顯。所以溫熱病學強調口鼻而入。但口鼻而入是不是不影響皮毛呢?不影響肺衛(wèi)呢?并不是。所以它應該說可以從口鼻,可以從皮毛,強調口鼻,是強調它的一類的傳染性特點。而臨床也的確是這樣,流行性這類感冒,多數(shù)偏于溫病初起,或者風熱這一類的,就是說要用辛涼為主的。這個大家臨床上開得出來。所以強調口鼻方面它有這個意義在里邊,所以不能機械的說溫病從口鼻而入,傷寒從皮毛而入。決然一個界限,也不是這樣。傷寒,它還是要咳嗽,呼吸道的癥狀,溫病它還是有,像銀翹散證,肺衛(wèi),肺系都涉及到。肺衛(wèi)還挺厲害,發(fā)熱還挺高。古人有很多提法是有它們一個特點,為了區(qū)別于前人,把自己說的推向極端,經(jīng)常有這種情況。這是溫熱病邪侵犯人體第三個特點。
第四,由于它是溫邪,容易傷津耗氣,這也是跟傷寒不同。傷津耗氣,開始傷肺衛(wèi)之氣,這個也很快。溫病學派強調治療很重要的一個原則,保衛(wèi)氣存津液。傷寒呢,溫陽氣化津液。這都是溫熱病邪和寒邪作用的區(qū)別。它傷津液很快,緊接著就耗氣。風寒寒邪密切注意什么?傷陽氣,陽氣不足,首先津液不化。所以整個《傷寒論》里面,對寒邪侵犯人體要注意它傷陽氣,以及陽氣損傷,津液不化。所以治法用溫陽氣化津液。這是很突出的。整本《傷寒論》對水液代謝這方面,很重視溫化、輸布、運行。而真正用這種,因為它是寒邪,所以它生津止渴,這類方是有,但是側重點不像溫病學派,保衛(wèi)氣存津液。
外感風熱,邪郁肺衛(wèi)。
銀翹散是《溫病條辨》上很重要的方。這方雖然出自《溫病條辨》,實際上里邊都是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里的很多處方,吳鞠通歸納總結出來的。很多用藥特點、技巧。它主治外感風熱,邪郁肺衛(wèi)證。邪郁肺衛(wèi)強調外邪侵犯體表。邪正相爭在體表為主。但并不等于說不涉及肺系,不涉及到縱向的呼吸道,都涉及。但是它和桑菊飲一比,和其他方比,它側重在于發(fā)熱。發(fā)熱是邪正相爭在體表皮毛。這個為特點。
從外感風熱來講,我們還是看它風熱作用于體表以后產(chǎn)生的表現(xiàn),從性質來講,風和熱,風性疏泄,熱性松散,侵犯體表,和體表的衛(wèi)氣相作用,初起階段必然有一個邪郁肌表,畢竟是外邪,閉郁肌表的時候,有一個無汗的階段。由于風和熱基本都是陽邪,邪正相爭必然發(fā)熱重,惡寒輕而短。這是它的特點。從理論上講,惡寒發(fā)熱同時并見才是表證,風熱和人體體表陽氣兩陽相爭,那發(fā)熱必然重重。為什么說惡寒輕而短?初起在無汗階段,那邪正相爭于表,正氣不能溫煦體表,可以微也惡寒。由于溫熱病邪傳變快,(發(fā)病急、傳變快),很快就有入里之勢,表熱還在,里熱出現(xiàn)很快,這時隨著病邪入里,惡寒就可以沒有了。所以在《溫病條辨》上講銀翹散主治,太陰風溫,太陰肺,風溫初起,但熱而不惡寒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光發(fā)熱不惡寒了,它提到這個。這時候實際上說明表證,外感的風熱或風溫初起的那個溫熱病邪開始入里了,里熱開始,早期里熱也產(chǎn)生了,逼迫津液外泄,就會有汗了。而這時的有汗,往往是有汗不暢,為什么?體表有表邪了,汗出不暢。完整的講應該是無汗或有汗不暢。
脈浮數(shù),浮脈主表,數(shù)脈主熱。
外感風熱 | 風邪犯衛(wèi) | 發(fā)熱、惡寒、頭痛、也汗或無汗、脈浮數(shù) |
熱蘊成毒 | 咽痛 | |
邪犯肺系 | 咳嗽 | |
邪熱傷津 | 口渴 | |
