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一、 “光榮革命”(英國代議制產生背景)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1640—1688 “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結束。
二、限制王權的法案(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發(fā)展過程:確立)
1、法案:《權利法案》的主要內容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權力。
2、結果:實際權力逐漸轉移到了議會手中,確立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國王“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司法權獨立于王權的原則,從而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三、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發(fā)展過程:發(fā)展)
1、英國責任內閣制的特點
議會下院多數(shù)黨領袖任首相并組建內閣,首相有控制內閣決定的發(fā)言權;一切內閣成員必須在大政方針上保持一致,要與首相共進退;內閣必須得到下院議員的支持,一旦內閣受到下院的反對(即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就要辭職以向議會謝罪,或解散議會而提前大選,由新選出的下院決定內閣的去留。
2、英國資產階級議會政黨制度逐漸形成
第8課 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建立
一、獨立之初的嚴峻形勢
1、政治上,中央沒有國家元首,邦聯(lián)只是一種松散的聯(lián)盟;地方各州保持重大的財政、軍事、稅收權。
2、經濟上,國內各州關卡林立,阻礙商品流通;對外邦聯(lián)政府無法保護本國商人利益,沒有統(tǒng)一關稅。社會動蕩,農民起義不斷(謝司起義)
3、思想上,法國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中“三權分立”學說的影響
二、1787年憲法的頒布
1、1787年美國聯(lián)邦憲法體現(xiàn)的原則
1)聯(lián)邦制原則。憲法規(guī)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lián)邦政府(一個最高行政長官總統(tǒng));一個全國性的議會,掌管統(tǒng)一的聯(lián)邦財政;一個權力,在各州司法體系上的聯(lián)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2)分權制衡原則。將立法、行政、司法的權力分別授予參眾兩院、總統(tǒng)、最高法院三個部門,它們之間互不統(tǒng)屬又互相制約,有效地防止了專制主義的出現(xiàn)。兩黨制是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民主原則??偨y(tǒng)和議會議員都由民選產生,消除了世襲制和終身制。
2、依照三權分立原則構建的中央政府:
總統(tǒng)(最高行政權) 國會 (最高立法權)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
3、對1787年美國聯(lián)邦憲法的評價
A、重要進步意義: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保障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利益。
2)“制約與平衡”原則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民主。
3)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矛盾,為美國長期穩(wěn)定和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4)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有利于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B、局限性:
1)沒有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
2)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沒有選舉權。
三、兩黨制的形成的發(fā)展
1、時間:19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產生,19世紀中期形成
2、黨派:民主黨(驢),共和黨(象)的“驢象之爭”構成四年一次的總統(tǒng)選舉。
3、特點:兩黨對壘,交替執(zhí)政。
第9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一、法國的民主共和制
曲折歷程 法國政體的演變經歷了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憲制(1791年)——第一共和國(1792年)——第一帝國(1804年)——第二共和國(1848年)——第二帝國(1852年)——第三共和國(1875年)。
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1941)
a.內容:行政權--總統(tǒng)、7年、連任(兩院聯(lián)席議會選出);
立法權-兩院制議會:(眾議院-普選、參議院 9年-間選)
內閣-議會中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lián)盟)組成
b.意義:確立共和政體,促進法國工業(y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三、德意志的君主立憲制
1.德意志的統(tǒng)一:三次王朝戰(zhàn)爭(1864-1871); 在俾斯麥的主持下發(fā)動普丹、普奧、普法戰(zhàn)爭。
2.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法律依據為《德意志帝國憲法》 1871年
構成: 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
內閣首腦: 宰相(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
立法機構--兩院制議會:聯(lián)邦議會(上議院)-首相為議長
帝國議會(下議院)-立法權
3.評價:局限性: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帶著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積極性:完成統(tǒng)一、建立資產階級性質的國家,推動資本主義發(fā)展。
四、西方資本主義代議制
1、代議制特征:議會代表選民行使國家權力;堅持分權與制衡的原則;實行民主原則;實行政黨政治。
2、歐洲大陸代議制確立的意義:
A、有利于歐洲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B、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C、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最終戰(zhàn)勝封建主義;D、對亞洲及世界其他地區(qū)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五、英法美德四國政體的比較
項目 | 英國君主立憲制 | 美國民主共和制 | 法國民主共和制 | 德國君主立憲制 |
國家元首 | 國王 | 總統(tǒng) | 總統(tǒng) | 皇帝 |
元首產生方式 | 世襲 | 選民間接選舉 | 參、眾議院聯(lián)席會議 | 世襲 |
政府首腦 | 首相 | 總統(tǒng) | 總統(tǒng)、總理 | 宰相(首相) |
政府產生方式 | 議會產生,國王任命 | 總統(tǒng)任命 | 總統(tǒng)任命 | 皇帝任命 |
國家權力中心 | 議會 | 總統(tǒng) | 議會 | 皇帝 |
政府與議會關系 | 政府對議會負責 | 分權與制衡原則 | 總統(tǒng)對議會負責 | 宰相只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
立法機構 | 議會 | 國會 | 議會 | 議會 |
法律依據 | 權利法案 | 1787年憲法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 德意志帝國憲法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