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即朱鳥,商族即崇拜玄鳥圖騰,將玄鳥看成是自己的始祖。朱雀是南方七宿的
總稱,和長蛇座口相一致,《禮記》云,如鳥之翔,如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
物,青龍白虎,威武勇猛掌四方,朱雀玄武,一陰一陽和四時?!?br>
朱雀即鳳鳥,天老(黃帝的臣子)謂之曰「鳳之象也,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
文龜背,燕頷鳥喙,五色備舉,生於東方,君子之國,飛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
濯羽弱水,暮宿凰穴,見則天下安寧」?!渡胶=?jīng)》云:「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
五彩而文,名曰鳳凰,神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br>
道書又云:鳳凰神鳥,常居空中,趨向光明,為南方純火之禽,天空炎熱,其色即
赤,鳳即雀也,故日朱雀。又鳳是風(fēng)神,凰是日神,鳳凰神鳥,即是風(fēng)神與日神合一,
是純火之精也。
朱雀是陽神之鳥,鳳凰是鳥中之王,自古即是帝后的象徵,因此皇后乘坐之車,稱。
為鳳輦,頭上戴飾,稱為鳳冠。
鳳凰為傳統(tǒng)所說的瑞鳥,列麟鳳龜龍,四靈之一。古稱鳳皇,又是百禽之王,謂其
為五行中,離火臻化,成精而生,頭像天,目像日,背像月,翼像鳳,足像地,尾像緯,
乃天地之靈物。
《說文》謂:鳳凰為神鳥。天老(黃帝的臣子)描繪曰:形象類似孔雀,雜揉其他
動物的特點,蛇頭燕頷,龜背鱉腰,鶴頂雞喙,鴻前魚尾,青首駢翼,鷺足,鴛鴦腮,
色彩五彩繽紛,羽毛均成紋理,首紋為德,翼紋為禮,背紋為義,胸紋為仁,腹紋為信,
坎亦為仁義禮德信,五種美德之象徵,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溺水,暮宿
凰穴。見之天下大安寧。
《拾遺記》載:成王四年 ( 西元前112年 ) 丹塗國獻鳳雛(蜘鳳凰)載以瑤華之車,
飾以五色之玉,至於京師,育於靈禽之苑。
孔傳曰:雄曰鳳,雌日凰?!侗阕印分^:「古者太平之世,鳳胤常居其間,而生乳
( 幼鳳凰 ),至夏後因食其卵而去之」,即謂當(dāng)君道清明嗟政太平時,鳳凰才會飛臨世
上,只要其出現(xiàn),天下就太平安寧。鳳凰不啄活蟲,非竹食不食,非靈泉不飲,非梧桐
不棲,足證其靈性之聖潔也。
故龍與鳳凰,構(gòu)成我國特有傳統(tǒng)文化,龍鳳亦表至尊無上之權(quán)威,分別代表皇帝和
皇后,龍鳳傳入民間後,則表示吉祥與富貴。
中國遠(yuǎn)古時,人們?yōu)樾牉?zāi)驅(qū)邪,而豎立門神,鎮(zhèn)護家宅。古時門神製作,採三層浮
雕,上層為展翅欲飛的南方神鳥一一朱雀,中層置有銜環(huán)猛獸頭,名為「鋪首」下層
採用龍鳳圖案,以示吉祥。三層紋飾,頂天立地,一眼看去,有一股拒人門外的威嚴(yán),
使人不敢貿(mào)然而入。
人們以朱雀為鎮(zhèn)宅之神者,因朱雀係四靈之一一,昔黃帝出征即用朱雀大旗開道,朱
雀能逐搏百獸,降伏群魔,朱雀所到之處,妖邪懼而避之。
鋪首怪獸,有驅(qū)走病魔之作用,現(xiàn)今鋪首,則指門上銜環(huán),一般可分為金花鋪飾、
捲螺鋪飾、與銅錢鋪飾三種,臺灣地區(qū)早期民宅的門戶上,多採用銅製的獅頭鋪飾,具
有辟邪招福的作用。
龍鳳皆是瑞應(yīng)之兆,龍為帝王之象,鳳為群鳥之王,出則為祥,因此古有「邦多哲
人,麟鳳相隨」之說。(民俗宗教日曆)
乏為壬癸水,對應(yīng)人體五內(nèi),則為腎,綜領(lǐng)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璧,
