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分輸血目的和原則:
目的:
補充血容量:晶體液、膠體液、代血漿、白蛋白和血漿。
補充攜氧能力:各類紅細胞制劑。
補充凝血因子:血漿、冷沉淀、各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成分。
收正免疫機能不全,提高機體抵抗力:免疫球蛋白;細胞因子-轉(zhuǎn)移因子、干擾素、細胞介素等。
原則:
嚴格掌握輸血適應(yīng)癥,可輸可不輸堅決不輸;能少輸不多輸;能輸自已的血不輸別人的血;適合輸成分血的病人,絕不輸全血。
二、血型分類
A型、B型、O型、AB型、RH陰性(亞型)
三、血液制品分類及適應(yīng)癥
1、全血:出血量>總血容量30%,可輸全血。
2、紅細胞(RBC):作用是增強運氧能力。
①濃縮紅細胞:適應(yīng)于各種原因的貧血,Hb<80g/L。心、腎功能不全、高血鉀癥的貧血患者。
②洗滌紅細胞:對血漿蛋白有過敏反應(yīng)的貧血患者;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患者;高鉀血癥及腎功能不全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
③冰凍紅細胞:與洗滌紅細胞相同、自身輸血。
④少白細胞紅細胞:由輸血產(chǎn)生白細胞抗體引起發(fā)熱的貧血患者;器官移植前后的輸血(避免產(chǎn)生白細胞抗體)。
3、濃縮白細胞(ABO型相同):中性粒細胞<0.5×109/L并發(fā)感染,抗生素加G-CSF(集落刺激因子)治療無效者。要求輸入2-3×1010/天,連用5-7天
4、濃縮血小板輸注(ABO型相同):血小板功能障礙引起的出血。作用是止血。
5、血漿:作用是補充凝血因子。
①新鮮液體血漿(FLP):補充全部凝血因子。
②新鮮冰凍血漿(FFP):補充全部凝血因子(但因子Ⅴ、Ⅷ活性可能低于新鮮液體血漿)。
③普通冰凍血漿(FP):補充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Ⅺ、Ⅻ、ⅩⅢ)。
四、護士不能領(lǐng)回的血液:
1、標(biāo)本破損、字跡不清
2、血袋有破損、漏血
3、血液中有明顯凝決
4、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
5、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
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界面上出現(xiàn)溶血
7、紅細胞層呈紫紅色
8、過期或需其他查證的情況。
五、血液保護
1、護士取血后,應(yīng)勿震蕩,以免紅細胞大量被破壞而引起溶血。
2、應(yīng)使血液常溫復(fù)溫,盡量不加溫,防止血漿蛋白凝固變性。
3、不可向血液中加入藥物。
六、輸血速度
一般情況下輸血速度為5-10ml/min;
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輸血時,輸血速度可達50-100ml/min;
年老體弱,嬰幼兒及有肺功能障礙者,輸血速度宜慢,1-2ml/min
輸血時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輸血開始前15分鐘要慢(2ml/min)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無不良反應(yīng),再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速度。
不論是什么情況,一袋血須在4小時之內(nèi)輸完,如室溫高,可適當(dāng)加快滴速,防止時間過長,血液發(fā)生變質(zhì),特別是長菌危險。
七、 不輸血的具體內(nèi)容:
1、血紅蛋白>80g/L不輸血
2、紅細胞壓積>35%的不輸血
3、失血量<20%,紅細胞壓積>35%的不輸血
4、外科手術(shù)時失血量少于500mL且血紅蛋白>100g/L
八、臨床上常見的輸血反應(yīng)
1.非溶血性發(fā)熱 2.蕁麻疹反應(yīng) 3. 過敏反應(yīng) 4 溶血反應(yīng)
九、新鮮冰凍血漿的注意事項
輸注前請檢查血液制劑包裝是否完好無損,外觀是否正常;輸液前用37℃水浴解后盡快輸注;輸注前15分鐘的速度應(yīng)在5ml/分鐘之內(nèi)。
十、輸血的作用與臨床意義
(一)輸入新鮮血液可以補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蛋白、血中各種電解質(zhì)、酶及抗體。臨床使用可以補充血容量,增加心臟排出、促進循環(huán)、提高血壓,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以及改善營養(yǎng)。
(二)輸血對造血、心血管、內(nèi)分泌、消化等系統(tǒng)具有興奮骨骼及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并促進其功能。
(三)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元及凝血因子,能促進凝血,同時促進血小板的產(chǎn)生。輸入的電解質(zhì)可促進鈣的正常代謝,興奮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血管壁緊張性增強,而達到止血。(四)解毒作用 血液輸入人體后,可通過中和、吞噬和吸附等作用,達到減低毒性的作用。
品種 | 保存溫度 | 保存期 |
新鮮液體血漿(FLP) | 4±2℃ | 24小時內(nèi)輸注 |
新鮮冰凍血漿(FFP) | -18℃ | 一年 |
普通冰凍血漿(FP) | -20℃ | 四年 |
冷沉淀(Cryo) | -20℃ | 一年 |
全血 | 4±2℃ | (同CRC)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