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基本功是指教師從事教學教育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面臨著許多無法回避的挑戰(zhàn),必須作出適應性調整,首當其沖的挑戰(zhàn)就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新課改的推進,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基本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解讀教材的基本功、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基本功、課程開發(fā)與課程實施的基本功、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基本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基本功、教學評價基本功和教育科研基本功等。
【關鍵詞】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改變傳統(tǒng)的過于注重知識傳承,強調學生主動的知識建構;增強課程的整合性和選擇性并實施三級課程管理模式;教師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等改革目標?;A教育課程改革既賦予了教師具體的權利、義務,也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要求,而且,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師課改權利、義務的具體落實,直接關系到課改的成功與否。面對新課程,不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需要重新思考,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包括所練就的教學基本功是否能夠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面臨著許多無法回避的挑戰(zhàn),必須作出適應性調整,首當其沖的挑戰(zhàn)就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何謂教學基本功?新時代新型教師需要什么樣的新的教學基本功?
一、何謂教學基本功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基本功”的含義是:“從事某種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闭缰嗅t(yī)強調“望、聞、問、切”,相聲演員要求“說、學、逗、唱”等專業(yè)基本功一樣,“教學基本功”也應有自己的特定內涵和專業(yè)表述。但在有關文獻中,很少有人對“教學基本功”作出完整的定義或進行過相關的定義分析。
首都師范大學徐玉珍教授認為:“所謂教學基本功即指教師完成教學工作所必需的條件性的技能和技巧?!?sup>1“教學基本功”的“條件性”說明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完成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是每位教師從事教學工作都必須具備的。也就是說,一個教師要是不具備這些條件,教學工作將無法完成,但有了這些條件,教學工作未必成功。
教師基本功是指教師從事教學教育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從內容來劃分,教師基本功可分為基礎基本功和專業(yè)基本功兩大方面。
基礎基本功是指教學的一般基本功,即關于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考試、輔導及其他教學的基本功(包括讀、講、聽、寫、導)的基本功,是各專業(yè)教師都應該具備的。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教師的基礎基本功的外在表現(xiàn)一般為能說一口準確、流利的普通話,能寫一手規(guī)范漂亮的粉筆字、鋼筆字和毛筆字,通常簡稱為“三字一話”。也有的把班主任工作列入基礎基本功的內容。
專業(yè)基本功指的是學科教學的基本功,即掌握和運用學科的特色語言、學科的教學方法、學科的教學技能(包括語言、演示、提示、板書、概念講解、教儀教態(tài)、學法指導、多媒體技術運用)的能力。專業(yè)基本功依據(jù)專業(yè)方向不同而差異甚遠。數(shù)學教師強調的是以數(shù)學的思想,用數(shù)學的觀點、方法、語言來析題、解題,能徒手畫一個標準圓等;語文教師則要求在講課中落實到字詞句篇,能寫頗有文采的“下水文”等;英語教師則要具備敏銳的英語聽力,說一口純正的英語口語,還要會熟練的英文打字等;體育教師專業(yè)基本功則包括口令、哨聲、手勢、劃場地、教學示范等。
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素質的外在重要表現(xiàn),更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教師樹立威信,贏得學生尊敬的必要手段。不管是基礎基本功,還是專業(yè)基本功,都是一個教師教好書、上好課的起碼要求。大凡一個優(yōu)秀教師,除了雄厚的知識功底外,一般都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
而事實上,就教師個體來分析,在教學基本功上普遍存在著“七多七少”現(xiàn)象,即:注重專業(yè)基本功的多,著力基礎基本功的少:單項特長的多,全能冒尖的少;能動口的多,會動手的少;自由體的多,規(guī)范化的少;利用資料的多,融會貫通的少;鉆研教材的多,研究問題的少;滿足于具備一定專業(yè)基礎的多,追求有相當專業(yè)造詣的少??梢赃@么說,在當前中小學教師中,不會說普通話,不會寫規(guī)范字,不會作論文的“三不主義”者決不是個少數(shù)。2
二、教師傳統(tǒng)教學基本功的嬗變
事物都處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在信息技術時代,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基本功已經悄悄地發(fā)生了向新時代的過渡。
(一)“三字一話”基本功的內涵在更新
多少年來,“三字一話”一直被認為是教師教學的首要基本功。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粉筆、黑板面臨著被“電腦+投影”完全取代的趨勢。與粉筆字相關的教師的板書設計基本功有些部分可能會遷移到PowerPoint等“版面”設計及課件的制作。與此同時,鋼筆字的用途和使用范圍也在逐漸縮小。比如,E-mail逐漸代替了傳統(tǒng)的信件,鼠標和鍵盤逐漸取代了筆和墨。借助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在網上批改作業(yè)、寫評語、向學生家長發(fā)布信息和公告??梢?,鋼筆字作為教師教學的基本功之一也同樣地受到了歷史的挑戰(zhàn)。與鋼筆字、粉筆字相比,毛筆字離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更加遙遠,教師除了在專門的書法課上需要展示自己的毛筆字之外,在一般的課堂教學中很少有機會書寫毛筆字。如今,毛筆字與其說作為教師教學的一項基本功,還不如說作為一種具有歷史的和文化意義的中國書法藝術。而普通話是中國國民的一種基本素質,更是中小學教師的必要條件。因此,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教師的普通話都必須達到基本標準。
