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唐詩鑒賞辭典》第二十九首《獨不見》(沈佺期)

【篇目】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作者介紹]

  [賞析一~~賞析五]

【古風泊客一席談】

  獨不見/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初唐·沈佺期·七言律詩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拼音版:

lú jiā shǎo fù yù jīn xiāng , hǎi yàn shuāng qī dài mào liáng 。
        盧家少婦郁金香,海燕雙棲玳瑁梁。
        jiǔ yuè hán zhēn cuī mù yè , shí nián zhēng shù yì liáo yáng 。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bái láng hé běi yīn shū duàn , dān fèng chéng nán qiū yè cháng 。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shuí wéi hán chóu dú bù jiàn , gēng jiào míng yuè zhào liú huáng ?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作品介紹]

《獨不見》是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擬古樂府之作,刻畫了一位對遠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閨中貴婦形象。詩人通過環(huán)境描寫烘托思婦的哀怨,以雙飛雙棲的燕子反襯思婦的孤獨;以寒砧催落葉、明月照流黃來烘托離愁別恨。全詩辭藻典雅,華美艷麗,情景結(jié)合,意境鮮明,被歷代詩評家認為是溫麗高古之佳篇。

[注釋]

⑴獨不見: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樂府解題》:“獨不見,傷思而不見也?!?/p>

⑵盧家少婦:泛指少婦。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梁朝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寮逓楸R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p>

⑶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種。因產(chǎn)于南方濱海地區(qū)(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dàimào舊讀dàimèi):海生龜類,甲呈黃褐色相間花紋,古人用為裝飾品。

⑷寒砧(zhēn):指搗衣聲。砧,搗衣用的墊石。古代婦女縫制衣服前,先要將衣料搗過。為趕制寒衣婦女每于秋夜搗衣,故古詩常以搗衣聲寄思婦念遠之情。木葉:樹葉。

⑸遼陽:遼河以北,泛指遼東地區(qū)。

⑹白狼河:今遼寧省境內(nèi)之大凌河。音:一作“軍”。

⑺丹鳳城:此指長安。相傳秦穆公女兒弄玉吹簫,引來鳳凰,故稱咸陽為丹鳳城。后以鳳城稱京城。唐時長安宮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長安大明宮正南門為丹鳳門(見《兩京城坊考》卷一)。

⑻誰為:即“為誰”。為,一作“謂”。

⑼教(jiāo):使。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此指帷帳,一說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對”。

  [譯文]

盧家年輕的主婦,居住在以郁金香浸灑和泥涂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nèi),海燕飛來,成對成雙地棲息于華麗的屋梁之上。

九月里,寒風過后,在急切的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令人思念。

白狼河北的遼陽地區(qū)音信全部被阻斷,幽居在長安城南的少婦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別漫長。

她哀嘆:我到底是為哪一位思而不得見的人滿含哀愁?。繛楹芜€讓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幃帳之上?

  [作者介紹]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內(nèi)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高宗上元二年(675)舉進士,為協(xié)律郎,后歷任通事舍人、給事中、考功郎。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xué)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后,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xué)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賞析

此詩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又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疑為副題。喬補闕為喬知之,萬歲通天(武則天年號,696—697)年間任右補闕,此詩當作于這段時間。

文學(xué)賞析

這首七律,是借用了樂府古題“獨不見”。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云:“獨不見,傷思而不得見也?!贝嗽姷闹魅斯且晃婚L安少婦,她所“思而不得見”的是征戍遼陽十年不歸的丈夫。詩人以委婉纏綿的筆調(diào),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處處、落葉蕭蕭的秋夜,身居華屋之中,心馳萬里之外,輾轉(zhuǎn)反側(cè),久不能寐的孤獨愁苦情狀。此詩對后來唐代律詩,尤其是邊塞詩影響很大,歷來評價甚高。姚鼐說它“高振唐音,遠包古韻,此是神到之作,當取冠一朝矣。”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北R家少婦,名莫愁,梁武帝蕭衍詩中的人物,后來用作少婦的代稱。郁金是一種香料,和泥涂壁能使室內(nèi)芳香;玳瑁是一種海龜,龜甲極美觀,可作裝飾品。開頭兩句以重彩濃筆夸張地描繪女主人公閨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飾,頂梁也用玳瑁殼裝點起來,無比芬芳,無比華麗。連海燕也飛到梁上來安棲了?!半p棲”兩字,暗用比興。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這位“莫愁”女也許有所感觸吧。此時,又聽到窗外西風吹落葉的聲音和頻頻傳來的搗衣的砧杵之聲。秋深了,天涼了,家家戶戶忙著準備御冬的寒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緊了。這進一步勾起少婦心中之愁?!昂璐吣救~”,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蕭蕭落葉催人搗衣而砧聲不止,詩人卻故意主賓倒置,以渲染砧聲所引起的心理反響。事實上,正是寒砧聲落葉聲匯集起來在催動著閨中少婦的相思,促使她更覺內(nèi)心的空虛寂寞,更覺不見所思的愁苦。夫婿遠戍遼陽,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憶,也已整整十年了。