表熱入里 | 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 |
這前面溫邪犯衛(wèi)這一段,應該說是它的主癥部份,特別是發(fā)熱重,惡寒輕而短,脈浮數(shù)。這是它判斷在風熱犯衛(wèi)在表的一個基本見癥。無汗或有汗不暢,反映了動態(tài)的溫熱病邪,在由表開始入里的兩個階段。熱邪蘊結成毒,可以引起咽痛,嚴重的紅腫疼痛。所以這方也能治扁桃體炎這一類。它兼有一定的表證。咽痛是早期熱毒的一種反應。
它以溫邪犯衛(wèi)為主,肺系也會涉及。所以在這方里作為一種次要的見癥。蘊結成毒,咽痛這些是常見的主要的見癥,咳嗽、口渴,這個在整體辨證當中是需要的,但做為病人痛苦方面來說,比起寒熱,咽痛這些來說次要一些。桑菊飲就不同,桑菊飲是咳嗽做主癥,它是肺系為主的。邪熱傷津可以口渴,早期溫邪犯衛(wèi)的時候可以口不渴,有開始入里了,熱邪有一分入里,里熱就有一分產(chǎn)生,就有一分傷津。至于舌像脈像,也反應出一種動態(tài),里熱出現(xiàn)舌邊尖紅,舌苔薄白、薄黃反映了兩個階段,里熱明顯不明顯。明顯就開始有薄黃苔出現(xiàn)。不明顯,特別在外感風熱初起時,惡寒還在,那當然苔薄白。
從銀翹散的癥來講,應該說有汗無汗,口渴或不渴,舌像都反應出一個動態(tài)。所以這方的運用應該是靈活的。靈活動態(tài)的使用。在學習討論銀翹散時,動態(tài)性非常重要。并不是一個一個藥物的功效知道了,整個方背下來就行。使用當中是靈活的。
病機是外感溫熱病邪,或者風熱初起的時候,以邪郁肺衛(wèi)這個系統(tǒng)為主。
辛涼透表。還是以發(fā)散為主。散邪為主,外感病,但是它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蘊結成毒了。所以跟清熱解毒相結合。因為蘊結成毒以后病邪發(fā)展很快,所以提到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font>,它這是強調傳變很快。做為主要在表的階段,還是透(解)表為主。結合清熱解毒是清里了。
這是一類方,全面掌握的。從組成、功效、主治,一直到用藥的特點,配伍特點,方解各方面都是全面掌握的,有很多代表性的。君藥銀花、連翹,這個又是一個疑點,歷來討論爭論的很多,我當學生時,當年的老師們看法也不同。當年的二版教材,銀花、連翹是君藥,但秦伯未先生,《中醫(yī)內科學》當時包括感冒,就是秦老講的。他認為荊芥、淡豆豉是君藥。歷來對君藥的討論,也是很麻煩的。因為銀花、連翹在《中藥學》里邊,是清熱解毒藥,(銀花是清熱解毒頭一個藥,對吧?很多書都這樣)它是瘡家之圣藥。性味很多書直接寫苦寒。辛苦寒。因為它針對它清熱解毒的特點。當然我們前面提到了,銀花、連翹和它用量也有關,用量大是清熱解毒。一個藥用量不同的階段,體現(xiàn)的作用就不一樣了。應該說全面權衡,多數(shù)人認為銀翹散銀花、連翹是君藥。雖然它在發(fā)散方面力量不足,應該說整個辛涼藥,辛涼解表藥發(fā)散力量都較小。銀花、連翹因為他們是花葉類的,特別是銀花,銀花、連翹兩個藥都很輕,又有清熱的特點,清熱的特點又很輕呢,它輕清宣透,可以有一定的宣透表邪的作用。只能說它有一定的宣透表邪的作用。解表力量并不大。但是它有多功效。
第二個它擅長清熱解毒。由于在溫熱病邪侵犯人體,風溫初起階段,發(fā)病急,傳變快,郁結程度快,它可以兼顧到清熱解毒的方面。由于這類方里用量不大,能起到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前面一截,蘊結成毒,擋住了,不會引邪深入,因為用量不大。這個才是用在透散表邪,用量范圍之內的。所以要注意銀翹散用藥特點。它整個做成粗散劑,總量一次才用六錢,18克。雖然銀花、連翹用量比例較大,從比例上各一兩。但是它總量用得不大。所以清熱解毒力量并不太大。有清熱解毒作用。
