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就看到一則熱門的征婚帖在微博上病毒式地傳播。帖子的轉發(fā)很快超過兩萬多了,網友基本上都是一邊倒地罵。
該征婚男30歲,研究生畢業(yè),月入八千,要求找一個高學歷、收入相當的當地女孩,合伙買房子必須加上自己父母名字;如果對方已買房子他出家電,加他的父母名字;必須與他的父母同住,大姐會經常來??;女方家境要好,不能有兄弟姐妹,要保證生兒子……
發(fā)帖者似乎腦子進了一公升的水,以至于很多人對這種奇葩是否真實存在疑惑起來:這是段子手編出來騙點擊的罷?關于這一點,我查找過原帖,還無聊到仔細看了幾十頁的評論和回復,它來自浙江金華當地的交友網站論壇,博主也是金華人,信息應該是真實的。
嗯哼,雖然你長得丑,但你想得美呀。
(《人再囧途之泰囧》劇照)
很顯然,這很符合大眾心目中的刻板印象,而且進一步地得到夸張和漫畫化。這種對“鳳凰男”厭棄已久的成見,是從哪里來的呢?
說來話長。我碩士時的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戲曲史,如我們所知,宋元時,雜劇和南戲已發(fā)展相當成熟了,不管哪種戲劇形式,都有大量的書生負心婚變的故事,情節(jié)都大同小異:某書生又窮又有才華,被某美女看上,兩人成親;女生砸鍋賣鐵、賣釵典發(fā)地供其讀書;書生考上狀元之后,就想另攀高枝,又礙于當時的法律反對離婚,就設計殺死妻子……這種“發(fā)跡變心”的故事,成了一代戲劇文學的時代最強音。
這種故事雨后春筍一樣涌現(xiàn)的背景是,宋代時科舉考試深入人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常態(tài),一舉成名天下知也稀疏平常。經典南戲《琵琶記》里,故事主線仍然是蔡伯喈發(fā)跡變心,所不同的是,其妻趙五娘在蔡伯喈進京趕考后,碰上饑荒年歲,公婆雙亡,五娘剪發(fā)買葬,羅裙包土,修筑墳臺;后來又一路賣唱進京尋夫;此時,蔡伯喈卻已入贅相府,從此才子與貴族小姐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趙五娘故事的結局,在不同的曲藝形式中有不同的版本,但趙五娘侍奉公婆、替夫行孝(丈夫卻在外面逍遙快活)這個悲慘的文學形象,還是把中國人給震憾了。因為她的行動,已非一般地恪守婦道,而是貞烈到令人肅然起敬;別說理應得到丈夫的禮遇,朝廷也該趕緊官誥霞帔,吹吹打打地旌表一番。
可結果呢,不管哪個版本,她要么被丈夫追殺,要么得接受一夫二妻寄人籬下的現(xiàn)實。
理解了吧?對于“鳳凰男”的警惕,是古已有之的,無論是霍小玉、任氏女、趙五娘,還是王寶釧,她們都是折在鳳凰男手里的。寒窯十八年后丈夫考驗羞辱你一番、還能給你一個名份,觀眾們就覺得阿彌陀佛皆大歡喜了??上ВB對男性寬容到令人發(fā)指的古代,對這些鳳凰男的行徑都出離憤怒,連男人都討厭這種渣男——這個群體如此深刻地丑化了他們的形象,他們害怕以后再也沒有女人愿意為他們奉獻和犧牲了。
另一方面,在女子必須無條件地依附于丈夫的家族、侍奉公婆天經地義的時代里,能夠孤獨地、忠誠地履行侍奉公婆、養(yǎng)老送終這一義務,竟然也能感天動地,值得豎牌坊,足以說明其艱難。
所以,你認為,在一個提倡男女平等的現(xiàn)代社會里,你還想當蔡伯喈,網上招聘趙五娘?你憑什么以為你給別人趙五娘和王寶釧的待遇,女孩子就得感恩戴德了呢?
