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大衛(wèi)(David Kwong),好萊塢著名魔術師,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他是電影《驚天魔盜團》的首席魔術顧問、《碟中諜5》《蟻人》《模仿游戲》等影視劇目的技術顧問。也是《紐約時報》填字游戲的編制者。他創(chuàng)建了Misdirectors Guild,專門為電影電視和戲劇提供錯覺設計和魔術指導。
作者提煉了七個魔術的核心策略,譬如:刻意引導,選擇暗示等等。并且展示了這些策略如何影響他人、引導他人的行為,這套理論也適合推廣自己的創(chuàng)意、產(chǎn)品、技能等。
怎么在眾目睽睽之下,制造一場看似不可能的奇跡?怎么管理觀眾的注意力?怎么保證現(xiàn)場的體驗?萬一發(fā)生意外,又該怎么管理風險?答案是:運用時間差,構建注意力框架,管理意外。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我是真真。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征服》。這是一本講魔術師的秘密的書。本書原名“Spellbound”,是“著魔”的意思。當然,這本書肯定不會手把手教你變魔術,畢竟這是商業(yè)機密。但是它的內(nèi)容,一點都不會讓你失望。因為它說的是魔術這個行當里,那些比技巧更底層、更根本的,可遷移的能力。什么叫可遷移?就是對各行各業(yè)都有用。因為它針對的不是具體的魔術表演,而是魔術師面對的這一大類問題:也就是怎么在眾目睽睽之下,制造一場看似不可能的奇跡。這背后牽扯的技巧非常多。比如說,怎么管理觀眾的注意力?怎么保證現(xiàn)場的體驗?萬一發(fā)生意外,又該怎么管理風險?等等。這些技巧,不光對魔術師有用。假如你也在面對類似的問題,它也一定會對你有所啟發(fā)。
本書作者鄺大衛(wèi)(David Kwong),是一名好萊塢著名魔術師,他也是一名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的學霸。他是電影《驚天魔盜團》《碟中諜5》《蟻人》等影視劇目的技術顧問,他創(chuàng)建了一個團隊,專門為好萊塢的電影電視和戲劇提供視覺錯覺設計和魔術指導。
和大部分魔術師不同的是,大衛(wèi)不止擅長在舞臺上表演魔術,他還對魔術有一套獨特的理解:他認為,魔術發(fā)生在人們已經(jīng)知道的事和人們相信的事之間。說白了,就是你確定它已經(jīng)發(fā)生,但是,又不能相信它居然真的發(fā)生了。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奇跡。而魔術的本質(zhì),就是一項制造奇跡的工程。這也是這本書,貫穿始終的核心。
接下來,我就圍繞奇跡工程這個核心,分成三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
本次解讀將從三個經(jīng)典魔術,從魔術的準備,表演和退場的流程,為你依次揭秘魔術師的心法。
首先,要想弄清什么叫奇跡工程,我們得先知道,為什么要把魔術稱為一項“工程”。
魔術師要明白的第一件事是:魔術是時間的游戲。
在魔術開始之前的準備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時間這個變量。魔術師都對時間有著深刻的理解,因為魔術是騙局,而時間的參與能讓騙局的效果更加驚人,這是什么意思呢?接下來我從兩個角度為你解釋一下這句話:
第一,在魔術開始前,魔術師都會強準備。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一個兩秒鐘就結束的戲法,魔術師會用臺下幾個月的時間練習和研發(fā),去換得臺上短時間內(nèi)極好的呈現(xiàn)效果,但這么做是非常值得的。比如說魔術大師大衛(wèi)·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在他最著名的演出《飛翔》中,科波菲爾繞著舞臺上空飛上飛下,飛過了幾個鐵圈和一個玻璃箱,這十幾秒的舞臺效果,他卻花了七年時間準備,才把這一演出表現(xiàn)得趨于完美。
