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健體】
100天學(xué)中醫(yī)食療(五)
作者:郭海英
第9周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減少所引起的以皮膚、黏膜、內(nèi)臟及其他組織的出血為特征的疾病。出血的特點是皮膚、黏膜廣泛出血,多為散在性針尖大小的皮內(nèi)或皮下出血,或大片瘀斑及血腫,常以四肢較多,有些患者以鼻出血或齒齦出血為主。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中醫(yī)“血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可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以致脾胃氣虛,脾虛不能生血,氣虛不能攝血,血溢脈外,滲于肌膚之間;或素體腎陰不足,陰虛火旺,虛火內(nèi)動,擾動營血;或因感受溫?zé)嶂盎蝻嬍承晾保笩釤胧?,或七情郁結(jié)化火,熱入營血,灼傷血絡(luò),迫血妄行所致。本病反復(fù)發(fā)作對健康危害很大。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辨證可分為氣血虧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及氣機郁滯等證型。
【氣血虧虛】
1.臨床表現(xiàn):皮膚黏膜有瘀點瘀斑,斑色淡紅,清稀不顯,時發(fā)時愈,稍勞尤甚,面色萎黃,乏力,頭暈,舌淡,脈濡緩。
2.常用食療方
(1)豬皮花生湯
配方:豬皮50g,帶皮花生30g。
制法:豬皮洗凈切成小塊,與帶皮花生一同加水適量,小火煎煮,至皮爛湯汁稠厚,加紅糖調(diào)味。
功效:益氣養(yǎng)血攝血。
用法:以上分2次趁熱食用。
(2)人參旱蓮粥
配方:人參9g,旱蓮草9g,粳米60g,白糖適量。
制法:旱蓮草煎湯去渣,人粳米、白糖煮粥。人參另燉加入粥中服食。
功效:補氣攝血,滋陰清熱。
用法:每日1劑,分早晚服食。
【肝腎陰虛】
1.臨床表現(xiàn):皮膚黏膜紫斑較多,斑色紫紅,下肢尤甚,低熱顴紅,頭暈,五心煩熱,盜汗口干,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藕節(jié)枸杞大棗煎
配方:藕節(jié)250g,枸杞子30g,大棗1000g。
制法:枸杞子與藕節(jié)一同加水煎,煎至汁稠,再放人大棗,煎至大棗熟,揀去藕節(jié),裝瓶備用。
功效:滋陰降火止血。
用法:食大棗及枸杞子,不拘量。連食3~5個月。
(2)茜草燉甲魚
配方:茜草10g,甲魚1只。
制法:甲魚洗凈,與茜草加水適量燉煮,至甲魚熟透,去茜草,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滋陰降火,寧絡(luò)止血。
用法:飲湯食肉,每周1次。
【脾腎陽虛】
1.臨床表現(xiàn):病程較長,皮膚黏膜瘀斑瘀點,斑色淡紅,形寒肢冷,腰酸便溏,小便清長,舌質(zhì)淡胖,脈沉遲。
2.常用食療方
(1)花生桂圓泥
配方:連皮花生仁10個,桂圓肉15g,大棗12枚。
制法:將大棗以清水泡發(fā),稍煮去皮、核,同花生仁、桂圓肉共搗為泥,上鍋蒸熟即成。
功效:溫中補血。
用法:每日1次,可經(jīng)常食用。
(2)參芪仙姜粥
配方:黃芪15g,炮姜6g,黨參12g,仙鶴草9g,粳米、紅糖適量。
制法:前四味水煎取液,入粳米及紅糖煮粥。
功效:溫陽益氣止血。
用法:每日1劑,適量服食。
【氣機郁滯】
1.臨床表現(xiàn):皮膚黏膜有瘀斑瘀點,以面部口唇部多見。心煩易怒,胸悶善太息,兩脅脹滿,或五心煩熱,或食少納呆,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淡紅或暗,脈弦或澀。
2.常用食療方
(1)香參餅
配方:香附20g,丹參20g,面粉200g。
制法:香附、丹參水煎去渣留汁,加白糖適量攪勻。用藥汁合面,依常法做餅即可。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用法:每日1劑,分2次食用。
(2)郁金蜜膏
配方:郁金100g,蜂蜜適量。
制法:郁金加水適量浸泡、煎煮,每煮2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成稠膏時,加蜂蜜1倍,至沸?;?,待冷裝瓶備用。
功效:行氣解郁,活血消瘀。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頓服。
●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是一種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病,其發(fā)病機制目前認為與體內(nèi)免疫反應(yīng)異常有關(guān)?;颊咭阅行詾槎?,發(fā)病年齡大多在青壯年期。本病絕大多數(shù)系由急性腎炎轉(zhuǎn)變而來,也有少數(shù)患者一發(fā)現(xiàn)即為慢性經(jīng)過。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有浮腫、蛋白尿、高血壓以及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如果防治不善,則可使腎臟組織遭到破壞,最后導(dǎo)致尿毒癥。
慢性腎炎屬中醫(yī)“水腫”“腰痛”“血尿”“虛勞”等病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脾腎虧損加之感受外邪,以致機體氣化失司,水濕停聚,泛溢肌膚,日久或濕郁化熱,或濕瘀互結(jié)。根據(jù)臨床常見癥狀一般可分為脾虛水泛、脾腎陽虛、氣陰兩虛、肝腎陰虧等證型。
【脾虛水泛】
1.臨床表現(xiàn):面色咣白,疲倦乏力,浮腫較輕,但持續(xù)較久,并可見納呆,惡心,便溏,舌質(zhì)淡,苔薄膩,脈濡細。
2.常用食療方
(1)芪燒活魚
配方:黃芪10g,黨參6g,活鯉魚1條(約750g),水發(fā)香菇15g,冬筍片15g。
制法:鯉魚洗凈,在魚身上劃十字花刀,黃芪、黨參切成厚片。炒鍋內(nèi)放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下鯉魚,炸成金黃色,撈出去油。將豬油、白糖放入炒鍋,炒成棗紅色時,下炸好的鯉魚、黃芪、黨參加水適量,燒開后,改文火煨,待湯汁濃,將魚撈出,放在盆內(nèi),去黃芪、黨參,再把筍片、香菇、蔥、姜、蒜放入湯內(nèi),調(diào)入味精,燒開后,撇去油沫,勾芡,淋上豬油,澆在鯉魚上面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利水消腫。
用法:每日2次,佐餐食。
(2)加味黃芪粥
配方:生黃芪、薏米各30g,赤小豆15g,雞內(nèi)金末9g,金橘餅2個,糯米30g。
制法:黃芪加水,煮20分鐘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鐘,最后加入雞內(nèi)金末和糯米,煮粥。
功效:補氣健脾,利水消腫。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食,每次服后食金橘餅1個。連服2~3個月。
【脾腎陽虛】
1.臨床表現(xiàn):面色咣白,神疲倦怠,形寒肢冷,周身浮腫,可伴有胸水,腹水,尿少,腹脹,納減,嘔惡,甚則咳逆上氣不能平臥,苔薄白或薄膩,脈沉細。
2.常用食療方
(1)芡實煲老鴨
配方:芡實100~120g,老鴨1只。
制法:老鴨宰殺洗凈,將芡實放人鴨腹中,置沙鍋內(nèi),加水1000ml,武火煮開后改文火煮2小時左右,至鴨肉爛,加食鹽2克調(diào)味。
功效:益腎利水消腫。
用法:每周1劑,食鴨肉喝湯,分3次食完。
(2)葫蘆雙皮湯
配方:葫蘆殼50g,冬瓜皮、西瓜皮各30g,紅棗10g。
制法:上各味加水約400ml,煎至約150ml,去渣即成。
功效:健脾利濕,消腫。
用法:每日1劑,服湯,至浮腫消退為度。
【氣陰兩虛】