但在目前,新課改并不排斥經過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傳統(tǒng)手段。例如必要的板書、漂亮的粉筆字,依然是新課改中需要提倡的基本功,這些是展示教師人格魅力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也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的必要途徑。我們雖不能要求每位教師人人都像書法家那樣,但至少我們教師寫在黑板上的字要工工整整、漂漂亮亮;寫在學生作業(yè)本上的字要規(guī)規(guī)矩矩、端端正正。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寫不出一手好字的教師或者說一個自己寫字不認真、馬虎潦草的教師,還能要求自己的學生寫出多么美觀的漢字來。板書更多的是思想之間的交流,是有感情的交流,這比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的人機交流更能達到教育教學的效果。教師板書,不僅僅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知道字的寫法。老師的板書公正、漂亮,也透露出一個信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認真。這些身教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同時,電腦教學的“版面設計”畢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板書設計,它需要現(xiàn)代技術手段及相應的技術支持。因此,不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需要在課件制作及多媒體教學方面練就一套新的基本功。
(二)教師語言表達基本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語言表達也是一個中國國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對中小學教師來說,無論是過去,還是在新到來的信息社會,都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語言表達基本功包括口頭表達基本功和書面表達基本功兩個方面。但在新課程改革及信息技術革命的背景之下,教師在這兩方面的基本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和內容。
自教育產生以來,口語表達在教師的教學中就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論是最初的“口傳身授”,還是后來的課堂講授,都離不開教師的“口”。在新課程的教學方式之下,教師的口語表達依然重要,但教師口語表達的效用已遠遠超越了以課堂教授為中心的朗讀、講述、發(fā)布指令等。學生主動建構的學習要求教師不僅自己善于表達,還要善于鼓勵、引導學生自己表達;要求教師主宰的課堂給學生留有說話或表達的余地。國外一位哲學家曾不無諷刺地說過,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讓教師“閉嘴”。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建構的學習就是要教師不但自己把書“講”清楚明白,而且要“少說多做”,組織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幫助每個學生把他們的所學所思說明白,講清楚;不僅自己要“能言善辯”,而且要給學生“能言善辯”的機會,使學生也“能言善辯”。教師不僅要善于說話,還要善于不說話。
在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及網絡為背景的教學環(huán)境中,對教師書面表達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將一部分的教學口語轉化為超文本的“書面語”,如網上課堂、電子教案及網上討論等。其實,不論是文本的工作計劃、各類信函及常用應用文的寫作,還是超文本的網上公告、電郵及聊天室口語化的文字,所需要的基本上是寫作的基本功。這樣的基本功不僅教師需要掌握,任何一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公民都應掌握。因此,對教師書面表達技能的要求并不具有教師專業(yè)的特殊性,每個人都應該具備。
(三)對教師教學基礎基本功需要重新認識
教師教學基礎基本功是教師之為教師的基本資格。教師的教學基礎基本功一般包括: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評定成績。因此,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也就是完成上述各工作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新課程所提出的建構教學及課堂整合的要求之下,雖然仍需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評定成績這些工作環(huán)節(jié),但其工作重點、內容及方式都有了新的要求。
首先看備課。備課就是教師課前對教什么、怎么教的教學設計,備課有助于教師厘清教學內容和目標,建立課堂教學的自信。啟動新課改后,最緊迫、最現(xiàn)實的問題是每個教師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這就要求教師課前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設計。新課程要求教師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而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要求教師不單是一個執(zhí)行者,更是一個決策者,教師要能夠創(chuàng)造出特有的班級氣氛和學習環(huán)境,建立開放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設計教學活動,通過教學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這更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并且勇于開拓、大膽創(chuàng)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業(yè)人員”。同時,教師要加強間接備課,提高直接備課的效率。
備課的物化形式是教案及其輔助材料。新課改中的教案應該是一種致力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精神的手段。教案體現(xiàn)的應該是如何設置問題情境、如何組織學生的合作和探究。因此,教學設計的基本功是必須隨著課改的深入不斷轉化并強化的。教學法的核心是教“學法”,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的傳統(tǒng)教案應該逐步改革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自助式“學案”。教案的設計要吸收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增加教學反思、作業(yè)設計等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學過程,使教案成為一種教育教學案例,這也是新課改下的一項最重要的基本功。
其次看上課。上課是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集中體現(xiàn)。傳統(tǒng)課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實教案,上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一般是:導入、講授、提問、布置作業(yè),教師上課的功夫也主要表現(xiàn)在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握和過渡上。但是,在新課程教學中,不僅要看教師教學設計的落實與否,更要看落實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課堂生活質量。教師要能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刺激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善于調整教學方式,用聲情并茂的形象講解而帶來的情趣,事理充實的嚴密論證而產生的理趣,詼諧幽默的生動闡釋而形成的諧趣,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使師生之間的感情得以充分的交流,使課堂氣氛處在教師預定的控制之中;教師上課時要以最佳情緒狀態(tài)進入“角色”,以飽滿的、愉快的、積極的情緒投入教學,用激情感染學生,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有扎實全面的教學基本功。目前,教師們都在積極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如探究教學、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網絡學習等,這對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探究教學一般遵循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步驟包括:提出學習任務、準備相關知識和材料、組織學生選題、合作或獨立探究、探究結果報告和評價。教師完成上述活動就不能僅是給學生上課,它包括諸多比上課復雜得多的活動。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探究的環(huán)境、誘發(fā)并引導學生探究、為學生提供信息資源及其他條件的支持、引導學生提出假設并得出結論、組織學生報告并研討結果等。