是北方七宿的總稱。龜蛇和體,身有甲以防敵禦侮,象徵長壽,鎮(zhèn)守於寒陰之北方,北
圄水,水屬黑,道教遵奉真武大帝,統(tǒng)攝北方,龜蛇在其兩側(cè),由於玄武是位鎮(zhèn)北方極
陰之神,因此民間俗信,凡與北方有關(guān)者,大都冠以玄武之名,諸如玄武門,玄武巖,
玄武湖等。
對玄武的解釋,古人有以下幾種說法:
(1)玄武即龜?!抖Y記曲禮》上云,(軍)行,前朱鳥而紡後玄武......」
(3)玄武為龜蛇合體,龜與蛇交?!段倪x》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宿於殼中
(4)玄武為水神,北方之神?!夺釢h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
龜蛇自古即被人們視為靈性的神物,頗受古人的崇拜,北方玄武更有龜蛇相纏之
形,被道教列為護法神,所謂「教中有四靈,法中有四獸,舉止合陰陽,變化塞宇宙」
因此高功法師,施行法事,召喚青龍,白虎,朱雀之後,必召玄武。其召喚詞,謹(jǐn)召
北方玄武,屬腎,虛危上應(yīng),鐵騎如雲(yún),黑殺之精,應(yīng)天統(tǒng)地,奔走無停,聞吾呼召,
來擁吾後」,法師以咒語施法召喚後,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擁護,
遊行九州,暢通無阻,上天下地,不懼邪魔歪道。(民俗宗教日曆)
龜為四靈,《龍鳳麟龜》之一,早在殷商時代,就已有神龜知人情,知吉兇,和可充
當(dāng)神人之間媒介的信仰,龜之所以被神化,而具有上述神性,大概在於它的身體很小,
但生命力確極強這一點上?!妒酚洝}敳吡袀鳌份d云:「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
歲,老人死,移床,龜尚生不死。龜能行氣導(dǎo)引?!构湃丝赡芨鶕?jù)龜能長壽這一特點,
而引申出其閱歷長見識多,有預(yù)知未來的靈性。
由於龜有靈性,故早在殷代,即用龜甲為占具,來占卜吉兇?!痘茨献?。說林訓(xùn)》
就說:「必問吉兇於龜者,以其歷歲久矣」。《博物志》也稱「龜三千歲,遊於卷耳之上」
「故知吉兇」?!妒酚?。龜策列傳》曾對占卜用龜甲作了詳細(xì)描繪:
神龜出於江水中,廬江郡常歲時生龜,長尺二寸者,二十枚輸太卜官,太卜官因以
吉日,剔取其腹下甲,龜千歲乃滿尺二寸,王者發(fā)軍行將,必鑽龜廟堂之上,以決吉兇,
今高廟中有龜室,藏內(nèi)以為神寶。
文中還談到龜能「明於陰陽,審於刑德,先知利害,察於禍?!?,保佑勝戰(zhàn),以及
長生不老,行氣導(dǎo)引,使人致富等神性,竟稱「龜者天下之至寶也」。
有名的「河圖洛書」亦與龜有關(guān),《易?繫辭上》謂,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xiàn),背負(fù)著「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xiàn),背負(fù)著「洛
書」於是伏羲根據(jù)這種「圖」、「書」畫成了八卦,此即《周易》之來源。
甚至古人命名,也有嗽龜觀兆的習(xí)俗。屈原在(九歌) (離世篇)中,自敘其名字
來源云,兆出名曰正則兮,卦發(fā)字貝靈均J.被視為茶聖、茶神的唐人陸羽,他的姓名,
亦由占卜而得。
早在先秦,就有人喜用「龜」取名,以象徵長壽。春秋戰(zhàn)國時,宋國有公於圍龜;
漢代時有陳龜,朱龜;三國曹魏有劉龜;南北朝元魏有叱列伏龜;唐宋時以「龜」命名
的更多,最著名者,如唐玄宗時的流行歌曲演唱家李龜年;唐末著名文學(xué)家陸龜蒙;南
宋時有彈劾奸相秦檜的殿中御史黃龜年;有趣的是南宋大詩人陸遊,晚年隱居紹興時,
曾以龜殼作了頂僅二寸高的小帽子,極其精巧。陸遊晚年,還自號「龜堂」,取龜之