頸聯(lián)出句的“白狼河北”正應(yīng)上聯(lián)的遼陽。主人公想:十年了,夫婿音訊斷絕,他現(xiàn)在處境怎樣?命運是吉是兇?幾時才能歸來?還有無歸來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連懷念都沒有一個準著落。因此,這位長安城南的思婦,在這秋夜空閨之中,心境就不單是孤獨、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而且在擔心,在憂慮,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上聯(lián)的“憶”字,在這里有了更深一層的表現(xiàn)。

寒砧聲聲,秋葉蕭蕭,叫盧家少婦無法入眠。更有那一輪惱人的明月,竟也來湊趣,透過窗紗把流黃幃帳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給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詩人充滿同情的描述,到這結(jié)尾兩句則轉(zhuǎn)為女主人公愁苦已極的獨白,她不勝其愁而遷怒于明月了。詩句構(gòu)思新巧,比之前人寫望月懷遠的意境大大開拓一步,從而增強了抒情色彩。

這首詩,人物心情與環(huán)境氣氛密切結(jié)合。“海燕雙棲玳瑁梁”烘托“盧家少婦郁金堂”的孤獨寂寞,寒砧木葉、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的思念憂愁,尾聯(lián)“含愁獨不見”的情語借助“明月照流黃”的景物渲染,便顯得余韻無窮。論手法,則有反面的映照(“海燕雙棲”),有正面的襯托(“木葉”、“秋夜長”),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寫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見”的愁腸。詩雖取材于閨閣生活,語言也未脫盡齊梁以來的浮艷習氣,卻顯得境界廣遠,氣勢飛動,讀起來給人一種“順流直下”(《詩藪·內(nèi)編》卷五)之感。 

名家點評

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五:盧家少婦體格豐神,良稱獨步,惜頷頗偏枯,結(jié)非本色。同樂府語也,同一人詩也。然起句千古驪珠,結(jié)語幾成蛇足。

方東樹昭昧詹言》:本以燕之雙棲興少婦獨居,卻以“郁金堂”、“玳瑁梁”等字攢成異彩,五色并馳,令人目眩,此得齊梁之秘而加神妙者。三四不過敘流年時景,而措語沉著重穩(wěn)。五六句分寫行者,居者,勻配完足,復(fù)以“白狼”、“丹鳳”攢染設(shè)色。收拓并一步,正跌進一步。曲折圓轉(zhuǎn),如彈丸脫手,遠包齊梁,高振唐音。

胡震亨唐音癸簽》:沈詩篇題原名《獨不見》,一結(jié)翻題取巧,六朝樂府變聲,非律詩正格也。

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云卿《獨不見》一章,骨高,氣高,色澤情韻俱高,視中唐“鶯啼燕語報新年”詩,味薄語纖,床分上下。

佚名

賞析

從多側(cè)面塑造出一位空閣獨居的少婦形象。詩一上來就運用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寫"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以玳瑁裝飾的畫梁上雙棲海燕的親昵自得來反襯深居郁金堂的那位盧家少婦生活的孤單和內(nèi)心的寂寞。

