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漢人,這些都是中國人民的稱謂,它們每一個的由來,都是一段悠久的歷史和故事,在這之中應當屬炎黃子孫最為久遠,因為它的由來是上古時期,傳說中的黃帝和炎帝。
在五千余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的稱謂發(fā)生過多次變化,我們今天的稱謂,其實是在上世紀之初才形成的。
從漢朝開始,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稱呼,這就是“漢人”,因為漢朝的強大聲名遠播,真正做大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使得其他國家的人們開始使用漢人這一名詞代指中國人民。
“漢人”之稱始于漢朝
漢族、漢人,這些稱謂都是在漢朝時期才形成并流傳沿用的,這是因為在形成了大一統(tǒng)王朝后,所有的百姓都是漢朝的子民,這樣一來便以國名“漢”來稱呼人民,漢族一詞便是由此得來。
雖然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是秦朝,但是由于秦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而一種文化和習俗的形成和穩(wěn)固,需要漫長的時間,因此秦朝時期并沒有出現(xiàn)所謂的“秦族”這樣的詞語。
漢朝長達四百余年,不僅國祚綿延,而且國力強盛,特別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朝的聲名更是威震四海,讓周邊的國家和民族噤若寒蟬,因此“漢族”和“漢人”也被他們用來稱呼漢朝的人民。
漢朝滅亡之后,雖然劉氏政權已經轟然倒塌,但是“漢族”的稱謂卻保留了下來并被后世沿用,而且經歷四百余年的同化,讓百姓心中也默認了自己漢族的身份,視漢族政權為正統(tǒng)。
所以在后來,一些少數(shù)民族建立政權后,為了獲得民心穩(wěn)固統(tǒng)治,往往會進行漢化改革,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之舉。到了這個時期,“漢族”已經不單單局限于民族這一單一范圍,而是包含了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認同。
隨著人口的不斷繁衍,漢族成員也越來越多,直到成為這片大地上的主要民族,漢族的稱謂也徹底穩(wěn)固下來,并在數(shù)千年的演變和發(fā)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流傳至今。
漢朝之前稱為“華夏”
雖說漢族之稱始于漢朝,但在漢朝之前,也有著部分自稱為“漢人”的人們。在先秦時期,一些部族會根據自身所在的地理位置為自己起名,居住在漢水側畔的人們,就會以“漢人”代稱自己,只是他們的規(guī)模還不足以形成民族而已。
在秦朝之前的六國亂世,各國百姓都有自己的稱謂,比如齊人、楚人等等,雖然彼此的稱謂都不相同,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這便是“華夏”。
“華夏”一詞,準確地來說應該是“華夏族”。它形成的時代大約是在夏朝時期,據歷史專家考證,在夏朝時期,彼時的九州大地上有著大量的部落和部族。
部落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文明程度較高的“諸夏”和文明程度較低的蠻夷共同生活在大地上,這些部落彼此之間因為爭奪資源而不斷爆發(fā)戰(zhàn)爭,彼此之間的融合也在戰(zhàn)爭中加速。
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血緣關系的改變,如彼此之間的通婚等等。所以到了后期“諸夏”一詞,代表的是許多個部落融合后的集合體。重點在于一個“諸”字,說明它并非一個單體,而是許多個單體融合而成的集體。
后來“諸夏”逐漸演變成“華夏”,具體是在何時變?yōu)槿A夏的不得而知,但是在《尚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說周天子的子民為華夏族,其他的部族為外族。
《尚書》始于公元前10世紀,所以至少在商周時期,“華夏”一詞便已存在,成為民族的代名詞。
“華夏”的稱謂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直到秦朝時期,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讓“普天之下皆為秦土,人民百姓皆為秦人”,這時候我們的稱謂變成了“秦人”或者“大秦”。
雖然秦朝統(tǒng)一了天下,但是仍然有相當多的五國舊臣不甘臣服于秦朝,他們自然不可能以秦人自居,這也是“秦人”、“秦族”未能廣泛被認可的一個原因。
到了現(xiàn)代后,隨著國家的發(fā)展,多民族共存已經成為常態(tài)。所以漢族一詞就不能準確地稱呼所有的百姓,“中華民族”一詞便孕育而生,成為我們今天的統(tǒng)一稱謂。
“中華民族”稱謂的形成
我們今天的“中華民族”之名,是由梁啟超提出的,起初它并不是中華民族,而是“中國民族”,1901年在《中國史敘論》中,梁啟超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
在此文中,梁啟超將中國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從黃帝至秦朝、自秦朝到乾隆末年、乾隆末期至如今,并用了三個“中國民族”來介紹不同時期的特征。
在提出“中國民族”一年后,梁啟超又提出了“中華民族”一詞,并在之后的文章中正式使用,這便是“中華民族”稱謂的由來。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梁啟超提出了這個概念,但是他對于“中華民族”的使用卻有些混亂,有時指代漢族,有時又指代所有的民族,直到1903年時,才在《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中,將“中華民族”定義為中國所有的民族。
1919年之后,“中華民族”一詞逐漸被廣大學者、社會群眾接受,而真正讓它成為中國人民代名詞的,還是那場兩千萬人為之獻出生命、充滿悲壯與血淚的反侵略戰(zhàn)爭。
此后,“中華民族”便正式成為了所有中國人民的稱謂,它不僅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shù)民族,還包涵著56個民族各自的文化,是一個意義宏大的集合體。
結語:
除了上文提到過的稱謂外,我們在歷史上還有過“唐人”、“震旦”等稱謂,它們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透過相關的文獻資料,我們可以探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