1.臨床表現(xiàn):倦怠乏力,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口于思飲,納少,下肢腫脹,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質(zhì)略紅,舌邊有齒痕,舌苔紅,脈沉弱或沉細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鵝肉冬瓜湯
配方:鵝肉250g,冬瓜500g。
制法:將鵝肉切塊,入鍋內(nèi)加水500~800ml,燉至八成熟時,加入冬瓜,燉至熟爛,味精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利水消腫,益氣養(yǎng)陰。
用法:佐餐食,每日分2次食完,連用3~5日為1個療程。
(2)黃芪燉甲魚
配方:甲魚1只(約500g),生黃芪60g。
制法:先放甲魚在熱水中游動,使其排尿后再宰殺洗凈。將甲魚、黃芪加水適量同煮,至甲魚爛熟即可。
功效:益氣養(yǎng)陰,利水消腫。
用法:佐餐食用,可分2~3日服完。
【肝腎陰虧】
1.臨床表現(xiàn):腰膝酸痛,頭暈耳鳴,兩目干澀,口干咽燥,手足心熱,心悸失眠,或有微腫,舌紅少津,脈弦細。
2.常用食療方
(1)野鴨大蒜湯
配方:野鴨1只,紫皮大蒜50g。
制法:野鴨洗凈,大蒜去皮放入鴨腹中,煮至鴨肉熟爛即可。
功效:滋補肝腎。
用法:食肉飲湯,以上為2日量,7~10日為1個療程。
(2)菊花魚湯
配方:滁菊花10g,鮮河魚1條(250~500g)。
制法:魚洗凈,加入料酒、姜、蔥等調(diào)料后,與菊花一起煮湯食用。
功效:平肝潛陽,健脾利水。
用法:隔日1劑,佐餐食用。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由非特異性致病菌侵入尿路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腎盂腎炎。本病有急性與慢性之分,女性發(fā)病率較男性為高。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是尿頻、尿急、尿痛、尿多或尿少,并伴有高熱、寒顫等全身表現(xiàn);若急性期未能及時治療則易轉(zhuǎn)成慢性,表現(xiàn)為低熱、乏力、腰痛,尿路刺激癥狀不典型。
泌尿系感染屬中醫(yī)“淋證”“腰痛”等病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或因過食肥甘辛熱,脾胃運化失常,積濕生熱,濕熱下注膀胱;或外陰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或久病體弱,脾腎兩虛,外邪乘虛而入,以致濕熱蘊結(jié)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根據(jù)臨床辨證可分為濕熱、血熱、氣虛、陰虛、脾腎兩虛等證型。
【濕熱證】
1.臨床表現(xiàn):小便頻數(shù),尿色黃赤,灼熱刺痛,少腹弦急,或有寒熱,口苦惡心,腰痛。苔黃膩,舌質(zhì)紅,脈濡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薏米綠豆湯
配方:薏米30g,綠豆30g。
制法:上二味洗凈放鍋中加水同煎,至綠豆?fàn)€時加少許白糖調(diào)服。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用法:每日1次,分2次服完。
(2)尿利清茶
配方:五月艾(根莖)45g,鳳尾草15g,白茅根15g,蜂蜜10g。
制法:將三藥共制粗末,加水煎取藥汁,加入蜂蜜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利尿消腫,涼血解毒。
用法:每日1劑,代茶于飯前分2次飲服。
【血熱證】
1.臨床表現(xiàn) 小便頻急,熱澀刺痛,尿紅赤混濁,或夾有血絲、血塊,少腹疼痛,苔黃,舌紅,脈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茅根赤豆粥
配方:鮮茅根200g,赤豆200g,粳米200g。
制法:鮮茅根加水煎,去渣取汁,入赤豆、粳米一同煮粥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
用法:每日1劑,分3~4次服用。
(2)藕節(jié)冬瓜湯
配方:藕節(jié)100g,帶皮冬瓜200g。
制法:冬瓜切塊,與藕節(jié)共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取汁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完。
【氣虛證】
1.臨床表現(xiàn):小便淋澀,點滴而出,混濁不黃,少腹墜脹,少氣懶言,不思飲食,體虛神疲,動則氣喘。.舌淡,苔薄白,脈虛細無力。
2.常用食療方
(1)參芪冬瓜湯
配方:黨參15g,黃芪20g,冬瓜50g。
制法:將黨參、黃芪放沙鍋內(nèi),加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入冬瓜片,再煮至冬瓜熟,調(diào)味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利尿。
用法:佐餐食用。
(2)黃芪粥
配方:生黃芪30g,粳米100g,陳皮末1g。
制法:生黃芪煎取濃汁,入粳米同煮,粥成時加入陳皮末稍煮片刻,用白糖調(diào)味即成。
功效:益氣化濕。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陰虛證】
1.臨床表現(xiàn):小便頻數(shù),澀滯不甚,疼痛隱隱,尿色淡紅,伴神疲乏力,腰酸膝軟,午后低熱,舌淡紅,脈細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石斛玉米須茶
配方:石斛10g,蘆根15g,玉米須20g。
制法:上藥,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功效:養(yǎng)陰清熱利尿。
用法:不拘時頻飲。
(2)藕蜜飲
配方:鮮藕汁100ml,白蜜30ml,生地黃汁60ml。
制法:將上三汁混合,微火煎煮10~15分鐘。
' 功效:養(yǎng)陰清熱,涼血止血。
用法:每日4次,每次10ml,徐徐咽之,連服3日。
【脾腎兩虛】
1.臨床表現(xiàn) 小便赤澀不甚,淋瀝不已,勞累即作,時作時止,面色咣白,神氣怯弱,腰以下冷,腰膝酸痛,浮腫乏力。舌淡,脈細。
2.常用食療方
(1)枸杞茯苓茶
配方:枸杞子50g,茯苓100g,紅茶適量。
制法:將構(gòu)杞子與茯苓共研為粗末備用。
功效:健脾益腎,利尿通淋。
用法:每日1次,每次取粗末10g,加紅茶適量,用開水沖泡代茶飲。
(2)黃芪茅根飲
配方:生黃芪30g,白茅根30g,肉蓯蓉20g,西瓜皮60g。
制法:上四味洗凈放在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成濃汁,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
功效:益脾溫腎,利尿通淋。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高脂血癥
血漿脂質(zhì)一種或多種成分持續(xù)高于正常者稱為高脂血癥,又稱為高脂蛋白血癥。根據(jù)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一般可分為單純性高膽固醇血癥、單純性高三酰甘油血癥及混合性高脂血癥。臨床以頭暈、胸悶、心悸、納呆、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體麻木為主要表現(xiàn)?,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本病的發(fā)生主要與遺傳及不良的飲食習(xí)慣有關(guān)。
高脂血癥屬中醫(yī)“眩暈”“中風(fēng)”“痰證”“胸痹”“心悸”等病證的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或為多靜少動,肝腎虧虛;或飲食不當(dāng),飲食不歸正化;或稟賦偏頗,自幼多脂,以致濕聚痰生,濁脂內(nèi)留,其基本病理為臟腑功能失調(diào),膏脂輸化不利,主要病理因素為痰濕、濁脂和瘀血。臨床辨證一般可分為陰虧陽亢、脾氣虛弱、痰濁內(nèi)盛、血瘀絡(luò)痹等證型。