中間四句用兩兩對稱形式刻畫這對少年夫婦生離死別的哀愁:丈夫遠戍遼陽,妻子獨居長安。"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農(nóng)歷九月,已是深秋氣候,京師長安一帶西北風颯颯送寒,蕭蕭落葉伴隨著鄰家廚房里隱約傳出的陣陣刀砧聲而飄零,少婦很自然地想到別家團聚的歡樂,自己獨居閨中的凄楚。從而對長期應(yīng)征戍邊的良人的思念感情油然而生,不能自遣,更何況"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風城南秋夜長"!遠征遼陽的丈夫長久沒有音訊,存亡未卜,獨居長安城南的妻子又遇上深秋的漫漫長夜,無法入睡。這兩聯(lián)前后呼應(yīng)緊密:"白狼河北音書斷"呼應(yīng)"十年征戍憶遼陽","丹鳳城南秋夜長"則呼應(yīng)"九月寒砧催木葉。"兩條線索,相互交叉勾聯(lián),明寫長安的妻子,暗寫遼陽的丈夫。地點由長安到遼陽,萬里迢迢;時間則分別十年,音書斷絕。長安的妻子空閨獨守,秋夜憶念良人,這是明寫的。而征戍遼陽的丈夫,音汛渺然,是死是活,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可能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已成為戰(zhàn)爭的犧牲品。也可能是"城頭鐵鼓聲猶振, 匣里金刀血未乾",還在鏖兵苦戰(zhàn)中......

最后兩句更從正面一點,對表現(xiàn)全詩主題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盧家小婦在深秋月夜,思念久別遠戍的丈夫,愁腸百結(jié),情景是夠凄慘的了。誰知這時夜空的明月卻格外皎潔,銀灰色的月光默默地灑在她的羅衣上,顯得格外的柔和、靜悄! 多美好的少婦形象!又是多不幸的身世!

全詩通過一個少婦秋夜思念戍邊丈夫的生活剪影,向讀者展現(xiàn)一幅戰(zhàn)爭破壞人們和平安寧生活,給一個原本可能是幸福家庭帶來毀滅性災(zāi)難的形象畫面,使讀者很自然地對詩中的主人公一明寫的盧家少婦和暗寫的出征的丈夫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這首詩表現(xiàn)技巧也很出色,開始運用比興手法,以玳瑁梁上雙棲的海燕反襯這對少年夫妻長年離別的不幸。中間兩聯(lián)對偶工致,不但句對,而且詞組也對,"白狼河"與"丹鳳城"均為地名,"白"和"丹"均為顏色、"狼"和"鳳"均為動物,構(gòu)成律詩中的工對。結(jié)束一聯(lián)運用設(shè)問句式,"誰謂"、"更教",一氣貫穿到底,造成含蓄蘊藉、"深文隱蔚,余味曲包"(《文心雕龍·隱秀》)的意境,讀來情味深長。

佚名

賞析

古意:托古以詠今的擬古之作。詩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又作《獨不見》,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稑犯忸}》說:“傷思而不得見也?!眱?nèi)容多寫離別及閨情怨思。

這首七言律詩《古意》,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被歷代詩評家認為是溫麗、高古之佳篇。詩寫的是一位少婦思念久戍邊塞未歸的丈夫,主題傳絕,但沈佺期這首詩卻寫得情致婉轉(zhuǎn),色彩富麗,音韻和諧,具有不朽的藝術(shù)魅力。

首聯(lián)“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敘述簡練,比興自然。盧家少婦,名莫愁,是南朝民歌《河中之水歌》里的人物,后用作少婦的代稱。起句借用《河中之水歌》的意境,言簡意賅、精妙入微地介紹了思婦的身世和處境。她的家庭環(huán)境華麗溫馨,她的生活卻冷落凄清。“海燕雙棲玳瑁梁”,一句反襯,興起了全篇無限綿綿的愁思。她寂然獨居空閨,根本比不上相親相愛雙棲于梁上的燕子。

頷聯(lián)“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戰(zhàn)憶遼陽”繪景抒情,情景相生。深秋九月正是趕制征衣的季節(jié),這此起彼伏之搗衣的秋聲,聲聲撩人心緒。那陣陣飄落的樹葉,更使人觸目傷懷,平添蕭瑟之感。詩沒有直說砧聲“催人淚下”,卻說“催木葉”,于無理處見妙,于曲折中見奇。樹木無心而為之“催”,人何以堪?意在言外,含蓄婉轉(zhuǎn),砧聲本也無所謂寒暖的,加以“寒”字,就增強了詩句的感情色彩,鮮明地表現(xiàn)了思婦的心境。她由趕制征衣的杵聲聯(lián)想到征人——自己的丈夫,“十年征戍憶遼陽”,自然地揭示出全詩的旨意。

