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圖》 清代 童鈺 童鈺的身世,生生死死,頗具傳奇色彩。幼時,友人劉鳳岡夢童化為梅花二樹,喜告之,從此即以“二樹”為號。家貧,嫁女無資,賣梅百幅,以充奩具。蔣寶齡《墨林今話》記童逸事說:二樹畫梅“名獨著,人得其一幅,拱璧視之?!毕鄠魉脑⒙尻枙r,嘗寫梅壁間,時方冬日,百蟲俱蟄,忽有凍蜂潛集其上。他的梅花傳神,竟達如此亂真的地步!童的相契沈又希為此曾賦詩一首紀其實:“雪湖畫梅蜂食須,樹翁畫梅蜂繞株。遙遙相去二百載,淋漓大筆同沾濡。”
梅花 清代 童鈺 墨色絹本 立軸 童鈺,清,山陰(今浙江紹興)布衣。善山水,以草隸法寫蘭、竹、木石皆工。尤善寫梅,宗揚無咎法,生平所作不下萬本,故有“萬幅梅花萬首詩”小印。共畫梅蒼老古樸,墨氣雄厚。惟千篇一律,苦無迢逸,筆不能變化從心,終覺失之板。工詩,亦以詠梅為勝。性落拓不為家計,嫁女無資,賣梅百幅以充奩具。兼工草隸,愛蓄古銅印章,精篆刻。
梅花圖 清代 童鈺
垂眉月映圖 清代 童鈺 1777年作 軸 紙本水墨
雪梅圖 清代 童鈺 立軸 水墨紙本 122×57厘米 鈐?。和曋?、二樹、萬福梅花、天然去雕飾
水仙茶梅圖 清 姜泓 立軸,絹本,設(shè)色,縱118.3厘米,橫42.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畫中寫水仙與茶、梅三友相為呼應(yīng),梅枝上一小鳥正躍躍欲飛。構(gòu)圖奇妙,梅枝斜伸而下,另有一短枝取向上之勢。以淡墨點染出山石,水仙、茶樹用工筆細加勾畫,而花冠及梅花皆以粉色由外及內(nèi)的渲染,間點丹紅,色澤淡雅脫俗,氣韻流動。山雀用筆筒略,造型卻準確生動。
早春圖 楊晉 立軸紙本 縱210厘米 橫11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楊晉(1644—1728),清代畫家。字子和、子鶴,號西亭、二雪、谷林樵客、鶴道人、野鶴,江蘇常熟人。王暈弟子。擅山水,尤工村莊景物,亦寫人物、花鳥,尤擅畫牛,蹄角生動。晚年每多率筆,蒼而不潤,有虧神氣。傳世作品有與王暈合寫《王時敏小像》、《歲寒圖》、《艷雪亭看梅圖》、《柳塘春牧圖》等。此畫寫二株老梅枝干曲虬盤折,枝頭新花綻放;奇石之旁新篁枝葉靈秀,水仙盛開,靈芝仙草長于山石之上。全圖結(jié)構(gòu)緊湊講究,繁密而不沉冗。樹干山石皆以淡墨暈染,以小斧劈皴、橫皴等點染,以濃墨點苔。水仙用白描雙鉤手法繪出,雋秀淡雅;梅花則以墨線勾畫,錯落紛呈。畫面雖未設(shè)色,卻將初春的盎然生機盡于筆端描出。
花鳥圖 顏岳 冊頁 絹本設(shè)色 縱29.8厘米橫25.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以一垂弓下伸的梅花枝干貫穿畫面,一只色彩鮮艷的鸚鵡正向下嗚叫。梅花以淡墨勾畫枝條、花瓣,以粉白點染花冠,胭脂寫出花萼。鸚鵡用色講究、筆法工整,寫中帶工。
梅鵲圖 陳書 立軸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陳書(1660—1736),清代女畫家。號上元弟子、復(fù)庵,晚號南樓老人,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堯勛女,錢綸光妻。擅畫山水、人物,俱合古法;尤擅花鳥草蟲,筆力遒勁,風(fēng)神簡古,機趣天然,近陳道復(fù)。傳世作品《梅鵲圖》《防陳道復(fù)水仙圖》《南樓老人人物花鳥圖》。此畫寫二鵲正棲于梅樹老干之上,啾啾嗚叫。梅干造型奇特,與上方之倒垂梅枝呼應(yīng),用筆洗練,以水墨暈染枝干,淡墨寫花,濃墨點萼,古趣盎然。二鵲用筆細致卻又遒勁有力,墨彩渲染出鳥羽的不同質(zhì)感。畫面雅致清麗,韻味悠長。款識“丙中秋日,摹家白陽筆意,女史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