【肝腎陰虛】
1.臨床表現(xiàn):頭昏而痛,目澀視糊,耳鳴,心煩失眠,腰酸肢麻,口干。舌質(zhì)紅,脈細或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二花桑楂汁
配方:金銀花6g,菊花6g,桑葉4g,生山楂6g,冰糖20g。
制法:將金銀花、菊花、桑葉、生山楂用清水洗去灰渣,用白潔紗布包扎好,放入鍋內(nèi)煎10分鐘,加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清肝明目,降脂。
用法:每日l劑,代茶頻飲。10~30日為1個療程。
(2)決明子粥
配方:決明子10~15g,白菊花10g,粳米100g。
制法:先將決明子放入鍋內(nèi),炒至微有香氣時取出,待冷后與白菊花同煮,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粥成人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消脂通便。
用法:每日服食1次,5~7日為1個療程。
【脾氣虛弱】
1.臨床表現(xiàn):神疲氣短,懶言肢倦,頭昏,食少腹脹,大便偏稀,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膩,脈虛無力。
2.常用食療方
(1)消脂健身飲
配方:焦山楂15g,荷葉3g,生大黃5g,生黃芪15g,生姜2片,生甘草3g。
制法:上各味同煎湯。
功效:益氣消脂,輕身健步。
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2)加味人參粥
配方:人參末3~5g(或黨參15~20g),葛粉20g,粳米60~100g。
制法:上三味同入沙鍋內(nèi)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調(diào)味。
功效:益氣健脾。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點心服食。
【痰濁內(nèi)盛】
1.臨床表現(xiàn):形體肥胖,面有油光,頭腦昏重,咯吐痰涎,惡心嘔吐,胸悶脘痞,肢麻沉重,口黏。舌苔濁膩,脈滑。
2.常用食療方
(1)紫菜豆腐湯
配方:紫菜20g,豬瘦肉50g,嫩豆腐100g。
制法:紫菜撕成小片,豆腐切條,豬肉切成薄片。鍋中放鮮湯,用中火燒開,加入紫菜、豆腐,水沸再入豬肉片,肉片將熟人味精,淋入香油調(diào)味。
功效:軟堅化痰,清熱降脂。
用法:佐餐食用。
(2)降脂減肥茶
配方:干荷葉60g,生山楂、生薏米各10g,花生葉15g,橘皮5g,茶葉60g。
制法:將上藥共為細末,以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熱消食,降脂化濕。
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血瘀絡(luò)痹】
1.臨床表現(xiàn):胸悶刺痛,頭痛,肢體麻木或有蟻行感,舌隱紫或有紫斑,脈細澀。
2.常用食療方
(1)冬青山楂茶
配方:毛冬青25g,山楂30g。
制法:將二物洗凈,水煎代茶飲。
功效:活血化瘀,消積化痰。
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2)山楂黃精粥
配方:山楂15g,黃精15g,粳米100g。
制法:山楂、黃精煎取濃汁后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入白糖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瘀,降血脂。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點心服食。
●老年性癡呆
老年性癡呆是指老年期發(fā)生的以慢性進行性智力衰退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神經(jīng)精神疾病。早期癥狀是近事遺忘,性格改變,多疑,睡眠晝夜節(jié)律改變;進一步發(fā)展遠近記憶均受損,出現(xiàn)計算力、定向力和判斷力障礙,或繼發(fā)其他精神癥狀,個性改變及自制力喪失?,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這種改變是由于腦神經(jīng)細胞本身的原發(fā)性變化或萎縮所引起的。
老年性癡呆屬中醫(yī)“癡呆”“眩暈”“心悸”“健忘”“失眠”等病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與年老精衰,腦髓不足,或久病體弱,血氣虧虛,或飲食不節(jié),脾胃虛弱,痰濕內(nèi)生,或情懷不舒,肝氣郁結(jié),氣滯血瘀等因素有關(guān)。由于上述原因?qū)е律衩魇юB(yǎng)或清竅被蒙而發(fā)為本病。病位雖在腦,但與心、肝、脾、腎密切相關(guān)。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辨證可分為肝腎虧虛、脾腎不足、痰氣交阻、氣滯血瘀等證型。
【肝腎虧虛】
1.臨床表現(xiàn):神情淡漠,反應(yīng)遲鈍,健忘,言語延緩,語無倫次,生活不能自理,耳鳴耳聾,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弦細或細弱。
2.常用食療方
(1)玄參燉豬肝
配方:玄參15g,豬肝250g。
制法:將豬肝洗凈,與玄參同放人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1小時,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蔥花、姜末,用少許油炒一下,放入豬肝片中。鍋內(nèi)放原湯適量,用醬油、白糖、料酒調(diào)味,收汁勾芡,倒入豬肝片中,拌勻即成。
功效:滋補肝腎,益髓健腦。
用法:佐餐食用。
(2)百合二仁紅棗煎
配方:新鮮百合50g(干品25g),柏子仁10g,酸棗仁25g,紅棗10枚,蜂蜜2匙。
制法:將柏子仁、酸棗仁、百合共入沙鍋中,水煎取汁,約一大碗,人大棗和清水適量,小火煎30分鐘,離火,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滋養(yǎng)肝腎。
用法:每日或隔日1劑,連用5~7日為1個療程。
【脾腎不足】
1.臨床表現(xiàn):表情呆板,行動遲緩,甚或終日寡言不動,傻哭傻笑,兼有心悸,氣短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2.常用食療方
(1)健腦酒
配方:遠志、熟地黃、菟絲子、五味子各18g,石菖蒲、川芎各12g,地骨皮24g,白酒600ml。
制法:上藥浸入酒中,7日后去渣取汁,倒入玻璃瓶中,密蓋。
功效:益智健腦。
用法:每次10ml,早晚1次。一劑20日服完。
(2)枸杞核桃燉羊肉
配方:羊肉125g,枸杞子10g,核桃仁15g。
制法:將原料洗凈放入燉鍋,加水至淹沒之。并加人生姜、蔥、料酒,用文燉2~3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益陽,充髓補腦
用法:每周2~3次,可連服3~4周。
【痰氣交阻】
1.臨床表現(xiàn):終日不言不語,忽笑忽愁,忽歌忽哭,伴見胸悶不舒,身重喜睡,苔白膩,脈弦滑。
2.常用食療方
(1)玫瑰糕
配方:玫瑰花25g,粳米粉、糯米粉各250g,白糖250g。
制法:將粳米粉與糯米粉拌勻,糖用水化開,玫瑰花揉碎拌人,糖水徐徐拌入粉內(nèi),迅速攪拌,使粉均勻受潮,并泛出半透明色,成糕粉,放入糕模內(nèi),用武火蒸12~15分鐘即可。
功效:理氣解郁,化痰益智。
用法:可作點心服食。
(2)萱草合歡蓮子湯
配方:萱草30g,合歡花10g,蓮子10g,蜂蜜適量,紅棗10枚。
制法:將萱草洗凈,與合歡花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入蓮子、紅棗燉熟,調(diào)入蜂蜜即可。
功效:解郁除煩,安神益智。
用法:每日1劑,15日為1個療程。