這種上場前的強準備體現(xiàn)了魔術師的價值觀:一旦你認定一個目標值得全力以赴,那么請以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方式徹底地、秘密地進行準備。準備的過程雖然漫長辛苦,但你要記得,屬于你的那一刻即將到來。而當它來臨時,你在準備工作中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你前期的高強度準備,會讓你看起來贏得毫不費力,正如一個會飛翔的天才一樣贏得眾人的仰視和贊嘆。
魔術師手上的基本功跟演奏家一樣,都是成就事業(yè)的基本功。一個魔術師可以一邊向你展示自己的手心手背空空如也,同時又把一枚硬幣藏在手里。這當然不是魔法,而是過度練習的結果,魔術師會年復一年地像鋼琴家練琴和籃球運動員練球一樣,反復練習硬幣和紙牌的手法,直到藏匿硬幣和洗出想要的牌成為不需要過腦子的本能反應,只有這樣,魔術師才有心思做點別的,能在舞臺上擺出自在放松的態(tài)度,跟觀眾開開玩笑。
即使以上手法你都已經(jīng)熟練無比了,等到表演的當天,你也不能放松。你應該從觀眾的視角進行一輪現(xiàn)場準備:每場表演之前,大衛(wèi)都會坐在觀眾席的各個位置確認視角,看看觀眾能否注意到舞臺側面發(fā)生了什么,他還會走到觀眾席最后方,檢查觀眾能不能看到道具箱頂端擺了什么,他會檢查音響,確保音響剛好能蓋住硬幣掉落的聲音。如果表演大型魔術,他還會調(diào)整燈光,讓觀眾看來所有細節(jié)都消失不見。
當然,魔術并不是唯一需要準備的行業(yè)。同樣的,當你第一次亮相在重要的場合,或者登臺發(fā)表演講,或是見一個重要的人,目光和聚光燈都照在你的身上,請務必認真準備,甚至去看看,別人此刻是如何看待你的。你有必要預判你展示出來的信息會給他人什么感覺,以及在你講話的時候他人會感知到什么。如果你展現(xiàn)出了奇跡,你將會收到跟你努力不成正比的巨大回報。
第二,魔術是時間的游戲,體現(xiàn)在“時機”這個概念。
時機的奧妙體現(xiàn)在魔術師對表演節(jié)奏的把握。在魔術中,有一對重要的概念,它們叫作“對拍”和“掉拍”?!皩ε摹本褪菍﹀e的對,拍子的拍,意思就是緊張的關鍵時刻,比如一名魔術師攤開手,給你看他手心里的一枚硬幣,然后握緊它。這個時候,魔術師盯著自己的手,觀眾也會緊緊盯著魔術師的手,認為魔術即將發(fā)生。那“掉拍”呢,就是掉在地上的放松的時刻。比如魔術師變完一個魔術,清掃桌面的時候,魔術師在講笑話和大家寒暄的時候,這個時候,從魔術師到觀眾,臺上臺下所有人都非常放松。觀眾一旦放松,看到的多了,注意的就變少了。觀眾越想要在對拍期間弄懂發(fā)生了什么,魔術師就越有空間在掉拍時和注意力框架外面調(diào)度。在其他人放松的時候緊張準備,在別人睜大眼睛的時候展現(xiàn)奇跡。
魔術的基本原則,是永遠比觀眾至少領先一步。在魔術的世界里,這個概念叫作“偷跑一步”,偷跑一步的意思就是,魔術師在魔術進行中現(xiàn)場搜集資料或者安插可用的線索,緊接著馬上運用它。有一次,大衛(wèi)在跟一個銀行家聊天的時候,他摸了一下銀行家外套的領子,說“料子真好!”同時,大衛(wèi)偷偷把一張撲克放進了銀行家的外套右邊的口袋里,沒人看見這一切。但是現(xiàn)場有一個不信任魔術的人挑釁大衛(wèi),說:“既然你這么神,為什么不在他的口袋里變出一張黑桃2?”大衛(wèi)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心里卻樂開了花,因為黑桃2恰巧是大衛(wèi)放進去的那張撲克的花色,接下來他的魔術自然震驚了全場。大衛(wèi)更是借這個魔術獲得了一批高端客戶,迎來了他事業(yè)上的一次高潮。當然,這種情況是可遇不可求的巧合,但如果大衛(wèi)不有心“偷跑一步”,不提前偷放撲克牌,那么這個巧合就無處安放。
前面說過,魔術是一項奇跡工程。到這一步,“工程”層面的準備工作,已經(jīng)完成了。接下來,就要解決第二個問題,怎么制造一場“奇跡”。
你有沒有想過,魔術師天然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那就是,你想藏,而觀眾能看到一切,并且急切地想發(fā)現(xiàn)你的破綻。但在魔術現(xiàn)場,并沒有鏡頭框柱你想讓他們看的部分,遮住你不想讓他們看的部分。這場景光是想想都腦門冒汗,讓人緊張。
那么,魔術師如何應對呢?