頸聯(lián)“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分承上句,進一步闡發(fā)題旨。正如吳喬在《圍爐詩話》中所說的:“‘白狼河北音書斷’,足上文征戍之意,‘丹鳳城南秋夜長’足上文‘憶遼陽’之意”。十年征戍,時間夠長了,再加之音訊斷絕,生死難以預(yù)料。

俗話說:“能隔千里遠,不隔一層板。”只要有封書信來,知道丈夫尚活著,她就還有盼頭。可是“音書斷”,從深沉的嘆息中所表露的就不止是一般的懷遠盼歸的愁思了。她為丈夫的安危焦慮,甚至夾雜有不祥的猜想。音信斷絕,又置于這漫漫秋夜、陣陣砧聲之中,正可謂“憶遼陽”愁斷腸了。

尾聯(lián)“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吳喬分析說是“完上文寄衣之意”。這似乎有點“怨天尤人”的意味。她苦苦地思念著丈夫,非但見不到丈夫的面,而且連個信也沒有?!罢l為”二字用得十分貼切,表明思婦好像有點“嗔怪”自己“多情”的意味。她企圖自寬,卻愈益加深思念之切。在這漫漫長夜,老天又偏讓那團欒明月來照這預(yù)制征衣的“流黃”。征人無消息,征衣何處寄。詩句怨而不怒,意境清幽柔和。因而前人評說:“‘盧家少婦’首尾溫麗?!?/span>

這首《古意》雖是一首完整的七律,但受樂府影響很深?!蹲x雪山房唐詩序例》說:“七言律詩出于樂府,故以沈云卿《龍池》《古意》冠篇?!?/span>胡應(yīng)麟更是認為:“‘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同樂府語也?!庇址Q贊說“起句千古驪珠”, 但也批評說“結(jié)語幾成蛇足”。

說它近樂府的原因大概是有寬對、流水對,正如《圍爐詩話》所指出的:“八句鉤鏁連環(huán),不用起承轉(zhuǎn)合一定之法者也。”

佚名

賞析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這句詩是唐朝詩人沈全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中的詩句。

沈全期生于公元 656年,-約714),字云卿,相州內(nèi)黃(今屬河南)人。自幼聰慧,少年時代就學(xué)習儒家經(jīng)典和史籍以及道教和佛教經(jīng)典,并且有很高的音樂才能;十三四歲時,曾西南漫游,這時,詩已寫得相當不錯;。可謂知識淵博,才華出眾,年僅十九歲便中了進士。后任考功員外郎,38歲時,武則天稱帝,沈佺期被召拜為通事舍人,在以后的十年中,他平步青云,四次左遷。后遭人陷害,在獄中及流放途中,寫了不少詩,風格沉郁,富有真情實感,是沈詩中的上品。706年,沈佺期遇赦返回長安,以后的八年中勛位漸高,這時他的七言詩,格律臻于成熟。公元714年,沈佺期病逝。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浪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此首詩又名《 獨不見》。獨不見:樂府《雜曲歌辭》舊題?!稑犯忸}》:“獨不見,傷思而不見也?!北R家少婦:泛指少婦。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梁朝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種。因產(chǎn)于南方濱海地區(qū)(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海生龜類,甲呈黃褐色相間花紋,古人用為裝飾品。寒砧:指搗衣聲。砧,搗衣用的墊石。古代婦女縫制衣服前,先要將衣料搗過。為趕制寒衣婦女每于秋夜搗衣,故古詩常以搗衣聲寄思婦念遠之情。木葉:樹葉。遼陽:遼河以北,泛指遼東地區(qū)。白狼河:今遼寧省境內(nèi)之大凌河。音:一作“軍”。丹鳳城:此指長安。相傳秦穆公女兒弄玉吹簫,引來鳳凰,故稱咸陽為丹鳳城。后以鳳城稱京城。唐時長安宮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誰為:即“為誰”。為,一作“謂”。教:使。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此指帷帳,一說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對”。

此首詩描寫的是,盧家年輕的主婦,居住在以郁金香浸灑和泥涂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nèi),海燕飛來,成對成雙地棲息于華麗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風過后,在急切的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遼陽地區(qū)音信全部被阻斷,幽居在長安城南的少婦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別漫長。她哀嘆:我到底是為哪一位思而不得見的人滿含哀愁???為何還讓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幃帳之上?

