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在如今是個專業(yè),也是個職業(yè),還有了各級書法家協(xié)會,所謂“書法家”也如過江之鯽。可是在中國古代的公私教育里,書法從來不是個獨立專業(yè),更沒有書法家這個職業(yè),就如同詩人也從來不是個職業(yè)一樣。
在古代,寫毛筆字是讀書人必備的一個最基本技能,上至皇家貴族、士大夫下至幕僚書吏、鄉(xiāng)村塾師、帳房先生等等都要能寫字。能寫字是很普通的一個事,但不是什么樣的字都能稱之為“書法”。寫好字則太難了,寫好字能當官,能名世,受人尊重。寫好字不見得是書家,想成書家則又是難上加難的事。在中國歷史上能稱得上“書家”的少之又少,書家的數(shù)量遠比畫家少得多。王羲之是貴族,是士大夫,還曾做過右軍將軍,不是以書法為專業(yè)更不會賣字。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是業(yè)余書法選手,但成為了一代書圣。懷素職業(yè)是和尚,但擅草書,史稱“草圣”。古代是有職業(yè)寫手的,以書寫為生,如抄書匠、抄經生、代人書信者等等,但從未有中國書法史上的大書家是職業(yè)寫手出身,職業(yè)書者地位很低。
古時書法的學習、傳授,孩童時都是家學庭訓或私塾教授,繼長則需遍臨法帖及名跡,加之學養(yǎng)積累方能成家。晚清以來隨著西式學堂和教育方式傳入中國。以繪畫為代表的美術教育現(xiàn)代化了,在國畫教育里開始有書法課程,而單獨設置書法專業(yè)這是很晚的事情,后來書法才漸漸成了一個專業(y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成立的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漸漸也有了所謂專業(yè)書法家或職業(yè)書法家?,F(xiàn)在的中國絕對不缺所謂“書法家”,專職以書法為專業(yè)或職業(yè)來謀生的更是為數(shù)不少。
提起傅申先生,他不是在中國當代書法圈所謂“專業(yè)書法家”或“知名書法家”。更不是所謂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或主席。要是以這個標準來評論傅先生的書法就太膚淺和庸俗了?!皶摇边@個詞出現(xiàn)的很晚,遍翻所有古籍文獻也難見其蹤跡。中國古代“書”是六藝之一,研究漢字書寫藝術的學問叫“書學”,而精通書法卓然有成者稱為“書家”。書家這個詞歷史悠久,“家”者,集大成者。五四以后白話文的興起,出現(xiàn)了“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這些白話詞,同樣到了近代更晚才有了所謂的“書法家”一詞?!皶摇睂嶋H上是把“書法”和“書家”兩個詞合并了?!皶摇边@個時髦新詞現(xiàn)在又變成了專職從事書法者的稱呼。書法家這頂帽子誰都可以戴,誰都想戴,因為里面有名和利的誘惑,泥沙俱下,含金量并不大。
什么樣的人稱得上書家?什么樣的書法才是好的書法?筆者以為有學問、懂書法、寫得好三者不可或缺??梢酝ㄟ^傅申先生個人學術研究經歷和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中,就能發(fā)現(xiàn)這三點的重要性。
都知道傅申先生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史學者,書畫鑒定家、鑒賞家,在中國藝術史、鑒藏史等方面研究有卓越的成就。傅申先生在美術史研究方面繪畫和書法并重,古代和近現(xiàn)代書畫研究并重。傅申先生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論文就是研究書法,論文是《黃庭堅的書法及其贈張大同卷——一件流放中書寫的杰作》。他關于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鑒定研究是與學者徐復觀的辯論。他對古代書畫研究的同時還是張大千書畫研究的重要學者。在鑒定張大千書畫真?zhèn)畏矫媸菣嗤<?。這些都是很難得的,在學術圈和收藏圈也是為人所熟知的。
