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新注新譯》考證集萃(二)
“退而省其私”
楊逢彬
楊逢彬先生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編者按:楊逢彬教授《論語新注新譯》運用現(xiàn)代語言學的方法,考證了《論語》中一百六十多例古今見仁見智的疑難詞句;為惠及廣大讀者,做成了“譯注”形式,將考證內(nèi)容融匯其中。楊教授萃取了其中十六例考證,授權(quán)學衡微信發(fā)布。我們按照正文,譯文及考證的順序編排,同時標注相關(guān)條目在《論語新注新譯》中的頁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參閱原書,閱覽全部譯注及考證。
《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譯文:孔子說:“我整天和顏回談學問,他從來沒有異議,像個傻瓜。等他回家獨自研究,卻也能大加發(fā)揮,顏回呀并不傻?!?/span>(《論語新注新譯》,第22-24頁)
[考證]
退而省其私,何晏《集解》引孔安國說:“察其退還與二三子說釋道義,發(fā)明大體,知其不愚。”皇侃《義疏》也說:“察退與二三子私論,亦足以發(fā)明圣奧,振起風訓也。”也即是顏回退而省視自己之私。
朱熹《集注》卻以為孔子退而省顏回的私:“則見其日用動靜語默之間皆足以發(fā)明夫子之道?!?/p>
我們同意皇說,主要證據(jù)是動詞“退”的語義特征?!巴硕∑渌健钡摹巴恕?,《王力古漢語字典》的解釋是“退走,退回”。我們在對《論語》以及與《論語》成書為同一時代的《左傳》以及有關(guān)孔子的《禮記·仲尼燕居》《孔子家語》《史記·仲尼弟子傳》等加以全面考察后發(fā)現(xiàn),表示“退走”“退回”的“退”,還同時具備兩個特點:1.客對主而言“退”。2.卑對尊而言“退”。至于身份地位無明顯差別者,則只是客言退。例如:“里克諫曰……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保ɡ锟耍┎粚Χ??!保ā蹲髠鳌らh公二年》)“(宣子)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瘑柶涿樱桓娑?。”(《宣公二年》)“孟子去齊,居休。公孫丑問曰:‘仕而不受祿,古之道乎?’曰:‘非也。于崇,吾得見王,退而有去志?!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下)“魯定公問于顏回曰……對曰……定公色不悅,謂左右曰……顏回退?!保ā犊鬃蛹艺Z·顏回》)
因此,1.孔子和學生講學時,都是學生“退”;孔子和兒子談話時,則是兒子“退”。例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瘑栔?。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論語·顏淵》))“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滨幫硕鴮W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薄安粚W禮,無以立?!滨幫硕鴮W禮。聞斯二者?!保ā都臼稀罚翱鬃娱e居,曾參侍……孔子又不應(yīng),曾子肅然而懼,摳衣而退,負席而立。”(《孔子家語·王言解》)
2.孔子的“退”,只出現(xiàn)在孔子見國君或季孫等權(quán)臣時。例如:“孔子適季氏,康子晝居內(nèi)寢。孔子問其所疾,康子出見之。言終,孔子退?!保ā犊鬃蛹艺Z·曲禮子貢問》)
3.孔子和身份地位差不多者相見時,無論是孔子還是他人,都是客“退”。例如:“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鬃油?。”(《論語·述而》)“孔文子之將攻大叔也,訪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退,命駕而行?!保ā蹲髠鳌ぐЧ荒辍罚?/p>
綜上,這一章既然是孔子記述自己與顏回談話的情形,當然“退而省其私”的是顏回。
感謝楊逢彬先生賜稿!
聯(lián)系客服