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為提高廣大詩友對優(yōu)秀作品的學習能力和鑒賞能力,從而提高整體寫作水平,淄博市詩詞學會理論研究室于12月19日晚舉辦了一期線上詩詞點評交流話動,現(xiàn)將各位詩友的精彩點評以“齊風詩評”的形式轉(zhuǎn)發(fā)。
詩點評
春 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阮新卿點評:
1.起承轉(zhuǎn)合,結(jié)構(gòu)緊湊完整;
2.“嫌”字用的好,以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雪”的心里活動。使詩的份量倍增;
3.平起平收式,用韻合轍。首先感謝于會長的精彩發(fā)言!
張明點評:
《春雪》前兩句起承未見雪,第3句的“嫌”字用了擬人法,把天使邀來的春雪靈動起來,作者在早春二月見雪的美感和愿望,留給讀者聯(lián)想,這更是《春雪》流傳千古的經(jīng)典。
孫豐濤點評:
此首絕句最突出的特點是運用“先抑后揚”的寫作技巧。前二句,“都”、“驚”、“芽”是煉字,有丁點兒的草芽就足已使人驚嘆和贊賞,明處是春寒無花,暗處是為作者渴望明媚春光提前作了埋伏。后二句,“嫌”是整首最厲害的煉字,運用擬人化,將遲來的春雪寫活了,因雪而為早春增添了花色。整首兩個線,明線是寫雪之美,暗線是寫作者內(nèi)心對春的渴望。
臧永華點評:
韓愈這篇春雪,韻律工整,句句耐品。第一聯(lián)起承按時間鋪開,從新年的未見芳華,到二月的驚見草芽,鋪墊的非常自然流暢、精煉,恰到好處。第二聯(lián)轉(zhuǎn)合的也非常的老練地道,白雪卻嫌春色晚,這句寫出了作者的心理,其實大家都在盼望著春天的到來,激起了讀者的共鳴。最出彩的是最后一句,故穿庭樹作飛花,寫出春雪掛樹如花怒放的美麗,突顯了春雪的主題,給絕句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整篇如高山流水,惠讀者以溫馨與潔美,使人如臨其境,實千古佳絕也!
張萍點評:
平常的物象,奇巧的構(gòu)思,動靜結(jié)合的擬人手法,將春雪寫的美侖美央,妙趣橫生。
整首絕句結(jié)構(gòu)布局嚴謹,起承轉(zhuǎn)合到位。題目雖是春雪,一二句卻不寫春雪,起句寫新年無芳華,承句二月初才能“驚”見草芽,靜景。似乎都與主題無關,其實是在為轉(zhuǎn)句春雪的到來做鋪墊。所謂先抑后揚。轉(zhuǎn)句切入正題,作者不從冷艷、姿態(tài)等處著筆,卻出奇不意以擬人手法寫出飛雪來臨是嫌春色晚,人間少美色,可謂妙筆生輝。合句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春雪的輕靈曼妙,故穿庭樹作飛花,動景。韓公絕句美哉!妙哉!
王大坤點評:
讀罷《春雪》,使我們總的印象就是:該詩構(gòu)思精巧,別具一格。詩人能把我們常見之景,運用獨特的藝術手法翻出新意,并能使之跌宕騰挪,波瀾起伏,給人們以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的感覺。
首句:新年是春天到來或即將到來的標志。然而,今已“年",卻沒有芬芳的鮮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慮不安。一個“都”字,傳遞出“我”的急切之情。
二句:是從側(cè)面闡述了因二月無花,故而初見草芽而驚喜萬分。一個“驚”字,耐人尋味,把詩人當時的情態(tài)傳神般地展現(xiàn)出來。再從章法上看,首句寫“未有芳華”是抑,后句寫“初見草芽"是揚,抑揚相間,錯落有致,引人入勝。
三、四兩句奇峰突起,字面上只是說有雪無花,然而,其擬人和比興手法,卻在引發(fā)人們感悟出:人尚能等待姍姍來遲的春色,然而白雪卻實在等不及了,竟然情不自禁地紛紛揚揚,穿樹飛花,用自身的功能和特色,裝點出了一派春色和生機,給人們送來了春天的氣息。
詩人以多變的修辭手法和靈巧的椽筆,幻化出滿園春色,用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來描繪世界萬象,這也是值得我們永遠效仿的。在遣詞用句方面,巧妙地選取了“卻嫌"、“故穿"等字眼,把擬人和比興手法推演到了極致。
總之,該詩能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精奇,別開生面,的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劉建博點評:
隆冬歲尾,新春蒞臨,一般這個時候鮮花還沒有開放,沒有芳華可言,但是,你若看到剛剛萌發(fā)的草芽,就讓人感到十分驚喜了。小草兒是很微弱的,但,她能夠挺身而出,足夠令人震撼了。而在這樣的時刻,誰不盼望著春天早早地蒞臨人間呢?在這樣的時刻,連冬天里常見的事物——白雪,都巴不得春天快快來到人間,由此看來,春天到來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英國詩人雪萊曾經(jīng)預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花飄了,春花當然也要開了。此時啊,連白雪都巴不得變作春花,飄飄然,開在凌空,讓世人傾慕,讓世人愛慕。其實,雪花也是春天里的花兒呀,她開放在凌空,同樣給人以愉悅。有句話說“急令飛雪化春水,迎來春色換人間。”春雪化作春水,春水滋潤草芽,真正的春天就會給人以期待,給人以向往。這首詩很短很短,像草芽那么短,但她發(fā)出的春天的信息卻是強烈的。在早春二月,詩人看到的雪花是靈動的,或者她也是有靈的,通人性的,它穿過庭院里的樹木,裝作自己就是盛開在春天的花朵,這是人賦予物的一種渴念,一種想象。寫詩總是這樣,以人寄物,以物狀人,情景交融。人,尤其是詩人,常常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借助于景,借助于物表達出來,讓在朦朦朧朧中感受到某種美感。
詞點評
望梅花
孫光憲 〔五代〕
數(shù)枝開與短墻平,見雪萼,紅跗相映。引起誰人邊塞情。 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章牳艚?。
張萍點評 :
一首婉約詞,離愁又幾許。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梅花開時,正是冬末春初,時令春節(jié)前后,正是合家團圓之時。而此小令無半點歡樂之情。卻有揮之不去的離愁。一闕頭三句借景喻情,家中紅梅寒雪,凄美之景也,睹物思人,一結(jié)句引起誰人邊塞情,不說悲傷確實悲傷。給人留余很大的想象空間。下闕首句點明時間,簾外欲三更,三更即半夜,房中人卻無眠,為什么呢?清冷的月色、隔江吹奏的梅花曲,更增添了無盡的哀愁。
劉英點評:
本詞切望梅花詞牌本意,開篇點題,細繪梅花映雪之美,如此美好的景色卻引起了孤獨的賞花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上闕結(jié)句入情,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留有余味,把讀者帶入離愁別緒當中。
下闋過片承上,恰值明月夜,月圓人不圓,隱隱梅花曲隔江傳過來,更平添一段感傷??章牳艚?,是什么樣的曲調(diào)呢?詞中沒有說,點到而止,讓讀者自己去感受。
作者用一種對比的手法,梅花艷,月色明與孤獨的賞花人,凄冷的梅花曲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倍覺離情正濃,引人遐思。
詩言志,詞言情,本詞雖然只是小情緒,卻寫的婉轉(zhuǎn)悠揚,耐人尋味。
翟繼東點評:
作者是《花間集》這部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選集的十八位作者之一,其語言風格與“花間派”的華麗、浮艷、綺靡有所不同,一首《望梅花》可見一斑。
一是,清明平實,和諧自然?!皵?shù)枝開與短墻齊。見雪萼、紅跗相映。”數(shù)枝梅花開的與短墻一樣高。晶瑩的花萼,紅色的花房相互映照。跗(fū夫)指花的萼房,這在古代文人應是常識。把梅花的位置風貌交代的清清楚楚。
二是,白描的手法,但清景交融,纏綿悠長。“簾外欲三更”“空聽隔江聲”,沒有過分渲染,就把思邊閨婦的離情別緒表達的感人肺腑。
三是,語句流暢,情景交融、沒有刻意用典。梅花的意象,其中一個重要的寓意就是離情別緒。李商隱 《憶梅》“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苯詾槠淞x。
這首詞用平實自然的語言,近似白描的手法,以梅花書寫情意。數(shù)枝梅花,短墻之上,紅白相間,引起了閨婦的思邊之情。月明之夜,聞聽隔江傳來的笛聲,多少離情別緒,涌上心頭,都怨這梅花小曲?。?/span>
編輯:張萍 審稿:于艷萍 組稿:張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