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些時發(fā)了篇巜把閱讀分析題從語文試卷趕出去,是減輕學生負擔第一步》一文。有朋友留言提到還有第二步嗎?另有些朋友也提反對意見,認為“趕出去”了,就不能全面考察學生語文水平。本文就算是第二步吧。
一、現(xiàn)語文全面考察不甚科學也不可能。
說語文全面考察不科學,得先看語文的全面考察都考察的哪些方面。從語文試卷看,除了低年級拼音寫字份量較多外,主要考察的無非就是字詞句段篇和寫作。除了寫作以外,現(xiàn)在試卷上閱讀分析題占相當份量,然后就是大量的各種題型的字詞句了。這就是要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了。而向來人們都認為,這樣的全面考察是合理且完全必要的。
但在本文中,作者觀點說是不科學的,道理何在?
比如說,不可能通過考字詞能真正了解幾個學生誰真正掌握的詞匯量多,有可能某張試卷上字詞題得分少的學生實際上掌握的詞匯更多。
況且,掌握詞匯的多寡,并不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語文能力。比如一篇作文,用了許多所謂的優(yōu)美詞語形容詞等,但如果過多過濫不切實際,就會被認為只堆砌詞匯。相反,有的文章語匯雖然平淡無奇,卻也能營造出動人的意境。所以掌握的詞匯量,不論多少,能用得恰到好處才是能力。
而對句子的考查,翻來覆去的也就是些“把”“被”字句,陳述、反問句轉(zhuǎn)換,設問句,以及比喻擬人等這些句式。不是說所有這些句子句式不應該學和練習。只說由于考試要考查這些,造成不斷刷題練習,造成學生為能考取分數(shù),只是機械地只記一個句子,比如造擬人句,每次都寫一個句子“鳥兒在技頭上唱著歌”,造比喻句及一些其他句子也一樣。造成這種現(xiàn)象不能不說是語文教學的悲哀。這自然是因為考試要出這樣的題來考查而產(chǎn)生的。為了穩(wěn)妥得分,死記一句花費的精力最少。這顯然考察不出真實,因為不知道誰一個句式只會寫一個句子而誰會寫多個。
2、全面考察,造成語文教學違反學習認知規(guī)律。
同樣先從字詞說起?,F(xiàn)在語文各單元都列有要求掌握的字和詞,尤其是詞,黑壓壓一大堆。這些詞當然是課文里出現(xiàn)過,而且老師講課時應該也講過的。于是就列為了該單元應該掌握的詞了,會讀會寫會組詞等。大人們只想到是課文里出現(xiàn)過講過的字詞應該掌握,卻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大多數(shù)字詞,可能就是第一次遇到,雖說課堂上老師講過,但學生可能僅限于能結(jié)合本篇課文能理解,而且有理解得很模糊的學生。但是大人們卻馬上要通過各種方式來考察學生對這些字詞的理解。要求記住,積累這些詞匯。這也是從大人的角度推斷的,對于大人而言,那些詞是極普通也容易理解,但要知道,我們大人已經(jīng)多少次地在各種文章各種語境中反復感知過這些字詞,我們當然覺得簡單。而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就要求他們掌握了,他們自然覺得很難,結(jié)果只能是少數(shù)優(yōu)生能基本掌握,大部分只靠刷題死記多少算多少。這不符合認識是逐步全面加深的規(guī)律,由其針對漢語字詞很多都多音多義這種特點。
當然,如果只是老師在講該篇課文之后,為加深理解出題給學生做是可以的,因為上課剛講。問題是課文講過好久的段考、期考的出題考察,要求掌握的那么多字詞不知考哪一個,以何種方式出題。結(jié)果就只能逼使一線老師通過不停不斷地讓學生反復做大量的字詞方面的題目。這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都深陷于零散字詞中的根源。
然后說句子,本來,句子的產(chǎn)生,在于人們需要陳述或描繪某種事物而產(chǎn)生的,再由于孩子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訓練句子的的方式,應該是寫日記丶作文或?qū)懸欢卧拋砻枋瞿尘唧w事物來進行。但我們訓練句子的方式,卻是給個抽象的詞或一個要求(擬人或比喻等),讓學生去抅思一個符合某詞或某個要求的具體事物來完成這個句子。這顯然違反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這也造成許多學生一到寫句子,就只記起曾寫對得過勾的那個句子“鳥兒在技頭上唱歌”的現(xiàn)象。甚至老師也要求只記一句正確的好穩(wěn)妥得分。而這種現(xiàn)象很難不說是全面考查而產(chǎn)生的。