【氣滯血瘀】
1.臨床表現(xiàn):表情淡漠,善驚善恐,妄言離奇。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2.常用食療方
(1)人參三七棗仁燉雞湯
配方:人參10g(或黨參60g),三七30g,酸棗仁30g,雞1只(重500~750g)。
制法:將雞洗凈,與人參、三七、棗仁共入鍋,加水適量燉1~2小時后,用鹽調(diào)味。
功效:益氣活血,補髓填精。
用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2)山楂枸杞飲
配方:山楂15g,枸杞子15g。
制法:將山楂切成薄片,同枸杞子共入保溫杯中,沸水沖泡半小時即成。
功效:補腎益智,活血通脈。
用法:每日1劑,代茶不拘時頻飲。
●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
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是一種以關(guān)節(jié)病變?yōu)橹鞯穆匀硇宰陨砻庖咝约膊?。它以對稱性的小關(guān)節(jié)受累為主。臨床以關(guān)節(jié)酸楚,疼痛,肌肉酸麻,重著,關(guān)節(jié)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常因天氣變化、寒冷刺激、勞累等因素而誘發(fā)。日久可致關(guān)節(jié)變形,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一旦發(fā)病,往往遷延至老,終身難以痊愈。本病女性多于男性,60歲以上發(fā)病率有所增高?,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本病主要與免疫因素有關(guān),而氣候、環(huán)境在本病的發(fā)病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屬中醫(yī)“痹證”“歷節(jié)風(fēng)”等病證的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由素體不強,或勞欲過度,或年老體虛,以致衛(wèi)外不固,風(fēng)、寒、濕、熱之邪乘虛內(nèi)襲,氣血運行不暢,阻于關(guān)節(jié)筋骨而致。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辨證一般可分為寒濕入絡(luò)、濕熱痹阻、風(fēng)邪偏盛、肝腎兩虛等證型。
【寒濕入絡(luò)】
1.臨床表現(xiàn):肢體關(guān)節(jié)疼痛較甚,痛有定處,得熱則緩,遇寒加劇,局部不紅,觸之不熱,痛難屈伸,活動受限。舌苔薄白,脈弦緊。
2.常用食療方
(1)附片蒸羊肉
配方:制附片30g,鮮羊腿肉1000g,肉清湯250g,熟豬油30g。
制法:將羊肉煮熟,撈出,切成中等大小的肉塊,附片洗凈,與羊肉同放人大碗中,并放料酒、熟豬油、蔥節(jié)、姜片、肉清湯,隔水蒸3小時。吃時撒上蔥花、味精、胡椒粉即可。
功效:蠲痹散寒,益氣活血。
用法:佐餐食用。
(2)松節(jié)黃酒煮黑豆
配方:松節(jié)200~300g,黃酒250g,黑大豆1000g。
制法:取松樹骨砍碎成薄片或細條狀,與洗凈的黑豆一起倒人大沙鍋內(nèi),加冷水浸泡半小時,用中火煮半小時許,至黑豆已熟,加黃酒250g,再改用小火慢煮1小時,直至黑豆酥爛、汁水快干時離火。揀去松節(jié)片,將黑豆烘干或曬干,裝瓶。
功效:祛風(fēng)散寒,除濕止痛。
用法:每日3次,每次服黑豆50粒。隨時可食,吃時要細嚼成糊,再咽下。
【濕熱痹阻】
1.臨床表現(xiàn):關(guān)節(jié)疼痛,局部紅腫,得冷則舒,痛不可近,活動痛甚,或兼發(fā)熱,口渴,心煩汗出,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濡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木瓜薏仁粥
配方:木瓜10g,薏苡仁30g,白糖1匙。
,制法:木瓜、薏苡仁洗凈后,倒入小鍋內(nèi),加冷水一大碗,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燉至薏苡仁酥爛,加白糖一匙,稍燉即可。
功效:祛風(fēng)利濕,舒筋止痛。
用法:每日食用,不拘量。
(2)苡仁絲瓜粥
配方:苡仁150g,薄荷15g,豆豉50g,絲瓜100g。
制法:將絲瓜去皮洗凈后切成塊,薄荷、豆豉擇洗凈,放人鍋內(nèi),加水1500ml,沸后用文火煎約10分鐘,濾汁去渣。薏苡仁洗凈后與絲瓜一同倒入鍋內(nèi),注入藥汁,置火上煮至苡仁酥爛。食時可酌加糖或鹽調(diào)味。
功效:清熱利濕,解表祛風(fēng)。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或作點心服用。
【風(fēng)邪偏盛】
1.臨床表現(xiàn):全身關(guān)節(jié)游走竄痛,或屈伸不利,或見寒熱表證癥狀,舌苔薄白或薄膩,脈浮或弦。
2.常用食療方
(1)防風(fēng)薏米煎
配方:薏米30g,防風(fēng)10g。
制法:將薏米與防風(fēng)共煎,取藥汁約200ml。
功效:散風(fēng)除濕。
用法:每日l劑,1次服完,連用1周,停3日后可再用。
(2)五加皮醪
配方:五加皮50g,糯米500g,酒曲適量。
制法:五加皮加水適量泡透,煎煮30分鐘,取藥液約300ml,共取2次,再將藥液與糯米同燒煮成千飯,待冷后加酒曲適量,拌勻,發(fā)酵成酒釀。
功效:祛風(fēng)除濕,溫經(jīng)通脈。
用法:每日隨量佐餐食用。
【肝腎兩虛】
1.臨床表現(xiàn):肢節(jié)疼痛久延不愈,四肢關(guān)節(jié)屈伸不利,晨起關(guān)節(jié)僵硬,甚而手足拘攣,兼頭暈耳鳴,腰膝冷痛,舌淡紅,脈沉細。
2.常用食療方
(1)豬肉鱔魚羹
配方:黃鱔250g,豬肉糜100g,杜仲15g。
制法:杜仲水煎去渣取汁備用,黃鱔宰殺洗凈,用開水略燙,刮去外皮上的黏物,切段。豬肉糜放油鍋內(nèi)煸炒,加水及杜仲汁,放入鱔魚段、蔥、姜、料酒,燒沸后改用文火煮至黃鱔酥爛,加醋、胡椒粉等調(diào)味,起鍋,撒上香菜即可。
功效:補肝腎,益氣血,祛風(fēng)通絡(luò)。
用法:佐餐食用。
(2)桑椹桑枝酒
配方:新鮮桑椹500g,新鮮桑枝1000g,紅糖500g,白酒1000g。
制法:桑枝洗凈切斷,與桑椹、紅糖同入酒中浸液,1個月后即可服用。
功效:補肝腎,利血脈,祛風(fēng)濕。
用法:每日1~2次,每次20~30ml。
第10周
●動脈硬化癥
動脈硬化癥是指人體-的動脈管壁由于各種原因發(fā)生脂肪沉積、細胞變性、纖維增生等變化,以致動脈彈性減弱的一類病證。臨床主要有冠狀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腎動脈硬化、其他動脈硬化四種類型。其中發(fā)生于冠狀動脈的硬化即為冠心病。動脈硬化的表現(xiàn)隨其發(fā)生部位不同而不同。動脈硬化主要與不良生活習(xí)慣如精神緊張、或過食肥甘、辛燥之品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長期吸煙和飲酒,以及平時缺少運動等有直接關(guān)系。動脈硬化是導(dǎo)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治動脈硬化意義重大。
動脈硬化屬中醫(yī)“痰證”“眩暈”“心悸”等病證的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主要由飲食不當(dāng)、情志過激或脾腎不足所致。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辨為肝腎不足、痰瘀阻滯、陰虛火旺等證型。
【肝腎不足】
1.臨床表現(xiàn):頭暈?zāi)垦?,腰膝酸軟,健忘心悸,舌淡紅或紅,苔薄白,脈弦細。
2.常用食療方
(1)白鵝煨淡菜
配方:白鵝1只,淡菜100g。
制法:白鵝洗凈,將淡菜用黃酒浸泡后,放入鵝腹內(nèi),加水1500ml燉煮,加蔥15g,姜5g,鹽2g,燒至鵝肉爛熟即可。
功效:補益氣血,填精補腦。