三義:龜貴一義,龜閑二義,龜壽三義?!副怯^舌根俱得道,悠悠誰識老龜堂」,這正
是陸老夫子,晚年自適的生活寫照,由此亦可看出龜?shù)穆晝r之高。
龜還與成都城有不解之緣,成都別稱龜城,此典見於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三。
龜還曾與帝位、官爵、乃至貨幣,發(fā)生過關(guān)係。周時即有「龜人」這一官職,如有祭祀,
「龜人」即奉龜前往,以示隆重。古時還將元龜 ( 大龜 ) 與九鼎(夏禹鑄九鼎,象徵九
州)合稱「龜鼎」,作為傳國大寶。帝王遷都,必要遷移龜鼎。故龜鼎又比喻帝位,諸
侯、丞相、大將軍等高官的金印,常鑄成龜形印紐,所以官印又通稱龜紐,辭官不幹了
叫「解龜紐」。
早在夏時,龜貝成為貨幣之一,在春秋戰(zhàn)國時還在流行。秦朝廢棄,至漢時又有龜
幣出現(xiàn)。所謂「龜幣」是幣上鑄有龜紋,王莽時有龜幣多種。
以銅。唐代著名詩人太子賓客賀知章,有一天在長安城內(nèi)紫極宮,與李白邂逅相遇,大
喜,呼李白為「謫仙人」,遂邀其至酒樓暢飲。不巧,當(dāng)時賀知章分文未帶,他馬上隨
手解下身上所佩金龜袋,交給老闆換酒喝,與謫仙人喝了個一醉方休。賀知章性格放達
縱誕,與李白、張旭等狂客,十分親密,為「醉中八仙」之一。賀知章「因解金龜,換
酒為樂」的故事,也成為古代文壇的一段佳話。(馬書田)
小而壽命長,耐飢渴,有硬甲可以禦敵等很熟悉,並由此產(chǎn)生龜圖騰崇拜。根據(jù)新石器
時代考古資料,可知龜甲隨葬的分佈區(qū),包括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福建、
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這種史前文化中,已相當(dāng)普遍的靈龜崇拜觀念,到殷商
時代已發(fā)展為龜卜信仰,認(rèn)為神龜知人情,知吉兇,可充當(dāng)神與人交通的媒介?!妒酚?br>龜策列傳》載:「元王曰:龜甚神靈,降于上天,王者發(fā)軍行將,必粘龜廟堂之上,以
決吉兇」。又衛(wèi)平列舉龜之靈性時說:「龜者是天下之至寶也,明於陰陽,審於刑德,
先知利害,察於禍福,以言而當(dāng),以戰(zhàn)而勝」,這些有關(guān)龜?shù)撵`性認(rèn)識,可能早在西周
之前已經(jīng)產(chǎn)生。
變成了個下流貨色,「烏龜」成了罵人之詞,這是後話。(馬書田)
古人對蛇的崇拜,也是由來已久。
常用的符號,龜甲堅硬主攻,蛇性喜盤縮主守。
子」。所謂財之欲來必有兆,因此如夢見蛇咬身,即為財童來報。
故。英國M.R.柯克說:「蛇的崇敬,為恐懼所養(yǎng)育著。......蛇的形狀,一代代地傳下
來,被視為魔力的伴侶」,因為人們恐懼蛇,所以對馴蛇人也覺得神秘可怖?!渡胶=?jīng)》
中描繪的許多神靈,多是蛇首蛇身,或手操兩蛇,耳掛兩蛇。如《海外北經(jīng)》:「北方禺
強,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在漢代畫像磚中,不少神話人物,如伏羲、女
媧等,皆是蛇身。這說明蛇圖騰,對古人來說,既具有可怕的威力,又具有值得敬重的
靈性。
中國奉蛇為神而建廟奉祀,最早始於宋朝,根據(jù)《清嘉錄》云:江蘇蘇州城內(nèi)有一
座蛇王廟,殿中塑有蛇將軍,神名方正學(xué),農(nóng)曆 4 月 12日蛇王生日時,當(dāng)?shù)匦磐綍M
廟乞符,將此蛇符貼在門窗上,就可避蛇毒,與防止蛇類侵?jǐn)_。在福建一帶,俗信如被
蛇咬傷,只要到蛇王廟,請求蛇王醫(yī)治,就可馬上止疼痊癒,出了廟們後,還會見到一
條死蛇,據(jù)傳這是蛇王懲罰其無故傷人的結(jié)果。
《拾遺記》中說,大禹治水時,曾遇見一名蛇身人首的神仙,該蛇神出示八卦圖,
與十二時辰玉簡,大禹遂據(jù)此而量度天下,平定水土而完成治水大業(yè)。
