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用了30年時間,將此文寫了100多遍,直到人生最后一年還在寫,為了向“偶像”致敬,他真是拼了!
“追星”行為古來就有,唐太宗、武則天是王羲之的“鐵桿粉絲”,廣泛搜求他的書法臨摹珍藏;趙孟頫在初學書法時,以宋高宗趙構為“準繩”,恭敬循從。
明代成就最高的書法家文徵明是蘇軾的“迷弟”,他追星的方式是不厭其煩地書寫蘇軾的詩文名篇。《赤壁賦》是文徵明寫過次數最多的作品。
據《巢經巢文集》記載,截止到1549年,文徵明“書東坡《赤壁賦》,前后五十本?!倍谶@之后直到文徵明去世,10年間見于文獻或留存下來的還有30余本,所以學者推測文徵明前后寫此文不下百次!
我們現(xiàn)在所知的文徵明最早一版《赤壁賦》寫于嘉靖九年(1530年),為行書本,而最晚一版則寫于文徵明去世的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前后歷經近30年。
孫過庭曾說“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文徵明89歲時的行書《前赤壁賦》很好地印證了這句話。此卷寫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三月五日,與他小楷書法的溫潤動人相比,此卷以瀟灑放逸取勝。
文徵明的行書取法自王羲之、王獻之、智永筆法灑脫,字勢吸取黃庭堅的真力彌漫。此時他雖已89歲,但人衰筆不衰,用筆更加老辣,不循常法而自立法度。此卷字形輕盈靈活、灑脫自然,處處流露“二王”代表的魏晉風度。
《前赤壁賦》結體奇崛偉岸,不僅略有黃庭堅筆意,也延續(xù)趙孟頫書法的穩(wěn)健,將灑逸寓于端秀之中,每個字充滿動勢,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虛實結合、墨色干濕變化靈活,“潛”字渾重厚樸,飛白韻味十足。
此卷渾然天成的章法是最能見文徵明書法高妙之處,他在寫《前赤壁賦》時,多是為“破寐”,即在夢中初醒后乘興所作。但他仍能做到“縱有行,橫無列”“疏而不散,曠而不空”,如絲線飄散拋開,筆斷意不斷,雋永唯美。
文徵明《赤壁賦》中的“而”字,別具一格,甚至成為其書法的標識,點畫飄逸舒展、遒勁多姿,化直為圓,寥寥一兩筆給人以疏朗蒼潤、清新奇巧的感覺。
有人認為,文徵明把書寫《赤壁賦》視作自己的“人生至樂”,他大器晚成、為人溫潤閑適,“寄蜉蝣于天地”的大智慧被文徵明悟到了,他對蘇軾是崇拜、是“神交”,同時身體力行讓自己成為蘇軾這樣的“樂天派”。
《前赤壁賦》不僅以出色的書法技藝讓人折服,秀麗溫潤、氣韻古雅動人的書風更是頗為難得。
現(xiàn)在,我們將文徵明這件《前赤壁賦》進行了超高清的1:1復制,極度清晰地復原出與原本每個字毫無差別的版本。特向大家推薦,期待您的喜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