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律詩是典型的格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常見的類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種。格律要求非常嚴格。但是我們在閱讀唐詩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不合乎格律的現(xiàn)象,這是為什么呢?還有我們在創(chuàng)作時,也會碰到,想用某個意象的名詞表達某種意境,但又不合格律,故受格律束縛和困擾,那么,該如何解決呢?這就涉及到我們常說的拗救問題。今天這一講,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格律的拗救。
大家知道,律詩是典型的格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常見的類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種。格律要求非常嚴格。但是我們在閱讀唐詩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不合乎格律的現(xiàn)象,這是為什么呢?還有我們在創(chuàng)作時,也會碰到,想用某個意象的名詞表達某種意境,但又不合格律,故受格律束縛和困擾,那么,該如何解決呢?這就涉及到我們常說的拗救問題。今天這一講,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格律的拗救。
一、唐詩為什么會時常出現(xiàn)不合格律的現(xiàn)象?
近體詩以前的詩,也有規(guī)矩,但這些規(guī)矩都是約定俗成的。而律詩的格律卻是由政府頒布的。
實際上,唐朝,共四次頒布詩格律。分別為李淵、武則天、李隆基、李純(唐憲宗)四人各自當政掌權時候制訂。
這就是,為什么今天大家在閱讀唐詩時,看到不少作品,并不完全符合格律的原因,這是因為,拿今天理解的格律,也就是宋格律去印證唐詩,畢竟,從初唐到北宋,時間上跨越500年左右。自然會出現(xiàn)偏差。
至此,如果我們明白了近體詩是宋代的格律,那么,對唐詩閱讀中出現(xiàn)不合格律的現(xiàn)象,自然就會見怪不怪了。
二、我們在創(chuàng)作中,受格律約束,一旦出現(xiàn)格律的困惑怎么辦?
創(chuàng)作中,偶爾會遇到為了生成某種意境,非得使用某個不在律的名詞等,這個意象又無可替代,因此就會出現(xiàn)困惑。那么該如何處理呢?答案很簡單,唯一的途徑,就是采用格律的拗救。
三、什么是格律的拗救?
其實拗救應該分開了說,是“拗”和“救”兩個概念。拗是詩句沒有按馬蹄韻寫而犯了拗口的毛病。是一種詩病?!熬取本褪沁M行救治。有病了就要治療。那么這樣合起來稱謂“拗救”。事實上這個稱謂是不準確的,正確的應該叫“救拗”。不過人們習慣使然就叫“拗救”了。
一般一句詩中平仄的比例不能超出兩個(包括兩個),如果超過兩個(包括兩個)就是拗句了,而一聯(lián)中平仄的比例是平等的是1比1的關系,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我們寫格律詩要受到平仄的限制,有的句子,因為固定詞語或者是沒有可以代替它的字,但是根據(jù)詩的脈絡、意境或作者的想法就得這么寫,沒有可以代替的方法,那就形成了拗句。有了拗句那就必須要用拗救了。
看杜牧的一個絕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p>
——平仄格律是:平平仄仄仄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這就是拗救句,上句拗下句救。所以,盡管我們寫詩不主張用拗救,但是我們必須來了解它。
對于初學者我們可以簡單地了解一下。但是要更高層次地學習古詩詞,我們有必要更仔細地研究一下關于拗救的問題。
說白了,就是說按標準格式,這個字該用平聲的,你用了仄聲,"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對句相應的該用仄聲的字眼上,換個平聲字,這就"救"過來了,這叫仄拗平救。相反,若是該用仄聲的字眼上,你用了平聲,那就在本句或者對句的相應的該用平聲字眼上,換個仄聲,這叫平拗仄救。
用調(diào)節(jié)平仄聲的方法,使詩句出現(xiàn)新的和諧,這種方法就叫"拗救"。拗救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對句相救。
四、怎么拗救?
?。ㄒ唬┦紫任覀儊砜幢揪渥跃龋?/p>
1、本句自救。有兩種大拗是必須救的。
第一種是救孤平。我們都知道:孤平是詩家之大忌,也是大拗,是必須救的。若是你作詩時,遇到: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非用仄聲字不可,那怎么辦?可將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該用仄聲的,改用平聲,這就把孤平救過來了。如: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這種救法,五言叫作一仄拗三平救(簡稱一拗三救),七言叫作三仄拗五平救(簡稱三拗五救)。說白了就是五言的第一個字仄了, 第三個字你就平。
五言的孤平問題只有:平平仄仄平 句式,第一個字 應該平他仄了,那么,你的第三個字應該是仄音,變成平 就對了。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恐驚天上人
仄平平仄平
——你們看 第一個字仄音了,那么第三個字是不是仄變平了呢?
這句恰在第一個字(頭節(jié)上字),該用平聲的字眼上,用了仄聲"恐"字,若不救便成了孤平句。于是就在本句第三個字(腹節(jié)上字),該用仄聲的字眼上,用了平聲"天"字,這就把孤平救過來了。又如:
北風江上寒
仄平平仄平
——這句的頭節(jié)上字該用平聲,而"北"是仄聲,為避免孤平,就將該用仄聲的腹節(jié)上字,用平聲的"江"來救。——這是本句救了。
七言的例子:
未到曉鐘猶是春
仄仄仄平平仄平
——是哪個字救哪個字?七言的這個格式 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對吧?
這句頭節(jié)上字(第三字)"曉"該平而仄,于是就用腹節(jié)上字(第五字)該仄而平的"猶"去救。又如:
一任晚山相對愁
仄仄仄平平仄平
——三拗五救,用“相”救“晚”。
這個關于本句自救、孤平的這個問題,大家都明白了嗎?