《楚辭?遠(yuǎn)遊補注》解釋說:「玄武謂龜蛇,位於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而龜又是古人崇拜的四靈(龍鳳麟龜)之一,傳說中的羲皇,即是蛇神。宋代蘇軾在《彭
祖廟》一詩中吟詠道,跨歷商周看盛衰,欲將齒發(fā)鬧蛇龜J' .可見龜蛇信仰已很普遍。
又龍虎鳳龜蛇,最初可能分別屬於不同氏族的圖騰。開始並沒有聯(lián)繫,隨著社會生
產(chǎn)力的發(fā)展,一些氏族開始結(jié)成部落聯(lián)盟,而形成四方四獸觀念,四獸也就成為部落聯(lián)
盟成成員共同信奉的神物,由此可見四獸在古代一直帶有神秘色彩。
馬護衛(wèi)神,以壯威儀。《北極七元紫庭秘訣》謂,左有青龍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監(jiān)兵,
前有朱雀名陵光,後有玄武名執(zhí)明,建節(jié)執(zhí)幢,負(fù)背神鼓,在吾儕前後左右,周匝數(shù)平
方里」。蓋古代君王出行,師從以此四神繪於旌旗,以為兵陳。唐制在鹵簿中,宋、元
之青龍旗為青質(zhì)赤火,腳繪蹲龍:白虎旗為白質(zhì)赤火,腳繪蹲虎;朱雀旗為赤質(zhì)赤火,
腳繪朱雀:玄武旗為黑質(zhì)黑燄,腳繪龜蛇。亦即有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
無能敵此四物也。
《三輔貢圖》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係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原為二十
八宿之四方七宿。青龍又名蒼龍,太陰、太歲,東方之神,為角亢氐房心尾箕宿之總稱。
白虎為奎婁胃昴畢觜參宿之總稱,西方之神,又稱太白,歲中兇神也。朱雀為井鬼柳星
張翼軫宿之總稱,南方之神,又稱朱鳥。玄武為斗牛女虛危室璧宿之總稱,北方之神,
並奉為(真武)大帝。
四靈原為我國古代的方位神,分別主宰著東、西、南、北四個天宮?!妒酚?天官
書》稱:「東宮蒼龍(東宮蒼帝,其精為龍),南宮朱鳥(南宮赤帝,其精朱鳥),西宮
咸池(西宮白帝,其精白虎),北宮玄武(北宮黑帝,其精玄武)」??梢娝撵`在古代,
就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不僅有保國寧家,賜福消災(zāi)之功效,而且還主人間生死之事。道
致吸收其信仰後,一直為廣大道教徒相信,眾所崇奉,因此四靈崇拜,至今仍是道教崇
拜的重要內(nèi)容。
早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國古代神話,就形成了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東西南北四
方之神,並廣為流傳,秦漢時得到普遍信仰,成為民間信仰的重要內(nèi)容,四方四神在當(dāng)
時,已被廣泛用於軍隊陳列,以為保護神。軍隊行軍時,前朱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
白虎。(《禮記。曲禮上》)
道教創(chuàng)立以後,就吸收了中國古代四方神靈的崇拜,成為道教的護衛(wèi)神,以壯威儀。
《抱樸子》中描述老子太上老君形象時說:「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
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雲(yún)笈七籤》卷二十五《北極七元紫庭秘訣》稱,左有
青龍名盂章,右有白虎名監(jiān)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後有玄武名執(zhí)明,建節(jié)持幢,負(fù)背鐘