此詩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又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疑為副題。喬補闕為喬知之,萬歲通天(武則天年號,696—697)年間任右補闕,此詩當作于此時。此首詩是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擬古樂府之作,刻畫了一位對遠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閨中貴婦形象。詩人通過環(huán)境描寫烘托思婦的哀怨,以雙飛雙棲的燕子反襯思婦的孤獨;以寒砧催落葉、明月照流黃來烘托離愁別恨。全詩辭藻典雅,華美艷麗,情景結(jié)合,意境鮮明,被歷代詩評家認為是溫麗高古之佳篇。

佚名

賞析

我們在前面講了初唐四杰,講了“王楊盧駱”和他們的“不廢江河萬古流”。詩圣杜甫盛贊“四杰”,“不廢江河萬古流”,是因為“四杰”在初唐的詩壇上,開啟了一片新風,用個人的精神與命運,為盛唐地到來,作下了堅實地鋪墊。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技巧上經(jīng)過初唐的鋪墊,從而達到盛唐“李杜”的巔峰,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基礎(chǔ)。那么,在初唐詩律技巧上的鋪墊,就不得不談兩個雖然人品不怎么樣,但是詩才、詩情卻非常出眾的人物了,這就是詩史上著名的“沈宋”,也就是沈佺期與宋之問。我們今天就來解讀一下沈佺期的那首七律名作《獨不見》。詩云: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這首詩非常獨特,尤其是在七律發(fā)展史上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地位,就像“沈宋”在唐詩史上的地位一樣。《新唐書·文藝傳贊》就說:“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研習”??梢姡衤稍娭小奥稍姟钡倪@個說法,就和“沈宋”他們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的奠基息息相關(guān)。那么像沈佺期的這首七律《獨不見》,就在事實上被公認為是七律詩臻于成熟的一個重要的體現(xiàn)。

《獨不見》是一個樂府舊題,它其實是樂府《雜曲歌辭》中的一個常見的題目,所以《樂府解題》里曾經(jīng)說:“獨不見,傷思而不見也”。其實就是思念之作,悲嘆之作。但是一般文人,拿樂府舊題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一般都會進行擬樂府的創(chuàng)作。因為樂府的創(chuàng)作本來來自民間,形式自由,沒有什么太大的技巧規(guī)范與約束,所以創(chuàng)作起來會感覺非常輕松自如,揮灑自如。但是要拿律詩的題材去進行這種樂府題目的創(chuàng)作,那么對于技巧與規(guī)范的把握,要求的程度就非常高了。所以以樂府舊題而為七律,是沈佺期這首《獨不見》非常獨特的地方。尤其是他還能寫得圓轉(zhuǎn)自如,感人至深,就尤為難得了。

首聯(lián)說:“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這應(yīng)該是一個長安城中的貴夫人,“盧家少婦”,用了莫愁女的典故。梁武帝蕭衍有一首著名的《河中之水歌》寫的就是莫愁女,詩云:“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于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边@是典型的“齊梁體”的創(chuàng)作,但是對這個盧家少婦莫愁的描繪是非常精彩的。

有關(guān)莫愁、莫愁女的傳說,其實有兩種說法:一個說她是石城莫愁,這個石城就是在湖北;而另一種傳說是說莫愁是洛陽莫愁,大概是要因為比照西京的繁華,所以置之于東京洛陽。而石城莫愁,后來以訛傳訛,石城就變成了石頭城,所以南京現(xiàn)在還有一個著名的莫愁湖公園。李商隱的名句:“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你會發(fā)現(xiàn)不僅李商隱,不僅沈佺期,很多詩人都很喜歡寫莫愁。這個女子的形象,幾乎成為中國詩歌史上,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藝術(shù)形象。甚至不只詩歌史上,包括像金庸先生寫《神雕俠侶》,開篇的最重要的線索亦是李莫愁。我想除了莫愁女的傳說之外,她的名字“莫愁”這兩個字,大概是為文人喜愛的非常關(guān)鍵的原因。

