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故都、宋玉故里的宜城市是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的殉國地,當?shù)亓鱾髦S多血戰(zhàn)長山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張自忠是二戰(zhàn)期間以身殉國的盟軍最高將領,他殉國的地點位于宜城市境內(nèi)的長山之巔。
《長山壯歌》
《長山壯歌》
《長山壯歌》
2015年9月16日,在赴宜城考察“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時,得知該市已將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英雄事跡改變?yōu)橄尻柣ü膽颉堕L山壯歌》(又名《張自忠在宜城》),且已于8月15日在襄陽首演成功,將于近期進京匯演,參加“五個一”劇目競選。
湖南花鼓戲 《劉海砍樵》
花鼓戲 中國地方戲曲劇種,通常特指為湖南花鼓戲。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陜西等省有同名的地方劇種。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新中國成立后,湖南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fā)展,《劉海砍樵》是全國知名劇目。
湖北花鼓戲《情緣》 湖北花鼓戲 是湖北各地花鼓戲、采茶戲、燈戲、楊花柳等劇種的統(tǒng)稱。劇種主要有荊州花鼓戲、襄陽花鼓戲、東路花鼓戲、隨州花鼓戲等,尤以荊州花鼓戲最為著名。
沔陽花鼓《白狐傳奇》
荊州花鼓戲 原稱沔陽花鼓戲,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1954年命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稱“荊州花鼓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發(fā)源于湖北沔陽州一帶[1] ,是湖北省江漢平原地區(qū)備受觀眾喜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 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漢平原三棒鼓、踩高蹺、采蓮船、漁鼓、道情等漢族民間演唱形式上不斷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聲腔和表演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鄉(xiāng)土戲曲,流行于沔陽(今仙桃市)、洪湖、潛江、天門、監(jiān)利、漢川、京山等縣市,并逐漸推進臨近的鐘祥、荊門、江陵、應城、云夢、漢陽及湖南的岳陽、華容、南縣、澧縣、常德和鄂東南的崇陽、通城、赤壁等縣市。
襄陽花鼓戲《白蛇傳》
襄陽花鼓戲 形成于1820年—1850年(清道光年間),并影響、傳播到湖北鄖陽、遠安以及陜南、豫南等地。根據(jù)師承關系推算,至少在清朝道光年間,宜城就有人演唱襄陽花鼓戲。1906年,宜城出現(xiàn)了業(yè)余的花鼓戲班,演些生活小戲,如《賣白布》、《補缸》、《游春》等。當時演出形式極其簡單,戲班用高粱簸子在地上圍個圈,演員即可“登臺”演戲,這種形式俗稱“地攤子”或“草臺子”。1924年,宜城境內(nèi)首次出現(xiàn)婦女登臺唱襄陽花鼓戲的新事。此事緣于王崗村劉家漢、謝思倫、郝成素、劉貴堂和魏么等六人所組成的花鼓戲班,其中劉貴堂和魏么夫婦同臺唱戲,開了婦女唱花鼓戲的先河,使人耳目一新,頗感稀奇,在當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時,在宜城,知名的花鼓戲藝人還有魏崗的雷馬,曾洲的羅和尚,李街的趙金生,官莊的劉東升,王崗的魏么、劉家漢等十數(shù)人。
東路花鼓戲《西風秋月》
東路花鼓戲 早期名曰迓戲,俗稱哦呵腔,后稱東腔,也稱東路子花鼓戲(今湖北楚劇前身為“西路子花鼓戲”,以麻城舉水為界,東路戲流行于舉水以東,西路戲流行于舉水西),1958年定名為“東路子花鼓戲”,1974年更名為“東路花鼓戲”。是楚劇的姊妹劇種。
隨州花鼓小戲
隨州花鼓戲 早期叫地花鼓、花鼓子、花鼓戲等,是湖北隨州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距今已有170余年的歷史。其演唱聲腔分為 “蠻調(diào)”、“奤調(diào)”、“梁山調(diào)”、“彩調(diào)”四大調(diào)式。主要活動在隨州地區(qū)和相鄰的鐘祥、京山、棗陽、襄樊、應山及河南省桐柏縣、信陽等地。解放后,成立專業(yè)劇團1個、業(yè)余劇團4個,演出劇目有200多個(本),常演劇目有100多個(本),其中《打裁縫》、《雪梅觀畫》、《血汗衫》等在隨州地區(qū)及相鄰縣市頗具影響?;ü膽虼砣宋镉杏舸髩K、羅銀、杜永義、李福元、劉鳳梅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