傅申先生在海外對書法史的研究和貢獻更是十分突出。在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yè)后,傅申先生即在耶魯大學任教,1977年他在耶魯大學舉辦了在海外影響深遠的“中國書法大展”,為了這個展覽,傅申先生到美國公私收藏中去考察并選借重要展品。同時舉辦了首屆國際“中國書法史研討會”。
1978年后傅申先生進入美國的美術館工作,先后發(fā)表了《書法的復本與偽跡》《董其昌的書法階段及其影響》《顏魯公在北宋及其書史地位之確立》《書法的地區(qū)風格及書風的傳遞》《元代書法簡論》《元末明初的書法》《宋代皇室及金人之書法》《趙孟頫的影響》《元代皇室書法收藏》《明末清初的帖學風尚》《一九七七年在中國大陸所見中國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書法》等等重要書學論文,另有《書史與書跡》《海外書跡研究》兩本著作是傅申先生的書學研究論文集。1982年到1983年,傅申先生與日本的中田勇次郎合編了一套《歐米收藏中國法書名集》。
1994年初,傅申先生從美國回到中國臺北,應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之聘任教授,并任臺北故宮及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品審查委員。他對臺北故宮藏懷素《自敘帖》傳世名作做了的深入研究,2004年出版了《書法鑒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一書。2010年他再次研究考證了日本友鄰館舊藏黃庭堅的砥柱銘名作,寫了《從存疑到肯定——黃庭堅書砥柱銘研究》一文。他對這兩件書法的研究都在當時引起了學術界的激烈討論,影響很大。
傅申先生赴美之前在臺北故宮工作數(shù)年,接觸過大量古代書畫原作,1978年任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中國美術部主任,1988年兼任沙可樂美術館中國美術部主任。美術館的工作,也上手很多名跡。他的書法史研究重視看原作,尤其熟悉海外藏品,將書法研究與書跡有機結合,是他研究的最大特色。他不僅對書法名作本身做研究,還重視其他書畫作品上的引首、題跋書法。除了對古代書法研究,對近現(xiàn)代沈尹默、于右任等書法大家也有研究,可謂古今兼重。另一個研究特色就是對書法墨跡本身的研究都是基于鑒定真?zhèn)蔚那疤嶂?。這就是作為書畫鑒定家的傅申先生在研究藝術史時很重要的優(yōu)勢,如果研究者沒有鑒定真?zhèn)魏蛿鄷r代、斷作者的能力,其學術研究的基礎都是不牢固的。傅申先生近年在大陸被重新整理出版的《書畫鑒定與藝術二十講》一書,尤其在書畫鑒定概論中對科學方法和證據的闡述更深刻。
傅申先生藝術史學者和書畫鑒定家的名氣過盛反而蓋過了其自身書法藝術的成就。傅申先生1955年20歲考入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書法、篆刻師事王壯為,國畫師事溥儒、黃君璧、傅狷夫等。畢業(yè)時,獲師大美術系系展國畫、篆刻、書法三項第一名。1960年大學畢業(yè)后執(zhí)教于師大附中,教美術課,獲臺灣省教員美展國畫第一名;同年中日文化交流書道展書法獲第一名特別賞。1962年畫作《達見朝暉》獲臺灣省美展國畫第一名。傅申先生是新式美術師范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美術生,在書法、繪畫、篆刻三個方面都有系統(tǒng)地專業(yè)藝術訓練和扎實的基本功,他對藝術創(chuàng)作有天分。進入臺北故宮工作后,轉入學術研究,集中精力作書畫史之研究與古書畫鑒別工作,并沒有在畫家的道路上專門發(fā)展,繪畫和篆刻基本擱置了,而寫字則一以貫之。實際上傅申先生是一直將書法研究和書寫實踐并重的,成書家當然要寫的好,筆上功夫很重要。宋董逌 《廣川書跋》:“書家貴在得筆意?!?傅申先生自己就說過“文人字沒有專門練,不是書家字”。成為書家,除了重學問和懂書法的前提,最后還是要落實到書寫。傅申先生篆隸楷行草諸體皆擅,大小字皆精。特別是回臺灣后更鐘情于書法創(chuàng)作,尤勝于行草書手卷及大字行楷榜書。楷書初學唐褚遂良,后用筆較放,受黃庭堅楷書及草書用筆影響,偶有波折用筆,傅申先生用筆爽勁,行筆流暢,無文弱拘謹之筆。