莫愁其實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愿景與希望,可是人生最悲哀的現(xiàn)實是,雖然我們都希望生活莫愁,可是“凡有邊界的都屬獄中”,我們生活在這個荒涼的塵世間,種種糾葛、種種糾纏,有懷才不遇,有人事紛爭,即使親人友人之間,也處處充滿了矛盾與危機,更遑論面對社會生活的無奈。所以連李商隱都在他的名作《重幃深下莫愁堂》里,最后發(fā)出“直到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的別樣心聲。

所以沈佺期一句“盧家少婦郁金堂”,則輕輕地從樂府、從齊梁那里,把那個叫“莫愁女”的形象召喚了出來。那么這個“莫愁女”的形象被召喚出來之后,是個什么形象呢?一開始金碧輝煌,“盧家少婦郁金堂”嘛!蕭衍也說:“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 ,“郁金”是名貴的香料,所以有郁金花。古代這種香料都要從古大秦國,或者古大食國,也就是古代的古羅馬帝國或者古波斯帝國,經(jīng)過漫長的絲綢之路,才能送到中原,所以特別珍貴。所以在這個所居氣象不凡的郁金堂里,“海燕雙棲玳瑁梁”。當時人指的“海燕”,并不指大海上燕子,而是指“越燕”,也就是南方古百越之地飛來的燕子。它們棲息在什么地方呢?用玳瑁裝飾的屋梁。“玳?!辈坏昧?,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大海龜。它的龜甲,成黃褐色相間的花紋,所以古人以之為非常珍稀的裝飾品。屋梁居然是用玳瑁裝飾的,而所居之處的樓堂,是有著郁金的香氣,所以這個盧家少婦,一出場就是一個貴族少婦的格局和氣象。那么作者要寫思婦,寫思婦思夫,為什么開篇要寫一個具有貴族格局與氣象的貴族少婦呢?暫且放下這個問題,我們接下去看。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頷聯(lián)說:“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九月寒砧”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啊!古人認為,這個在古代,所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個七月流火,現(xiàn)在經(jīng)常被誤用,其實它是指的大火星向西運行,天氣轉(zhuǎn)涼,而不是盛夏天氣特別熱的時候叫“七月流火”。農(nóng)歷的七月天氣已經(jīng)開始轉(zhuǎn)涼,到九月的時候,已經(jīng)是深秋初冬,這個時候要做寒衣了。所以在古詩詞中良人遠行、良人遠征,到了九月為他們做冬衣以體現(xiàn)思念之情,這是古詩詞中,尤其是樂府以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素材。所以“九月寒砧催木葉”,“砧”就是搗衣時所用的那個墊石。古時候做衣服,先要把那個衣料翻來覆去地搗過,所以李白才會說“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就是說家家戶戶都在為親人趕制冬衣。而“寒砧催木葉”,所謂“洞庭波兮木葉下”,所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木葉”也就是樹葉蕭瑟而下,代表著深秋的肅殺。你看那萬戶的搗衣之聲,竟吹落了無邊落木蕭蕭而下。那么在這蕭索的秋景里,一舉眸,一望眼,最思念的是什么呢?當然是“十年征戍憶遼陽”?!斑|陽”就是遼東了,遼河以北。丈夫去遼陽征戍已然十年之久了,年年做寒衣,年年寄寒衣,年年不停地思念與遙望,這是何等漫長的一種思念和期待啊!更何況這種漫長思念和期待里,還有無望乃至絕望的時候。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白狼河北音書斷”,“白狼河”其實就是大凌河。我們熟悉明清史的話,如果知道袁崇煥曾經(jīng)獨鎮(zhèn)遼東,對這個大凌河就應(yīng)該非常熟悉?!鞍桌呛颖币魰鴶唷?,是說她思念的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的那一岸,有時甚至音訊不通。這就更讓這個少婦牽腸掛肚,乃至思念丈夫的每一個夜晚,都變得那么漫長,所以說“丹鳳城南秋夜長”?!暗P城”這里指的就是長安,因為傳說秦穆公的女兒女婿蕭史弄玉,蕭史擅長吹簫,簫聲引來鳳凰,所以稱咸陽為丹鳳城。當然到了唐代的時候,尤其是唐初,我們知道長安的宮殿都在城北,所謂“玄武門之變”吧,玄武門肯定是北門。那么城南就是主要是住宅區(qū),所以說“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在這漫長的秋夜里,在這漫長的思念乃至無望里,那個本來氣質(zhì)無比高雅的貴族少婦,不禁也要在心中發(fā)出一聲浩嘆:“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誰能明白我現(xiàn)在的孤獨,知道我內(nèi)心的愁苦,只有那明月,把思念的清輝,灑滿我孤枕難眠的羅帳??!這個“流黃”是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這里應(yīng)該是指這個貴族女子的她床上的羅帳、紗帳,這樣更體現(xiàn)了她在漫漫秋夜里的孤枕難眠。有人主張說,這里的“流黃”是她的“衣裳”,就是她羅衣的材料。我個人覺得,如果“更教明月照流黃”是照在她的衣裙之上,那個意境反倒不如照在她孤枕難眠的羅帳之上。