用法:每日3次,食肉飲湯,空腹服用,半個月為1個療程。
(2)胡桃芝麻桑葉丸
配方:胡桃仁60g,芝麻60g,桑葉60g。
制法:將以上三味共搗如泥作成丸,每丸重5克。
功效:補益肝腎。
用法:每日2次,每次1丸,連服5日。
【陰虛火旺】
1.臨床表現(xiàn):頭暈耳鳴,面赤易生火,五心煩熱,口干舌燥,夜眠不安,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葛根五味芝麻露
配方:葛根鮮品1000g或干品500g,五味子250g,黑芝麻500g,蜂蜜500g。
制法:葛根、五味子冷水浸泡1~2小時,浸沒為度。黑芝麻洗凈,濾干,用小火炒芝麻,至水氣散盡,芝麻發(fā)出響聲時(不要炒焦),盛起,研碎備用。將葛根、五味子連同浸液倒人沙鍋或大瓦罐內(nèi),用中火燒開后,改用小火慢煮l小時,煎至約剩下濃液一碗半時,濾出頭汁,再加水3碗,約煎1小時至藥液剩下1碗時,濾出藥汁,將頭汁、二汁倒人瓷盆內(nèi),加入芝麻、蜂蜜拌勻,瓷盆加蓋,隔水蒸2小時,離火,冷卻,裝瓶蓋緊。
功效:養(yǎng)陰清火,涼血止血。
用法:每日3次,每次1匙。飯后1小時服。食時,芝麻細嚼,再飲少量開水。
(2)綠豆蘿卜灌大藕
配方:大藕4節(jié),綠豆200g,胡蘿卜125g。
制法:將綠豆泡脹為度,濾干,胡蘿卜切碎,與綠豆一起搗泥,加適量白糖調(diào)勻,待用。藕洗凈后,以刀切開靠近藕節(jié)的一端,切下部分留作蓋,將綠豆蘿卜泥塞入藕洞內(nèi),塞滿為止。再將切下的部分蓋在原處,再用竹簽插牢,上鍋隔水蒸熟。
功效:清熱養(yǎng)陰降脂。
用法:當(dāng)點心服食。
【痰瘀阻滯】
1.臨床表現(xiàn):頭暈頭痛,心胸悶痛甚或刺痛,心悸,咯吐痰涎,舌淡有紫氣,苔薄白,脈細澀。
2.常用食療方
(1)茼蒿雞子白湯
配方:鮮茼蒿菜250g,雞蛋3個。
制法:茼蒿洗凈切細后放人鍋內(nèi),加水500ml煨湯,湯將沸時,將雞子白倒入,調(diào)勻,煮滾后,加油、鹽調(diào)味,即可飲服。
功效:清熱化痰。
用法:佐餐食用,可常食。
(2)丹參黃豆汁
配方:丹參500g,黃豆1000g,蜂蜜250g,冰糖30g。
制法:黃豆用冷水浸泡1小時后撈出,倒人大鍋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加黃酒1匙,再改用小火煮,至黃豆?fàn)€熟,汁濃時離火,將豆汁濾出。丹參倒人大瓦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時,浸沒為度,用中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煎半小時許,濾出頭汁,再加水適量煎半小時許,約剩下大半碗藥液時,濾出二汁,棄渣。將黃豆汁、丹參汁一起倒入瓷盆內(nèi),加蜂蜜、冰糖,瓷盆加蓋,隔水蒸2小時,離火,冷卻,裝瓶,蓋緊。余下的熟黃豆可再做成菜。
功效:通血脈,破瘀血,健脾胃,補心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飯后l小時開水沖服或米湯送下。
●肥胖癥
肥胖是由于人體內(nèi)脂肪堆積過多所致。臨床上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fā)性肥胖。一般指的肥胖為單純性肥胖,即主要由于進食熱量多于人體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nèi),超過標(biāo)準(zhǔn)體重的20%(非內(nèi)分泌一代謝疾病原因者),即為肥胖癥。其中超重在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50%以上為重度肥胖。隨肥胖程度不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氣短、易疲勞、嗜睡、頭暈、頭痛、痰多、胃納亢進、便秘、胸悶、腹脹、汗多、口臭、多飲、畏熱、性功能減退等臨床表現(xiàn)。肥胖不僅影響生活、健美,對健康危害很大,可誘發(fā)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痛風(fēng)、膽石癥等。
中醫(yī)認為,肥胖癥多因素稟脾胃薄弱,復(fù)加飲食不節(jié),嗜食膏粱厚味,或肝氣郁結(jié),氣滯痰生,或多靜少動所致。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一般分為痰濕困脾、氣滯血瘀、脾胃熱盛等證型。
【痰濕困脾】
1.臨床表現(xiàn):體形肥胖,氣短,神疲,痰多而黏稠,胸脘痞悶,納呆,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舌胖大,苔白而厚膩,脈濡緩。
2.常用食療方
(1)薏米赤豆粥
配方:薏米50g,赤小豆50g,澤瀉10g。
制法:將澤瀉先煎取汁,用汁與赤小豆、薏米同煮為粥。
功效:健脾利濕,減肥。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點心服食。
(2)什錦烏龍粥
配方:生薏米30g,冬瓜仁100g,紅小豆20克,干荷葉、烏龍茶適量。
制法:干荷葉、烏龍茶用粗紗布包好備用。將生薏米、冬瓜仁、紅小豆洗凈一起放鍋內(nèi)加水煮熬至熟,再放入用粗紗布包好的干荷葉及烏龍茶再煎7~8分鐘,取出紗布包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濕。
用法:每日早晚食用。
【氣滯血瘀】
1.臨床表現(xiàn):形體肥胖,頭暈頭痛,胸痛胸悶,兩脅脹痛,走竄疼痛,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弦。
2.常用食療方
(1)菊楂決明飲
配方:菊花10g,生山楂片15g,草決明子15g。
制法:將草決明子打碎,與菊花、生山楂片共放鍋中,水煎代茶飲。
功效:活血化瘀,降脂減肥。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2)降且旨飲
配方:枸杞子10g,首烏15g,草決明15g,山楂1g,丹參20g。
制法:上藥共放沙鍋中,加水適量以文火煎煮,取汁約1500ml,儲于保溫瓶中。
功效:活血化瘀,輕身減肥。
用法:每日1劑,作茶頻飲。
【脾胃熱盛】
1.臨床表現(xiàn):形體肥胖,面赤或見粉刺痤瘡,煩渴引飲不止,食納超常,口舌干燥或痰黃黏稠,或見口舌易生瘡,舌紅,苔黃厚,脈洪實有力。
2.常用食療方
(1)雪梨兔肉羹
配方:兔肉500g,雪梨400g,車前葉15g。
制法:雪梨榨汁,車前葉煎取汁100ml,兔肉煮熟后,加梨汁、車前汁及瓊脂同煮,成羹后入冰箱,吃時裝盤淋汁即可。
功效:清熱祛痰,利濕減肥。
用法:可作點心食用。
(2)雪羹蘿卜湯
配方:荸薺30g,白蘿卜30g,海蜇30g。
制法:三者切碎塊,文火煮沸1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清熱化痰,利濕通便。
用法:可隨意食之。
●痛風(fēng)
痛風(fēng)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伴痛風(fēng)性急性關(guān)節(jié)炎反復(fù)發(fā)作,痛風(fēng)石沉積,痛風(fēng)石性慢性關(guān)節(jié)炎和關(guān)節(jié)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zhì)性腎炎和尿酸腎結(jié)石形成。多于中年以后發(fā)病,男性較女性多見,且常與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病證并見。本病屬于中醫(yī)學(xué)“痹證”范疇,常因飲食不節(jié),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失健,痰濕阻滯經(jīng)絡(luò);或因熱毒侵襲,流竄經(jīng)脈,使氣血運行失暢,不通則痛而發(fā)病;也可因病久肝腎氣血不足,經(jīng)脈失養(yǎng)而致。臨床常見濕熱壅遏、痰濕阻滯和肝腎虧虛等證型。
【濕熱壅遏】