第三個銀花、連翹有芳香辟穢的作用。芳香辟穢也考慮到溫熱病邪,都容易兼夾穢濁。
三方面結合它能全面兼顧。它發(fā)散力量小的短處,可以用臣藥來增強它。但畢竟它還有發(fā)散作用?,F(xiàn)在我們臨床用一些金銀花、連翹,本身來說,還是有種透邪作用。所以應該還是做為君藥。
如果以荊芥、淡豆豉做君藥的話,和君藥的定義就不相符合。(君藥,針對主病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主證這是風熱表證(病機),這兩味辛而微溫。畢竟是溫,所以多數(shù)意見還是以銀花、連翹做君藥為妥。
臣藥,這里有兩組。第一組,荊芥、淡豆豉,在方中地位較高,而且靈活運用,這是程度比較大的。在辛溫解表藥中,可以說荊芥和淡豆豉,是辛溫發(fā)散力量最平和的。荊芥和淡豆豉雖然最平和,比起辛涼的畢竟發(fā)散力量強。也就是最平和的辛溫發(fā)散藥,都比任何一個辛涼發(fā)散力量都強。畢竟溫散呀!荊芥穗疏風散邪,淡豆豉有兩類,有一類是偏于辛涼,有一類是偏于辛而微溫,辛而微溫是用麻黃水加工的,辛涼的是用桑葉水加工的,《溫病條辨》上比較明確的說,這淡豆豉是用麻黃水加工的,所以辛而微溫。在整個辛涼方里配少量辛而微溫的藥,來增強君藥銀花、連翹的發(fā)散作用。它的溫性在整個這個方的辛涼苦寒為主的方里被制約了,它的溫燥之性被制約了。但是它的發(fā)散的力量,這個功用給保持了,也留下了。這叫去性取用。也是用藥物配伍成方,組成方劑常用的一種形式,去性取用。這是荊芥、淡豆豉,助君藥散邪,體現(xiàn)去性取用的用法。
第二組,薄荷、牛蒡子,這兩味藥,一方面清熱利咽喉,增強銀花、連翹的解毒作用。薄荷也是多功效的,它有輕清宣透,發(fā)散表邪,清利頭目的作用。薄荷也能清熱解毒,用量大可以清熱解毒,很少量可以疏肝,疏肝清肝一般用少量,就相當于逍遙散中薄荷少許。肝郁以后怕它化熱,既要有疏肝又有清肝,防止肝郁化熱。
牛蒡子擅長于清熱利咽喉,也能疏散風熱。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喉。這兩味藥,助君藥,有能散邪,又能助它解毒清利咽喉。
佐藥有三味,從不同的角度。溫病學派很強調給邪以出路,熱邪多種出路,對外散,對內清,對下利。桔梗在這里既針對咳嗽,宣肺止咳,(它本身平性,寒涼方里都能配),而且桔梗和甘草相配,后面也能夠利咽喉(桔梗甘草湯)。
蘆根,不是口渴嗎?溫熱病邪容易傷津嗎?這里都是動態(tài)使用。口渴或不渴,這種不同階段用量大小可以調整。
竹葉清心利水的,可以使開始入里的熱,熱毒從小便排出,而且有保護心神的作用,考慮到很容易傷到心神。所以別看這三味佐藥,考慮到多給出路,多種途徑,所以對于這溫熱病邪侵犯人體,外散內清,清熱解毒,下利,下面可以清心利水,給熱邪多種出路。
甘草可以調和藥性,同時可以結合桔梗,也可以解毒利咽喉,所以這個方里考慮的方面非常全面的。方義分析就討論到此。
君 | 銀花 | 清熱解毒,芳香辟穢 |
連翹 | 清熱解毒,芳香辟穢 | |
臣1 | 荊芥 | 辛溫發(fā)散,助君藥散邪,體現(xiàn)去性取用 |
淡豆豉 | ||
臣2 | 薄荷 | 輕清宣透,發(fā)散表邪,清利頭目 |
牛蒡子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喉 | |
佐 | 桔梗 | 宣肺止咳 |