最后這一聯(lián)“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既發(fā)出了千古的浩嘆,又緊扣了《獨不見》的樂府之題,而且用語淺白流暢,不失樂府風格,卻又和整首詩整首七律韻律謹嚴,對仗工穩(wěn),實在是技巧與內(nèi)涵情感雙絕的佳作!當然這種思婦思念征夫之作,李白寫來更擅于長。他的《子夜吳歌》其實在思念之上意境更有超越,所謂“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但是請注意,即使是李白,天縱奇才的李白要寫這一類的情感,他選擇的也是《子夜吳歌》這樣的民歌體裁,而很難用律詩,尤其是七律去表現(xiàn)。為什么呢?因為這種思婦念夫的情感,是漢樂府以來一個重點表現(xiàn)的情感內(nèi)涵以及詩歌素材,也就是說它是樂府傳統(tǒng)中的一類典型題材。而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我們知道是一定要貼近于底層大眾的,它來自于民間。所以長久以來,這種題材和民間音樂詩歌的樂府形式已經(jīng)完美地融合成一個整體。所以李白用《子夜吳歌》的方式,用“吳歌調(diào)”去寫這首“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其實就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達到了一種完美的融合。

而沈佺期用七律來寫,難度就要大得多。所以,因為七律相比之樂府詩,就顯得渾厚雅正得多。所以你看開篇,李白的《子夜吳歌》和沈佺期的《獨不見》放在一起比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同樣是寫“搗衣”,然后“思念”,但是李白寫的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是寫的家家戶戶;而沈佺期寫的是一個“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的貴族少婦形象。這就是我們前面要說的,為什么她會以這樣的一個形象出場?我個人覺得有兩個原因:一則要和七律的雅正渾厚的氣勢相匹配,所以他就不能泛泛地從“萬戶搗衣聲”寫起,他就要從一個經(jīng)典的少婦形象寫起;第二,這個少婦不是一個普通的少婦,是一個貴族的少婦,她所居是“郁金堂”,郁金堂里有“海燕雙棲“的玳瑁之梁。她雖然貴為貴族少婦,深居華屋之中,可是內(nèi)心的世界呢?她心馳萬里之外,思念久別不歸的丈夫,同樣輾轉(zhuǎn)反側(cè),同樣久不能寐,同樣孤枕難眠,同樣孤獨愁苦。所以她的思念和“萬戶搗衣聲”背后的思念,沒有什么區(qū)別,沒有什么不同,即使她住的是高堂華屋,即使她著的是錦衣玉食。

所以這種不一樣的背景、不一樣的典型,卻是一樣的思念與心情,就更能反襯出“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的悲哀,它的普遍與深刻。我在這長安的城中啊,見過盛世的輝煌,也經(jīng)歷過繁華的落寞,不論是高屋廣廈郁金堂,還是平常百姓家的平淡與平常,都不能遮掩我和你一樣的思念,“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佚名


獨不見》   [初唐·沈佺期·七律]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郁金香涂飾在盧家少婦的樓堂,海燕棲息在用玳瑁裝飾的屋梁。

盧家少婦:泛指少婦。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梁朝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span>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種。因產(chǎn)于南方濱海地區(qū)(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dàimào舊讀dàimèi):海生龜類,甲呈黃褐色相間花紋,古人用為裝飾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在九月的搗衣聲中樹葉已落盡,思念著在遼陽征戍十年的丈夫。