鼓,在吾前後左右,周匝數(shù)千萬里。」
漢晉以後,四靈中青龍、白虎被神格化,成為道教護衛(wèi)尊神。青龍稱孟章神君,白
虎稱監(jiān)兵神君。道教宮觀,常將青龍、白虎作為守衛(wèi)山門的神將,常供奉在顯要地位。
(傳統(tǒng)的一般道廟,三川門兩旁,都雕有左青龍、右白虎的石壁)
朱雀童雖然一直為道教護衛(wèi)神,卻沒有什麼新的發(fā)展,它的變化較為神秘,常以一種
神鳥的身分出現(xiàn),即為後來的鳳凰(陵老神),被道教奉為神靈而廣泛信仰。《夢溪筆談》
卷七:四方取象,蒼龍、白虎、朱雀、龜蛇。唯朱雀莫佑何物?但謂鳥而朱者,羽族
赤面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蛑^之長離......或云鳥即鳳也。
玄武神則吸收了漢代緯書中「北方黑帝,體為玄武」的說法,加以神格化,成為道
教的大神。原來的龜蛇之形,也逐漸衍變?yōu)樗捣膬晌簧駥?。道?jīng)蹦述說,北方玄武
尊神,披髮黑衣,金甲玉帶,仗劍怒目,足踏龜蛇,頂罩圓光,形象十分威猛。由於帝
王的提倡,真武神的信仰,在明朝達到鼎盛階段,宮廷內(nèi)和民間,普遍建立真武廟。於
是真武大帝(玄武神)也成了道教崇拜的重要尊神,在道教神仙譜系中,具有極高的地
位?,F(xiàn)在道觀中供奉的真武神像,旁邊常塑有龜蛇二將,戴盔貫甲,十分威武莊嚴(yán)。
四靈崇拜進入道教醮壇,大約始於唐代。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太上黃籙齋醮》
中,其卷五十二稱,若轉(zhuǎn)靈寶,眾經(jīng)法師,當(dāng)思身坐,青黃白三色靈氣之中,左青龍、
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日月五星照映,左右侍經(jīng)僊宦官,羅立壇內(nèi)」《道藏》第九冊
341頁)。這時,也出現(xiàn)了有關(guān)四靈崇拜的經(jīng)書,四靈中以玄武崇拜的經(jīng)書為最多?!短?br>上說玄天上帝真武本傳神咒妙經(jīng)》即為此時的產(chǎn)物。
北宋以後,有關(guān)四靈崇拜的經(jīng)書、懺文相繼出現(xiàn),並且日趨普及,從道教徒自身修
煉的早晚功課,到重大的齋醮活動,都有四靈崇拜的內(nèi)容。如淨(jìng)身咒云:靈寶天尊. .安
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wèi)我身,急急如律
令?!缎T日誧早晚功課》也有頌讚玄武的經(jīng)文(寶誥) :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惠眾生,消除災(zāi)障,八十二化,三
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
鎮(zhèn)天助順,真武靈應(yīng),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xié)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
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
道教齋醮科儀中,常召四靈到壇,以護壇場。法師在召靈過程中,常持靈符,以召
四靈。明代道士周恩德編的《上清靈寶濟度大全金書》卷二十六( 開度祈禳通用品 )就
收有「青龍侍衛(wèi)符、白虎衛(wèi)守符、朱雀陽精符、玄武後擁符」(《藏外道書》第十七冊115
頁)等四靈符。為道教醮壇召將之靈符,在道教齋醮科儀中使用較廣,影響深遠(yuǎn)。
《靈寶領(lǐng)教濟度大全金書》卷二七五(書籙訣目品)收有四靈符掐文。其中「青龍
