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福智《唐詩底蘊講稿》
第四十三講 杜甫詩(十)
浣花溪水水西頭 主人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塵事 更有澄江銷客憂
無數(shù)蜻蜓齊上下 一雙鸂鶒對沉浮
東行萬里堪乘興 須向山陰上小舟
--卜居
杜甫在秦州一無所獲,經(jīng)劍閣入川抵達(dá)成都,繼續(xù)"因人",入住浣花溪畔?!恫肪印吩娋洌瑥谋砻婵春苡悬c"終于安頓下來了"、"畢竟是個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之感??矗×痔劣撵o處,蜻蜓水鳥都無憂無慮,人還有什么塵事牽掛么?但是,我們讀杜詩,需要捉摸杜甫復(fù)雜的心靈世界。杜甫不是個可能玩物喪志的人。無論面對多么美好的景色,他可以陶醉,卻決不會沉迷。杜甫把這詩寫成這樣,是有背景的。他得到當(dāng)?shù)啬俏?主人"盛情接待和安置,他能不花點筆墨贊譽這居所嗎?幽,是這居所的總體特色。而此地之幽主要體現(xiàn)在水,故此詩以水為線索。水是流動的,杜甫的心也在動??打唑阉B,目光散漫,其實因為六神無主。其后忽然興致勃勃想起王徽之雪夜乘舟訪戴逵的故事,在不經(jīng)意中透露出一點心靈隱秘。有文學(xué)史家認(rèn)為杜甫心里并不喜歡巴蜀而經(jīng)常向往江東。我也覺得杜甫在蜀的許多篇什可作證明,而本篇正是其一。杜甫從扔掉參軍之職那天起,便開始了"因人作遠(yuǎn)游"的征程。他考慮要去投靠的人肯定不止一個,到秦州、入蜀、向往江東,各地都該有我們所不知而杜甫覺得會有助于他重返朝廷的人在。這樣,我們讀《卜居》,就可以從杜甫對著主人的笑容里仍然讀出許多苦澀,從飄飄然的文字里讀出許多茫茫然的無奈。這里的主人看來并不是杜甫的目標(biāo)人物。
錦里煙塵外 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 細(xì)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 為農(nóng)去國賒
遠(yuǎn)慚勾漏令 不得問丹砂
--為農(nóng)
天下大亂,而錦官城(成都)不在亂中。身之所在,是個寥落的江村。杜甫這樣寫,是樂還是不樂呢?今人表示豪氣,便說希望置身于風(fēng)口浪尖。這豪氣杜甫也有的,胸懷"致君堯舜上"大志的杜甫怎會甘于投閑置散?眼前的圓荷小葉細(xì)麥輕花,?quot;小""細(xì)""輕"其實都是"不能承受之輕"。我們記得"何當(dāng)擊凡鳥,毛血灑平蕪"之句,便不可能不和杜甫一起感受到那種輕得不能承受的苦痛。后面幾句,設(shè)想漸遠(yuǎn)漸荒唐,也漸使人明白:那不過是一種極其無奈的自嘲。杜甫不會真下決心"為農(nóng)"而"從茲老",更不會下決心追隨葛洪故事去學(xué)煉丹砂。憤世之言,不可坐實。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jì)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首句顯出急切,如聞其聲。急切之情分明來自敬仰。單?quot;柏森森"來寫,可見作者遠(yuǎn)望其地便興奮得不能自已:那是萬古長青之所在?。∵M(jìn)得祠內(nèi),誰都可能眼見草色耳聽鶯聲,但杜甫下了"自""空"兩字,便把很一般的寫景句化為熱辣辣的抒情句了。試把"自""空"分別用"看""聽"兩字置換,對比著原句好好琢磨,我們就比較明白好詩該怎么寫了。草色鶯聲固然好看好聽,但一心緬懷武侯的作者完全不為所動,何等傾心!中華美學(xué)所講的"虛實""空靈"是什么意思?就該在這等名句中細(xì)細(xì)體味。"三顧"兩句極盡錘煉能事。諸葛亮有德有才。從德上說,則一是只愿追隨可與共事的明主,二是一旦認(rèn)準(zhǔn)明主便鞠躬盡瘁。從才上說,諸葛亮卻是個失敗的英雄,實在難以給出準(zhǔn)確的定位。這么復(fù)雜的情況,真難為杜甫竟用十四個字照顧周全:該強調(diào)的強調(diào)了,該回避的也回避了。末聯(lián)仍作輕巧的回避,卻把幾乎全部激情化作一腔熱淚。杜甫借諸葛亮的故事進(jìn)入一個怎樣的虛幻角色,那就有待能深入杜甫心靈世界的讀者去探尋了?quot;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杜甫恐怕只肯和"知我者"打交道。且看他對賓客的態(tài)度吧:
幽棲地僻經(jīng)過少 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nèi) 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 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 乘興還來看藥欄
--賓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yuǎn)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馀杯
--客至
兩詩都寫接待賓客,但一首冷淡一首熱烈,涇渭分明。
《賓至》可謂純屬客套,字里行間處處流露著杜甫強壓反感虛與委蛇的神情。不想"再拜"而推托"老病人扶",對方恭維則循例答以"豈有",看著"車馬駐江干"的氣派不無反感地說是"漫勞",那人不客氣地"竟日淹留"自己也不客氣只待以"百年粗糲",道別時只淡淡說句"有興致的話再來看看花吧"。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其中冷冷的語調(diào)令人想起《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見第三十七講)。
與《賓至》相反,《客至》可謂全情投入。首先是氛圍的鋪墊。杜甫這時也是"幽居在空谷",門前冷落車馬稀。他不想接待俗客,卻非常希望有一二知己登門。可是從舍南舍北所見只是春水和水上飛翔的沙鷗(重疊"舍"字甚有必要,倘把"舍南舍北"改成"我家南北"就沒了詩味了,愛詩者于此值得多加以體味)。正死心塌地,忽而貴客臨門,何等驚喜啊!于是立刻張羅酒飯,讀者細(xì)心,大可以聽到杜甫不絕于耳的說話聲。而這詩最出彩的一筆,是結(jié)尾那個特殊建議:把鄰家老頭子也邀來喝兩杯好嗎?須知,提這建議是建立在對來客--一位縣令--的深刻了解上的。他們志同道合,都沒有什么架子。這一神來之筆,把來客的品位突顯出來了。讀詩至此我們就可以預(yù)期將要到來的是一番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對飲。
曾見有人論詩,以為詩一定要有深情。其實,按中華智慧思考問題,真理全是相對的、互補的,切忌執(zhí)一理而成死理。且看杜甫吧,《客至》是情深的,《賓至》則是情淺的。淺,是因為作者對那位賓熱情不起來。寫出熱情不起來的尷尬,不也是一種成功么?在尷尬的背后,是杜甫的風(fēng)骨!
友 好 諍 言
第十講分析《蜀相》得體而見功力,評杜甫心目中的諸葛亮很有分寸度和力度。有的論者認(rèn)為杜甫蜀中詩常有"蜀相情結(jié)",其實是古代士人普遍深藏著的追求知遇的"明主情結(jié)",作為唐詩"底蘊",大可探討。詩人因懷李白而寫夢、招魂、問天;詠絕代佳人被遺棄而幽居山谷的高潔情操;以及縈繞心頭"蜀相情結(jié)"的悲劇感、滄桑感,都是詩人流徙秦州、孤寂無告所引發(fā)充滿悲劇感的心靈共振,是懷摯友兼為自己招魂;詠佳人抒自我情操;感君臣知遇之難而痛灑同情之淚,讀者不可不察。《卜居》、《為農(nóng)》、《賓至》,并非詩人秦州之作中佳什,《客至》自然比《賓至》寫得更投入,可作比較,但不宜太鑿實,將《賓至》分析得如本事詩那樣便詩味索然了。我倒認(rèn)為"豈有文章驚海內(nèi)","百年粗糲腐儒餐"二聯(lián)并非客套,倒顯出老杜質(zhì)樸的、平易的心態(tài)。這一講平平,筆墨上也嫌累贅,九、十兩講用力不均輕重失衡。由于篇幅限制,只能講這些。感謝兄為我借箸處,下封信再細(xì)談。所惠墨寶,上聯(lián)虛譽,下聯(lián)頗合弟的體質(zhì)、個性、信手拈來老杜詠馬佳句,竟點化活了。春風(fēng)駘蕩,善攝為盼。
文斌
2002.2.21.深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