寒砧(zhēn):指搗衣聲。砧,搗衣用的墊石。古代婦女縫制衣服前,先要將衣料搗過。為趕制寒衣婦女每于秋夜搗衣,故古詩常以搗衣聲寄思婦念遠之情。木葉:樹葉。遼陽:遼河以北,泛指遼東地區(qū)。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訊不通,京城中的我總覺日夜過得漫長。

白狼河:今遼寧省境內(nèi)之大凌河。音:一作“軍”。丹鳳城:此指長安。相傳秦穆公女兒弄玉吹簫,引來鳳凰,故稱咸陽為丹鳳城。后以鳳城稱京城。唐時長安宮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長安大明宮正南門為丹鳳門(見《兩京城坊考》卷一)。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誰能夠看見她的孤獨她的悲愁,只把那明月清輝灑落在紗帳上。

誰為:即“為誰”。為,一作“謂”。教(jiāo):使。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此指帷帳,一說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對”。

《獨不見》,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樂府解題》說:“傷思而不得見也。”內(nèi)容多寫離別及閨情怨思。

《獨不見》還有一個詩題,叫《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古意即托古以詠今的擬古之作。喬補闕知之,即武則天時期一位擔任補闕官職的姓喬名知之的友人。

補闕,唐武則天時置,其職為對皇帝進行規(guī)諫,并舉薦人才。左補闕屬門下省,右補闕屬中書省。北宋時改為左、右司諫。南宋及元、明沿設(shè),但時設(shè)時罷。低一級的稱為左、右拾遺,合稱“遺補”。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郁金香涂飾在盧家少婦的樓堂,海燕棲息在用玳瑁裝飾的屋梁。

盧家少婦即莫愁。梁朝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寮逓楸R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從此,莫愁成為了文學(xué)作品當中賢惠美麗少婦的代名詞。

首聯(lián)是說,盧家少婦是一個貴族家庭,非常富有。有郁金香涂飾的樓堂,玳瑁裝飾的屋梁。

海燕雙棲玳瑁梁”對比暗示了盧家少婦的孤單現(xiàn)狀。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在九月的搗衣聲中樹葉已落盡,思念著在遼陽征戍十年的丈夫。

律詩的頜聯(lián)和頸聯(lián)都必須是對偶句。此頜聯(lián)正是對偶句。

寒砧(zhēn):指搗衣聲。砧,搗衣用的墊石。但這里不是指的洗衣服。而是古代婦女縫制衣服前,先要將衣料搗過再裁縫制衣。為全家制衣是古達家庭婦女的主要工作之一。到了農(nóng)歷九月深秋間,家家戶戶都必須開始制作過冬寒衣了。

古詩常以搗衣聲寄思婦念遠之情。果然,“十年征戍憶遼陽”,盧家少婦的夫君去了遼陽戍邊已經(jīng)整整十年了。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訊不通,京城中的我總覺日夜過得漫長。

此頸聯(lián)對仗非常工整:白狼河對丹鳳城。字字對仗工整。

白狼河是遼東半島的大凌河,丹鳳城即京城長安。

此聯(lián)是說,與夫君早就斷了音訊,盧家少婦即是在長安京城過著富貴的生活,但是,夜夜嫌長,思念與憂愁不斷。夫君到底是生是死,一無所知。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誰能夠看見她的孤獨她的悲愁,只把那明月清輝灑落在紗帳上。

盧家少婦獨守閨房,誰能知道又誰能解她的哀愁和孤獨呢?只有明月的余光一如既往地灑落在夜不成寐的她的紗帳上。

尾聯(lián)此地無聲勝有聲,將盧家少婦的哀婉、孤單、無奈、痛楚、悲傷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了出來。

《獨不見》語句優(yōu)美,格律精致。難怪有專家評論說,《獨不見》是七言律詩的一座里程碑之作。

《獨不見》這一首擬古樂府之作,詩人刻畫了一位對遠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閨中貴婦形象,也暗地抨擊了連年戰(zhàn)爭對于百姓家庭造成的嚴重影響。

點擊輯期圖標,暢游古詩文世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沈佺期《獨不見》賞析
沈佺期詩歌: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詩詞筆記: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獨不見
古詩沿革賞沈佺期《獨不見》
他的《獨不見》,曾被推為唐人七律第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