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1);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2),難易相成,長短相形(3),高下相傾(4),音聲相和(5),前后相隨,恒也(6)。是以圣人(7)處(8)無為(9)之事,行不言之教(10);萬物作而弗始(11),生而弗有,為而弗恃(12),功成而弗居(13)。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4)。
【注釋賞析】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已"有的版本作"矣"。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就有丑了。惡,指丑。這是老子思想中的辯證觀念,正因為有"美"的觀念產生,就說明同時有"丑"的觀念產生,否則就無所謂美了,這是事物存在的相反相因、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2)有無相生:此"有"、"無"與一章中的"有"、"無"內涵不同,這里指的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有的版本"有"字前面有"故"字。
(3)形:帛書本作"刑",為"形"的假借字,體現、顯現的意思。
(4)傾:通行的本子都作"傾",甲乙帛書本均作"盈"。"高下相傾"指高、低互相對立而存在。
(5)音聲相和:樂器的音響和人的聲音相應和。老子在這里說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關系中體現相成的作用,它們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賴和補充。
(6)恒也:王弼本無此二字,此據帛書本補上。
(7)圣人: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但與儒家的"圣人"含義不同。道家的"圣人"不是道德修養(yǎng)的典范,更不是克制自己欲望(自然的人性)、一切遵循禮法的人;恰恰相反,道家所謂的"圣人",是蔑視一切政教禮法,拋棄一切束縛心靈的教條、規(guī)則.以"虛靜"、"不爭"為理想生活,追求心靈的自由,也就是心靈與自然合一的人,可見道家的理想與儒家的理想在主要方面是根本相反的。因此《老子》一書中的"圣
人”概念,譯者一律以“有‘道’的人”、“得‘道’的人”或“有‘道’的圣人”翻譯。
(8)處:帛書本作"居",處世行事的意思。
(9)無為:這是老子所使用的特定概念。老子的"無為",并非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違背本性、背離自然意志、束縛心靈、異化人性的事,譬如儒家所追求的禮制,又譬如世人所熱衷的功名利祿,在老子看來都是違反自然人性的東西,都是使人異化的東西,老子的"無為",實際上就是不妄為,而順任自然而為的意思。"無為"不但是老子和道家所提倡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老子的一個哲學觀,被他運用于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如政治上的無為而治等。
(10)行不言之教:不言,就是不發(fā)號施令、不濫用政令的意思。行不言之教,即實行"不言"的教導,即要求統(tǒng)治者不要硬去發(fā)布許多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教令,強制實現自己的主觀意志。"行不言之教"與"處無為之事”是同一種意思,都是希望統(tǒng)治者能“無為而治”、遵循自然的法則。
(11)萬物作而弗始:王弼本作"萬物作焉而不辭"。此據帛書本("萬物作而弗始也")和張松如《老子校讀》改。始、辭,都讀作"司",主宰的意思。萬物作而弗始,(圣人)任憑萬物生長發(fā)展而不強為主宰。
(12)生而弗有,為而弗恃:此兩句中的"弗"王弼本作"不",今從帛書本。有,占有,據為已有;恃,自恃(有能耐)。生而弗有,指"圣人"生養(yǎng)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為而弗恃,指"圣人"推動了萬物發(fā)展而不自恃有能耐,
(13)居:居功、自我夸耀。
(14)是以不去:以,因為;是,指示代詞,這。是以,即以是的倒裝,因此之意。不去,指"圣人"的功績不會消失。
【譯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就有丑的觀念同時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同時產生了。有和無相互對立而產生,難和易相互對立而完成,長和短相互對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對立而包含,音和聲相互對立而合諧,前和后相互對立而隨順,這是永遠不變的(對立統(tǒng)一體)。因此,圣人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對待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任憑)萬物自然地生長變化而不去強為主宰,生養(yǎng)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培育萬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成業(yè)就而不自我夸耀。正由于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