最后看批改作業(yè)和學生成績評定。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評價強調培養(yǎng)目標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僅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包括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因此,依據(jù)教育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理念,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了解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重視被評價者的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強調通過反饋促進學生改進,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這需要教師把作業(yè)與學生成績評定結合起來,把學生成績評定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結合起來;要求教師在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等學習結果的評價的同時,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學生日常的學習活動,關注學生之間的有差異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練就與新的評價體系相適應的學生評價基本功,必須掌握一些不同于結果評價的過程評價的方法和技能。
三、新形勢下教師需要新的教學基本功
隨著課改的深入,教師教學基本功被賦予了許多新的內涵。新形勢需要教師練就新的教學基本功。
(一)解讀教材的基本功
“中小學教師,其專業(yè)能力的最根本之處在于,他閱讀教材的時候能自覺地從學生學的角度、教師教的角度以及訓練的價值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難度的把握角度、坡度的設置角度,去審視教材,從而篩選出最具科學性、藝術性和價值觀的教學要素來。這種能力必須成為教師的基本功,它是教師區(qū)別于其他人的重要標志。”3的確,教師解讀教材的能力是教師上好課的第一要務,而且,教師必須從教育和學習的角度來解讀教材。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是要讓今天之所學為解決日后可能遇到的問題奠定基礎,儲備勢能。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荀子曰:“知而不行,雖敦必困。”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養(yǎng)不在于知識的數(shù)量,而在于充分地理解、嫻熟地運用你所知道的一切?!?/p>
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解讀,幫助學生建立起課文與課文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甚至是今天的學習和未來的生活之間存在著的普遍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意義,為教學過程的順暢展開奠定豐實的基礎。
(二)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基本功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工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教學的整合,正成為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方法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得到老師們的關注和重視,大家明晰地體會到它對教育的作用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但是至關重要的,是教育的支持系統(tǒng)中一個獨特的構成要件,它對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益,改變師生的學習交流方式,拓展獲取知識的渠道,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在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也具有強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即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利用、交流、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師首先必須要有高度的信息敏感力,能在大量信息中進行選擇,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能為自己所用的資料,提高自己的理論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水平,以適應新課改中對教師綜合素質的高要求。其次,教師要能熟練運用多媒體設備、網絡以及進行課件制作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課堂教學服務。
(三)課程開發(fā)與課程實施的基本功
課程開發(f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地自然地聯(lián)系生活和社會實際,使學生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應用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現(xiàn)實生活,關注社會,努力尋找教材內容和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際的結合點。如何聯(lián)系、聯(lián)系哪些生活和社會實際,應該成為教師備課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以更好地實現(xiàn)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育目標,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材是實現(xiàn)課程標準所確定的質量指標的主要憑借,但既定的教材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這就需要教師的駕馭和取舍。要尋求教材以外的各種“材料”,例如平時閱讀積累的,從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中獲得的,從互聯(lián)網上搜集的,用教材和各種非教材“材料”的整合,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增強。另外,教師還要善于把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和交流”引向縱深,使課堂上有思維的碰撞和交鋒,在“碰撞和交鋒”中產生新的問題,力求使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