1.臨床表現(xiàn):足趾或其他關(guān)節(jié)疼痛劇烈,多因疲勞或飲酒飽餐后誘發(fā),局部紅腫、灼熱,伴有身體不適,發(fā)熱,小便黃赤,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蒲公英粥
配方:鮮蒲公英30g(連根較好),粳米50g。
制法:蒲公英加水煎去渣取濃汁200ml,加入粳米、水400ml,煮成稀稠粥,用冰糖調(diào)味。
功效:清熱解毒。
用法:每日2次,溫服,3~5日為1個療程。
(2)土茯苓骨頭湯
配方:土茯苓50g,豬脊骨500g。
制法:豬脊骨洗凈,加水煨湯,煎成1000ml左右,取出豬骨,撇去湯上浮油。土茯苓切片,以紗布包好,放人豬骨湯內(nèi),煮至600ml左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補腎壯骨。
用法:每日飲1劑,可分2~3次飲完。
【痰濕阻滯】
1.臨床表現(xiàn):關(guān)節(jié)疼痛、腫脹,局部不發(fā)紅,伴四肢困重,胃脘不適,食欲欠佳,舌質(zhì)淡紅,苔白膩,脈濡緩。
2.常用食療方
(1)茯苓粥
配方:茯苓粉15g,粳米30g。
制法:待粥將成時,調(diào)入茯苓粉稍煮。
功效:健脾化濕。
用法:早晚食用。
(2)薏米防風(fēng)茶
配方:生薏米30g,防風(fēng)10g。
制法:以上二者加水煮熬,去渣取汁。
功效:祛風(fēng)除濕,通絡(luò)宣痹。
用法:代茶飲,每日1~2劑,連飲1周。
【肝腎虧虛】
1.臨床表現(xiàn):關(guān)節(jié)疼痛不甚明顯,疾病處于靜止期,表現(xiàn)為疲倦乏力,足膝酸軟無力,舌質(zhì)淡苔白潤,或舌紅苔少,脈沉弱。
2.常用食療方
(1)首烏粥
配方:何首烏粉25g,粳米50g,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粳米加水煮粥,粥半熟時調(diào)入首烏粉,邊煮邊攪勻,至黏稠時即可,加白糖調(diào)味。
功效:補益肝腎,健脾和胃。
用法:早晚分食。
(2)牛膝粥
配方:牛膝莖葉20g,粳米100g。
制法:牛膝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留汁,入粳米100g,再加水500ml,煮成粥。
功效:健脾祛濕止痛。
用法:每日早晚溫?zé)犷D服,10日為1個療程。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種常見內(nèi)分泌疾病。其特點是代謝增高和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主要表現(xiàn)為神倦乏力,心悸多汗,食欲增加,伴體重減輕,情緒急躁,易于激動,兩手抖動,局部可見甲狀腺腫大和突眼。女性可伴有月經(jīng)紊亂或閉經(jīng)。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屬中醫(yī)“肝火”“癭瘤”“中消”等病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是由于飲食偏嗜,酒甘肥熱,聚火生痰,肝郁氣滯,肝胃痰火熏灼,心陰虧損,情志不舒等所致。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一般可分為肝火亢進、心陰虧損、痰濕凝結(jié)、氣血凝滯等證型。
【肝火亢進】
1.臨床表現(xiàn):煩躁不安,性急易怒,怕熱,口苦自汗,頭暈?zāi)垦#w震顫,舌質(zhì)紅,苔薄白或微黃,脈弦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抑亢粥
配方:玄參15g,牡蠣20g,貝母15g,粳米100g。
制法:將玄參、牡蠣、貝母一同放入沙鍋中煎湯取汁去渣,再放入粳米,煮成稀粥服食。
功效:清肝養(yǎng)陰。
用法:每日1劑,作早晚餐服食。
(2)菊蚌懷珠
配方:蚌肉10個,豬肉餡100g,雞蛋清1個,黃酒15g,鮮菊花10g,鮮竹葉數(shù)片,浙貝粉3g。
制法:先將蚌肉洗凈,邊用木棰槌松,放入鍋中用小火煮至肉爛,撈出涼置。將肉餡與浙貝粉、蔥、姜、鹽、蛋清等攪拌均勻,制成20個小丸子,入沸水汆熟。然后將每個蚌肉一分為二,每個夾丸1個。大碗中鋪墊竹葉數(shù)片,將蚌肉懷珠放在竹葉上,加少許黃酒,上籠蒸5~10分鐘取下。另鍋倒入肉清湯,燒沸,加適量鹽、味精、鮮菊花。將此湯澆在蚌肉上,配一碟胡椒粉即可。
功效:清肝瀉熱,散結(jié)除癭。
用法:佐餐食用。
【心陰虧損】
1.臨床表現(xiàn):心煩失眠,心悸汗出,氣短乏力,舌質(zhì)偏紅,苔薄,脈細微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加味二冬粥
配方:天門冬15g,麥門冬15g,沙參15g,荷葉30g,甘草10g,粳米100g。
制法:將天門冬、麥門冬、沙參、荷葉、甘草加水1500ml,煎湯取汁,入粳米用文火煮粥,將熟時加入紅糖調(diào)味,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養(yǎng)心陰。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食。
(2)五味粥
配方:大麥150g,酸棗仁10g,五味子10g,麥門冬10g,嫩蓮子20g,龍眼肉20g。
制法:將酸棗仁、五味子搗碎,與麥門冬同煮,濃煎取汁。蓮子去心入水中煮爛。大麥煮粥,將熟時,兌人藥液,放人蓮子、龍眼肉,稍煮,加糖調(diào)味。
功效:滋養(yǎng)心陰,寧心安神。
用法:每日1劑,作早晚餐食用。
【痰濕凝結(jié)】
1.臨床表現(xiàn):頸部腫大,胸悶納呆,或有惡心嘔吐,大便溏瀉,苔薄膩,脈濡滑。
2.常用食療方
(1)涼拌三絲
配方:海帶200g,白蘿卜200g,粉絲100g。
制法:海帶、白蘿卜切成細絲,用水將海帶絲、粉絲煮熟,與白蘿卜絲一起加佐料拌勻食用。
功效:理氣化痰散結(jié)。
用法:佐餐食用。
(2)紫菜蘿卜湯
配方:紫菜5g,白蘿卜250g,鮮橘皮1片。
制法:白蘿卜切片,橘皮切絲,二者同煮20分鐘,加紫菜調(diào)味食用。
功效:疏肝理氣,解郁化痰。
用法:佐餐食用。
【氣血凝滯】
1.臨床表現(xiàn):頸部腫大,并可觸及堅硬之結(jié)節(jié),嚴重時可見頸靜脈怒張,疼痛,舌質(zhì)暗紫,脈細澀。
2.常用食療方
(1)紫桃蘿卜湯
配方:紫菜15g,桃仁15g,白蘿卜250g,陳皮30g。
制法:紫菜撕碎,蘿卜切絲,陳皮剪小塊,共入鍋中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細粉,以水煎液調(diào)沖,并加調(diào)味品,即可食用。
功效:行氣化瘀軟堅。
用法:每日1~2次,可作點心食用。
(2)紅花橘皮紫菜湯
配方:紅花10g,橘皮50g,紫菜10g。
制法:上料加水共煮1 5分鐘,調(diào)味食用。
功效:行氣活血,化痰軟堅。
用法:佐餐食用。
●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時可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時存在,如類風(fēng)關(guān)、紅斑狼瘡、硬皮病等,本病多見于中年女性,以口干咽燥,目澀少淚為主要癥狀。
干燥綜合征屬中醫(yī)“燥證”等病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是由于素體肝腎虧虛,陰血損傷,或感受溫?zé)嶂?,郁久化燥傷血,或過食辛辣油膩,脾胃蘊熱,化燥傷陰,陰津枯耗而成。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一般可分為風(fēng)熱肺燥、濕熱中阻、陰虛內(nèi)熱、氣陰兩虛、陰虛血瘀等證型。
【風(fēng)熱肺燥】
1.臨床表現(xiàn):兩目干澀而癢,口干欲飲,咽痛,頭痛,毛發(fā)失榮,甚至脫落,發(fā)熱,涎腺反復(fù)腫大,苔薄白,舌質(zhì)偏紅,脈細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菊花羅漢果飲
配方:白菊花9g,羅漢果1只。
制法:上二物放茶杯中,以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清熱潤肺明目。