侍衛(wèi)符掐文為,甲寅青龍,孟章神君,執(zhí)斧侍左,剪截澳氛,急急如律令;白虎衛(wèi)守符
掐文為,甲申白虎,監(jiān)兵將軍,執(zhí)劍侍右,掃蕩魔群,急急如律令;朱雀陽精符掐文為,
甲午朱雀,陵光將軍,執(zhí)戟侍前,九醜飛奔,急急如律令;玄武後擁符掐文為,甲子玄
武,執(zhí)明將軍,執(zhí)矛侍後,摧滅六天,急急如律令。(《道藏》第八冊第415頁)
另外,《大成金書)卷三十四《黃籙大醮儀》還收有淨(jìng)壇四靈牒,即「靈寶玄壇,
以今恭依道典,肅建瑤壇,將格真靈,合光蕩魔,欲揚清靜,必仗神功,須至公父,右
牒請四靈神君,解穢官吏,及九鳳之官君,召五方之兵吏,蕩除厭穢,清肅壇場,守鎮(zhèn)
四方,奠安八極,故牒」(《藏外道書》第十七冊第427頁)此乃舉行大型齋醮科儀前的
清淨(jìng)壇場之科儀,是道教重要齋教科儀之一,至今仍為道教科儀的重要內(nèi)容。明正統(tǒng)《道
藏》收有有關(guān)四靈崇拜的經(jīng)、懺、醮儀多種,但其中以玄武崇拜的內(nèi)容為最多,其他內(nèi)
容較少,這也許是真武在道教中的顯赫地位所決定的。
另外道教的(進表)科儀中,道士將書寫信縱祈願的表又,通過步罡踏斗,飛送天
庭,祈告上蒼,眾神光臨醮壇,賜福延齡。法師行禹步召四靈,先立西方對青龍,「我
今召青龍,龍出震宮,飛閃電來清風(fēng),六丁六甲相隨從,揚威鼓舞居吾左,繫令吾道日
興隆」:次立東門對白虎,「我今召白虎,白虎出兌方,口似血牙如霜,千妖萬怪悉皆滅,
搖頭擺尾侍吾右,一切邪魔盡伏殃」:次立北方勑朱雀,吾今召朱雀,朱雀出離位,噓
赤炁吐紅雲(yún),六丁六甲常相隨,聞吾呼召導(dǎo)吾前,歸蕩妖氛散妖天」:次立南方對玄武,
「吾今召玄武,玄武出坎邊,肅清水剿清連,十洲三島任盤旋,吞魔食鬼從吾後,功成
白日朝三天」。法師軸召完畢,四靈隨即到壇。
(進表)科儀稱「青龍孟章居吾左,白虎監(jiān)兵侍我右,朱雀陵光導(dǎo)吾前,玄武執(zhí)明
從吾後」,隨後法師即立中,喝關(guān)文,開始衝表發(fā)文,諸司官將,四靈神君,並請少駐
威光,監(jiān)臨法席,待我衝表文,飛步雲(yún)定,然後各還所部」。《進表科儀》可見四靈在
進表科儀中,被當(dāng)作主要尊神,巡視整個壇場,取理各種事務(wù)。(丁常雲(yún))
九千真炁,來臨吾左,東方九炁天君。
七千真黑,來臨吾右,西方七無天君。
三千真無,來臨吾前,南方三無天君。
五千真無,來臨吾後,北方五缹天君。
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同降真庥......
的啟發(fā)而形成的,《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禹步致靈》中說到「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之術(shù),
召役神靈之行步,以為萬術(shù)之根源,玄機之要旨」,原來夏禹治水,不能測量水位,就
製造計程的矩,但是碰到眼不能及的,就只能召海河山地諸神來訊問。夏禹到南海之濱,
看到鳥有念咒,能令大石翻動,大禹就模仿鳥行之步。其步「先舉右足,三步九跡,跡
成離坎卦。步罡躡紀(jì)者,斗有九星,取法於此故也?!?/font>
北宋時四靈崇拜中,還吸收了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戒,和世俗倫理?!侗睒O真武普慈度世
法懺》中就列舉了「脩真十戒」,此十戒為元始天尊所言,誦之則能受益。脩真十戒雖
為道教徒脩真品戒文,為宗教倫理道德,但有很大一部分內(nèi)容,則是中國人長期恪奉的
倫理規(guī)範(fàn),尤其是第九戒,規(guī)範(fàn)的是忠孝兩種道德,這是宗法社會,最一般也是最重要
的道德規(guī)範(fàn)。
