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品讀》2023年第1期內(nèi)容
我曾在一個小區(qū)租住了4年,每天早上出門上班,晚上回家,偶爾出去散個步,也很少碰到能打招呼的人。我想這是都市人的常態(tài)吧,大家都不愿被別人打擾,也不會貿(mào)然去打擾別人,哪怕是住了好幾年的鄰居,見了面也不一定認識。
后來我買了房子,搬離時望著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有點傷感,想和人好好告?zhèn)€別,卻又找不到誰,只好在散步時常經(jīng)過的那棵桂花樹下坐了一會,在心里悄悄說了聲“再見”。
搬到新居不久,我和在老家的父親發(fā)視頻,讓他看看我住的地方。舉著手機轉(zhuǎn)了一圈后,父親讓我打開門,說想看看對面的鄰居家。我告訴他:“和隔壁不熟,城里人也不喜歡串門。”
我知道老家的白天都是不關(guān)家門的,左鄰右舍隨時可來串門聊天?!斑h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我在鄉(xiāng)下時也是有過切身體會的。小時候,果園里收了新果子,過冬前家里燙了粉皮,親友送來了地方特產(chǎn)……父母都會打包一份,讓我給鄰居家送過去。如果哪家有事需要幫忙,只要在院子里喊一聲,左鄰右舍都會來相助。干完活,也沒有太多客套,喝杯茶就走了。
可就在那天,我跟父親剛通完電話,就聽到了敲門聲。從貓眼望出去,是位不認識的阿姨。大概剛和父親打完的電話的緣故,我心動了一下:莫不是鄰居家有事想找人幫忙?
我打開門,阿姨果然是對門的鄰居。她的兒子和媳婦在菜市場守著一個攤位,孩子就放在家里由老人看管。這會兒老師給孩子發(fā)來一個作業(yè),但老人看不懂,想請我?guī)兔o看看。
不過舉手之勞,我立馬答應(yīng)著到了鄰居家,跟孩子一五一十講清了作業(yè)要求。離開時我跟阿姨說:“如果孩子作業(yè)上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來問我?!?/span>
傍晚的時候,阿姨又來敲門了。不過她這次是來答謝的,送過來一盒玫瑰花餅。我剛上幼兒園的女兒接過餅,邊吃邊高興地說:“這餅真好吃呀,謝謝奶奶!”就這樣,我們一家和新鄰居認識了。而后面的緣分,更讓我體會到了鄰里間守望相助的意義。
那天我下班后剛進家門,愛人就焦急地說“咱們的女兒不見了” !她說去菜市場買菜之前,還特意交待過女兒,讓她自己在家玩一會兒。結(jié)果買完菜很快回來,卻發(fā)現(xiàn)女兒不見了。我愛人在小區(qū)里里外外找了好幾圈,急得滿頭大汗,也沒找到人。想到曾看過那些拐賣小孩的新聞,她幾乎哭出來,連聲說要“馬上報警”。
我想,女兒會不會是跑去菜市場找媽媽了?畢竟那地方她和媽媽已經(jīng)去過很多次。
于是我敲開了鄰居家的門,想讓老人家在菜市場擺攤的兒子和媳婦幫忙找找。鄰居阿姨聽說我家娃丟了,跟我們一樣著急,馬上打電話給兒子,讓他們在菜市場幫著找人。結(jié)果還不到半小時,娃就被鄰居領(lǐng)了回來,我們心里的石頭“咚”一下落了地。我愛人看到女兒沒心沒肺地吃著鄰居買的蛋糕,氣得要打她,被鄰居阿姨一把拉住,說:“小囡也是想媽媽了,才自己跑出去找。以后你們出門,就把小囡送到我這兒,讓她跟小姐姐玩一會兒。” 有了鄰居家的姐姐陪玩兒,女兒自然開心得很。
那還是住在一個城市許久之后,我第一次領(lǐng)悟到“家園”這個詞的含義。它并非一個單純的物理空間,而是飽含著足夠的溫度和情感——熟悉的街坊鄰居、有安全感的共同生活、一群人對生活屬地的集體認同和相互依賴。
2020年6月,我買了一盆文殊蘭:一米多高的枝葉,繁盛的花開,都那么惹人喜愛。因為我愛人聞到那花的香味感到胸悶,我便把它暫移到樓道里。
孩子幼兒園暑假時,我們一家人回了趟老家,未成想突發(fā)的疫情把我們滯留那里一個多月。等回到了家里,看到幾乎所有的花都奄奄一息了。收拾完殘枝敗葉,我出門去丟垃圾,卻猛然發(fā)現(xiàn)被擱置在樓道里的那盆文殊蘭竟越發(fā)茁壯,枝頭綴滿的花朵似乎在熱切地迎接我們的歸來!不用問,是鄰居照料了這開在家園的花,才使得它保持了如此神奇的美麗。
我很慶幸那次打開了家門,認識了我的鄰居。善良仁厚的鄰居、守望相助的街坊——他們是我的孩子童年成長中最好的禮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