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以儒釋道為底色,對于財富,對于如何賺錢總是有些遮遮掩掩,甚至于“重農(nóng)輕商”, 商人淪為下九流。其實,中國人關于財富比較系統(tǒng)和開創(chuàng)性的講述來自于太史公,司馬遷的《貨殖列傳》,出自《史記》卷一百二十九、列傳第六十九。這是專門記敘從事“貨殖”活動的杰出人物的類傳。 “貨殖”是指謀求“滋生資貨財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貨物的生產(chǎn)與交換,進行商業(yè)活動,從中生財求利。說明歷史上有名的貨殖家,通過買賣,生產(chǎn)來獲取財富,并且達到“素封”的境界,即司馬遷看到這樣的現(xiàn)實:在陸地養(yǎng)五十匹馬,一百六七十頭牛,二百五十只羊,水中占有年產(chǎn)千石魚的魚塘,山中有千棵成材的大樹……齊魯千畝蠶桑大麻,等等,一個人有這樣的資本,財富可以與千戶侯相等。司馬遷把無官職俸祿奉養(yǎng),也無爵位封邑的收入,但生活富足能與有俸祿封邑的人相比,叫“素封”。千金之家可以與一地政府長官比富,億萬富翁能和國王同享樂,肯定人的本性有趨利,改善生活條件的趨動力,這樣普通百姓也能不依賴于俸祿,達到富足,享受生活的目的。拋開富人致富的具體途徑不說,事實上,這里也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財富只有流通起來,找到合適的發(fā)財路徑,讓錢不斷錢生錢,才能逐步富有。
西方世界是資本主義,對金錢對財富有更多的理論和實踐活動,現(xiàn)代社會更是進入了資本帝國主義的高級階段,華爾街的精英,美國的政商勾結,大肆收割全世界的羊毛。當今世界富人越富,窮人越窮,怎么樣才能改變呢?理解財富的基礎邏輯就在于流通。這里面有幾層意思 :
財富的秘密
找到關鍵,打開財富流動
賢而多財,財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翻譯過來就是:子孫如果像我一樣卓異,那么,我就沒必要留錢給他,賢能卻擁有過多錢財,會消磨他的斗志;子孫如果是平庸之輩,那么,我也沒必要留錢給他,愚鈍卻擁有過多錢財,會增加他的過失。
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留給后代錢財并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這些錢總有用完的一天,最重要的是交給子孫后代努力奮斗的精神。而這也證明了一句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繼承的不光是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