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新蠶豆上市,二舅公來我家,見我和表姐蹲在門口剝蠶豆,就問:蠶豆最早叫什么?我們當(dāng)然不知道。二舅公喜歡看點老書,更喜歡在生活中把他知道的知識傳授給我們。二舅公說蠶豆最早叫胡豆,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把它引進到了中原,所以叫胡豆。古代稱西域人為胡人,他們種的豆自然叫胡豆。可我們?yōu)槭裁磿行Q豆呢?他也不知道,估計他還沒有看過《本草綱目》這本老書,否則他肯定會說:“豆莢狀如老蠶,故名?!睍r隔二十多年,我讀到了汪曾祺的隨筆《食豆飲水齋閑筆》,他在《蠶豆》一章中寫道:“我小時候吃蠶豆,就想過這個問題,為什么叫蠶豆?到了很大歲數(shù),才明白過來,因為這是養(yǎng)蠶的時候吃的豆。我家鄉(xiāng)附近沒有養(yǎng)蠶的,所以聯(lián)想不起來。”原來汪曾祺年輕的時候也不知道,后來大概是看了元代農(nóng)學(xué)家王禎的《農(nóng)書》,才明白“蠶時始熟,故名”。至于二舅公說張騫出使西域時把它引進到了中原,恐怕還值得商榷,因為從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了蠶豆。也就是說,比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早兩千多年,嘉興和湖州一帶,已經(jīng)有蠶豆了。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往往會讓一些老書的記載出現(xiàn)錯誤。
蠶豆在可食用的植物中,比較特殊,它既實在又復(fù)雜。寫這篇文章前,我想了想,蠶豆到底有多少種吃法?爆、炒、燴、炸、蒸、煮、燉,居然都可以。除此以外,過去還有兩種吃法,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jīng)沒有了。一種是農(nóng)村小孩的零食,嫩蠶豆生吃,都是在割草時順手從地里摘的。因為嫩蠶豆生吃容易中毒,誘發(fā)“蠶豆病”,現(xiàn)在是絕對不提倡了。另一種是放湯,將老而未干的蠶豆剝成豆瓣,加上咸菜,可以放一大鍋湯,味鮮且排汗。過去一到夏天,嘉興有幾家大廠的食堂里,基本上天天都有咸菜豆瓣湯,作為一種福利免費提供。再就是蠶豆的一生,無論在哪個時期都可以食用。剛發(fā)芽時,吃發(fā)芽豆,曬干,干炒或像爆炒米一樣爆一下,用以下酒,也可當(dāng)零食。有些人家在發(fā)芽豆里放些霉干菜,加菜油,在飯鍋上蒸一下,作為小菜。到發(fā)芽豆長成了蠶豆苗,“二月采,香油炒,下鹽、醬煮,略加姜蔥”,清代有名醫(yī)還把它當(dāng)成一道養(yǎng)生菜。到了立夏,新蠶豆就“大有作為”了。當(dāng)作菜吃,各種燒法都可以,通常以火腿丁或蝦仁炒新蠶豆為上品,清代美食家袁枚卻覺得炒芥菜味道更好。除此以外,立夏期間,江浙滬一帶還時興吃咸肉蠶豆飯,最好是在灶頭上燒,起了鍋焦,飯就更香。按照過去的說法,吃了蠶豆飯,夏天就到了。小小的新蠶豆,也算是給江南的春天,畫上了一個綠色的句號。
從夏天開始,蠶豆就成了真正的零食。大人小孩都愛吃,炒蠶豆、五香豆、蘭花豆,還有油氽豆瓣等,一直可以吃到來年春天。過去的影劇院門口,有專門賣五香豆的,五分錢一包。那個時候,一部黑白電影、一包五香豆,可以讓一對戀人度過一個溫馨的夜晚。五香豆最有名的出自紹興,這跟魯迅的作品有點關(guān)系,但實在難吃,太咸。魯迅先生的雜文也太“咸”,沒有一點甜味,大約也跟五香豆有點關(guān)系。最好吃的五香豆,是上海老城隍廟的,帶點甜,奶油香,而且豆又特別大,連顏色也是黃黃的,看上去很奶油。舊時嘉興的孩子對上海的向往,基本上停留在老城隍廟的奶油五香豆上。
說了那么多,竟然忘記了蠶豆花,那真是非常的好看。清代文人畫家汪士慎有首詩寫得很好:“蠶豆花開映女桑,方莖碧葉吐芳芬;田間野粉無人愛,不逐東風(fēng)雜眾香?!痹诖禾斓奶镱^地邊,它們就像一只只安靜的小蝴蝶,讓人感到一種恬淡的美。
朱樵/文
(原標題:蠶 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