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東的詩歌語言始終順著風,意境時刻貼著地,明澈曉暢、自然清新的詩風,一直是他堅守的品質。劉向東的現(xiàn)代詩和白居易的古體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句子看似淺白,但詩意并不淺顯。白居易一貫反對離開內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認為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劉向東的追求也是如此。他的語言非常自然,鄉(xiāng)音、俚語、兒話皆能入詩,甚至畫龍點睛。山水、草木、羊群、黃土,在劉向東筆下變得開闊、大氣、厚重起來,充滿了歷史容量、哲學含量、美學質量。
不能否認,近年來現(xiàn)代詩創(chuàng)作中存在著忽視自然、缺乏在場感的現(xiàn)象,詩人們越來越注重抒寫自我情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僅僅通過強化個人獨白、扭曲語言結構來增加詩意的重量,導致詩歌“頭重腳輕根底淺”。然而,如張學夢所言,劉向東的詩“沒有置身在文化沖突的鋒面上。他的歌調中,少見尷尬、互否、傾斜、躁動和迷狂。他的歌調中基本表象和意蘊是平靜、和諧、包容、親和力與順遂。這些詩仿佛來自巖石和泥土的內部,彌漫著一種浸潤著柴草味道青翠的溫馨。那些看上去平實的話語,那些詞或意象,其實隱隱約約含著比其字面直接意義更多的意蘊”。
劉向東詩歌的淳樸韻味,具有非常明顯的本土氣質。本土氣質并不止是“鄉(xiāng)土詩的氣質”?!班l(xiāng)土詩”只是按題材來分類的簡單概念,還不如古代的“田園詩”。前者把凡是寫鄉(xiāng)土的題材都囊括了進去,包羅萬象也泥沙俱下,已失去了分類研究的意義;而后者是學者對陶淵明一類詩人隱居、遁世的詩歌作品的統(tǒng)稱,范圍并不寬泛,反倒顯得精確,有據(jù)可查,有脈絡可循。
本土氣質是貫穿古詩和近現(xiàn)代詩的精神之美和藝術之美。僅僅把劉向東的詩歸納為“鄉(xiāng)土詩”是片面的,其實,以劉向東為代表的中國大多數(shù)詩人,沒有喊出任何口號,也沒有給自己貼上什么標簽或創(chuàng)建什么理論體系。他們耐得住寂寞,甘居民間,不迎合任何觀念去創(chuàng)作,不受潮流影響,收獲了內心的強大。他忠實于自己的內心,既不投機取巧,也不繞道而行,而是采取“正面強攻”的方法,在吸收了各種新思潮的營養(yǎng)之后,又將其回饋于包括以鄉(xiāng)土題材在內的各種新詩中,使其更簡潔,更具藝術化,達到了另一種高度。劉向東已經(jīng)在作品中融入大量的個人化的意象和情感,與之前的以歌頌為主的“鄉(xiāng)土詩”截然不同,也使本土氣質在“被放逐”的詩壇回到正常的軌道,充滿人道尊嚴、懷疑精神、自由渴望。
劉向東的詩歌題材開闊,《小石門懸棺》《半坡村》《黃河古渡》《神游虎牢關》《朝天門》《金色布拉格》《詩人墓》《柏林墻的影子》等,都是他用內心演繹的文化歷史。在長詩《白洋淀》中,他寫出了自己的白洋淀;在組詩《記憶的權利》中,他又從故鄉(xiāng)的泥土中發(fā)掘了抗戰(zhàn)的遺跡?!督谘矍啊分?,劉向東站在涅瓦河畔唱起了波蘭國歌,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對著猶太人的頭發(fā)黯然神傷……劉向東的詩是豐富的,也是單純的,如同燕山流淌的山泉一樣,給當代詩歌帶來一股清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