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朝代雖有更迭,而文化總是一脈相承,展示某些基本理念。這些理念的主要成分是由《易經》、儒家與道家所構成的。我們今天肯定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首先必須辨明這些理念中的價值觀,并且證明這樣的價值觀對現代人仍有重要的啟發(fā)。
一.在變化中的因應之道
《易經》是探討有關變化的書。在發(fā)明文字以前,人們如何掌握變化的現象,并且分辨它所造成吉兇禍福的后果?伏羲氏制作一組八卦的符號,用來象征具體事物,再由八卦組成六十四卦,代表各種復雜的形勢與格局;然后提醒人要察覺自己在某種格局中的位置,以便采取合宜的作為。簡單說來,《易經》教導我們觀察自然界運行的規(guī)律與人際間互動的狀況,依此安排自己的言行。
最初,《易經》是帝王選擇政策時的參考之一。古代設有太卜之官,以《易經》占卜為帝王獻策。后代學者發(fā)揮哲思,把《易經》的原理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展現了一套做人處事的道理,稱為義理。這套義理所要說明的是:居安思危,樂天知命。
先說要居安思危。人在平安無事時,往往松懈心志或耽溺于逸樂,以為一切都沒有問題;但是“變化”從未停止,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危機,后果如何就不難想象了。因此,為了持盈保泰,必須要有憂患意識。人在平安時要有所警惕,相對于此,人在困難中不可灰心喪志,因為“變化”仍在進行,只要苦撐一段時日,終究會有新的轉機?!兑捉洝妨呢缘呐帕许樞蚓惋@示了上述智能。譬如,在泰卦(通順)之后是否卦(阻礙),在剝卦(窮困)之后是復卦(重新開始)。
再說樂天知命。天代表形勢與格局,命代表個人的遭遇。面對大勢所趨,只能以樂觀心情去理解及接受;碰上個人遭遇,與其隨之喜樂,不如思索前因后果,找到改善自己生命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學習《易經》,使人領悟應該在自身的“德行、能力、智慧”三方面精益求精。
不僅如此,《易經》所謂的變化,是把整個宇宙看成一個大生命,正如有機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因此,個人與萬物息息相關,與人群更是聲氣相通。這種開闊的思維,使我們珍惜一切存在之物,更能善待自己的生命。
二.人生要追求止于至善
儒家對中國人的影響最為深遠。自從漢代以后,儒家就成為帝王教導百姓的主要學說,也是帝王統治百姓的重要工具。這是因為儒家學說的三項特點:一,尊重傳統(包括當前的統治階級);二,重視教育(以經典教育百姓,穩(wěn)定社會秩序);三,關懷社會(個人要在群體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儒家固然具備統治者所要求的條件,但是儒家學說的真正要旨不限于此。從孔子以來,就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修養(yǎng)自己的言行,要尊重別人像看待自己一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學習要由五倫著手,亦即建立合宜的“君臣(領導與屬下)、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朋友”之間的關系,再推之于各種人際關系。因此,在儒家看來,所謂的“善”是指: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系的實現。
儒家強調個人行為必須出于真誠,真誠使人產生主動行善的力量。以真誠為基礎,禮儀、音樂與一切教化才可順利展示其作用。這種學說如果勉強用一句話來說明,可以稱為“人性向善論”,而不是宋明學者所謂的“人性本善論”。人只要真誠,內心都會顯示向善的要求,但由于善涉及我與別人的適當關系,所以人同時需要學習社會規(guī)范。儒家重視教育,其故在此。
在肯定人性向善之后,具體的人生之路該如何安排?答案是擇善固執(zhí)。談到擇善,所需要的是知識與智能。知識使人明白行為的正確規(guī)范,智慧使人通權達變,能夠在每一次的抉擇中做成正確的事。至于固執(zhí),則不是頑固不知變通,而是勇于堅持原則,如仁與義,在必要時甚至可以犧牲生命。這種作為源自儒家的信仰??鬃优c孟子都相信:天在決定人間的一切,人只須把握天所賦與的使命,知其不可而為之。人的使命不是別的,正是在肯定人性向善之后,要努力擇善固執(zhí),而最終目標是止于至善。
孔子個人的志向印證了上述說法。他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老年人得到贍養(yǎng),使朋友們互相信賴,使青少年得到照顧。)這是要以個人之力謀求人類社會的大同境界。這種責任無比艱巨,并且至今未曾完成,但儒家學者在奮斗過程中始終保持悅樂的心情,相信個人在成就自己的生命目標時,將會促使社會不斷走向更完善的狀況。
儒家既能關懷世間,又要重視學習、修養(yǎng)自己,結果形成亞洲學者所謂的“現代化”所需要的倫理觀念。
三.隨順自然的審美感受
儒家不論對個人或社會都會帶來一定的期許與壓力。如果個人不得志或社會不安穩(wěn),許多人就會轉向道家尋求出路。然而,道家只是人們逃避現實的借口嗎?它的無為只代表消極無奈的態(tài)度嗎?答案顯然不是這么簡單。
道家的核心觀念是“道”。在老子看來,萬物皆源自于道,最后也將回歸于道。因此,“道”這個字所代表的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我們不必爭論什么是道,只需明白萬物(以及人類)是有來源也有歸宿的。這種觀念從根本上化解了虛無主義的困擾。
既然如此,人生應該如何安排?只有一種合宜的做法,就是設法悟道。道是包含萬物在內的一個整體,在整體中,一切變化都是相對的,與互相制約的,因此人不必自作聰明,刻意要去完成什么。老子所說的“無為”是指“無心而為”,亦即每個人做他份內的工作,但不必存有刻意的目的。莊子進一步強調“不得已”,就是當各種條件成熟時,人就順其自然。因此關鍵在于“判斷”做一件事的條件是否成熟。這顯然需要處世的智慧。這種智慧只有在虛靜的心態(tài)中才會展現出來。
不僅如此,莊子指出:道是無所不在的。能從“道”這個整體的角度來理解萬物,就會發(fā)現萬物皆彰顯了道的光輝,因而無一不值得欣賞。莊子又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币嗉刺斓刂g是美妙無比的。我們常說的“天人合一”一詞就來自于莊子的觀念,他的意思是:自然界與人類在道之中是合成一個整體的?,F在這個詞的意思是自然界與人類可以“和諧相處”。
領悟上述的整體觀,我們面對個人的窮達、順逆、福禍,甚至生死時,不是很容易化解各種激動的情緒嗎?畢竟再怎么變化,一切都依然存在于道之中。道像母親一樣,懷抱萬物與人類,我們有如嬰兒,又何必想象各種不必要的困擾與煩惱。這樣的人生應該是充滿喜悅與美感的。
四.結語
上述有關《易經》、儒家與道家的說明,是現代學者對古代經典的研究心得,關于這些經典,歷代學者見仁見智,各抒己見,難免流于眾說紛紜,而民間所熟知的往往只是一些格言名句以及基本的做人觀念。因此,為了使中國文化的軟實力發(fā)揮作用,并且為世人提供一套歷久彌新的價值觀,就還有極大的努力空間。在學者來說,要研究這些經典的現代意義,以求溫故知新;在民間來說,要實踐傳統文化中的優(yōu)良素質,以求安頓身心。我們認為,這樣的軟實力如果充分展現出來,將是使中國由強大邁向偉大的康莊大道,也是中國文化對整個人類文化所能作出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