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2)玉露糕
配方:天花粉10g,葛根10g,桔梗10g,綠豆粉500g,白糖250g。
制法:將天花粉、葛根、桔梗切片烘干,打成細末。將綠豆粉、白糖與藥末合勻,加水調(diào)濕,然后抖散放在打了油的飯盒內(nèi),上籠蒸約30分鐘即可。
功效:養(yǎng)陰清熱,潤燥。
用法:作點心食用。
【濕熱中阻】
1.臨床表現(xiàn):目赤干痛,視物模糊,口干口苦口臭,飲水不多,涎腺腫大,質(zhì)軟,舌質(zhì)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或滑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薏米綠豆麥片粥
配方:薏米30g,麥片25g,綠豆25g。
制法:先將薏米、綠豆文火煮爛,放人麥片再煮,不斷攪拌,防止粘鍋,粥成加糖調(diào)味。
功效:清熱健脾化濕。
用法:每日1劑,乘熱服食。
(2)炒雙瓜
配方:鮮嫩苦瓜150g,黃瓜150g。
制法:將瓜切絲,武火油炒至熟,調(diào)味出鍋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
用法:佐餐食用。
【陰虛內(nèi)熱】
1.臨床表現(xiàn):口干欲飲,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目澀畏光,吞咽困難,潮熱盜汗,心煩少寐,大便干結(jié),皮膚皸裂枯皺,舌紅絳,脈細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百合生梨飲
配方:百合30g,生梨1只,冰糖30g。
制法:生梨切成片與百合加水共煎,放人冰糖溶化,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潤燥,養(yǎng)心安神。
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隨時飲之。
(2)蚌肉田螺湯
配方:蚌肉50g,田螺50g。
制法:田螺養(yǎng)清水中漂去泥,置清水中浸一夜,放入洗凈的蚌肉,一起煮沸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明目。
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氣陰兩虛】
1.臨床表現(xiàn):面色咣白,口干咽燥,目澀無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熱,舌質(zhì)紅胖,邊有齒印,脈細濡。
2.常用食療方
(1)參芪鴿蛋湯
配方:北沙參30g,黃芪15g,鴿蛋10個。
制法:鴿蛋煮熟去殼備用。北沙參、黃芪加水煮半小時,以此湯煮鴿蛋,加調(diào)料后食用。
功效:益氣養(yǎng)陰。
用法:可作點心食用。
(2)參麥團魚
配方:活團魚1只(500~1000g),人參5g,浮小麥20g,茯苓10g,火腿肉1000g,雞蛋1個,生板油25g,雞湯500g。
制法:將活團魚剁去頭,瀝凈血水,用開水燙3分鐘后取出,用小刀刮去背部和裙邊上的黑膜,剝?nèi)ニ哪_上的白衣,剁去爪尾。將鍋置于火上,放入清水和團魚,燒沸半小時后撈出,放在溫水內(nèi)撕去黃油,剔去背殼和腹甲,切成小塊,擺入碗內(nèi),將火腿肉切成小片,生板油切成小丁,蓋在團魚上面,加蔥、姜、鹽、紹酒、清湯適量。將浮小麥、茯苓用紗布包好后投入碗中,人參打成細粉撒在上面,濕棉紙封口,上籠蒸2~3小時至熟爛。團魚出籠后,揀去蔥、姜,濾出原湯。將原湯倒在手勺里,燒開后撇去浮沫,再打一個雞蛋在湯內(nèi),調(diào)味略煮后澆在團魚上面即成。
功效:益氣養(yǎng)陰。
用法:佐餐食用。
【陰虛血瘀】
1.臨床表現(xiàn):口干咽燥,頭暈?zāi)垦?,兩目干澀,目赤畏光,面色紫暗,兩頰涎腺腫大,有塊質(zhì)硬,舌紫少津,脈細澀。
2.常用食療方
(1)桑椹紅花飲
配方:桑椹子20g,紅花10g。
制法:二味共煎取汁飲用。
功效:養(yǎng)血活血。
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2)桃仁百合燕麥粥
配方:桃仁15g,百合30g,燕麥片50g。
制法:桃仁炒熟研粉,與百合、麥片共煮粥。
功效:養(yǎng)陰活血。
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
●神經(jīng)衰弱
神經(jīng)衰弱是神經(jīng)癥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的誘因多,起病慢,臨床表現(xiàn)錯綜復(fù)雜。主要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精神癥狀如精神疲勞,神經(jīng)過敏,失眠,焦慮和憂郁,工作耐力差,易于疲勞,記憶力減退,頭暈?zāi)X脹,失眠多夢,情緒不穩(wěn)和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其次是特定的臟腑癥狀如口淡無味,食欲不振,脅痛腹脹,惡心噯氣,便干或便溏,心悸胸悶氣短,面紅耳赤或面色無華,畏寒怕冷或虛熱煩躁,性欲異?;蜿栁z精,月經(jīng)失調(diào),其特點是病人痛苦萬分,自述癥狀繁多,而醫(yī)生檢查很少客觀體征,一般無器質(zhì)疾病能夠發(fā)現(xiàn)。
神經(jīng)衰弱屬中醫(yī)“不寐”“健忘”“驚悸”等病證范疇,中醫(yī)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一般分為肝氣郁結(jié)、肝腎陰虛、心脾虧虛、陰虛火旺、腎陽不足等證型。
【肝氣郁結(jié)】
1.臨床表現(xiàn):精神抑郁,善疑多慮,頭暈?zāi)X脹,目眩失眠,倦怠疲乏,食少,胸悶不舒,兩脅脹痛或走竄作痛,婦女伴有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乳脹痛,舌質(zhì)淡紅,脈弦細。
2.常用食療方
(1)茉莉花糖水
配方:茉莉花3~5g,白砂糖適量。
制法:茉莉花、白砂糖加清水750ml,煎至500ml,去渣飲用?;蜍岳蚧ㄒ苑兴疀_泡加適量白糖頻頻飲用。
功效:理氣舒肝解郁。
用法:每日1次,代茶飲。
(2)佛香梨
配方:佛手5g,制香附5g,梨2個。
制法:將佛手、香附研末備用;梨去皮,切開剜空,各放入一半藥末,合住放碗內(nèi),上鍋蒸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疏肝和胃。
用法:可作點心食用。
【肝腎陰虛】
1.臨床表現(xiàn):頭暈作痛,心悸失眠,煩躁易怒,腰膝酸軟。舌紅苔薄黃,脈沉弦細。
2.常用食療方
(1)枸杞甲魚肉
配方:甲魚1只,枸杞子60g。
制法:將甲魚去內(nèi)臟及頭,洗凈,放入沙鍋,加入枸杞子和足量清水,用小火慢慢煨熟,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滋補肝腎,補虛安神。
用法:食肉喝湯,每日吃2餐,連吃2日。每周1次。
(2)菟絲魚翅
配方:菟絲6g,水發(fā)魚翅500g,鮮蟹黃100g,香菜1g,豬油100g。
制法:將長魚翅碼入盤內(nèi),碎魚翅放在上面。勺內(nèi)放入豬油,燒熱時,用蔥、姜塊、醬油熗鍋,添入高湯約200ml,取出蔥、姜塊。放入紹酒、花椒水、白糖、蟹黃,然后放人碼好的魚翅、菟絲子粉,蓋上蓋,放在文火上煨燉10分鐘。用濕淀粉勾芡,淋上明油,大翻勺,放入盤內(nèi),把香菜擺在盤邊即成。
功效:補腎益精,養(yǎng)肝補血。
用法:佐餐食用。
【心脾虧虛】
1.臨床表現(xiàn):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體倦神疲,面色少華,注意力不集中,飲食無味,舌淡苔薄,脈細弱。
2.常用食療方
(1)烏龜百合紅棗湯
配方:烏龜1只(250g左右),百合30g,紅棗10枚。
制法:將烏龜去甲及內(nèi)臟,切塊,用清水煮至熟,然后放百合,紅棗,繼續(xù)熬煮,直至龜肉爛熟,藥物煮透為度,最后添加少量冰糖燉化即可。
功效:養(yǎng)血安神。
用法:食肉、棗,喝湯。每日1劑,每周2~3次。