課程最終是要通過教師具體的教育活動轉化成實際課程,教師既要重視學科課程,又要重視選修課程;既要重視顯性課程,又要重視隱性課程;既要重視預成性課程,又要重視生成性課程;既要重視國家課程,又要重視地方和學校課程,而對后者,應該給以特別的和足夠的關注,應該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教師不應該只做既定課程的單純執(zhí)行者,而應該積極地投身于課程改革中,成為課程改革的參與者、開發(fā)者,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對學科課程,教師應根據(jù)種種具體情況加以“微調”,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加工、重組,應善于挖掘,善于擴充,善于超越。要關注其他學科,關注現(xiàn)實生活,使課程資源變得豐富鮮活起來。這些,應該是現(xiàn)代教師應該具有的意識和能力。
(四)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基本功
不論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還是“新基礎教育”,考試都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檢測手段。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無法回避升學,回避考試,考試還是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提高考試的實效性,科學應用考試結果,正確發(fā)揮考試的功能。能否編制出一套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試卷,是對教師的最低要求。考試結束后,對試卷編制、學生學習狀況等作出正確評判,從而給教學以具體指導,也是教師的重要教學基本功。
(五)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基本功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是新時期教育的任務之一,也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必備素質。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心理機能等作為全面施行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自覺意識及行動。
一位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通過自身的言行為學生塑造一個借以模仿的完美形象,使學生心理在其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能在學生中間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獲得教化。另外,具有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意識,會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自覺性,就可能采取多途徑,講究教育方式方法,以及通過自己的學科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品質,保證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在教育教學中全面育人。這就要求教師掌握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正確認識學生成長中的心理障礙,學會處理一些心理問題,科學引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六)教學評價基本功
教育評價是教育實踐的指揮棒,沒有有效、科學的教育評價,就很難沿著素質教育的軌道推進。新課程提出的發(fā)展性學生與教師評價的思想,需要教師在學生評價方面,除了掌握傳統(tǒng)上以考試為主要評價手段的量化的、終結性的評價方法和技能之外,更需要學習新的質性的、形成性評價的方法與技能。在課堂教學的綜合評定上,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什么內容,還應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不僅要關注學生得到什么樣的知識結論,也要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不僅要觀察學生表現(xiàn)的優(yōu)劣,還應留意學生學習欲望、情感、態(tài)度、價值是否得到提升;不僅要有選拔和競爭,更要關注學生的自我認識、修正與發(fā)展。這不僅是轉變觀念的問題,是否具備這樣的技能也是至關重要的。
從操作上來看,教師的課堂即時評價能力直接關系教學效果。優(yōu)秀教師從來就是激勵成功的大師,新課改要求教師成為這樣的激勵大師。激勵是一門藝術,也是新課程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體態(tài)、動作、表情、語言,無聲的、有聲的,都可以激勵學生??扇缃?,課堂上卻常聽到干癟空洞的評價語言:“你真有天賦”“你非常聰明”等。甚至有的整堂課在“棒、棒、棒!你真棒”這樣毫無內涵的評價語聲中淹沒。從中,可看出教師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語言貧乏,二是思想蒼白,三是文化缺失。這方面的基本功在教師隊伍的整體上都是十分欠缺的。
(七)教育科研基本功
教育科研功,這是教師更高、更深、更具有內力的素質功。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曾指出:“在今天,從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看,教師與研究人員的職責趨向一致?!边@意味著今天乃至未來的教學,需要具有科研素質的學者型教師,傳統(tǒng)的經驗型“教書匠”將逐漸退出教學舞臺。這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強力呼喚。因此,重視教科研,練就教育科研功,它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是推進素質教育這盤棋中的重要一著。同時,課程改革提出許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目標,需要通過教師的教育實踐來檢驗,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還會出現(xiàn)許多新的問題,也會產生一些矛盾,需要教師對其中的一些問題展開研究,形成認識??傊?,新課程需要教師成為一個研究者。教師如何進行科學研究,也是對基本功的一個挑戰(zhàn)。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一切教育改革將最終發(fā)生在課堂”。因此,教師素質對教育而言至關重要。由于時代的變遷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從時代和發(fā)展的高度來重新定義教師教學基本功,使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磨練、升華出新時代教師所需要的教學基本功。
參考資料:
〔1〕徐玉珍,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出發(fā)重新思考教師教學基本功,課程·教材·教法,2004,(2):73-79
〔2〕林增明,試論教師基本功的現(xiàn)狀和對策,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實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12
〔3〕管建剛,更新“三大件”,中國教師報,2005,3,21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