別忘了,魔術師們都是控制人類注意力的大師。首先,魔術師要在視覺上,搭建一個注意力框架。引導觀眾看且只看著框架里面的東西。
魔術師總會在臺上說這種話:“像老鷹一樣看著我”,“請仔細看這里”,“不要眨眼”或者是“下面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等等。這種話啊,看似是魔術師藝高人膽大,吸引你的注意力,但實際上——讓我給你翻譯一下:這是他們是在框住你的視線,讓你不要去看他在暗處的動作?!扼@天魔盜團》有一句名臺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你看得越近,你看到的就越少?!碑斈阍脚δ暷澄锏臅r候,就越容易錯過聚光燈以外的事物,而那恰恰是秘密活動發(fā)生的地方。
還有一個 “注意力框架”的手法是:魔術師經(jīng)常用一個大動作,掩蓋一個小動作。比如魔術師會將整個手臂揮舞起來,或者是在手上放煙花,來掩蓋手指上的小動作。魔術師利用了人類的認知局限:當觀眾的注意力被魔術師精彩的大動作的分散的時候,自然無法注意到那些最關鍵的小動作了。
我們再來看魔術現(xiàn)場的一個片段,你就懂了,這里需要你集中注意力想象這個場景:現(xiàn)在你看到了畫面一,是魔術師向你展示,手中有兩枚硬幣;接下來畫面二,你聽到魔術師合掌搖晃,傳來硬幣撞擊的聲音。觀眾們因此得出結論:三,兩個硬幣都在魔術師手中。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邏輯上,一和二并不能得出三這樣的結論。魔術師完全有可能利用在暗處拉線,抖動裝有硬幣的暗袋,制造出硬幣撞擊的響聲,而此時硬幣早已不在魔術師手中了。因此,硬幣不是在合掌搖晃以后消失的,而是在魔術師展示完手中的硬幣以后就消失了。你還記得嗎?我們剛剛說過的“對拍”,在這樣緊張的時刻,觀眾集中精力,緊盯魔術師雙手的時候,硬幣說不定早已到了臺下某個觀眾的口袋里。
人類大腦足夠聰明,更準確點說,是“自作聰明”。人類天生具有填補“所看到的”與“所相信的”之間落差的能力。因此身為觀眾,人們總是自行合理化魔術師在舞臺上的動作。魔術師就是利用人類這種能力,來彌合表演中的邏輯縫隙。
我們不妨再來看一個魔術場景,來進一步了解人類對于魔術這類舞臺表演的認知局限:舞臺上的一把椅子后面藏著魔術接下來要用的絲巾,魔術師要找一個借口接近椅子。所以,他需要給大家制造一個椅子的角色和功用:椅子不重要,是用來堆東西的。因此魔術師不斷把外套,水杯和用過的東西堆在上面。觀眾已經(jīng)默認了椅子是一個此時是一個“平常”模式的物件,不會有神奇的事情發(fā)生在它身上,椅子已經(jīng)成功地來到了觀眾警惕的目光之外,所以觀眾會自動忽略魔術師從椅背后拿東西的行為。
對于接收到的信息,人們總是貪婪地從中尋找結構并試圖建模:當我們看一場表演的時候,會想“噢,這個桌子上會發(fā)生神奇的事情,我得好好盯著”“那把椅子上堆了很多沒用的東西,所以它不重要”,過去人類也會總結出來“烏云聚集起來,往往就是下雨”,“在收獲的季節(jié)下雨,樹上的果子會變酸”之類的規(guī)律。人類為什么總是試圖總結和建模?因為這些信息有助于我們理解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而且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事物的規(guī)律時,我們就可以不停地學習和改善自己。人類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讓我們有別于動物,讓我們不斷拓寬知識的邊界。但與此同時,人類的這個習慣也是一個盲區(qū),讓人類形成了一種對模式的依賴。在魔術中,這種尋找模式的習慣成為了一個致命的弱點,也正是魔術師乘虛而入的地方。
大衛(wèi)表示,最令魔術師害怕的那種觀眾,不是緊緊盯著魔術師雙手的,而是擁有放松卻沒有被分散的注意力的觀眾,這種觀眾常常能馬上指出魔術的奧秘。沒錯,魔術師最害怕的觀眾是:孩子。因為孩子對于模式和因果不熟悉,孩子很少先入為主地做假設,而且孩子的注意力很渙散,很難被什么注意力框架框住,會更多地注意到成人常常忽視的細節(jié)。當大人們正在懷疑是不是觀眾和魔術師串通好的時候,孩子卻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喊出自己剛剛四處亂看的結論:“媽媽!那張牌就藏在他另一只手里!”