傅申先生近十多年經常到在大陸參加學術會議、講學或辦藝術展覽,八十多歲后定居在大陸,心無旁騖,專心書法,對于書家的傅申漸漸讓學術圈外人士所熟知。尤其是2013年在國家博物館舉辦《傅申學藝展》及2018年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 “縱橫千古 兩岸一家”書畫展覽中展示的傅申先生作品。使大家對其書法藝術有了較深入了解。
傅申先生的書法是學者書法,鑒家書法,更是書家書法。能在這三個方面都有成就的書家實際在中國書法史上是極少的。明代董其昌是傅申先生喜歡研究的一個重要人物。董其昌的書法是稱得上學者字,鑒家字和書家字的。作為學者必然要學問好,文化修養(yǎng)高,有書卷氣;要懂書法必然要懂鑒定真?zhèn)巍㈣b賞優(yōu)劣,才知道要取法什么,達到什么高度;要字寫得好,必然要傳統(tǒng)功力扎實,技法好,還要有天分,在藝術上有自家面貌,要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稱作書家。傅申先生的書法說到最后就是書家書法,他的書法是受到他的學術研究和書畫鑒定鑒賞來滋養(yǎng)的。
傅申先生未在大陸辦過單獨的書法展,所以我們策劃了這次在北京琉璃廠的展覽。在琉璃廠畫廊的書法展覽和在博物館、美術館辦展意義不一樣。琉璃廠對于書畫家來說還是有著特殊的意義,是重要的中國書畫市場。民國時有“南張北溥”之稱的張大千和溥心畬就曾在琉璃廠南紙店掛筆單,作品炙手可熱。傅先生是研究張大千書畫的專家,而溥心畬則是他在臺灣師范大學讀書時的國畫老師。前一段時間,紀念劉九庵先生文獻書法展就在琉璃廠展出,劉九庵之孫就說到其祖父就是從琉璃廠走出去的鑒定家。還有鑒定家蘇庚春和劉光啟也都是在琉璃廠成長起來的。鑒定家楊仁愷就說自己是琉璃廠大學畢業(yè)。所以在琉璃廠做展覽同時對于書畫鑒定家來說確實也有特殊的意義。本展覽展出傅申先生近作計三十件整,題材上選擇的是極具有傳統(tǒng)人文氣息的齋額書法。清代以來東西琉璃廠畫店林立,每家都掛了齋匾,如同一個齋額博物館。有陸潤庠題的榮寶齋、翁同和題的寶古齋、吳昌碩題的清秘閣、陳半丁題的戴月軒、張伯英題的觀復齋等等。齋額又叫齋號,是一種特殊的書法類型。對于文房齋號,自古文人是很重視的。齋號體現(xiàn)了主人的心志,賦予了主人的情感和追求。齋號有實用性,一般懸掛在室內外重要的位置,這與其他的書法作品是不一樣的。書寫和懸掛齋號在中國文化里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舊時文人多以齋號為自號,齋號就代表自己。室有齋號如同人有臉面。書齋號者其人不僅要書法好,還要德高望重、學養(yǎng)深厚。謝稚柳、徐邦達、啟功等老先生大多仙逝,能有資格題寫齋號匾額的,能鎮(zhèn)得住場、掛得住的,恐怕也是鳳毛麟角了,而傅先生則算一位。
此次展出傅申先生的書法是其近兩年隱居河南平頂山鄉(xiāng)間療養(yǎng),年八十五、八十六歲所作。在療養(yǎng)院中,由其弟子蔣朝顯隨侍左右,無俗務煩心,無學術勞神,沐浴溫泉,吐故納新,閑觀魚食,偶對鳥語。清談對弈之暇,時作翰墨。古來書家暮年,易有衰筆、頹筆、戰(zhàn)筆之病,得乎心而難應於手。然高手如明之文衡山,清之梁山舟,晚年書亦無衰態(tài)。而傅申先生亦如此,八十五歲后書,運筆如飛,勁健如昔,筆力似溥王孫渡海后書;字多有生拙質樸之趣,結體天真,時加篆籀象形之造型而生趣盎然,章法布局出于規(guī)矩之外,一任自然,似齊木匠末年書。傅申先生八秩后多病,齒牙全無,也不戴假牙,有一段時間口水常流不止,他自嘲自己稱到了“無恥(齒)下流”之日。2019年八十多高齡遠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坐著輪椅觀展,看到北宋李公麟《五馬圖》則激動從輪椅站起,認真觀摩細節(jié)。除了看古書畫外,一旦坐下寫字,更是精神振作,手如神助。此都得益于傅先生耄耋后心無罣礙、蕭散灑脫,其次樂觀積極,不拘小節(jié),還有童趣詼諧作調皮老頑童的心態(tài)。
傅申先生此次的齋額書法展的展名我們也想了很久,一直沒有合適內容,就算找到合適內容更沒有合適人來題寫,偶然間見何海霞先生八十二歲題“毫枯任我筆縱橫”書法一幅,用在這確實太為合適不過。傅先生近年書法確是老筆縱橫,隨心所欲,臻于化境。希望以這個展覽的成功舉辦來祝愿傅申先生健康長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