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為了便于后面的的觀察),置入適量適溫的開水后,投入3-5克綠茶茶葉。
第二步:靜待綠茶茶葉下沉。
第三步:綠茶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上下沉浮,湯明色綠。
第四步:欣賞綠茶茶葉起浮及舒展的過程。
第五步:待綠茶茶葉完全下沉后即可品飲。
二、中投法
第一步:準備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約200ml),先置入適溫開水約三分之一,
投入3-5克綠茶茶葉,靜待綠茶茶葉慢慢舒展。
第二步:待綠茶茶葉舒展后,加滿開水。
第三步:綠茶茶葉完全下沉后即可飲用。
第一步:這次我們準備瓷蓋杯(本例大小約150ml)或溫杯,投入適量茶葉。加入少許適溫開水。
第二步:拿起沖泡的瓷蓋杯,徐徐搖動使茶葉完全濡濕,并讓茶葉自然舒展。
第三步:待茶葉稍為舒展后,加入九分滿開水。
第四步:等待茶葉溶出茶湯。
第五步:用杯蓋稍微撥動茶湯,使茶葉溶出的茶湯更平均后即可飲用。
-----------------------------------------------------------------------
綠茶在色、香、味上,講求嫩綠明亮、清香、醇爽。
在六大茶類中,綠茶的沖泡,看似簡單,其實極考工夫。
因綠茶不經(jīng)發(fā)酵,保持茶葉本身的鮮嫩,沖泡時略有偏差,
易使茶葉泡老悶熟,茶湯黯淡香氣鈍濁。此外,又因綠茶品種最豐富,
每種茶,由于形狀、緊結(jié)程度和鮮葉老嫩程度不同,
沖泡的水溫,時間和方法都有差異,所以沒有多次的實踐,恐怕難以泡好一杯綠茶。
(一)用水
水質(zhì)能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zhì),
古人曾云“茶性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 【泡一泡】
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 【paoyipao.com】
我個人認為,水質(zhì)對茶湯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還在其次了。
用稍差的水,即使沖泡烏龍茶,亦覺不堪一飲。
古人的茶書,大多論及用水。所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
終不過是要求水甘而潔,活而新。純粹從科學(xué)理論上講,
水的硬度直接影響茶湯的色澤和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則色黃褐而味淡,
嚴重的會味澀以致味苦。此外,劣質(zhì)水不僅無法沏出好茶,長期使用生成嚴重水垢,
還會損壞茶具。所以泡茶用水,應(yīng)是軟水或暫時硬水。
一般來說,以泉水為佳,潔凈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則要視地下水源而論。
至于雨水和雪水,以當(dāng)今環(huán)境污染之重,恐怕沒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礦泉水。
國內(nèi)的水,我比較常用農(nóng)夫山泉,微帶泉水的清甜。茶藝館的水,也多用礦泉水或蒸餾水,
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則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廣州白云山的泉水。
一般家庭使用濾水器過濾后的水,也勉強可用。
(二)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特別是在餅茶團茶時期,控制水溫似乎是泡茶的關(guān)鍵。
概括起來,燒水要大火急沸,剛煮沸起泡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
水溫通過對茶葉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來影響茶湯滋味和茶香。
綠茶用水溫度,應(yīng)視茶葉質(zhì)量而定。
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以80C左右為宜。
茶葉愈嫩綠,水溫愈低。水溫過高,易燙熟茶葉,茶湯變黃,滋味較苦;
水溫過低,則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C的沸水沖泡。
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味淡薄。
此外需說明的是,高級綠茶用80C的水溫,通常是指講水燒開后再冷卻至該溫度;
若是處理過的無菌生水,只需燒到所需溫度即可。
(三)茶的用量
茶葉用量,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各人喜好而定。
一般來說,沖泡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
嚴格的茶葉評審,綠茶是用150ml的水沖泡3g茶葉。
茶葉用量主要影響滋味的濃淡,我想這完全決定于各人的習(xí)慣。
初學(xué)者可嘗試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茶湯濃度。
(四)茶具
沖泡綠茶,比較講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壺,
只適于沖泡中低檔綠茶。
玻璃杯比較適合于沖泡名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君山銀針等細嫩綠茶,
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游動、變幻。
特別是一些銀針類,沖泡后芽尖沖向水面,懸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筍出土似金槍林立。
上好的君山銀針,可三起三落,極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藝館,多使用玻璃杯沖泡綠茶。
古人使用的是蓋碗。相比于玻璃杯,蓋碗保溫性好一些。
一般來說,沖泡條索比較緊結(jié)的綠茶,如珠茶眉茶,我個人比較喜歡蓋碗。
好的白瓷,可充分襯托出茶湯的嫩綠明亮,且蓋碗比較雅致,手感觸覺是玻璃杯無法可比的。
此外,由于好的綠茶不是用沸水沖泡,
茶葉多浮在水面,飲茶時易吃進茶葉,如用蓋碗,則可用蓋子將茶葉拂至一邊。
總的來說,無論玻璃杯或是蓋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五)沖泡方法
綠茶的沖泡,相比于烏龍茶,程序非常簡單。根據(jù)條索的緊結(jié)程度,
應(yīng)分為兩種。然而,無論使用何種方法,第一步均需燙杯,以利茶葉色香味的發(fā)揮。
1.外形緊結(jié)重實的茶
1)
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xiàn)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葉如旗;
湯面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云蒸霞蔚。
如碧螺春,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2)
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45-55C。
若高于60C,則燙嘴也燙鼻;低于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控制。
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合適即飲;
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完全依靠經(jīng)驗,所以實踐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湯,尚余三分之一,則可續(xù)水。此乃二泡。
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后舌本回甘,齒頰生香,余味無窮。
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于平水珠茶、涌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云霧等較緊結(jié)的茶。
2.條索松展的茶
這些茶,如采用上述方法,則茶葉浮于湯面,不易浸泡下沉。應(yīng)采用如下方法:
1)
2)
茶藝館中,普遍是直接將水沖擊茶葉,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妥。
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利用水的沖力,反而易燙傷嫩葉。
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
然后微微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此時茶香高郁,不能品飲,然恰是聞香最好時候。
3)
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4)
合適這種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蘭花等。
有些條索不是特別緊結(jié)亦非特別松展的茶,兩種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習(xí)慣而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