英國魔術師達倫·布朗(Derren Brown)就曾經(jīng)說過,“魔術表演依賴于魔術師創(chuàng)造出一連串虛假的事件線索,而這些線索顯然會導致一個特定的高潮。魔術師創(chuàng)造出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讓人以為從A到B到C再到D,其中A是魔術的開始,D是不可思議的高潮。”然而,這種因果關系不一定是真的,它只存在觀眾的大腦中。
除了注意力框架,還有一個魔術師和催眠師常用的管理注意力的辦法,就是“讓觀眾困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在一段對話中插入隱約的矛盾或說點不相干的話,你就可以干擾對方的注意力,從而改變談話的方向。這個策略被稱為“中斷再造”,這里我們舉一個比魔術更神奇的例子:催眠。當精神病學家艾瑞克森面對對催眠術有點戒備的人時,往往會一開始讓患者感到困惑,他會在句子里放入前后不連貫的話語,或者突然出人意料地跟對方握手,又或者稍微扭曲對方講話的內(nèi)容。這樣的干擾和中斷會讓人更有可能遵從他接下來的建議。
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實驗人員挨家挨戶義賣卡片,跟居民說這是在給殘障人士捐款,他們選用了三種不同的話術,分別是:“一張卡片300分,也就是3塊錢,買到賺到。”和“一張卡片3塊錢,買到賺到。”以及最簡單的:“一張卡片3塊錢?!苯Y果是說著莫名其妙的“一張卡片300分,也就是3塊錢”的實驗人員賣出去的卡片最多。大家不缺乏捐款的意愿,也不差這3塊錢,但是仍然對敲門要錢的行為略有不滿,但“中斷再造”讓他們一瞬間忘記了自己的小小不滿,欣然掏了錢。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給出一個建議,然后說一些讓人困惑的話語,中斷了自己的建議,然后很快再次提出建議。這會讓聽者平穩(wěn)渡過了內(nèi)心抗拒的小小波折。這個技巧的重點在于,自己打斷自己的表達,這樣為對話營造了一種若即若離的微妙感,于是成功分散了聽者的注意力。
對于魔術來說,把它當做一個“工程”來準備很重要,把它當做一個“奇跡”來表演很重要。但是,退場更重要。如果魔術這項奇跡工程失敗了怎么辦?對于魔術師這個依靠短暫的高光時刻的表演類職業(yè)來說,失敗的代價太過慘重。因此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魔術師是怎么萬無一失地管理意外。
接下來,大衛(wèi)通過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靈媒”魔術,展現(xiàn)了為什么留好退路,優(yōu)雅退場,才是決定魔術成敗的關鍵。你甚至可以認真學習一下,試著給你的朋友或者家人表演一下這個魔術。
請想象,現(xiàn)在你面前的桌子上有三張卡片,一張綠色的,一張白色的,一張紅色的。魔術師會說“我剛才預言了一件事情?!苯又?,魔術師會讓你和他對視,說你們在進行心靈感應,然后讓你選一個顏色,并且又拿出了一張白紙,一根筆,他用筆敲一敲這張紙,并且說,“這代表你的選擇,請寫下‘綠’‘白’或者‘紅’?!?/p>
