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08
“藝術(shù)不是我的職業(yè),是我的生命?!?/span>
謝德慶,一位并不被大眾熟悉的藝術(shù)家。
提起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很多人會對她 8 年前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的那場《凝視》記憶猶新,心懷感動?!赌暋烽_始之前,作為朋友的謝德慶收到開幕邀請并前往參與了“對視”。
如今,阿布拉莫維奇被稱為“行為藝術(shù)之母”,但她卻盛贊謝德慶是行為藝術(shù)歷史上的大師,更是她自己心中的英雄。
謝德慶為什么被阿布拉莫維奇稱為“英雄”?這或許源于他作品實施過程中所需要的強大毅力,及他僅有的六件作品所探討的純粹又宏大的話題。
作品《凝視》中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
作品《凝視》中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與謝德慶
上世紀末的美國,像一塊強有力的磁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非法”往來者,1950 年出生在臺灣的謝德慶是其中之一。
1974 年 7 月 13 日,油輪抵達費城附近的德拉瓦河,謝德慶跳船后租了一輛的士,直奔紐約。從此,他的美國生活正式開始,但同多數(shù)懷揣美國夢的非法闖入者一樣,與其說在生活,不如說是活著,因為在接下來的多年里,謝德慶主要以洗盤子等清潔工作為生。
在紐約的前 4 年,他下班后總是在工作室來回踱步,思考如何做藝術(shù),但一無所獲,內(nèi)心充滿挫敗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這個思考和度過時間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件作品。
“我的作品就是在講這個,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度過時間。你是你自己國度的王,在選擇什么方式度過時間上,國王與乞丐都一樣。做了很多事,或是什么都不做,對我而言沒有太大區(qū)分,都是在度過時間,度過生命?!?/span>
《籠子》
1978-1979
《籠子》里的謝德慶
1978 年,謝德慶開始了行為藝術(shù)生涯中的第一個系列作品——《籠子》。
在公證人的監(jiān)督下,他在哈德遜街 111 號的二樓工作室中搭建了 3.5×2.7×2 立方米的木籠子,將自己監(jiān)禁其中一年。
期間,這個 28 歲的年輕人不與任何人交談、不閱讀、不寫作、不聽收音機、也不看電視,只有朋友定時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偶爾開放的公眾參觀。
在這一年中,謝德慶能做的,就是安靜地度過一天又一天,消耗實在又虛無的時間。
在籠子里,除了吃飯、睡覺、散步和打掃衛(wèi)生,謝德慶唯一重復(fù)的工作就是劃線——為了記錄時間,他用類似原始人結(jié)繩記事的方式,每天在床后的墻上畫下一道痕跡,直到走出籠子的那一刻。
《籠子》海報
劃線計日
實際上,純粹的度過時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在有限的空間和漫上的時間里。在這個維度里,太過亢奮會讓時間變得更加漫長,所以謝德慶選擇了消沉。
在一年即將結(jié)束的那幾天,他陷入到一種無以名狀的慌亂中。對于即將結(jié)束的籠子生活,他也并沒有過多喜悅。
1979 年 9 月 30 日上午 11 點,謝德慶還在睡夢之中,稀疏的幾家媒體和一些朋友便已經(jīng)來到工作室迎接他出籠子。當(dāng)他從床上起來,整個房間安靜極了,所有人包括謝德慶在內(nèi)都顯得有些緊張。
當(dāng)張嘴想要說話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不能說話了,怎么努力都說不出話來,只能發(fā)出一些奇怪的聲音。
從籠子出來之后的前三個星期,是謝德慶最難熬的一段時間。他變得敏感脆弱,對周圍人無法接受,覺得周圍人都如同野獸一般充滿攻擊性,缺少安全感,和外人無法進行哪怕最普通的交往。
《打卡》
1980-1981
《打卡》
1980 年 4 月 11 日,謝德慶再次將自己關(guān)在“籠子”里,時間也是 1 年。
但這次的“籠子”不是那個狹小有限的實體空間,而是時間上的籠子——一年的時間里,謝德慶在每一個整點都需要在自己工作室里打卡一次,一天 24 次,不間斷地持續(xù) 365 天,所以,他的每一個白天和黑夜都被機械地劃分為了 24 份。
那一年,他的睡眠被剝奪殆盡,生活受到這個反覆動作的約束,并且需要強迫自己接受行動與社交的限制,忍受長期的生理變化。
濃縮在 3 分鐘里的《打卡》
開始前,他剃光了頭,每次打卡,都會有一架 16 厘米攝像機為其拍攝一張靜態(tài)圖像。一年后,83760 次打卡和 83760 張照片記錄了一個人的變化,也記錄了那個虛無又實在時間。
