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拜關二爺?shù)牧曀?,關二爺就是三國時期的關羽,老百姓說他是財神,江湖人士說他是神勇與忠義的象征,清朝的皇帝更是將他尊為“武圣”,和文圣孔老夫子平起平坐。
在現(xiàn)代人眼中,毫無疑問,關羽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無論是小說也好,還是電視電影也好,又或者民間的種種傳說也罷,關羽都是一個非常神圣而偉大的形象。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至少在三國時期,關羽雖然享有威名,但卻也只是一個相對比較突出的武將而已,大家對他的評價最多也就說他是“英雄”,而不會認為他是神一樣的人,更不會認為他的功績達到了圣人的高度。
咱們看一看關羽的爵位和謚號就知道,關羽生前其實并不受人待見。他生前被封漢壽亭侯,死后被劉禪追謚為“壯繆侯”,這些待遇和評價,并不會超過五虎上將中的其他任何一位。
黃忠的爵位是關內侯,謚號剛侯;馬超是斄鄉(xiāng)侯,謚號威侯;趙云是永昌亭侯,謚號順平侯;張飛爵位西鄉(xiāng)侯謚號桓侯;關羽是漢壽亭侯,謚號壯繆侯。從五虎上將各自的爵位和謚號來看,或許評價最差的就是關羽!
為什么?因為他的謚號是“壯繆”。其中的“繆”字,含有錯誤的貶義,也就是說關羽雖然壯勇,但卻名不副實,并沒有那么厲害。這是后主劉禪對關羽的追謚。
謚號,本來就有對人的評價之意,由此可見至少在當時,關羽的聲譽并不會強過其他人。當然,關羽的神勇忠義,世人都很認可,但他的個性也很孤傲狂妄,包括后來的敗走麥城,也對蜀漢的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或許正是因此,劉禪才追謚他為“壯繆”。
大家知道我們的古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使得他們有“文能治國,武可安邦”這樣的追求,所以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者,也順應推出了文圣和武圣,作為人們心目的楷模,替他們樹立某種精神信仰,并且為文圣武圣立廟,也就是文廟和武廟。
文圣,當然是孔子,武圣,通常我們都說是關羽,但是在最開始設立武廟的時候(大概是唐代唐肅宗時期),那個時候武廟里供奉的并不是關羽,而是姜子牙!也就是說,最早的武圣,并非關羽!
公元760年,唐肅宗下令依據(jù)文廟的規(guī)制另設武廟,以祭祀姜子牙和歷代孝忠義勇的名將,并且尊姜太公為武成王,所以最早的武廟又叫武成王廟或者太公廟,祭祀的主神是姜子牙,左右配祀亞圣十哲,一共十一人,其中包括白起韓信張良諸葛亮等人,關羽不在其列。
為什么要設立武廟?是因為經過安史之亂以后,皇帝認為武將一定要對自己忠心耿耿,只有講忠義,你才有資格進武廟,以此來激勵武將效忠于皇室。后來到唐德宗的時候,三國時期的張飛關羽周瑜也進入了這份名單,武廟供奉的牌位增加到六十多位,不過他們都屬于“配祀”。
到宋代時,道教天師張繼先奏請徽宗封關羽為“崇寧真君”,關羽的形象有了初步的神格化。但是到了元代,由于外來民族對漢文化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于是武廟中供奉的牌位被大幅縮減,白起和關羽等人又被踢出武廟。
既然關羽曾被踢出武廟,那他為何現(xiàn)在又成了“武圣”呢?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認為將武將抬到圣人的高度有點過,因為他覺得武將的功勞再大,也始終只是一個臣子而已,于是不再設立武廟。
但與此同時,朱元璋為了鼓勵武將忠誠,又將以忠義著稱的關羽單獨拿出來,將他進一步神格化,設了一個“關帝廟”,自此,關羽取代了姜子牙,成為了歷代武將之首。
清代重開武廟,把明代的關帝廟和文廟合并,合稱文武廟,關羽的地位一躍而上與孔子齊平,變成了“武圣”。與此同時,山西的晉商崇尚以義聚利,將義字當頭的關羽奉為自己的守護神,寓意“言而有信”不取不義之財,于是關羽又有了“財神”的稱號。
總而言之,皇帝想用關羽來作為臣子忠義的榜樣,老百姓崇尚關羽忠義的精神,這才讓關羽一步步成為了被神化的“武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