假如你寫下了“紅”。魔術師會說,“你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不可以更改了。我知道你的選擇是紅色。所以等一下你翻開卡片的時候,你會看到我的預言,不過在這之前,請先翻開綠色和白色的卡片,確認它們是干凈的?!蹦惴_了綠色和白色的卡片,背面果然是干干凈凈的,而那張紅色卡片的反面,果然寫著“你會選擇紅色?!边@是一次完美的表演,這就是魔術師的A計劃成功奏效了。
問題是,如果你選擇了白色或者綠色的卡片怎么辦?沒關系,如果你選擇了綠色,他會給你用的筆,筆的一側寫著“你會選綠色。”如果你選了白色,他會讓你把紙翻過來,紙上會寫著“你會選白色?!碑斈g師讓你暗想一個顏色的時候,他說“這代表你的選擇”,并且用筆敲擊你寫的那張紙。因為這個動作,他創(chuàng)造了兩個含混的選項,也創(chuàng)造了兩種可能的結局。因此,紅色、白色和綠色,看似是一個開放的選擇,但其實,你的所有選擇都在魔術師的掌握之中。這樣的魔術就像是一個迷宮,雖然你可以從很多入口進入,但是殊途同歸,魔術師都會在同一個出口等你。
大衛(wèi)還告訴我們,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多達半數(shù)的魔術都是失敗的,至少不是最佳效果的呈現(xiàn)。但除了魔術師自己,幾乎沒有人會知道。觀眾一樣會對表演效果感到震驚,為魔術師喝彩。觀眾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為魔術師給自己留了好幾條退路,讓自己能夠神奇又優(yōu)雅地退場。
對于魔術師來說,這種巨大的不確定性既是工作的驚險之處,也是他們快感所在:觀眾體驗的最后時刻,就掌控在你手上,你是觀眾從表演現(xiàn)場帶走的故事的唯一作者,所以請想想,你想讓人們記得關于你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讓它成為你故事的結局,就從那里開始反向操作吧。了解了以上魔術的策略以后,如果你能像魔術師一樣,精心準備每個關鍵時刻,而且不斷轉換角度審視自己,并且懂得留好退路,不知不覺間,你也會變得像魔術師一樣,更受歡迎了。最后,請務必記住,除了你,沒有人能控制故事的結局。
好,《征服》這本書就為你解讀到這里。
雖然魔術和騙術之間的界限極其模糊,相信你也能感受到,這本書絕不是教你如何作弊騙人。但是大衛(wèi)在序言中就這樣對魔術師們提出了一個告誡:看了你努力精心準備練習的表演,觀眾漸漸信服了你,而這份信服和欽佩是來之不易的?!坝^眾越是信服你,你肩負的責任就越重大?!?/p>
魔術是一個奇妙的職業(yè),魔術師兜售的是好奇心,也是一種迷幻的感受。我曾經(jīng)自學過很長時間的魔術,每天都帶著一枚硬幣練習手指的控制能力和速度,最后還是因為練習太枯燥而放棄了。從那以后,我意識到原來魔術師跟賣油翁的故事沒有什么不同,老翁能把油倒進小小的銅錢眼里,不是什么魔法,而是因為太熟練了,正所謂“我亦無他,唯手熟耳?!蹦g師通過超量學習和超量練習為觀眾帶來出神入化的表演,因此,作為一個觀眾,觀看魔術心態(tài)或許不應該是試圖弄懂,而是放松一些,沉浸在這種不可思議中,就像法國魔術大師西里爾常說的一句話:“Don’t think, just enjoy!”(不要思考,盡情享受?。┖煤酶惺苣g給我們帶來的那一瞬間遠離現(xiàn)實世界的亦真亦幻的感受。
撰稿、講述:真真
腦圖:劉艷導圖工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