四靈之一的玄武經(jīng)文中,還有一部專講為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
重經(jīng)》,十分突出地,闡述了道教報孝的倫理道德。這是以宗教因緣,說論父母恩重,
勸世人脩行報答。後又說玄帝聖號,叫人皈命禮聖,祈恩報本(《道藏》第十一冊472
-473頁)。該經(jīng)以道聖為神,以忠孝為先,勸戒世人遵行孝道,這也是中國社會,所特
有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丁常雲(yún))。
有關(guān)四靈科儀,道書上常見的還有很多。謹(jǐn)列舉一二,以饗讀者,
《科儀玉訣》
生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三十六禽,二十八宿,來吾左右,並應(yīng)吾
身,何神不伏,何鬼敢當(dāng),急急如太上律令勑。
下臺三青,持劍斬精,身披北斗,背負(fù)魁罡,左命青龍君,右命白虎神,前召朱雀將,
後呼玄武兵,三十萬兵,在吾前後左右,何神不伏,何鬼敢沖,急急如老祖天師真人變
身攝。(先天掃四聖罡法行科)
玉壇總召(高功步斗,閉目、存想、密念)咒曰:
天門,齒如劍樹,舌如金橋,氣如毒霧,耳如火鈴,十指如鉤功曹,左脇為廬山,右脇
為茆山,左足為雷將軍,右足為電將軍,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
三十六禽,二十八宿,來吾左右,皆應(yīng)吾身,急急如元始天尊律令勑。
霄飛下,來輔吾左,東方九黑天君。
氣皓皓,來從吾右,西方七黑天君。
霄飛下,來遵吾前,南方三無天君。
吾呼召,來擁吾後,北方五無天君。
午朝四靈
謹(jǐn)召東方青龍,震怒飛空,興雲(yún)驟雨,竭力太衝,部領(lǐng)九萬九千真羔,來臨吾左。
謹(jǐn)召西方白虎,素質(zhì)威蒼,英靈瑞應(yīng),變化無窮,部領(lǐng)七萬七千真黑,來臨吾右。
謹(jǐn)召南方朱雀,倏忽變通,驅(qū)雷掣電,太乙之光,部領(lǐng)三萬三千真無,來臨吾前。
謹(jǐn)召北方玄武,鐵色巨龍,太陰純化,上合蒼穹,部領(lǐng)五萬五千真黑,來臨吾後。
晚朝四靈
天地交泰,日月星明,青龍在左,白虎在右,朱雀遵前,玄武擁後,雷公電母,風(fēng)
伯雨師,浮雲(yún)使者,十二溪津,為吾蕩散......
吾是太上弟子,元皇之孫,頂戴三臺,足攝玄武,左跨青龍,右踞白虎,受吾今日,
解厭之後......
謹(jǐn)召東方,木雷大神,轟天霹靂,威猛將臨,搜山捉鬼,入水擒精,青龍踴躍,來
護吾左。
謹(jǐn)召西方,金雷大神,奔雷掣電,殺氣沖騰,鋒刀利劍,斬鬼除精,白虎翊衛(wèi),來
護吾右。
謹(jǐn)召南方,火雷大神,威風(fēng)赫奕,變化通靈,獅子吼叫,統(tǒng)攝萬靈,朱雀導(dǎo)前,向
吾前行。
謹(jǐn)召北方,水雷大神,批髮仗劍,左運火輪,驅(qū)山塞海,拔樹移根,玄武擁後,向
吾後行。
此外,在「瞻星禮斗」中,斗中點上受生者本命燈,並在斗的四方,分別放置剪刀
(位南方,代表朱雀),圓鏡(位北方,代表玄武),秤(位東方,代表青龍),尺(位
西方,代表白虎)四種器具。然後由法師登壇,立北方,召玄武,祈告北斗本命星君,
「伏願太極頒祥,南宮受度,保壽延年」眾班同舉長生保命天尊。轉(zhuǎn)南方召朱雀,祈
告北斗本命星君;轉(zhuǎn)中央召本命星君,祈告北斗建生本命星君;轉(zhuǎn)東方召青龍,祈告北
斗建生本命星君;再轉(zhuǎn)西方召白虎,祈告北斗建生本命星君。高功法師在五方星君的幫
助下,召集五方之真無,使受生「與天長並,一心歸命永得長生」。最後由法師諷經(jīng),
宣疏,向來,回向,以告五方本命星君。(丁常雲(yú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