再就是越來越多的閱讀分析題,
因為在之前“趕出”一文中專門談過,這里只重復一點,即至少在小學,閱讀題也是有違兒童認識規(guī)律的。兒時閱讀理解,總是比較模糊的,要他們?nèi)プ隼斫馇暹钔笍夭抛鰧Φ拈喿x題,這是普遍覺得難的原因。況且閱讀題不考也不影響語文的學習(“趕出”一文已述)。作者提出取消,就有認為“不能全面考察語文”的異議。所以總的來說,林林總總題庫越來越膨脹,題目類型越來越奇異,總減不掉,其原因就在于要“全面考察”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方面面。
二、學生負擔重的另一重要原因。
其實從上文中,大家可以看出,在語文這一科來說,學生負擔重,從技術(shù)層面(不考慮各種競爭壓力方面)來說,很大原因就是“全面考察”。
由于要面俱到的全面考察,所以教師就得讓學生面面俱到的進行全方位地練習和訓練,加之題型花樣的翻新,學生的負擔不重才怪。于是就有人出來說,學習本來是件苦差事,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君不見古有頭懸梁錐刺股之說嗎?于是大眾也就“理解”了。只是沒有人問一聲,古代頭懸梁錐刺股地學習,是做這樣的練習題嗎?人家是苦讀,讀讀讀,博覽群書,讀書破萬卷。這才是學習語文,熟悉語文,獲取各方面知識的正道。
而現(xiàn)今,在全面考察的思想指導下,讓學生去記去積累那么多只接觸那么一兩次的零散的字詞。讓學生多次接觸的方法,不是閱讀,而是反復做組詞等的死記硬背式的。另外就是越來越多的閱讀分析題。
但是,通過刷題死記硬背式記住的(實際最終都忘記)詞常常是不會使用的。而光去按套路分析理解別人的文章,也不會使自己思想得到升華,還得靠廣泛閱讀,聯(lián)系實際形成自己的思想。或許也不會使寫作能力真正提高起來。
綜上所言,為使如今的“雙減”達到實效,個人認為,語文科現(xiàn)在的全面考察考試方式應該改變。
三、語文該怎樣考?
這也“趕出去”,那也不應考。那語文應怎樣考?才能考出真正的語文水平和能力?
其實許多有識者都指出過,要了解一個人語文學得怎樣,看其寫的作文就知道了。一篇作文,就可以看出用詞造句的能力,材料取舍謀篇布局敘寫技巧的能力,同時能看出對事物認識能力,如是讀后感更能看出其對別人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與自己思想交融碰撞之后形成真正自己見解的能力。
相信絕大多數(shù)語文老師都體會到,凡作文寫得好的學生,全面考察其他方面不會差。但卻有其他方面得分甚高但寫作不行的現(xiàn)象(光是做題多)。
承著以上思路,個人認為,語文的考察,小學低年級除拼音寫字一些基本功訓練必不可少外,二年級開始,應主要傾向于看圖寫話方面,用具體使用促進對字詞的理解和記憶。不考現(xiàn)在這樣的閱讀題,可考閱讀然后寫讀后感。因為寫讀后感也可考察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且是整體地感受體會,而不支離破碎地分析理解,更符合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同時寫讀后感更有利于發(fā)展學生自由地思維想象力。到了高年級尤其是中學階段,所選的閱讀文章應逐步包含人生國家社會方面,促使學生所寫的讀后感思考這方面的實際,有利于培養(yǎng)擁有家國情懷的公民和人才。當然也不排除對古文古詩文的鑒賞。
總之,隨著年級的升高,語文的考察就越傾向于寫作方面。其實許多有識者都說過,對語文的考察,看寫一篇作文就夠了,因為作文已經(jīng)包含了字詞句段篇全部了。加上寫讀書筆記讀后感,又包含了理解鑒賞及自己的思考體會。我想,這樣的語文考察應當比現(xiàn)今的全面考察更有利于引導語文教學,從碎片化、死記硬背的刷題方式,轉(zhuǎn)向多讀書,多運用及多思考的方向轉(zhuǎn)變。而且也利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諸位讀者以為如何,歡迎留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