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是一個胖子,一個終結了大唐盛世的胖子,一個終結了中國對外開拓進取之心的胖子。
安祿山,是遼寧朝陽市人,當年他的造反大業(yè)其實只進行了兩年,便被親生兒子安慶緒所殺。
安史之亂,打了七年多,叛軍換了四個皇帝,大唐換了三個皇帝,慘烈又兒戲。大唐的三位皇帝每每在叛軍快不行的時候插手瞎指揮,等于為叛軍輸血;叛軍內(nèi)部又不斷殘殺,安慶緒殺安祿山,史思明殺安慶緒,史朝義殺史思明,“唯恐”大唐堅持不下去。
但不管怎樣,當繁華落盡,大唐的盛世不再,對異族的信任不再,便注定了宋朝以降我國民族本位文化的強化和對外來文化吸收的停滯。
那么,安祿山這個胖子是從哪里來的呢?
安祿山出身營州雜胡。之所以稱其為雜胡,是因為安祿山的父親是粟特人,母親是突厥人。
我們看安祿山的出身,父系是粟特人,而粟特人屬于東伊朗語系,與波斯同源;母系是突厥人,曾長期是大漠草原的霸主。
公元七、八世紀的世界歷史,我們大多關注的是東西兩大帝國——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而往往忽視兩大失敗族群的影響力——波斯人和突厥人。
01大唐與突厥
突厥,崛起于我國的南北朝后期,通過擊敗柔然成為了大漠草原的霸主,其勢力最大之時東起大興安嶺,西抵里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和長城。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一范圍其實與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滅花剌子模后的疆域一致,基本上也是游牧民族在當時能達到的最大范圍。所以,我們可以假設蒙古人如果遇到的是唐朝,還能入主中原嗎?
公元630年,李世民派李靖北上,滅東突厥;
公元657年,李治派蘇定方向西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滅西突厥。
從此,突厥人開始向西遷移。
02阿拉伯帝國與波斯帝國
在阿拉伯人崛起之前,中東的歷史標簽一直都是波斯,波斯帝國從古希臘開始于西方爭霸,不管歐洲是變成了馬其頓、羅馬還是拜占庭,波斯還是那個波斯。
波斯帝國曾地跨亞歐非,曾屹立千年而不倒。
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國一舉滅掉了波斯帝國薩珊王朝。波斯王子東逃,波斯文明向東遷移。
03波斯和突厥的匯集地——中亞
中國、印度、波斯、歐洲,這曾長期是亞歐大陸的四大文明區(qū)域,而中亞,位于中國、印度、波斯的交界處,自古不是一個獨立的地緣結構。
中亞,是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處,像一條通衢,一個舞臺,各種民族在這里來去匆匆,戰(zhàn)爭和動亂在這里屢見不鮮。
阿拉伯人崛起之前,中亞屬于波斯文明的輻射范圍,屬于佛教的影響范圍,也曾是大漢帝國的勢力所及之處。不過,以生活在中亞的族群而言,這里居住的是東伊朗人(東雅利安人),與波斯人(西雅利安人)同源,都屬于雅利安人。
然而,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和大唐帝國同時崛起則改變了中亞的這一局勢。
波斯帝國的滅亡,使波斯文明東傳,中亞一度成為波斯復興的重地。
突厥的滅亡,則使突厥人開始了漫長的西遷運動,而中亞便是他們最初的落腳點和根據(jù)地。
波斯+突厥,這便是中亞,這便是安祿山。
04薩曼王朝的滅亡
阿拉伯人,本身也是游牧民族,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和強化,離不開波斯人的參與,畢竟從文明程度來說,當時的波斯人遠勝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利用了波斯文明的制度,給了波斯人伊斯蘭教的信仰,二者的結合便是中世紀強大的伊斯蘭文明。
但波斯人還是想復興的,公元9世紀位于中亞的薩曼王朝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薩曼王朝的領土,以烏茲別克斯坦為核心,包括了哈薩克斯坦南部,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以及伊朗大部分。顯然,薩曼王朝的主體在中亞,這一時期的中亞其實波斯化程度更深了。
不過,薩曼王朝自始至終并沒有脫離阿拉伯帝國,其國君一直稱“埃米爾”,也就是總督。
公元999年,薩曼王朝的滅亡,對于中亞影響至為深遠。薩曼王朝的滅亡,標志著雅利安人在中亞的統(tǒng)治徹底結束。
滅亡薩曼王朝的是突厥人的喀喇汗王朝和伽色尼王朝,后來伽色尼王朝又被塞爾柱帝國所取代。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正是這三大突厥帝國將中亞從東伊朗語系變成了突厥語系。
05中亞的未來
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的東西夾擊,使波斯人和突厥人匯集到了中亞這一區(qū)域,而突厥人最終通過強大的軍事能力主宰了中亞的歷史進程。
時至今日,現(xiàn)在的中亞五國中,只有塔吉克斯坦依然屬于東伊朗語系,而其它四個斯坦均為突厥語系。
此外,突厥人的西進,不僅使中亞變成了突厥語世界,還通過塞爾柱帝國促成了奧斯曼帝國在西亞的崛起。
當歷史的風煙逐漸散盡,奧斯曼帝國變成了土耳其,代表了突厥語世界;波斯帝國變成了伊朗,代表了波斯文明;而中亞則變成了突厥化的五個斯坦。
土耳其和伊朗,都想將自身的影響力擴展至中亞。土耳其是因為與中亞同屬突厥語系,而伊朗是因為中亞在古代曾與伊朗同源,曾屬于波斯文明的區(qū)域。
只不過,現(xiàn)代的中亞身邊還有兩個大國――中國和俄羅斯。所以從長遠來看,無論是伊朗還是土耳其在中亞其實都沒有機會。
安祿山,這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胖子,之所以會在當時出現(xiàn),貌似偶然,但某種程度上卻是當時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崛起攻滅突厥和波斯的結果。
屬于雅利安人的粟特人也好,突厥人也罷,他們都源自中亞,而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的征服運動使二者得以融合,安祿山便是其中之一——營州雜胡。
同時,安祿山身上的這兩大血統(tǒng),又代表了中亞民族的歷史變遷――從東伊朗語系變成了突厥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