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更有道理。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fā)現(xiàn)講道理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shè)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
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須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xù)不斷的經(jīng)驗。
人們對“講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維慣性。
從小在家庭、學(xué)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會成為講道理愛好者。在他們的經(jīng)驗和認識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guān)系,就是告知與被告知的關(guān)系;所謂教育,就是“明白人”對“不明白人”說話。
所以他們對孩子表示負責(zé)和愛,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訴他們?nèi)绾巫觥5?,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發(fā)現(xiàn)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來越行不通了。
孩子經(jīng)常很固執(zhí)逆反,不管家長怎么說,就是不聽。所以他開始懷疑自己做得對不對,周圍又不時地有人對他說,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訴他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想讓他做什么事,沒什么好商量的,必須服從,不行就動用武力。
思想家盧梭說過,3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
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這3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身體力行,運用最純熟的。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并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diào)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這里另有3條建議。
“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么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切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講道理”是下策,發(fā)脾氣是下下策,發(fā)脾氣加虛偽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yǎng)才重要。
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繞口令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孩子有時候確實會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給家長帶來麻煩。
遇到這種情況,除了想辦法和孩子溝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覺一下他的想法和愿望,不要輕易下論斷,說孩子“不聽話”。
家長當(dāng)然可以直接給孩子講一些正確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聽,就應(yīng)該考慮換一種說法。
實踐證明,想要孩子接受一個觀點,從情緒上入手最容易,通過問答的方式,調(diào)動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