如果僅是遵循傳統(tǒng),這個征婚男還不至于激起眾口一詞的反彈。皆因“鳳凰男”采取的策略是雙重標準:一方面動用傳統(tǒng)的父權和家族倫理來規(guī)勸女性,他是世界的中心,女性只能是他這個“男丁”的附屬品和家族的衍生物,姐妹們要為他的前途自毀前程,妻子要為他“生兒子”且供養(yǎng)父母姐姐;另一方面,又偷偷借用了現(xiàn)代的邏輯,要求未來的妻子是個現(xiàn)代女性,有好身材、好學歷、高收入、個性獨立,生活能力強,還提供全面的經濟保障。對自己,是什么便宜都要占;對別人,則要求什么虧都要吃。
這種自相矛盾的背后,便是城市化進程中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正在瓦解、社會失序時個人身份從低到高的驟然變更所帶來的認知障礙。換句人話,就是貧窮乍富,觀念還跟不上,而且很可能再也跟不上了。
那位征婚男在回復里進一步證實了:他的大姐因為貧窮40歲未婚,二姐放棄心上人嫁給一個把她打得鼻青臉腫的瘸子,就是為了換彩禮來供他讀書;他窮怕了,窮夠了。顯然,這個例子基本上可算是突破城鄉(xiāng)二元對立的最典型路徑。很多網友譏笑這位征婚男“月入8000”根本不配稱“鳳凰男”,但考慮到博主出身貧寒,不僅收入大大提高,還有機會去美國當了半年交換生,其衣錦還鄉(xiāng)的心情,與宋代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何其相似。
因為缺乏資源,不得不靠吸吮父母及姐妹們的血成長起來的鳳凰男,從小被就被視為家族救世主;他們在家庭中特權很多,責任也很大,此時,人的心理結構難免會異化。在帖子的留言中,看到這位征婚男在網友的各種譏諷中徒勞地辯解,堅持他的愚蠢和自私,我甚至開始有點同情他了。這種山溝溝里飛出的金鳳凰,很可悲,他們脆弱的鳳翎下面,吊著的是整個家庭甚至半個村子的福祉。他們,不僅繼承了貧窮,也繼承了長幼尊卑有序的堅固的不平等結構。在城里的父母提供給孩子平等與愛,給孩子的未來進行投資,為孩子向上流動創(chuàng)造機會的時候,他們得到的只有無窮無盡的責任和對報恩的索求。
沒有平等。只有恩義。很少愛。
反哺家族,是鳳凰男無法逃避的宿命。我聽說過一些例子,有些大學生甚至是全村供養(yǎng)起來的。你是我們一把屎一把尿帶大、湊錢讀書的,你念大學了工作了生活得安逸了,鄉(xiāng)下還是那是么窮,你幫三表舅找個看門的工作,給二堂弟租個房子,四嬸進城在你家里住上十天半個月,你能拒絕嗎,你好意思拒絕嗎?
問題是,他們對你有恩,你犧牲自己的舒適和享受,力所能及地給錢,還人情債,過一段窮日子,這是你應得的;但拉一個妹子來轉嫁風險,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想通過征婚這種方式來尋找另一個可供吸血的女孩,維持甚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這個過程,與其說是報恩,不如說是水蛭尋找新的宿主。
一個人既要奔赴在朱門酒肉臭的大道上,又要在被割裂的現(xiàn)代文明和農業(yè)社會文明之間轉換,身心健康、價值觀正常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一部分人可以在后繼的學習、工作和交友中修正自己的世界觀,另一部分人卻始終無法建立人際間的平等關系,持續(xù)地自我膨脹。于是,鳳凰男令人發(fā)噱的價值觀就這樣修煉出來了。
當然,我們的這個時代,能提供給鳳凰男逡巡的空間越來越小了。雖然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人力資本的視角來看,假定一個人只要聰明和努力,他就可以獲得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但在鳳凰男通過個人努力躋身中產之后,他們在城市中人際資源不足的天然缺陷,注定了他們很難上升,只能向下流動。
就像宋代一樣,如今也惟有娶孔雀女、更高階層的孔雀女,鳳凰男才能真正實現(xiàn)資本的積累。
這種情況下的婚姻,與感情無關,與家族利益有關,與社會結構有關,更像是公司的招標書。
所以,我才愈發(fā)不明白,在優(yōu)質女性資源稀缺、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一個“精英”的智商要匱乏到何等程度,才能采取這種貶低女人的競爭策略呢!連叨為同性的男人們都非常生氣,覺得智商被侮辱了,因為司馬昭之心暴露得太早,后來人會增加競爭難度。
作者:侯虹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