(2)淮山百合燉白鱔
配方:白鱔1~2條(約250g),淮山藥、百合各30g。
制法:先將白鱔去內(nèi)臟洗凈,與淮山藥、百合一起放瓦盅內(nèi),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補虛健脾,養(yǎng)心安神。
用法:佐餐食用。
【陰虛火旺】
1.臨床表現(xiàn):心煩不寐,口干津少,五心煩熱,口舌生瘡,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
2.常用食療方
(1)白鴨茯麥冬瓜湯
配方:白鴨1只,茯神、麥門冬各20g,冬瓜500g。
制法:白鴨去毛及內(nèi)臟,放進茯神、麥門冬(用紗布包),給足水量,先煮一段時間,然后添放冬瓜,直至鴨肉熟透,冬瓜爛熟為止,最后加入少量調(diào)料。
功效:清熱寧心,滋陰安神。
用法:吃鴨肉和冬瓜,喝湯汁,分2~3次食完。
(2)銀耳汆雞片
配方:水發(fā)銀耳30g,生雞脯肉120g,雞蛋2個,雞湯1000g。
制法:將水發(fā)銀耳洗凈分成小塊待用。雞胸脯肉切成柳葉形薄片,放入涼水內(nèi)泡一下?lián)瞥觯秒u蛋清上漿。將雞湯入鍋燒開,加入料酒,調(diào)好味。下銀耳煮沸10分鐘,把雞片逐片下鍋,加水淀粉勾成稀流芡后,隨即倒入湯碗內(nèi),即可。
功效:補虛滋陰。
用法:佐餐食用。
【腎陽不足】
1.臨床表現(xiàn):遺精或滑精,陽萎早泄,頭昏眼花,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兩腿無力,怕冷肢涼,舌質(zhì)淡,脈沉弱。
2.常用食療方
(1)紅燒牛鞭
配方:牛鞭1000g,雞湯500克g,蔥段60g,姜塊30g,蒜瓣12g,花椒油15g,熟豬油75g。
制法:將牛鞭剪開外皮,在開水鍋內(nèi)燙一下,撈出,撕去外皮再洗凈。鍋內(nèi)放入2500g清水,加入蔥20g、姜10g(拍松)及花椒少許,將牛鞭放入鍋內(nèi)煮至用手能掐動,撈出破開,除去尿道,切成3cm的段。將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燒熱,倒入剩下的蔥、姜、和蒜瓣,煸炒出香味,放入料酒、醬油,雞湯、精鹽、味精、白糖等,將湯調(diào)成淺紅色,把牛鞭段放入湯內(nèi),用小火煨至湯將干時,揀出蔥姜,用濕淀粉勾芡,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補腎壯陽,益精補髓。
用法:佐餐食用。
(2)鹿茸蛋
配方:鹿茸粉0.3g,雞蛋1個。
制法:將鹿茸粉放入雞蛋內(nèi),蒸熟食之。
功效:補腎益精。
用法:每日晨起服鹿茸蛋1個,連服15~20天。
●低血壓
血壓低于正常即稱低血壓。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思睡,虛弱,兩腿無力,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精力不集中,易于疲勞及心前區(qū)悶痛,嚴重者可出現(xiàn)顫抖,面色蒼白或青紫甚則昏厥。
低血壓屬中醫(yī)“眩暈”“厥證”“虛勞”等病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主要由于素稟體虛,形氣不足,或年老體衰,精氣兩虧,藥物傷害,以致陽氣不足,失其充養(yǎng),或精血虧虛,失于滋榮所致。本病基本病理以陽氣虧虛為主,亦可虛中夾實,兼痰停瘀,病在脾、腎、心,涉及肝與肺。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腎陽虧虛、心脾兩虛、中氣不足等證型。
【腎陽虧虛】
1.臨床表現(xiàn):頭暈?zāi)垦#Q健忘,腰酸腿軟,面色咣白或黧黑,神疲嗜睡,畏寒肢冷,夜尿頻多,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
2.常用食療方
(1)雙鞭壯陽湯
配方:枸杞子、菟絲子、狗鞭各10g,肉蓯蓉6g,牛鞭、牛肉各100g,母雞肉50g。
制法:將牛鞭加水發(fā)脹,去表皮,剖成兩半,去尿道,用清水洗凈,再用冷水漂30分鐘;將狗鞭用油砂炒酥,用溫水浸泡約30分鐘,刷洗潔凈;將羊肉洗凈,放入沸水鍋內(nèi)汆去血水,撈入涼水內(nèi)漂洗干凈。將牛鞭、狗鞭和羊肉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燒開,撇去浮沫,放人花椒、老生姜、料酒和母雞肉,再燒沸,改用文火煨燉至六成熟時,去除湯中的花椒和老生姜,再置火上,將菟絲子、肉蓯蓉、枸杞子用紗布袋子裝好扎口,放入湯內(nèi),繼續(xù)煨燉,至牛鞭、狗鞭酥爛時,即將牛鞭、狗鞭、羊肉、雞肉撈出,切成長條或小塊,裝在碗內(nèi)加味精、食鹽和豬油調(diào)味即成。
功效:補腎壯陽,益精補髓。
用法:可佐餐食用亦可單食,飲湯。
(2)復(fù)元湯
配方:淮山藥50g,肉蓯蓉20g,菟絲子10g,核桃仁2個,羊瘦肉500g,羊脊骨1具,粳米100g。
制法:將羊脊剁成數(shù)節(jié),羊瘦肉汆去血水切成塊,將淮山藥、肉蓯蓉、菟絲子、核桃仁用紗布袋裝好扎口,生姜、蔥白拍破,將以上諸物和粳米同時放入沙鍋內(nèi)注清水適量,武火燒沸,去浮沫,再放入花椒、八角茴香、料酒,移文火繼續(xù)煮,燉至肉爛為止。加胡椒粉、食鹽等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溫補腎陽。
用法:每日2次,食肉喝湯。
【心脾兩虛】
1.臨床表現(xiàn):神疲氣短,肢體倦怠,動則頭暈?zāi)垦?,心悸,自汗,食少,面黃少華。苔薄,舌淡,脈細弱。
2.常用食療方
(1)牛肉凍膠
配方:牛肉1000g,黃酒250g。
制法:將牛肉切成小塊,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去浮沫,每小時取肉汁1次,加水再煎,前后共取肉汁4次,合并肉汁,以小火繼續(xù)煎熬,煮至肉汁稠黏時,加入黃酒,再熬至稠黏時?;?,將黏稠液倒入盆內(nèi),冷藏備用。
功效:益氣健脾。
用法:每日3次,每次取牛肉膠凍3湯匙。
(2)蜜棗扒山藥
配方:山藥1000g,蜜棗150g,罐頭櫻桃10粒,豬網(wǎng)油1張(碗口大),豬油15g,白糖200g,糖桂花適量。
制法:將山藥煮熟去皮,蜜棗用溫水洗凈,切成兩半,去核。豬網(wǎng)油洗凈,晾干水分。櫻桃去核備用??弁雰?nèi)抹上豬油,將網(wǎng)油平墊碗底,放人櫻桃,將蜜棗圍在櫻桃周圍。把山藥切成3~4cm長段,順長剖為4片,碼在蜜棗上。碼一層山藥,撒一層白糖,依次將山藥碼完。稍淋些豬油,最上層加入糖桂花,上籠蒸熟。上菜時,將扣碗取出,扣人盤內(nèi),去網(wǎng)油。同時給鍋內(nèi)倒人清水,放人白糖溶化,用濕淀粉勾成稀芡,淋于山藥上即成。
功效:補益脾胃,補腎養(yǎng)心。
用法:佐餐食用。
【中氣不足】
1.臨床表現(xiàn):頭暈喜臥,少氣懶言,四肢倦怠,自汗,納呆,便溏,舌淡脈細。
2.常用食療方
(1)參苓山藥湯圓
配方:人參、茯苓、山藥各10g,豆沙泥30g,干糯米粉、白糖、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將人參、茯苓、山藥蒸熟,搗成泥,與豆沙泥、白糖、熟豬油共同拌勻,搓成拇指頭大的丸子,備用。將干糯米粉放在盤中,然后放上參苓山藥豆沙丸子,將盤子左右擺動,讓丸子均勻粘上糯米粉,這時再將粘有糯米粉的丸子逐個蘸水,再放進盤中滾動,使其再粘上干糯米粉,如此反復(fù)操作三四次,便成為湯圓。將湯圓在沸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補脾健胃,益氣補腎。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作點心服食。
(2)黨參牛肉湯
配方:黨參100g,五花牛肉500g。
制法:將黨參用紗布袋裝好扎緊,牛肉切塊,同時放人鍋中,加入姜、蔥、料酒及適量水,大火燒沸,去浮沫,改小火燉3小時,至牛肉熟爛,取出黨參,調(diào)味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
用法:可佐餐,也可單獨食肉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