蘆根 | 滋陰解口渴 | |
竹葉 | 清心利水,使熱毒從小便排出,保護心神 | |
使 | 甘草 | 調和諸藥 |
銀翹散的配伍上有兩個明顯特點。
初起發(fā)熱重,惡寒輕。
從開始感受風熱病邪,或風溫初起,可以有微惡寒,但以發(fā)熱為主。初起發(fā)熱重,惡寒輕,后面可以但熱不惡寒,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
咽痛、口渴
它重要的兼證是咽痛,常見的??诳适歉鶕?jù)溫熱病邪,入里的一種不同程度,反映的明顯程度不同。
脈浮數(shù)
這是使用它的一個辨證的要點。使用的基本依據(jù)。
風寒和濕溫病,夾濕的不適合使用。
不宜久煎?!稖夭l辨》的銀翹散的煎服法要求,〝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要取輕清,過煮則味厚入中焦也″。肺要取輕清,非輕不舉!做為衛(wèi)分,上焦為主的,是〝上焦如羽,非輕不舉″這個原則。入中焦指的是氣分。味厚相對辛涼來講,就是里面往往以苦寒為主。辛涼的成份,芳香辟穢成分,過煮則揮發(fā)了,味厚就是剩下來的、苦寒類的,那個清氣分的,清里的這個為主了。所以銀翹散的煎服法要求,是必須重點掌握的。它是保證這個方療效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當然做為劑型選擇上也應該注意,這個方本身用的是煮散劑。為杵散以后要煎服,煎一下,時間很短。他原來說沸三五沸,開三五開,形容它很短,香氣大出,即取服,當然你做成丸劑以后會影響療效。丸者緩也。尤其是證情較重,那更應該做湯劑,湯者蕩也,因為它主散劑帶有湯劑特點,藥力布散快,發(fā)揮作用,吸收快。
傷津 | 加天花粉 |
熱毒重 | 加馬勃、玄參 |
熱傷血絡 | 去荊、豉,加白茅根、側柏、梔子 |
肺氣上逆 | 加杏仁 |
兼夾穢濁 | 加藿香、郁金 |
隨證加減就是圍繞著溫熱病邪侵犯人體,有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方面,我們說溫熱病邪發(fā)病急,傳變快,傷津快,兼夾穢濁,容易蘊結成毒,以及它劑傷及到肺衛(wèi)又傷及到肺系,所以這幾個方面是常用的加減方法參考。傷津都加天花粉,《溫病條辨》傷津很多地方也喜歡加天花粉;熱毒重加馬勃、玄參,不僅清熱解毒,還能利咽喉,因為銀翹散證體現(xiàn)出來的熱毒,咽喉是很重要的,是常見的;熱傷血絡就是說它發(fā)病急,傳變快,很快影響到出血,傷血絡是指的傷血的淺層,所以叫血絡,這種時候有一定的出血現(xiàn)象,要加白茅根、側柏葉,或者炒梔子這一類,這種有清熱涼血,止血作用;那當然這時候里熱重了,辛而微溫的發(fā)散來說,荊芥、淡豆豉減少了,當然這時候一般來講也不惡寒了,所以入里程度多,深入血分,荊芥、淡豆豉不宜使用。這也說明一個動態(tài)的,荊芥、淡豆豉是不是減量,甚至于不用,要看它入里的狀況,用它往往都是比如口不渴,還有微惡風寒明顯,這種時候使用。要充分反映出一種動態(tài)性使用。當然你要用像過去銀翹解毒丸這一類呢,肯定效果就差了,你就沒有辦法針對性的來加減使用。它藥物針對不同階段了。
如果肺系病變,引起咳嗽可以加杏仁,杏仁苦平,平性的,用來降肺氣止咳。兼夾穢濁,有穢濁容易蒙蔽心竅,穢濁本身首先體現(xiàn)它兼濕,用藿香,有芳香化濕作用、郁金芳香能化濕,還能開竅,保護心神。郁金也能使這一寒涼藥涼而不郁,這都是常用的加味方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