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止咳常用麻黃,縮尿益智桑蛸,疏肝莫忘麥芽,閉經(jīng)還須歸芍,崩漏海蛸茜草,辨證前提記牢。
2、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3、療傷必備三七,不須強分內(nèi)外。
4、久病必虛,久病必瘀,久病及腎,久病入絡(luò)。
5、疏肝勿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
6、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7、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
8、行氣則后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
9、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10、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11、痛則不通,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12、諸花皆升,旋覆獨降。
13、脾氣喜升,胃氣喜降,脾喜燥而而惡濕。
14、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無需只祛痰,貴在治氣以為要,氣順則津液自行,絕其源泉痰即消。
15、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16、百病生于氣;諸厥固泄,皆屬于下;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17、久病先針足三里。
18、兵無向?qū)t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19、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yǎng)陽。
20、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
21、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不宜苦寒伐胃府,陽明無熱不輕攻。
23、小病理氣血,大病調(diào)陰陽。
24、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25、世無良醫(yī),枉死者半,此言非虛。
26、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y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yī)道已了,深自誤哉!
27、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見汗不發(fā)汗,有熱莫攻熱。
28、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yī)中杰。
29、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
31、學不博不足以達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變。
32、救陰不在血,而在養(yǎng)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33、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34、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nèi),必兼顧陽氣。
35、汗藥宜早,下藥宜遲。
36、秦艽退黃最妙,以其性能退陽明經(jīng)濕熱邪氣也。若無濕熱則恐傷燥,又宜慎用。
37、石膏其性,一善清頭面之熱,二善清咽喉之熱,三善清瘟疹之熱,四善清痰喘之熱。
38、大黃去積,水蕩之也;巴豆去積,火燎之也。
39、黃芩之退熱,乃寒能勝熱,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熱,乃苦以發(fā)之,散火之標也。
40、荊芥最散血中之風。
41、木香行氣,平肝實腸;厚樸散滿,行水平胃。
42、蓋外無惡寒發(fā)熱身痛之表證,則不必用桂枝;內(nèi)無眩悸吐涎之里證,則不必用肉桂。
43、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
44、柴胡散膽經(jīng)之專藥,即能散其郁勃之氣,復(fù)能解其郁結(jié)之熱,郁中有熱,故風藥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45、氣燥血必燥,清氣藥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氣亦燥,滋燥藥中可加入蘆根、石斛。
46、凡治病勿傷胃氣,久病宜保脾土。
47、欲治肝者,原當升脾降胃,培養(yǎng)中宮,俾中宮氣化敦厚,以聽肝木之自理外濕表散,內(nèi)濕宜淡滲。
48、邪在皮毛者,汗而發(fā)之。
49、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50、哮喘必用薄滋味,專主于痰。
51、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涼藥,必帶表散。
52、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治痰法,實脾土,燥脾濕是治其本。
53、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虛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腎虛有痰宜補腎以引其歸臟脅為肝膽之區(qū),禁用汗、吐、下三法。
54、《經(jīng)》曰:溲而便膿血,行血則便膿自愈,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
55、平治權(quán)衡,察脈之浮沉;去菀陳座者,疏滌腸胃也。
56、開鬼門、潔凈府者,發(fā)汗、利小便也。
57、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補肝,宜降氣。
58、(痿)斷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經(jīng)曰:“治痿獨取陽明。”
59、治癲貴于養(yǎng)心,兼于行痰;
60、治狂務(wù)于祛邪,滅火為要。
61、大抵狂為痰實,癲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順氣,清火平肝。
62、熱痰主急驚,當瀉;脾虛主慢驚,當補。
63、陰陽虛者,須培腎元,以陰陽蓄于腎也;氣血虛者,須調(diào)脾胃,以氣血生于脾胃也。
64、腎中陰虛則肝心之病起;腎中陽虛則脾肺之病生。
65、胃為陽土,宜涼宜潤;肝為剛臟,宜柔宜和。
66、腎臟內(nèi)寓真陽,非溫不納;肝臟內(nèi)寄相火,非清不寧。
67、乙癸同源,肝腎同治;滋腎水即以榮肝木;瀉肝火即以安腎水。
68、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69、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70、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切脈之法,心空為宗。
71、舉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脈);舉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脈)。
72、脾臟宜補則??;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惡寒;土惡濕而喜燥。
73、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邪正不爭不痛;營衛(wèi)不乖不寒熱。
74、宜補脾陽者,雖干姜、附子轉(zhuǎn)能生津;宜補脾陰者,雖石膏、知母轉(zhuǎn)能開胃。
75、熱邪傷陰,陽明消爍,宜清宜涼;太陰告困,濕濁彌漫,宜溫宜散。
76、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見黑既止。
77、血之失于吐衄者,陽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陰之不升也。
78、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79、暑熱傷氣,益氣而暑自消;暑熱傷陰,益陰而暑自退。
80、水系有形之飲;濕為無形之邪。濕為重濁 有質(zhì)之邪;從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氣升騰;從內(nèi)而生者,皆由脾陽之氣不運。
81、燥邪辛潤以開之;濕邪辛淡以開之。
82、氣有余便是火;氣不足便成寒。
83、陰虛者能發(fā)熱,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陽虛者能發(fā)熱,以元陽敗竭,火不歸源也。
84、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為實。
85、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
86、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中氣虛者,溫而補之。
87、脈和緩者,元氣之來也;脈強峻者,邪氣之至也。
88、熟讀而精靈自啟,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89、尊古而泥古,進退皆榛蕪;尊古而不泥古,無路可有路。
90、古人用藥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達變,在后人推廣之也。
91、善醫(yī)者,法門廣大無邊。不善醫(yī)者,小心與大膽均誤也。
92、理不必深,但期征實;論不必高,但求適用。
93、暑有陰陽之分。尿有赤濁之別。
94、病人不忌口,醫(yī)生白動手。
95、疹是太陰風熱。癍是陽明火毒。
96、巔頂之上,唯風可到。欲求南風,先開北牖。
97、腸癰下不厭早,腸癖補不厭遲。
98、無水舟停,增水行舟。
99、風為百病之長,頭為諸陽之會。
100、人身不過表里,氣血不過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