第二種大拗是"特拗"句。它可以看成律句的一種特殊形式。
有兩個準格句:
1、“平平仄平仄”——五言準格句
“平平平仄仄”有一個變化,可以變化為“平平仄平仄”,象律句一樣正常使用,可以當成律句的一種特殊形式,不算拗句。 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如:
仍鄰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誰能共公子,薄暮欲俱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轉句即是準格句。
2、仄仄平平仄平仄——七言準格句。如: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游人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前句即是準格句。這種"特拗"句式,多數(shù)用于尾聯(lián)的上句,成為唐宋詩人的一種時尚。用于其他聯(lián)的出句也有,但較少?,F(xiàn)代人作舊體詩,也常用這種句式。
特拗就是特指: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式。大家注意啊,一定是仄腳句式的這一種,其他句式不可以。
那么這個句式如果6字格律點拗了,前面的5字必須救,就變成:仄仄平平仄平仄,這是歷史的特點變格,叫做格律特拗。
關于格律拗救,本句自救總結起來,就是兩種拗體:特拗、大拗。是格律點拗了可以救,但特拗是限定仄仄腳句式,其他句式不可以用,大拗是限定在平仄腳句式。
這里我們就不再羅嗦了
(二)對句拗救
對句相救,就是在一聯(lián)之中,出句該用平聲的字眼上,你用了仄聲,仄拗了,就在對句該用仄聲的字眼上,換個平聲,這就平救過來了。
或者出句該用仄聲的字眼上,你用了平聲,就在對句該用平聲的字眼上換個仄聲,這就仄救過來了。如果對句拗了,出句也是用同樣的方法來救。
在前人近體詩中,常常出現(xiàn)一聯(lián)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對句相救,形成本句自救與對句相救的復合,這叫作一拗雙救。
第一種是腹節(jié)上字前拗后救,或后拗前救。
前面曾說過,寫詩時,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腹節(jié)上字),盡量按標準句式寫,最好不用拗字,若是腹節(jié)上字拗了,要盡量用對句相應的字去救。例如: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人”救“鳥”;“天”救“孟”——對句救
歌聲裊裊出清漠,月色娟娟當翠樓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當”救“出”——對句救
上述拗救方式,叫作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詩人寫詩,有時對句腹節(jié)上字非用平聲不可,于是就將出句腹節(jié)上字的平聲改用仄聲,來個平拗仄救。
這種拗救方式只適用于出句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對句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一聯(lián)。
若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作為出句,也就是入韻詩的首句,腹節(jié)上字該仄而平(平平平仄平或仄仄平平平仄平),對句怎么樣救?答案是不用救。
因為對句是(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其腹節(jié)上字正好是仄聲,平仄相對,若是以平相救,則成為三平調(diào)了。七言詩首句入韻的多,前人以(平平平仄平或仄仄平平平仄平)首句,第五字用拗字的不少。例如:
承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個就對句救沒救了哈?!昂巍鞭?,“柏”沒救——以防三平仄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個對句也沒有救吧。
大家所要注意的是,所謂一三五不論,其中第五字只有在上述條件下,也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作為入韻詩的首句時,仄改平而不用抵償。
寫近體詩時,腹節(jié)上字盡量不用拗字,如用了,應盡量去救;當然,不救也勉強合轍,故云"小拗可救可不救"。
第二種是為了將詩句的聲調(diào)調(diào)整得更和諧的前拗后救,同第二種本句相救一樣,屬錦上添花之列。例如:
七言第一字的前平拗后仄救:
才見吳州百草春,已聞燕雁一聲新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已”救“才”,這個就是可以不救的,屬于錦上添花的一種。
第三種是一拗雙救。
就是本句自救和對句相救并用,是自救和相救的復合方式。這也屬錦上添花之列。例如:
七言的第一、第三字既本句自救,又對句相救: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玉”救“藍”;“高”既自救,又救上句“遠”。
關于拗救的這些問題 好像窗戶紙,看起來千頭萬緒的,明白了就很簡單了。
大家注意,說白了,不管是哪一個不合符格式的,我們不管在對句還是本句, 救了就可以了。
大家要了解——還有一種提法:
135非格律點拗,為小拗;246格律點為大拗。救的方法同上。
1、小失替(小拗)就是詩句的135位置沒有按馬蹄韻寫。也就是135位置沒有交替使用平仄。
小拗口訣: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三拗五救。
也有人說,小拗,沒造成孤平的,可救也可不救,當然是救好。
2、大失替(大拗)就是詩句的246位置沒有按馬蹄韻寫。也就是二四六246格律點位置沒有交替使用平仄。比如“野火燒不盡”,“火”是仄,“不”是仄,是失替了,是二四六位置沒有交替使用平仄,這種情況就是大拗,大拗必救,一定要救的。
對句救口訣:上句二拗或四拗,對句第三字救拗。上句第六字大拗,對句第五字來救。
注意:不管前面句是大拗還是小拗,都是用下句的第三個位置或第五個位置去救,不能用二四六位置去救。
另外,押韻的句子,千萬不要出現(xiàn)大拗,如果出現(xiàn)大拗就無法救了,因為韻句的下句是另外一副聯(lián)了。不能拿人家的東西回來補救自己家的虧空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拗救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不孤平、不三平尾、不三仄尾,不平頭上尾,使平仄趨于平衡相等。盡管拗救句式復雜多樣,只要我們掌握了上述幾種類型,采用恰當?shù)难a救方法,就能輕松處理好拗句。照樣可以寫出好的詩歌來。當然,并不鼓勵、也不提倡大家故意寫拗句拗詩。只是遇到拗句時,能巧妙補救、妥善處理就OK了。
大漠 2017、12、29.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