一年中,謝德慶錯過了 133 次打卡,“如果 100% 不出錯的話,是對人性沒有完全了解。94-95% 意味著人并不完美,那就是人性?!?/span>
一件作品完成后,每個人的想像和詮釋是自由的?!安贿^有些闡釋并不是我的本意。在《打卡》這件作品里,我的工作不制造'產(chǎn)品’,而是每小時地標注時間。在哲學(xué)層面的思考,就像西西弗斯一直在推石頭上山,石頭滾下來他又推上去。有時候你對抗命運的方式,就是盡力地去做荒謬的事情。”
《戶外》
1981-1982
《戶外》
1981 年 9 月,謝德慶開始第三個為期 1 年的行為藝術(shù)作品《戶外》——生活于戶外一年。不進入任何遮蔽物中,包括建筑物、地下道、洞穴、帳篷、汽車、火車、飛機、船艙等。
一年中,不管酷暑或嚴冬,謝德慶都在戶外,這是比街頭流浪漢更徹底的流浪。
除了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影響謝德慶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并不是藝術(shù)界的任何大師,而是他的母親。
在創(chuàng)作《戶外》時,有一件事情讓人印象深刻:他走著走著,經(jīng)過一座教堂,里面的牧師向他傳道,邀請他進入教堂做禮拜,但因為自己訂下了不進入遮蔽建物的規(guī)定,所以無法進教堂;另一方面,他其實本來就不愿意進教堂,由于謝德慶的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從他小時候就向他傳福音,耳濡目染。所以他簡短回答:“我不進去...我的母親就是上帝?!?/span>
《戶外》
流浪的一年中,有潔癖的謝德慶只洗過一次澡,幾乎沒有換洗過衣服。但也是在這一年里,他沒有生病,也沒有長凍瘡。
他的作品,始終有著強烈的生命與時間層面的思考,如他所說:“《戶外》與《籠子》正好相反,我一整年不能進入室內(nèi),那是在空間上和心理層面的放逐,是用另一種方式度過時間,但同樣都是消耗生命。我的作品以不同角度呈現(xiàn)對于生命的思考,這些角度都是基于相同的前提:生命是終身徒刑,生命是度過時間,生命是自由思考。”
《繩子》
1983-1984
《繩子》海報
1983 年 7 月,謝德慶第四個行為藝術(shù)作品開始——他與女性藝術(shù)家琳達·莫塔諾( Linda Montano )以一條 2.43 米長的繩子連接一起,但互相不準接觸,時間也是 1 年。
這是一個充滿束縛和牽制意味的作品,在開始前,雙方互不相識,但開始后,他們在一年的時間里,從未分開過,這意味著彼此的缺點,乃至人性上的惡都將暴露無疑。
“這種絕對的暴露,對人所具有的破壞性,讓謝德慶覺得自己過去所做的那些作品簡直一文不值,原先那些作品的價值已經(jīng)被繩子這件作品消解了...也正是這種消解,培養(yǎng)了他寵辱不驚的心態(tài),他不會過多地去想這個作品的意義與結(jié)果,他要做的只是把它完成,僅此而已?!?/span>
1984 年7 月 4 日,當(dāng)“繩子”被解開,琳達便迅速“逃離”了,互相都不想再多看對方一眼。
直到幾周之后,他們才恢復(fù)正常的交往。
《沒有藝術(shù)》和《十三年計劃》
1985-1986
1986-1999
第五個為期一年的作品
最后一個作品,為期 13 年
在第五個為期一年的作品中,謝德慶不談、不看、不讀藝術(shù),不進入畫廊或博物館,只是正常生活。
一年后的 1986 年,是他“公開”實施的最后一件行為作品,不過時間是從 36 歲生日開始到 49 歲生日結(jié)束的 13 年。期間,他仍然創(chuàng)作,但不發(fā)表。
“在這 13 年里,我所完成的就是活著,僅僅是存活也成為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
2000 年 1 月 1 日,謝德慶為此計劃的結(jié)束舉辦了公開報告:“我活過來了。我度過了 1999 年 12 月 31 日( 49 歲生日)?!?/span>
之后,謝德慶停止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
謝德慶
謝德慶是在藝術(shù)上少見的潔癖者,嚴歷地審視著自己的每一處行腳,將自身的行止收拾得與圣徒無異。
2000 年至今,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成為全球性的時髦話題、展覽焦點。此時謝德慶的“靜止”似乎更加誠實,也更需要勇氣,他甚至不懼怕并且承認“江郎才盡”,他說:“你問我現(xiàn)在做什么,就是把我的生命過完。”
有人問,為什么不利用你現(xiàn)在的名聲讓自己過得更好?謝德慶嚴肅的說:
“我開始做藝術(shù),探討生命存在、時間流逝這種本質(zhì)問題,這不管是不是藝術(shù)家都該有對生命的一種探究。如果藝術(shù)是我的職業(yè),當(dāng)然繼續(xù)做下去會更加重要。但藝術(shù)不是我的職業(yè),是我的生命。我的作品也不是哪一件,而是整個一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