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利思維》的六個面向中,第一個面向是思維,我認為這是所有面向中最重要的。思維是構成我們所有認知的基礎,在本書中第一個提到的觀點就是「思維復利」,此觀點能連接到本書提到學習、成長、認知、習慣與時間面向。那構成「思維復利」的根基是什么呢?思維復利是與我們的知識根基累積有關。(其他五個面向有哪些?又提到哪些觀點?可以看本書第一篇閱讀筆記:《復利思維》閱讀筆記(一):建立復利思維的六大維度
以下是書中作者提到:
唯有擁有復利的基礎思維,大腦的認知才能不斷被反復運算,如此方能使人生在各個面向有所改變。
想要擁有復利人生,復利的核心是思維,思維的核心是與我們腦中的知識有關,隨著我們知識量的輸入與累積,我們的思維的廣度與深度都會有所改變,自我認知增長后,將這些知識進行運用,能使我們的人生獲利增加。
以下我就思維面向的五個復利觀點來進行分享:
思維復利
第一個觀點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此觀點貫穿全書。作者認為復利根基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而擁有復利的思維是建立在我們的知識體系,我們思維的成長會隨著我們輸入的知識不斷增長。作者將知識體系分為底層、中層與應用層。
底層:隨著新知識的輸入,不斷更新大腦的思維,拓展思維,讓知識以復利形式增長。
中層:底層知識增加后,我們擁有的能力就越多,能做到的事情也越多。中層代表自身能力的擴大。
應用層:位于最上層的應用層則是要將知識變現(xiàn),也就是將知識輸出應用。而應用后的知識,會變成底層知識,再持續(xù)學習投入到底層,將擴展應用層。
那么該如讓我們的思維能夠復利,逐漸成長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終身學習。不斷學習之外,更要有效的學習,多練習與對外輸出不可少。思維的復利在于現(xiàn)今多變的時代是不可少的,唯有不斷輸入新知識,擁有更寬更深的思維,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
當我們脫離了讀書階段后,我相信很多人心里是想說終于從讀書的苦海中解脫,但要小心這會是你思維不會增長的跡象。書中作者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復利不是自動化的過程,而是考驗人性的過程。出社會我們依然要持續(xù)學習,唯有長期的累積,才看得到復利的效果,這考驗的我們耐心與毅力,而時間會見證這一切。
熵增定律
大家有看過《信條 TENET》嗎?電影里面各種時間逆轉與熱力學第二定律,讓人頭昏腦脹,想要放棄理解這部電影。電影里面提到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是指熱力學過程中的不可逆性。熵作為系統(tǒng)中不能做功的能量,也就是無用能量的量化的指標,可衡量著系統(tǒng)的混亂程度,隨著系統(tǒng)朝著最大熵,混亂程度會越來越大,暗示著一切事物終將走向滅亡。熵被運用到我們工作,熵增會使我們效率降低,反之,熵減則效率會提高。熵增定律被運用到企業(yè)當中,像是提到亞馬遜的創(chuàng)始人貝佐斯提倡的組織文化強調的是始終創(chuàng)業(yè),永遠都是「第一天」,不論公司發(fā)展多快、規(guī)模多大,都要像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天一樣,快速靈活、持續(xù)進化。貝佐斯就是堅持抵抗熵增。
我們每天都在接收新資訊,學習各種新知識,大腦需要儲存、整理這些資訊與知識,如果我們只是無效率地處理這些資訊與知識,或者只想讓大腦處于安逸的狀態(tài),不愿踏出舒適圈使自身思維成長,這意味著我們大腦的混程度上升,或是從有序走向無序的狀態(tài),也就是熵值增加。我們要學習如何處理這些資訊與知識,重新將無序回歸到有序。那么要如何做到熵減呢?作者提到他自身四項對抗熵增的心得:
1.一次只做一件事:一心多用只會增加大腦的混亂,我們要學會聚焦在一件事情上,減少其他事物的干擾。
2.用成長型思維代替固定型思維:讓大腦吸收外界知識,不斷使自身思維成長,才不會使大腦鈍化。
3.遠離平衡狀態(tài):唯有脫離舒適圈,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實現(xiàn)更高目標,達成更高成就。
4.顛覆式成長:如同我現(xiàn)在堅持持續(xù)輸出閱讀心得,剛開始成長幅度會非常緩慢,但后期會呈現(xiàn)指數(shù)般增長。若是沒多久就放棄,將會得不到成長。堅持是等待將來的收獲,而不是立即收獲。
邊際成本
所謂的邊際成本是指每單位多增產的產品(或多購買的產品)所增加的成本。作者從人生拋物線的角度來看邊際成本。人生拋物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向上曲線,經過許多低谷與反彈,整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第二種是向下曲線,如同拋出去的球,只有在一瞬間抵達最高處,最后落回地面。
向上曲線的高度代表著人生的巔峰期,巔峰期的高度取決于個人的付出與努力,即便中途遇到挫敗,能不斷堅持向上之人,才能持續(xù)創(chuàng)造人生巔峰;反之,若遇到挫敗后一蹶不振,整個人生拋物線就只呈現(xiàn)一次巔峰。
講到這里,人生拋物線跟邊際成本有什么關系呢?若你長期持續(xù)每天書寫一千字,一年下來可累積三十六萬字,這字數(shù)足以出書。在你逐漸累積的過程中,只投入極少成本,就可帶來極大成果,而邊際成本則會降低。因此你是否持續(xù)付出與努力,決定了最終邊際成本的高低。
匠人精神
提到匠人精神,就讓人聯(lián)想到老一輩得匠人,匠人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精神令人佩服。想要成為一流的匠人必須擁有一流的技術與心性,不然只能稱為工匠。匠人能夠專注當下,借此將一件事做好,那么我們該如何透過進入心流來將事情做好呢?
作者提供四點能快速進入心流的方法:
1.創(chuàng)造合適的環(huán)境
2.有意識地制定開關動作
3.任務具體化
4.賦予工作或任務「意義」
無形資產
何謂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沒有實際形體,例如個人價值觀、創(chuàng)意、批判思考能力等,其重點在于可累積、可復利、可增值。每個人會有個疑問,無形資產該如何累積?其實我們在人生經歷中就開始累積無形資產,只是我們并沒有注意到。作者將無形資產的發(fā)展與累積分成四個階段:
1.過往的文憑證書、取得的成就
2.信譽所帶來的人脈
3.將無形資源有型化或產品化知識產品化→演講、寫作、視頻、個人線上課程等
4.參與高格局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組織研討會或參與別人的研討會,分享的過程能擴大與累積無形資產,分享之后要把自己的思考分享在社交媒體上。
無論在哪個時代,無形資產的累積就是在關注當下與未來,每個時代所需要的無形資產可能會出現(xiàn)變化,其中做好個人能力的塑造是最為重要,之后才根據(jù)未來的前景與機會,持續(xù)培養(yǎng)需要拓展的能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